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家族馬克思讀後感範文

神聖家族馬克思讀後感範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神聖家族馬克思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神聖家族馬克思讀後感1

  《神聖家族》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會面並第一次合寫的批判青年黑格爾派主觀唯心主義和論述歷史唯物主義的著作。主要是批判以《文學總彙報》為代表的青年黑格爾派。其中包含了馬克思對於近代形而上學批判的重要觀點,是馬克思向近代形而上學正式進行批判的陣地。

  在此作品中鮑威爾及其夥伴創辦了《文學總彙報》,在裡面鼓吹以自我意識為基礎的主觀唯心主義,並且宣稱他們的理論活動是世界歷史程序中的唯一積極因素,把這種理論活動稱作批判地批判。他們把改造社會的事業歸結為批判地批判地大腦活動,認為社會進步的動力是純粹的思想,只有個別傑出人物,即精神的純粹的批判的體現者才是歷史的創造者。他們鄙視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該書就是為從理論上徹底批判這種思辨唯心主義思潮而寫的。而“神聖家族”也就是對鮑威爾及其夥伴的諷刺。馬克思和恩格斯闡述了物質生產在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思想,批判了鮑威爾等人把“精神”和“群眾”絕對對立起來的`錯誤觀點。

  在我的看來,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批判的批判”的其原因是在於:

  1、他們用自我意識來代替現實的人;

  2、不承認歷史的真實的發展是群眾的歷史這一歷史的真實;

  3、僅僅是用現存的唯心主義哲學和現存的社會意向來制定公式;

  4、他們認為群眾觀、歷史觀以及哲學觀是不相聯絡的。

  《神聖家族》在唯物史觀創立過程中佔十分重要地位。該書透過批判鮑威爾等人的英雄史觀,提出了群眾是才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原理,反應了無產階級在社會上的重要性。是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現的重要著作之一。

  神聖家族馬克思讀後感2

  馬克思恩格斯在這部著作中,對鮑威爾等人的"自我意識"哲學思想進行了全面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

  鮑威爾一夥反對黑格爾主義的正統派,並自稱批判地克服了黑格爾哲學的侷限性,主張自我意識即"精神"就是一切,在它之外沒有任何東西;"自我意識"是世界的創造者,世界是它的以太頭腦的幻影和它的臆想的結果。他們把歷史的發展歸結為普通的自我意識同實體的對立。但是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這種哲學仍然是在黑格爾哲學範圍內兜圈子。馬克思具體揭示了鮑威爾如何片面的發展了黑格爾哲學。馬克思認為,黑格爾哲學體系中有三個因素:斯賓諾莎的實體、費希特的自我意識以及前兩個因素在黑格爾那裡的必然的矛盾的統一的絕對精神。施特勞斯和鮑威爾在自己的批判中都超出了黑格爾哲學的範圍,但同時又都停留在黑格爾思辨的範圍內,不管是哪一個都只是代表了黑格爾體系的一個方面。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鮑威爾的"自我意識"哲學對黑格爾哲學的發展並不是積極意義上的發展,而是抹殺了黑格爾哲學中的積極因素,是黑格爾哲學庸俗化、漫畫化,進一步推到荒謬絕倫的地步。馬克思指出,黑格爾哲學有雙重不徹底性:其一是他宣佈絕對精神的定在,同時又不肯宣佈現實的哲學家就是絕對精神。黑格爾反對把自我意識和個人意識混為一談,反對哲學家本人就是絕對精神。其二是黑格爾僅僅在表面上把作為絕對精神的絕對精神變成歷史的創造者。就是說,黑格爾認為歷史是絕對精神的歷史,群眾要絕對聽從絕對精神的擺佈。而鮑威爾的"自我意識"哲學則克服了黑格爾哲學的這雙重不徹底性。

  第一,鮑威爾把自我意識和哲學家的個人意識混為一談,宣稱批判地思維的個人就是無限的自我意識的體現者。

  第二,鮑威爾"是有意識地扮演世界精神的角色",有意識地扮演歷史創造者的角色,運用他們的批判頭腦,自覺地發明歷史和實現歷史。這樣,黑格爾的歷史理論在鮑威爾那裡變成了一幅荒謬透頂的漫畫。

  此外,鮑威爾"自我意識"哲學還損害了黑格爾哲學內容的豐富性,把黑格爾哲學十分完備的哲學範疇簡單歸結為精神與群眾的對立,認為歷史發展的內容就是精神反對群眾的鬥爭,同時,把群眾與粗糙的物質等同起來,把精神提升為絕對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