《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1

  不知道大家聽到“西南聯大”這四個字的時候是什麼感覺。但至少是會肅然起敬的。畢竟,那裡群賢畢至,絕代風華,那裡握著一個時代的斯文正脈。我總覺得,西南聯大的錢穆之於史學界,正如西南聯大之於中國。

  錢穆這個名字早就聽過多遍了。歷史老師開的書單裡總會出現它的身影。幾位復旦學長也極力推薦,說高中將這本書看五六遍也不為過。

  終於,在極其仔細地讀完第三遍之後,才敢提筆。錢先生的形象是在讀完《八十憶雙親。師友雜議》後逐漸清晰起來的,長衫、眼鏡,有一種屬於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從容與曠達。錢先生對中國歷史是懷著深深的溫情的,而這種溫情在這本書中更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看這本書前,我相信大部分人會有這樣的誤解:

  一、國家的安寧或動盪,基本由皇帝的“好壞”決定。

  二、幾乎沒有弄清楚“封建”的概念。

  三、“封建”、“專制”、“中央集權”之類的詞,等於黑暗,落後,退步;

  “共和”、“民主”、之類的詞就是先進的,好的。而錢先生看待中國歷史的立場,在《國史大綱》的引言四義中可見一斑,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

  辦學,做事,搞研究,每一行都勢必經受社會、輿論的考驗,這考驗可能是批評、質疑、辱罵,也可能是讚揚、追捧、盲從。文人相輕,錢先生卻從不輕視他人,鼓勵後學懷疑自己,坦然接受外界各種批評,我想這才是學者的樣子。那些張揚的,鋒芒畢露的人,真的博大嗎?靜水深流……

  顧頡剛說:“錢賓四先生,在北大任歷史講席已越10年,學識淹博,議論宏通,極得學生歡迎。其著作亦均縝密謹嚴,蜚聲學圃,實為今日國史界之第一人,剛敬之重之。”

  張自銘說:“先生治學,戛戛獨造,一無依傍,遂成極詣,而融貫中外,直湊單微,又迥非抱殘守缺者可比。辛亥以還,時局屢有起伏,先生未嘗一日廢學輟教,以譁世取寵,畢秋帆所謂“學問觀其會通,性行歸於平正”,唯先生足以當之。”

  愚闇謂:“吾輩學當如此。”

  同時,也提出兩點問題:

  1、錢先生談清朝與元朝制度時幾乎全篇都在言其黑暗與“私人化”,我總覺得有些民族主義的色彩在裡邊。

  2、後來我將錢先生的史觀運用於生活,又有了這樣的疑惑:如果所有人都包容一切,溫和平靜,所有人事物都“存在合理”,那麼哪怕真有一天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了,這豈不是成了宿命?為何魯迅說出:“翻開封建社會五千年的歷史,處處都寫著‘吃人’”這句及不符合史實的話,卻仍然成了激勵中國社會覺醒的不朽名言呢?

  最後,分享一下個人的一些讀書方法吧。

  1、勾畫,批註。不要害怕這會讓書變“醜”。一定要及時寫下你的“靈光乍現”。

  2、回顧,梳理。特別是再看這種理論性的書籍的時候,先要把書讀厚,也就是在這本書的基礎上大量拓展;然後把書讀薄,也就是簡單地用一段話,或者話思維導圖來梳理一篇文章的邏輯。

  3、切問,輸出。看到一個觀點的時候,傾盡畢生所學,去論證它,再絞盡腦汁去推翻它。特別是和師友一起進行這頭腦風暴的過程,會收穫頗豐。另外,最好可以找一個人討論這本書,或者你講給他聽一遍。講清楚了,就真的掌握了。而有些自以為明白的東西,不運用出來,久而久之就只能成為“茶壺裡裝湯圓”了。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2

  讀了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其主要論述了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教育選舉、經濟賦稅、國防兵役制度,從制度誕生的背景和歷史的沿革演繹來分析,在歷史中看歷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當時的實際要求來檢討得失,讀讀此書也有利於把歷史電視劇看得明白一點。由此我聯想到了當代的中國。

  對於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是否需要象中國目前這樣,搞越來越加強的中央集權確實是個疑問,管理範圍過大,層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據各地不同情況來統籌兼顧,始終是個問題。這方面美國做的比較好,它的每個洲擁有足夠的權利來根據自身條件來確定法律、財政、經濟發展政策,這樣能減少行政層極,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封建政治發展中,漢代的地方政治一直為後人所稱道,應該值得借鑑。當然美國和中國有所不同,目前的我們畢竟改革開放才二十年,在國民經濟還不太發達,人民生活水平還不太高的情況,集中力量辦大事或許是個較好的選擇。

  接著是關於政治與現實的關係。漢代君權和相權大致是並列的,而到了明代,朱元璋把相權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權利範圍裡。這些變革與制度本身特點、制度的發展以及人事都有關係,當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現實需要。但是朱元璋對宰相的廢止實際上是為維護個人權威和獨裁服務的,那麼作為“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如何讓制度跟隨現實而變遷,如何讓制度的變遷真正為老百姓服務似乎應該作為目前的發展標竿。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上,對制度的完善和變革該如何做。八十年代,一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拉開了改革的序幕,並在接下來的二十年內證明了這個論斷的無比偉大光榮正確,那麼“實踐標準論”同樣適用於現在以及以後的制度變遷,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眾那去,充分發揮老百姓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揚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說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夠越來越適應現實,那樣偉大光榮正確才名副其實。

  再者是中外製度的比較。孫中山曾經說中國古代政治比西方先進,這是實話。中國封建制度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越發完備和鞏固,漢唐之時達到頂峰,盛極而衰,腐朽和專制越來越明顯,終於到清代在內外的合力作用下把封建制度帶到了終點。一百年前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制度,但是封建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或多或少的佔據著“子民”的大腦,正是由於發展完備所以封建思想的餘孽才如此頑固,如此根深蒂固。相反,華夏文化發達之時,歐美只是蠻痍之地,放眼當前,西方發達國家藉助資本的力量迅速壯大,美國更是稱霸全球,原因何在,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這樣看來,歐美國家正是因為封建體制的不發達、不輝煌鍛造了資本的力量,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反而在當前世界中獨佔鰲頭。對於中國來說,二戰後的物質景象就是一窮二白、白紙一張,然而人民的思想卻遠遠不是白紙一張,而是沉浸著中國兩千年封建思想的餘輝,思想的力量永遠不可小視,兩千年思想又不會在一代兩代的傳承之後蕩然無存。物質可以摧毀,可以再建,思想由於不可見往往不能受到重視,中國目前的發展困境表面上看在制度,實質上在人民的思想,試想人人都贊成自由民主,人人都欣賞民權法治,國家制度又豈能停滯於此?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3

  錢穆先生從組織架構、考試、稅賦、軍事這四大方面討論了主要幾個朝代。基本就是公司經營幾大方向,去解釋很多歷史出現的問題。用這幾大方向將某些歷史事件發生的起因竄聯是理解歷史很好的方式。本書清朝和最終章有不少直白的個人政治意見的表達。

  此書關於以上4大制度的討論不作過多討論,這部分很值得一讀,通俗易懂。只想對本書最後關於錢穆先生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觀點和問題。

  1、錢穆先生明顯是對清朝非常不齒,相信很多漢學人士也是這樣像的。文中又說中國只有清朝才對言論自由這些有規定,其他漢朝、唐朝、宋朝、明朝言論自由,甚至在明朝是鼓勵言論自由。感覺本人與書中其他中國人一樣,對歷史有誤解,也覺得有史以來我國不是一個十分言論自由的地方。

  2、錢穆先生總是想用西方的那一套價值觀說明我國是一早就實現「政治參與度」,解釋民眾為何不像西方民眾如此喜歡討論主權問題。先生文中指出中國一直主權就是人民,所以不存在主權方面的討論。我想政治參與度的需求也不是從古至今存在的,不討論的原因難道不是民眾部覺得自己對政治有參與權?如果有此追求的科舉制度能滿足,但也不能說明自古我們民眾就有這個訴求,帝皇真心就有主權是人民這個意識

  3、錢穆先生認為:中國社會早已是一個平等的社會,所以在這個社會里的一切力量都平鋪散漫,很難得運用。因其是平鋪的,散漫的,因此也無組織,不凝固。這是為什麼孫中山無法動員大家革命。這個也不敢溝通,革命難道根本原因不是私心+煽動,沒有動員起來難道不是運命共同體沒有找對嗎?

  最後要贊同一下錢穆先生,中國政治體系和文華都是博大精深,需要多加學習。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4

  從年前一直讀到年後,斷斷續續竟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才讀完這本小小的書。讀此類學術性很強的書籍,我向來讀的慢。不過每天讀一點,反倒讀的下去。

  豆瓣書評中,很多書友說書讀起來稍感艱澀,因其艱澀難免讓閱讀枯燥無趣。誠然,錢穆先生在書中的用語和現如今的大白話相差甚遠,但我反而覺得,書中的遣詞造句盡顯大家風範,很多語言和描述都值得反覆品味。用某豆瓣友鄰的話來說,別人需要長篇累牘才能講明白的事情,錢穆先生三言兩語便能道個明白。

  讀了這本書,我愈發覺得,天下道理,無不相通;講政治的書,如果仔細體會,深諳其意,何嘗不能用諸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對人生有啟發意義。

  下面是幾點讀完本書的感受,記錄之。

  1、你知道的或許是不知道的

  可能是受初高中歷史教育的影響,也或許受影視劇荼毒,在不少人的觀念裡,對於中國古代的政治和皇帝往往都是“專制”“皇權”等等刻板映像。但是在書中可以看到,漢唐宋時期的皇帝並非獨裁專制,“皇權”是受到“相勸”的制約的;到明代時,宰相雖被明太祖撤掉,但明朝皇帝依然受制於當時的制度,絕非專制;直到清代時,才實現了專制,但也並非皇帝個人的專制,而是皇帝背後的滿洲部族的專制。但清代的專制也有其歷史原因所在,絕不同於前朝歷代。

  而我們後世人好像以一清代就代替了歷朝各代,確實既不客觀又不公正。

  這一點認識對我的衝擊算是比較大的,自己篤信了十幾年的事情,忽然間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

  推而論之,生活中有多少我們覺得是對的、深以為然的事情,可能並非如此,但是因為我們相信它是對的,便不會去追究其真偽,所以如非機緣巧合,我們也就沒有辦法去了解背後真相。

  2、客觀地看待問題

  錢穆先生在書中說:“任何一制度,決不會絕對有利而無弊,也不會絕對有弊而無利。”

  後世人看待古代政治制度總習慣以“封建、專制”一言以蔽之,先不說光談專制本身就是偏頗的,只說封建也不一定就是錯的、不好的,細論起來,如果一個制度在其產生之初就是錯的,斷不會延綿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必然是其產生之初利大於弊才會被大眾所接受。

  現代人總說中國的教育制度不如國外,但中國的教育制度延綿數千年,自有其道理在。我們也不能一棒子掄死。

  3、避免上帝視角

  錢穆先生在書中反覆強調,要講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須知道此制度實施時期有關各方意見之反映,也既“歷史意見”。

  而後世人單憑自己所處的環境和需要來批評歷史上已往的各項制度,用“時代意見”裹挾“歷史意見”,未免是站在上帝視角。

  這讓我想到,作為網際網路從業者,有時我們習慣性去點評別家的產品,大有一副指點江山的架勢;但是拋開每個產品內部的環境和條件,以及其他我們不可知的背景,我們妄自評判實在可笑。

  4、事情發生有其因果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朝空降而成也不是一夕拔地而起的,自有其歷史因由。

  有些事情孤立地去看,只站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去看,很可能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但是如果往回看看,追究事情發生的起源和歷史,卻能得到更深刻的認識。

  推而論之,我們現在的所有處境,都是我們的過往造就的;遇事只停留在當下埋怨,不妨回到過去尋求原因。

  5、諫官制度的思考

  最後一點讓我影響很深刻的是自漢唐以來就存在的諫官制度。

  書中描寫,唐朝皇帝和宰相議事時,諫官可參加列席。有時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講的話,諫官卻可直言;但諫官本身階位卻不高,皇帝聽其言,是因為諫官本身職責便在諫言,不關乎其身份高低。

  這讓我聯想到,如果我們在工作中,可以拋開對個人的偏見,僅就其職責和專業性看,溝通是不是會更順暢;在此前提下,即使大家互有爭論,但只從職責看,也斷不會有大的不良影響。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5

  本書讀的有點懈怠了,讀的心得少了,昨天最有心的一句話就是,考試只能識別人才,不能培養人才,過去中國人才的培養在於貴族,在於門閥,在於上層人士的耳濡目染,這些東西,可能聽起來,讓人很難接受,但是確實是這樣的,不能不承認。細細品才能品出其中的真是部分,錢老什麼話也敢說,因此對於本書我覺得還是要認真的學習,爭取今天晚上把這本書學習完。

  昨天學習的明代的制度,提到了張居正,這可是中國一個十分有爭議的人物,作者的`觀點我覺得還是很客觀的,他既承認了張居正確實對於明代社會做了很多貢獻,但是也分析了當時人們一直反對他的根本原因,制度限制了張居正的作為,是他在當時不被認可的是制度,因為內閣真的不是宰相,但是他卻做了宰相應該做的事,中國這個社會對於名分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必也,正名呼。

  還提到一個人,就是第一能臣曾國藩,現在才知道,翰林是什麼,它是中國古代對於讀書人的最高禮遇,你考試好了,那國家就許你一個好未來,然後你專心學習,學習很多東西,學習如何做官,如何處事,當時不明白,曾國藩又不是什麼要員,為什麼地方政府,每年要給他們過年送供奉,原來他們以後一定會做官呀。

  學習歷史還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學習的效率,和學習的時間,讀書因該是學習的一種休閒,不應該成為主要部分。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6

  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結構嚴謹主題宏大,節選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五個朝代漢、唐、宋、明、清以為代表,從政府組織、選舉、賦稅經濟、兵役等方面分別論述,大體上可以窺探中國歷史之全程序了,我能理解的有限,僅分享幾點我的一些體會:

  1、二千多年的古代王朝是一段歷史程序,非“封建專制”可以一言以概之的,書中君權與相權在不同王朝權重是不同的,唐時期君主的旨意需要送去門下省蓋章再交由執行,清時期君主則可以從軍機處直接傳給個人等,此變化過程是緩慢的,君權重而相權弱;

  聯想到心理諮詢中,哪有一個二個的詞就可以概括我們漫長的成長史呢,又哪有一件二件事就可以決定我們的人格發展呢?標籤化帶來某種效率,卻犧牲了更多真相;

  2、書中提到很珍貴的了“歷史意見”,即當時的人如何看待這件事的,而非用我們現代民主視角,井田制發展到後來的均田制,在某個時期是符合當時社會生產水平的,同時西方的選舉制,放在古代的中國,幅員遼闊交通落戶,完全沒有可行性。

  我們看待歷史,可以保留現代意見,但也不能忽略當時的意見;這讓我想到,我們的大多數防禦機制最初可能都誕生在特定的互動關係中,但不一定適應今時今日的生活,如果我們留心到“歷史意見”,也許還要感謝我們這些“不適宜的防禦”呢;

  3、制度與人事是也是一個非常廣闊的話題,我想提二類人,張居正們以及紹興師爺。他們的共同點都有不在其位而謀其政,雖然制度約束難以撼動,但是他們還是憑藉著獨特的個人魅力綻放在歷史的星空下。

  這也得說到,任何事終究要落到人這個字上,一旦由某個人參與,必然帶有“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也構成我們文明中璀璨的光,對於個人來說,也是因為這些不確定性,我們才能發展自己,成就每個獨特的自己!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7

  正如我不知哪裡看到的某人所論,錢老的敘述裡頭,讀得到對舊的中國政治制度滿心的憐惜。結合這本書寫作的環境看來,也從錢老在書中的總論裡讀出,著史之人能力避盲目批判之風,從受到萬人踐踏的“封建腐朽”之中撿起對傳統政治的尊敬,乃是真學者。我以為這也是錢老寫書講演用意所在。

  但此書由此也有個弊端,就是在這種對傳統文化的憐愛之下,則有些結論的得出還真是有待商榷。如果我後面有了更深的閱讀,那麼錢老的這種偏袒則更加清晰明瞭了。尤其是講清朝制度那一篇,開篇一段話就把清朝制度貶到了街邊棄蓆不值一提的程度。大概,我們每個人對自己曾身處的時代,因為見慣了它的制度暗面,所以還真叫人生不出半點同情。恨不得親自將它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才可解心頭之恨吧。

  不過總而言之,這本書算是中國古代史啟蒙最佳普及讀物之一了。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8

  一代史學大師錢穆,對漢、唐、宋、明、清五個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兼及經濟與軍事制度,作了一番提要鉤玄的概括述評,敘述各自因果演變,指陳各自利害得失,言簡而意賅,構築了一部簡明地中國政治制度史。書中雖不乏意氣之言,可能也有史實的錯誤,但無損這部書核心思想的啟發意義——中國古代各項制度的產生皆有其複雜的原因,都有前代淵源,也都會有後代沿革,都既有長處與成果,也有弊端和失誤,因此,要從宏觀的歷史視野觀察其產生和流變,要深入其所處的歷史環境中思索探析。不應抱殘守缺,但也不應以“黑暗”“專制”等詞語簡化前人的政治制度,不應斷然否定和抹殺前人的政治智慧,應該取精去粗,明辨得失,以真正推動當下中國政治的發展。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9

  前不久看了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書中主要討論了中國曆代的政治制度。透過這些勒定成文,看似硬梆梆的制度,向我勾勒出古代的政府這一政治機器是如何運作的,透過這些政治制度,也似乎朦朦朧朧的看到古人,尤其是古代計程車大夫,古代的官吏甚至古代的平民百姓們,他們過的什麼樣的生活。雖然寫得是制度,但是因為它背後所反映出來的人的生活,人的一舉一動,而顯得活潑,從而使其本身也迷人起來。

  以上這些,是讀完這本書後的一些感性,抽象的認識,接下來這些就是一些理性的,具體的認識,即讀完這本書,我學習到了什麼。

  書的內容很多,我挑其中的三點來說。

  第一,我瞭解到了人事和制度的區別。什麼是人事呢,就是用人以治事,關鍵在於人。制度呢,就是一些法令法規等等。人事靈活而制度穩定。一個政治機器的運作是即需要人事也需要制度的,二者要相互配合才能維持一個政府的運作。有好的人事卻沒有好的制度,比如東漢初年,漢光武帝把政權全都操在自己手裡,三公九卿只是名位高而無實權,這樣做,當你是一個好皇帝的時候自然是風調雨順,可是如果皇帝壞了,而政權又全都集中在皇帝手中,沒有了約束皇帝的制度,那麼政府的運作肯定會出現問題。這就是“有事無政”有好的人事而沒有好的制度帶來的弊端。同樣的,有好的制度而沒有好的人事也會出問題。比如唐代有賬籍制度,每隔幾年來對各個地方的人口進行普查,透過人口數量來分配土地,收稅等等,這是一個比較健全的制度。但是這種制度需要經常的調查,登記,改動,校對,這些繁瑣工作做久了,人們難免偷懶馬虎,這種人事的鬆懈使得這一制度後來也崩潰了。所以說,不僅要有好的制度,也要有好的人事,二者相互配合,這樣才能維持政府的運作。

  第二,我瞭解到了制度的特點。

  一、制度會隨著人事的變動而變動,因為制度說到底是由人來制定的,要了解某一時代的制度先要了解那個時代的人事。

  二、制度總是有利有弊,評價某一制度的時候,要注意它的時代性,要設身處地的站在那個時代進行評價才顯得真實而客觀,不能亂開上帝視角,以當下時代的意見來一筆抹殺歷史。

  三、制度的出現與成熟必定伴隨著某種需要,包括外在的需求和制度設立內在的用意,雖然時過境遷,我們可能不瞭解,但是也不能隨意揣測。四、各項制度之間絕不是相互孤立的,一定是相互配合的。

  第三,關於制度運用的例項我有了一些瞭解。比如漢代的大一統局面其實和當時的政治制度,考試製度有關。從漢代選舉“孝廉”開始,中國曆代的選舉或者考試都是分割槽定額的,經濟文化落後的地區和經濟文化進步的地區都一樣的照人口比例來考選,因此,中央政府裡,永遠有全國各個地域的人民來參加,中央政府永遠代表著全國。同時各個地方又都是郡縣制而非世襲,郡縣長官由中央指派,一般也避用本縣人使得地方政府避免陷於地方性,這樣大一統的局面才能維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