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讀後感

宇宙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宇宙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宇宙讀後感1

  我喜歡看的書必須滿足以下的幾個條件:一要圖文結合的書;二要字數不多不少;三是科學幻想類或科學類。《遨遊滄茫的宇宙》可謂正合我心意:不但圖文並茂,而且有豐富且神奇的科學知識。一拿到書,我就迫不及待地翻了起來。

  你知道火星上曾有生命存在?真的沒有東西能夠逃過黑洞的引力?茫茫太空竟然也會發生撞車事件?……一個個問題,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而我,該是經過黑洞的那顆可憐的小行星,不知不覺進入了它的世界。

  啊,書中的世界是多麼奇妙。黑洞原來不是一個洞,而是一個密度大得驚人的天體,如果把地球壓縮成一個黑洞,它可能只有玻璃彈珠那麼大。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這些人該怎麼生活呀?不過到那時候也就沒有人類了。

  大家一定對ufo——這個神秘的天外來客感興趣吧。那麼,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這個東西呢?這本書告訴我幾條判斷ufo的方法:一、在空中可以盤旋飛行,或瞬間移動,或高速運作過程中突然的停止,違揹物理定律。二、絕大多數ufo均無發動機的聲音,幾乎無聲,三、無尾氣排放,四、有多人目擊,五、超強的磁場。如果你看到的ufo這幾項條件都具備,並拍了照片,那請你立即報告科學院!啊,如果真的有ufo,它會是什麼樣子的呢?它到我們地球來幹什麼呢?飛船裡又是一些怎麼樣的生命呢?我心中充滿了疑問,不禁在腦海中描畫起天外來客的模樣。

  他們能從茫茫宇宙中過來,一定有著比我們先進得多的科學技術。科學家說,聰明的人腦容量特別大,那麼他們一定有著特別大的腦袋,還有一雙特別大的眼睛,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啊。不過,他們不一定是我們人的模樣,可能像海綿寶寶,方方正正;也有可能像倒掛的葫蘆,上大下小,還有,他們可能真的有一對翅膀……哈哈,我不禁為自己設想的外星人笑了起來。

  宇宙是如此廣袤——窮盡一生都無法數清楚到底有多少顆星星,而我們生活的地球只是滄海一粟。這本書,讓我感觸很大:與浩渺的宇宙相比,人是那麼渺小,可是即使是渺小的人類,照樣可以用科技去探索,去發現,去征服。

  好吧,就讓我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茫茫宇宙,請你等著我!

宇宙讀後感2

  剛收到書,沉甸甸的,366頁可謂長篇鉅作了吧,銀河行星的作品說實話之前還沒讀過,所以這次很用心的感受了一次作者的心路歷程,看很多人的評價似乎都不太滿意,可我卻覺得書寫得挺好,每每都有反轉,宇宙的規律也若隱若現的呈現了出來,很有趣。

  首先,書裡的我——肖恩,在不同的宇宙形態間跳轉,實現不同的身份轉換,面對信子,小小月,爺爺,媽媽,元首,同伴等等,處理不同的關係,看似棘手的問題,卻用他的睿智與擔當,忘我與無私,一次次的保護了人類。這是天性使然嗎,也許只有這樣,才符合萬物輪轉的意義,一個自私貪婪的生靈是不會永遠長存於世的。

  其次,不同意識形態你方唱罷我登場,智慧機器人,BD人,鷂羽人……看似脆弱的生命卻最終頑強的生存了下來,而霸道殘忍的下場,終將走向滅亡。宇宙鐘擺讓意識跳轉,讓生命得以延續。兩大高階文明從最初的爭鬥,到最後的融合,不得不說,也是一種大團圓。

  再次,書裡暗含了許多不同時期的歷史故事,讀書的同時,也可以對當時的歷史情況有基本的瞭解。這也算是一份額外的收穫吧。不僅有遠古的鑽木取火階段,還有後期秦朝一統天下,甚至後面的兄弟相殘爭奪王位……這一段段人類的發展史與宇宙的發展史也同步進行。

  最後,我對書裡神秘的元首很感興趣~他到底是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呢,亦或是後面說的只是大家意識共同組成的,那為什麼他會有自己的思考模式,如何指揮,決斷,很想一探究竟,希望後續會有相關介紹呢~

  所謂的宇宙鐘擺的跳轉,是一種神奇的力量,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書裡也有了闡述。

  “生命沒有大小輕重之分,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別,唯有活著與繁衍,才是生命的全部價值和意義”。

  生命的存在要靠希望來牽引,沒有希望,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意義。

  宇宙鐘擺真的存在嗎,我在心裡也開始有了疑惑。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過一個孩子似乎有看穿萬物的本領,知道我們存在的意義,我們的肉身只是載體,命運被註定,可如果真的這樣就失去了意義。只有不斷探索未知,拼搏努力才能讓生命閃光。書裡的鐘擺最後如何了,大家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宇宙的存在,也許就是創造一個個的出其不意。最後爆個小料,開心一笑吧~信子(小小月)不斷輪迴到小棋,努力拼搏,如願考上了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學——馬津大學~這個大學名字很熟悉吧~當然,這只是個花絮,書裡還有許多精彩的章節等待大家去探索哦。

宇宙讀後感3

  在我生日那天,爸爸送給我一個神秘的“龐然大物”作禮物,開啟包裝一看,原來是一架反射型天文望遠鏡。我喜出望外,這正是我想要的禮物!我三下五除二裝好這架天文望遠鏡,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真恨不得夜晚趕快來臨,就能開啟我的宇宙之旅了。

  等啊等,終於夜幕悄悄降臨了。我搬著天文望遠鏡,一溜煙跑到了樓頂天台,瞄準夜空中最大的目標月亮,開始了太空探索。透過天文望遠鏡,我驚奇地發現:這個月亮怎麼這麼奇怪,表面坑坑窪窪、凹凸不平,有的地方黑乎乎,有的地方亮閃閃,還有的地方象煙花綻放一樣。這與我們平時見到的象鏡子一樣的月亮大不相同啊!我問爸爸為什麼?爸爸卻讓我自己去找答案。

  對了,書本上一定有答案!好容易等到星期天,我一大早就來到了圖書館,心想:能找到關於月亮的書嗎?圖書館可真不一般,這裡的書簡直比天上星星還多。一排一排的書架上放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有文學書、小說書,也有科學書、歷史書。等我按照指示找到關於宇宙的書架時,我眼前一亮,這兒的書可真多啊,足足放滿了兩大排書架!我心裡高興壞了:“哈哈,太好了,這下可以大飽眼福了!”

  於是,我開始尋找能解開我心中疑問的“月亮”書。要找到它可真不容易,有些書我完全看不懂,象什麼《時間簡史》、《平行宇宙》,而有些書又不是我要的目標,象《載人航天》、《太空飛船》,裡面根本沒有講到月亮。我不停地尋找,幾乎把能看懂的書翻了個遍。其實,找書也挺有意思的,能讓我學到很多不知道的知識。終於,在一個角落裡我發現了一本名叫《大宇宙》的書,這本書講的全是星球、星系的知識,當然包括我要了解的月亮!按照目錄介紹,我迫不及待翻到“月球”那一章,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原來,月球表面並不象我們想象的那麼平整,由於沒有大氣層保護,月球表面被太空中的隕石撞擊,產生了大小不一的隕石坑,學名叫“環形山”。由於有的坑很深,有的坑很淺,它們反射太陽光的亮度也不同,深的坑就顯得暗一些,淺的坑就亮一些。有的坑因為撞擊猛烈,就產生了象煙花綻放一樣的效果。這本書還告訴我,月亮上也有高地和平原,高地又叫月陸,由於高所以顯得亮,平原又叫月海,由於低所以顯得黑。哈哈,原來是這樣,答案出爐了!

  我把《大宇宙》借回了家,幾天看下來,這本帶著問題尋找到的《大宇宙》,已經成為了我最愛的書。它不僅讓我瞭解了月亮,還知道了太陽系八大行星和星雲、星系、黑洞的奧秘,這下我再看天文望遠鏡,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宇宙讀後感4

  讀過這本書,使我又豐富了許多知識。書中說,空間實際並不是由三維單單構成的。就像是同學們在很多電視中看到的什麼四維空間,黑洞穿越這樣的事,這也並不是毫無根據的胡思亂想。人們口中常說的“維”其實應該有九或十個。而三維只不過是空間構成的大方向。而題目中的“果殼”,則是粒子與核子。宇宙這個大空間,有許多恆星、行星、銀河系、空間的等極為複雜的物質而構成的。所以,宇宙是一個沒有歷史的空間,它一直到現在還在不斷地向外膨脹。宇宙中有一個很神秘的東西_黑洞。從書中的語句裡,可以間接地拼湊出一個資訊:黑洞有許多個!而這一重要資訊也使我想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與一部電影有關_“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對所有人來說都很熟悉,也不便我多說了。其中,據說船長史密斯竟然穿越時空,但他卻認為這只是發生在“昨天”的事。當然,這也許是媒體的炒作,但是,如果說船長史密斯落入海底後穿越了時空呢?是不是就因如此而使他的記憶出現錯亂了呢?

  前面也說過了,宇宙會膨脹。而為什麼會膨脹呢?因為在虛時間中的最簡單歷史裡,宇宙是一個球面,相對於地球,多了兩個維。宇宙確定了我們所在的實時間中的歷史,在這個歷史中宇宙在空間的每一點都相同,所以它在時間中膨脹。

  而題目中的果殼:粒子,卻會引起很多現象,像預知未來。一隻蝴蝶在東經鼓翼,而就會引起紐約中央公園的巨大雨。這是《侏羅紀公園》中的情節。實際:蝴蝶一下回鼓翼時,一大堆其他因素就會影響天氣,這就是天氣預報為什麼有時不準的原因,而也是人們常說的:“蝴蝶效應。”

  而書中說到的:宇宙的歷史是一張在虛時間中存在的曲面。從而我得出結論:實際上,宇宙是一個扭曲的時空。所以,它才能有眾多空間,與“維”。

  上面的虛時間與實時間,便是書開頭的與個人時間無關的兩個更為複雜的時就。另一方面的個人時間是:當兩個人面對面靜止不動時,他們的時間便一致,但如果相互運動時,他們的時間則不一致了。

  我也認為霍金最後的演講十分精彩!他說愛因斯坦說時空不是平坦的,時空中的物質和能量可以將它彎曲甚至翹曲。這也令我的猜想有了一個確切的答案。

  這本書我到現在都沒有完全看明白裡面有許多關於空間的知識我都不懂,等我瞭解了更多的知識後,一定能瞭解更多關於空間的知識。

宇宙讀後感5

  讀過《浩瀚的宇宙》這本書,使我瞭解了不少宇宙知識,瞭解了很多星球。

  那就先從太陽說起吧。太陽是一個燃燒的星球,給地球帶來光明,讓生物生存。太陽是太陽系中的一個巨人,它可以輕鬆地把近200萬顆地球塞進自己的肚子裡,如果把地球看作一個人那麼大,那麼太陽就要比世界上最大的峽谷還要大。還有太陽風、太陽黑子和耀斑、日珥等現象。

  再看看我們生存的地球吧!地球是唯一一顆能生存生物的星球。地球被稱作“藍色的星球”。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地球大部分是海洋,所以在太空中看來,地球是一個藍色的美麗星球。現在地球上有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地球上最高的地方是珠穆朗瑪峰,它有8844.43米,而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上的馬里亞納大海溝,有上萬米深。

  月球是我們熟悉的天體,除了不好的天氣以外,幾乎每天都能看見月球。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5億年,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見月球的正面,卻看不見它的背面。

  有時候它是天亮前出現在東方的啟明星,有時候它是日落時出現在西方天空的長庚星,你知道它是哪一顆行星嗎?它就是金星。

  除了太陽以外,木星就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了,雖然金星才是最亮的星星,但是它卻很少在晚上出現,因此晚上最明亮的星星實際上是木星,當木星出現的時候,很少有哪顆星比它亮。

  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因為大氣極其稀薄,水星是一個乾燥、炎熱的荒涼世界。在這裡,因為大氣極少,即使在白天也可以看見恆星在天空閃耀光芒。由於水星的自轉速度非常慢,地球上的一年,在水星上才半天,如果你有機會去水星作客的話,就有機會體會到“度日如年”的滋味了。

  還有火星,它是紅色的星球。因為它的表面物質裡含有一種叫做氧化鐵的物質,它在火星表面上到處都是,正是這種物質使火星看起來是紅色的。火星是

  太陽系裡一顆比較小的行星,它不到地球大小的1/7,但是火星離地球比較近,所以它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之一。

  土星,是比水還輕的行星。別看土星的個頭很大,實際上它的密度比水還要小,如果能把土星放在一個巨大的海洋裡,土星就會漂浮在水面上,不會沉到海底去。

  除了以上幾種星球外,書中還介紹了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以及流星、彗星等天體。

  《浩瀚的宇宙》這本書讓我深刻的瞭解了宇宙,使我對宇宙充滿了好奇心。我長大後也要探索宇宙。

宇宙讀後感6

  好奇是人類(大爆炸的遠代子孫)習性,理解是種樂趣,知識是生存先決條件。航海家-最講實際的人-拿生命跟亞歷山大的一個科學家的數字打賭。哥倫布在能找到的書本上採用了地球最小圓周長和最大亞洲東延範圍甚至還再加以誇張,假如沒有遇到美洲,就徹底失敗了。

  cosmos希臘語天地萬物井然有序,混沌chaos的反義詞,天地萬物的相互聯絡,對錯綜微妙機制的敬畏。歷史上多少謎只要亞歷山大圖書館(既不在基因也不在大腦存貯公有記憶)的'一張借書證就可解答。武士蟹,外部作用的淘汰。未被人類選中的品種日益稀少滅絕。大氣層的百分之九十九源自生物。物種匆匆來去一閃而過。植物用陰影遮蔽近鄰相互競爭。整個微妙迴圈以1.5億公里外的一顆恆星為動力。地球生命的核心-控制細胞化學性質的蛋白質和攜帶遺傳指令的核酸(儲存40億年進化的全部資訊),相同的電碼本。生命的分子充滿宇宙。

  定律規則,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宇宙執行方式之間的共鳴。可能存在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溶劑系統的生物-固態生命,電訊號到處傳播,沒有四處漂浮的分子。氫氦宇宙物質99%。核物質必須靠很近才能抵消電斥力,從而使近程核力起作用,這隻有在幾千萬高溫下才能發生-粒子運動極快以至於斥力不起作用,自然裡只有星體內部才有這樣的高溫和因此而產生的高壓。每次類星體爆炸過程中都有幾百萬個世界毀滅。如果我們生活於其中的是個不斷膨脹、收縮、再膨脹、再收縮的震盪宇宙,大爆炸就不是宇宙的創始,而只是前一個週期的終結,也就是宇宙最新化身的毀滅。

  所有射電望遠鏡已經收到來自太陽系外的總能量,要少於一片雪花落地所產生的能量。大腦皮層使人類從動物性中解放出來。書本就像種子,它們可能蟄伏几個世紀,然後在最貧瘠的土壤上開花結果。宇宙射線擊中不同基因產生不同變種,這在進化早期可能後果微小,但在後期後果就巨大了。四十億年來到舞臺,只經過幾千年觀察就宣佈自己掌握了永恆的真理,在如此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這種宣稱預示著不幸,因為所有民族宗教經濟體系和知識都不能回答有關人類生存的所有問題。

宇宙讀後感7

  讀了這本書,使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太陽為什麼那麼熱那麼大?什麼是宇宙空間站?什麼是太空垃圾?宇航員在太空是怎麼生活的?……這些奇妙的知識都裝進了我的腦袋,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知識淵博的人。這本書就是——《宇宙之謎》。

  太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天體。它由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所構,表面溫度可達一千攝氏度,在太陽色球邊緣,常常突然急劇躥升起一片火舌般的氣柱,最高可達到一百多萬米,這就是日珥。這顆大公無私的恆星一點一滴的滋養著太陽系的其它行星,並給予地球光和熱,孕育著世間萬物。雖然太陽是無私的,但是,科學家猜測,50億年後,太陽將會變成一個可怕的“魔鬼”。它慢慢變熱,50億年後,它的大小將是如今的幾百倍,變成一個紅巨星,而溫度也是現在太陽的上千倍,它會慢慢吞噬掉太陽系中的所有成員,到最後,自己也悄然離去。大家聽了一定覺得可怕吧,是不是感覺毛骨悚然了?不用擔心,這只是科學家的一個猜測,不過,50億年後,太陽也有可能會變成那樣,我們現在能束手無策嗎?

  人口的增長,資源的消耗,能源的不足,汙染的蔓延,這一切都可以使得我們這個星球顯得太狹小、太擁擠了。展望未來,人類的衣、食、住、行將越來越困難,到下個世紀,如果按現在的燃料消耗率來計算,地球上的化學燃料尚可維持100年,人類將面臨這樣一項震撼宇宙的艱鉅任務:擴大人類活動的舞臺,創造一個新世界。空曠漆黑的宇宙裡,人類的落足之處僅僅先限於地球嗎?宇宙還會給我們另外的生存空間嗎?沒有人回答,現在也無人能知曉。如果人類找不到另一個生存的空間,那麼,現在的我們就要節約地球的能源,為後人創造更長的生存空間。

  我好想看看宇宙中的黑洞、海王星、金星、土星……我的腦袋裡全都是關於宇宙的問題和想法。我長大以後,可能會當一位對社會有貢獻的天文學家,努力吧!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永遠沒有終極的,是無窮無盡的,認識窮盡的那天也許就是人類或宇宙的忌日。《宇宙之謎》這本書讓我對神秘的宇宙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宇宙真是一個奇特美麗而又充滿危險的世界啊!

宇宙讀後感8

  我用了幾天的時間,終於讀完了《宇宙的秘密》這本書,我從中瞭解了許多宇宙不可告人的秘密。下面讓我給你訴說一二吧!

  我從小就對宇宙充滿幻想,這本書使我的模糊的幻想變得清晰。從中,我瞭解了很多:宇宙的萬物在大約200億年前,是一個密度極高,溫度高達100多億攝氏度的大火球,被稱為“原始火球”,這個時期的天空中,沒有恆星和星系,只是充滿了輻射,後來不知什麼原因,這個火球發生了爆炸,組成火球的物質飛到了四面八方,在後來的10000年裡,散落在空間的物質便開始了局部的結合,星雲、恆星、星系就是由這些物質凝聚而成的。就這樣,形成了宇宙。

  然而,我所瞭解的知識中,我最關心的還是關於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的事。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壽命了,它的生命史已長達38億年,人類則有2、3百萬年的歷史。可就這幾百萬年的時間,地球已因人類而快速“衰老”。例如,地球如今正在不斷的膨脹,體積在不斷的擴大,地心密度在不斷減少,地球的執行速度在不斷變慢。

  據推測,在原始海洋擁有豐富的無脊椎動物時,距今約6億年,那時一年有425天,一天長僅為20小時;當第一批植物離開水向陸地生根時,距今約4億年,那是一年有405天,一天有21。5小時;在2億年前,恐龍統治著整個世界,當時一年有385天,一天有23小時;而如今,一年只有365天,一天有24小時。

  不僅地球速度在放慢,而且全球內外氣溫都在漲。

  人們曾為了尋找鑽石和金礦,曾試著不斷向下挖,但越向下挖,溫度就越高。根據這種情況,地心溫度大概有68000度左右,而且還在不斷漲。

  地面溫度上升,是指因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使臭氧層破裂,全球溫度上升的現象。氣象部門預測,如果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再不斷增加,50年後,地面平均溫度將達1。2度,70年後,將達2。8度。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深有感觸:我們青少年應把握住光陰,好好學習,將來探索宇宙、地球其他的秘密,更好地保護他們。

宇宙讀後感9

  今天開玩笑問:量子是啥?意識又是個什麼玩意兒?而且最近有事早起晚睡的,搞得狀態不好,容易忘事,而且明顯反應還慢了。試想到:意識就是人的意識而已,又不是豬的貓的,更不是桌子椅子的,以前說人學跟狗學貓學都一樣,那人的意識也別搞特殊,跟狗的貓的也差不到哪去,別以為你的意識聰明點,你就不是意識了,你自己給自己取個概念叫意識,就真叫意識啦?從量子糾纏的角度講,找不到對應的意識之前,單獨叫意識,能給你的意識獨立定性定義嗎?而且兩天沒睡好覺,意識就存在反應慢,還忘事的缺陷,說明人的意識也高階不到哪去,說明哪天意識就老年痴呆了,跟貓狗一樣,所以其實沒有找到兩個本質相近意識的系統時,就沒共性可言,如果有,那就不叫意識,同時,人的意識,其實跟貓的狗的意識放一塊,就好比蘋果香蕉葡萄放一塊差不多,統一叫水果,那所有的不同意識放一塊,叫啥呢?我就流氓的取幾個:智識?共識?……也不好,幹嘛帶識字,那叫上帝?叫佛,叫道?叫易,這下明白了,這是不同的尊稱啊?幾個當中,哪個是大名,哪個是乳名,哪個是外號,咱別把人家的外號都誤以為是人家自己哦,同時還麻煩的,上帝下面帶著一幫隊伍,佛下面還有一幫呢!印度的,中國的,但是,請注意,上帝和佛下面的,那些兔子修煉的還不徹底,沒擺脫人的意識的色彩,上帝或佛,或道或易,可不是人,更不是人的意識,是意識的全稱,是水果一樣的東西,包括貓的狗的,也包括桌子椅子的,當然少不了空氣水的,真空的,超時空的。……暫且這樣叫吧,大家公認的,這時,事是不是鬧大了,有木有覺得人類意識太自戀了,跳不出自己的意識,非要高豬狗一等,還唯我獨尊,難怪豬都笑了。最後,要說慢點,我這幾天沒睡好,反應慢,再問意識跟物質啥關係啊?豬終於開口說話了:我老豬都懶得說你意識,我懶就是因為話都被你說了,我這些年都懶得說話,可不代表我不會說,還以為我真傻啊,然後躬身一拜,說到:佛主,俺老豬聽你的。佛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宇宙讀後感10

  暑假我看了很多本書,其中《宇宙》最有趣的。顧名思義,《宇宙》這本書講的就是有關宇宙的故事。作者是法國伊夫、奧德和阿蘭。這本書生動地給我們詮釋了宇宙中一些讓人歎為觀止的奧秘,以前我們認為的宇宙是從載著我們生命的一個起源,是宇宙大爆發的一個清明,但是看完宇宙這本書我有了更全新的認識,我對宇宙的燕子更加的全面。

  這本書從生命的起源從銀河系的起源開始講起,講他是怎麼從一個基點到如今的400多億光年的距離?你向我們闡述了為什麼這個銀河系裡面有這麼多的星球的原因,經過科學家的不斷研究這個地球的生命起源於35億年前。這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感嘆,生命的力量終究是這麼的偉大,經過35億年的時間才演化出我們這種人類動物。

  當然,如果有人問你太陽地球,木星他們是怎麼出現的?如果你沒看過這本書的話,或許你根本不能夠回答。但是當我們看了宇宙這本書之後,你就會知道太陽系誕生於50億年前,它本身就是在太陽星雲的重力下不斷的凝聚形成的一個一個天體。當然也有很多人在質疑,為什麼太陽系從來不會往下墜落,而是在不斷地向前行進,其實這也是由於太陽系在圍繞著銀河系轉動的原因。

  所以整個宇宙其實是非常奧妙的,宇宙當中有非常非常多令人難以解釋的東西。當我們用人類的眼睛去看宇宙的時候,我們才發現人類其實非常的渺小,幾乎連塵埃都算不上。我們總是自詡為地球的主人,但是我們連病菌都抵抗不了。我們僅僅在地球上生活了幾千年,而地球上的細菌已經誕生了幾十億年。所以到底是我們統治了地球還是細菌讓我們以為自己統治了地球?看了這本宇宙這本書後,讓我能夠更深層次的明白,我們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多麼的不堪一擊。所以以後請愛戴我們的地球,因為他是生我養我,培育我的家園。

宇宙讀後感11

  浩瀚的宇宙星河燦爛,在熒幕上也耀眼奪目,影片講述了宇宙中的行星和恆星的環境及成因,給予我們震撼的同時,也感喟人類的渺小!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太陽經核聚變反應產生巨大的能量,並源源不斷地向外輻射。太陽上肉眼隱約可見的黑暗斑點,稱為太陽黑子,而最小的太陽黑子也有三個地球那麼大。科學家計算太陽黑子將於60億年後“死亡”,而我們能感受到它的到來時,宇宙已經處於一片死寂了。

  水星是一顆美麗的“冰球”,可寒冰極有可能孕育著生命。金星上佈滿的溝壑彷彿經歷了大河的日久沖刷。巨大的土星大到可以籠罩其他所有行星,而照片中漂亮的“絲帶”竟是被他吸引的圍繞它的小行星。

  人類的探索還沒有止步,看著影片中其他行星或者荒涼或者殘酷的環境,感嘆人類能夠誕生並生活在這樣溫厚的環境中實在幸福。除此外,還隱約有些後怕,因為我們正殘忍的剝奪者地球的生命。是否會有一天地球千瘡百孔,然後人類走向死亡的深淵,地球又恢復到火山噴發天雷降降的時期,最後原始海洋孕育出新生命,一切重新開始?如果我們仍然肆無忌憚的破壞賴以生存的環境,我想這樣的日子將不會遠了。

  宇宙中的隕石有著驚人的速度,一茶匙隕石的重量足有一頓。這個驚人的數字不過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而我也從宇宙中到處噴發比氫氣爆炸大幾十倍威力的能量中,感到過於強大的力量和無知造成的恐懼。即便如此恐懼,人類仍然昂首闊步地向前,勇於探索的我們一定可以通往“長生天”。

  地球有著相對安全的宇宙環境,穩定的太陽輻射,使我們的家園適於生存。社會中有許許多多的小人物,他們依仗著“太陽”般存在的人和團體而生存。這只是一個例子,現實中的我們要努力成為“太陽”,或者成為可以“光合作用”的個體,更得獨立自主。

  我們生活在浩瀚的宇宙裡,漫天漂浮的宇宙塵埃和星河的光塵,我們是比那些還要渺小的存在。你並不知道生活什麼時候就突然改變方向,陷入墨一般的濃稠的無邊的黑暗。你被絕望拉近深淵,你被疾病拖進墳墓,你被挫折踐踏地體無完膚,你被嘲笑、被諷刺、被討厭、被怨恨、被放棄。但我們卻是在內心裡仍然保留著希望,保留著勇敢的心,我們依然在大大的絕望小小地努力著。這種永不放棄的希望,他們將不斷的搖曳燃燒,最終變成無邊黑暗裡的小小的星辰,直至絢爛燎原。

宇宙讀後感12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一套《HOW&WHY》系列叢書,其中,我最喜歡《宇宙探秘》這本書。你知道我為什麼最喜歡這本書嗎?那是因為在晴朗的夜晚,我總能看到很多調皮的小星星在空中不停地衝我眨眼睛,而白天我就看不到它們了,它們到底躲到哪裡去了呢?我一直都很好奇,想把這個問題弄個一清二楚。看完這本書,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奧秘。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上千億個星系,《宇宙探秘》這本書就講了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太陽系中肯定有太陽嘛,太陽是太陽系中的恆星,它的中心溫度達1500萬攝氏度,人要是一去的話,就立刻被燒成粉塵了。它的溫度是水沸騰所需溫度的15萬倍,真是太燙了!其實星星白天的時候還在,只不過太陽的光線實在太強了,星星的光線哪有太陽強呀,所以我們就看不到它們了。但也正是有了太陽的光線,地球上的動物和植物才能夠生存,如果沒有太陽,植物就枯死了,那我們就沒有氧氣,人類也會滅亡的,所以太陽真得很重要呀!

  太陽系裡面也有許多行星兄弟,它們就是冥王星、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和水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間,你還可以看到一個小行星帶。行星中最大的就是我們的木星了。第二大的行星——土星有一個異常漂亮的土星光環。最接近太陽的就是我們的水星啦,別看水星上有個“水”字,其實那兒沒有一滴水,而且很悶熱;火星雖然有個“火”字,但那兒非常荒涼。還有地球的孿生子——金星,金星極為炎熱,而且它的大氣層非常重,毒氣也很多。而月球是晚上最明亮的一顆行星,它的引力比地球要小多了,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人一到上面去,就會飛起來。用肉眼看,你是看不到月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到月球旁邊去看,就可以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人類已對月球進行了多次探索,併成功登上了月球,首次登上月球的是阿波羅11號。其實月球並不是那麼亮,它只是反射了太陽的光線,我們才看到月球很亮的。

  這本書讓我深刻地瞭解了宇宙是什麼,太陽系是什麼,以及多種天文知識,好像廣袤無垠的太空美景就在我眼前。我真希望自己已經是航天員了,可以到各個星球去探險,看看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火星人;去月球上飛一飛,看一看嫦娥姐姐和她那隻可愛的小玉兔;再看看地球的孿生子——金星,甚至到銀河裡去暢遊一番……

宇宙讀後感13

  幾個銀白色的大字,黑色的封面,中間有一個若隱若現的果殼,它敞開著,裡面是一個宇宙,在混沌虛空中的宇宙,在果殼中的宇宙。

  它看似那麼平凡,卻又吸引著我,我猶豫著把它從書架上取下來,看到史蒂芬·霍金著後,它彷彿得到了肯定。和其它書一樣,它有前言,有目錄,不過我基本不會看,不太好的習慣。

  相對論”,它好似在講一個故事,在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但它絕不止這麼簡單。書中很快就對他的簡史作了介紹,豐富的插圖和幽默的語言,讓我愉快地讀完了七章。讀的過程中,它好似有種魔力,讓我沉醉在它奇妙的世界裡,帶著我在宇宙中翱翔。雖然我不懂多少物理知識,但在它風趣的語言和清晰的思路中,讓我看見了許多新鮮的事物,如:黑洞、超弦、10維膜、維超引力等我從未見過的元素和物質,它們讓我領略了這宇宙的奇妙無比。

  這看似一本普通的物理學書,但它所涵蓋的是超過空間,超過維度,超過時間的一種力量!人類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塵埃,我們只有有限的身體,有限的時間,但我們的思維卻可以像宇宙那樣無邊無際!我們現在知曉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看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人類的潛力是遠遠大於這座冰山的。

  看著書的封面,我想到了作者史蒂芬·霍金,他軟弱的癱倒在輪椅上,頭歪向一邊。他被一種叫戶伽雷氏症的病魔永遠地禁錮在了輪椅上,他全身癱瘓,只有兩根手指勉強可以動彈。但是!他的思維沒有受到任何限制,他一樣可以思考,可以想象。他的身體已經被深淵般的病魔約束,可他的靈魂,他的思想,同樣可以和我們一起飛翔,甚至更高。他已經

  50年沒有走過路了,

  50年沒有自己吃過飯了,但靠他兩根手指操控的電腦,已經達到了普通人無法達到的輝煌!

  我們擁有著健康的身體,我們依然過著要什麼就有什麼的生活,我們同樣在果殼中的宇宙生存,我們何時才能像他一樣走向人類的巔峰,何時又能超越那巔峰,去與茫茫宇宙抗衡!

  讀完全書,我想到了莎士比亞《暴風雨》中米蘭達的唱段:

  呵,膜的新奇世界,裡面有這樣美妙的生靈,那就是果殼中的宇宙!

宇宙讀後感14

  今天,我看完了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寫的一本科普讀物——《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普通少年:喬治。他出生於一個環保人士的家庭,他的父母為了保護地球環境而拒絕使用任何現代技術產品。喬治在學校裡是個個性內向,衣著用品過時,被同學們嘲笑,受到同學欺負的人。在家裡,他與素食動物:爸爸媽媽格格不入,唯一能使他感到快樂的是一頭豬:弗雷迪。可是弗雷迪不見了。為了尋找弗雷迪,喬治只能不經父母同意的允許,闖入了讓人感到害怕的多人沒人住的隔壁。在闖入鄰居家找到自己豬的喬治,很偶然地遇到了宇宙家埃裡克。喬治和埃裡克的女兒安妮,在超級電腦cosmos的協助下得以暢遊太空。他們一起搭乘彗星造訪木星、火星、金星······他們在冒險中遭遇危險,也獲得了知識。在經歷過宇宙奇觀之後,喬治深有感觸,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從此潛心研究於科學,直至成為一名科學家。

  這本書讓我學當了很多。“科學”是一個大詞,它意味著利用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智慧,以及我們的觀測力來解釋我們的世界。自然科學的範圍很廣,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自然科學,每種都各有各自的用途。我們必需要相信科學,因為科學就是真理。

  而科學也是把雙刃刀,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傷害人類。書中的埃裡克,就是用科學造福人類的。而雷帕博士則是用科學謀取個人利益,傷害他人。雷帕竟然用科學設了一個計,讓埃裡克中計,被一個黑洞吃掉。幸運的是,埃裡克已經研究出從黑洞中逃逸的的理論。喬治·安妮以及安妮的母親在地球上經歷艱難險阻,找回被竊的cosmos,而cosmos則以埃裡克的理論為依據,從外太空中收集並恢復落入黑洞的物體資訊,用此資訊重構埃裡克,才使埃裡克脫險。

  “我宣誓,我將用我的科學知識為人類造福。我答應,在尋求智慧中絕不傷害任何人;在尋求關於我們周圍奧秘的更偉大的知識時,我將勇敢謹慎。我絕不利用科學知識為自己謀取私利,也絕不把它交給那些要把我們生存其中的奇妙的行星毀滅掉的人。如果我違背了這個誓言,宇宙的美麗和奇妙將永遠不向我展現。”我的腦海裡一直浮現這段文字。這讓我想到了本書作者:史蒂芬、霍金。屈指一算,霍金教授困在輪椅上已經四十多年了。他的生命之火依然燃燒著,而他的生命之火就是科學給他帶來的勇氣,他一直相信:科學能造福人類。

宇宙讀後感15

  和著夜晚的徐徐輕風,伴著雄渾的嗓音傳入耳膜,輕快地拉開兩側的黑板,白色螢幕彷彿在向我們低聲耳語,一副神奇的畫面映入眼簾,是的,我們將要去旅行,直到宇宙邊緣!

  茫茫宇宙,渺無邊際。億萬星辰,交響輝映。今天,我們將在解說員的引導下,帶著自己的思緒和好奇,去廣袤的宇宙之間穿梭,去領略天外星空的深邃與博美。

  若要說這部影片的主要內容,那便是解說員領著我們,一步一步地慢慢地走出地球,走向月球,最終穿梭在浩瀚的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從離我們最近的月球開始,到檢閱太陽系,再到星雲,黑洞。從我們的銀河系,一直講到目前人類所瞭解到的宇宙的邊緣。若說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各顆星的不同點吧。

  首先,便是外表和內部。比如說水星,從遠處“打望”,無疑是溫婉嫻淑的古希臘女神,瀑布般的長髮點綴著些白花,一瀉千里,淡雅的連衣裙包裹著柔美的風姿,使人豔羨。看他倚坐在宇宙這顆石塊上,笑著,笑著。走近一點,再走近一點,溫婉女神霎時變了樣,似乎成了一個心狠手辣的白雪公主的後母。她的表面到處都是坑窪、褶皺和裂縫,彼此錯綜複雜。水星表面有著大大小小的山脈,還有令人膽寒的懸崖峭壁和萬丈深淵,這著實嚇了我一跳!

  其次,便是作用。比如說太陽,太陽是除地球外較為熟悉的天體。它是一個熾熱的氣球體。白天,仰望藍天,就能領略到它那渾身散發光芒的圓氣體。往前走,再往前走,隨著探測器的向前推進和解說員的講解,我看到了彗星,那一條長長的尾巴,彷彿是天空中耀眼的冰雪之劍,所到之處,天崩地裂,所經之處,海枯石爛。

  往前走,再往前走。探測器、解說員與我們漫步在這浩瀚的宇宙中。無疑,人類是渺小的,猶如滄海一粟,甚至我們熟悉的、引以為傲的太陽系也只是宇宙中的所有星雲的千萬分之一。當看到無數星辰被一個個超級黑洞逐漸拉伸、撕扯、破碎然後被吞噬,我們又作何感想?還是恐懼還是驚嚇?

  從一個很遠的角度,從一個鳥瞰的角度,或許我們才能意識到,這漆黑的無邊無際的浩瀚宇宙中,我們現在僅有的藍色家園,是那麼的脆弱和珍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