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夫妻簡報(通用7篇)[原標題:抗疫夫妻簡報]

抗疫夫妻簡報(通用7篇)[原標題:抗疫夫妻簡報]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簡報,簡報不是一種文章的體裁。因為一份簡報,可能只登一篇文章,也可能登幾篇文章。擬起簡報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抗疫夫妻簡報(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抗疫夫妻簡報1

  王滸,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烏當區分局一中隊民警,妻子田倩,貴陽市公安局監管支隊女子看守所民警。

  “那是我們中隊轄區,周邊情況我最熟悉,這個卡點我先上!”9月2日凌晨5時,穿戴好基本的防疫裝備後,王滸帶著四名輔警龍康陳、楊航、宋智倫、秦昌林趕到四光路口開展布置卡點。四光路口是位於烏當區與雲巖區的交界處,是烏當區的西大門,這也是烏當區交管分局設定的第一個交通防疫卡點。疫情來得讓人猝不及防,拂曉時分街道上依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面對忽然出現的卡點突然的勸返,不理解的群眾或是抱怨或是求助,卡點防控壓力不斷增加,在此狀況下,王滸帶著輔警們向群眾耐心解釋原因、細心解答政策、關心出行防護。從黑夜再到黑夜連續忙碌十多個小時,王滸和四名輔警在四光路卡點忙前忙後兜兜轉轉一整天,站著刨兩口盒飯咕咚咕咚喝幾口水又繼續開始勸返,重複著重複著,三個方向的車流在他們的努力下漸漸的少了、慢了、靜了。之後,增援警力和警校生相繼投入到阻擊疫情防控的一線上,防疫卡點崗位戰鬥堡壘得以增強,王滸樂呵呵的指著防疫的帳篷說:我們的“家”越來越熱鬧了,“房子”也很寬敞。

  14日下午,一名夫妻帶著剛出生的嬰兒出院回家,因疫情原因被滯留在四光路口,王滸瞭解基本情況後,與增援民警吳琦一起幫助這對夫妻聯絡上了愛心車輛,一家三口順利返家。王滸同志性格開朗樂觀,同事之間相處融洽,同事打趣說道:“你就是個永動機、機器貓,工作停不下來,老婆孩子都忘了吧”。而他的妻子,此時也在一線。王滸的妻子田倩,是貴陽市公安局監管支隊女子看守所民警,疫情發生後也是第一時間奔赴單位堅守在崗位上,保護監區安全。家中,只有剛滿兩歲的兒子和孩子外婆兩個人,這對警察夫妻在與一老一小視訊通話時,看到孩子的咿咿呀呀哭鬧著喊著爸爸媽媽,十多天沒有見過孩子思念之情再難壓制,內心酸楚眼眶溼潤。田倩母親安慰他們說:你們放心,家裡有我,你們在崗位上安心開展工作,我和寶寶等著你們勝利凱旋!

  抗疫夫妻簡報2

  趙波,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經開區分局綜合科科長。妻子楊秋蘭,遵義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綜合大隊民警並主持工作。從警以來,夫妻兩長期分居兩地,聚少離多,但他們一直用自己的行動互相支援著彼此,互相鼓勵,共同前行,他們堅守初心不忘使命,用無私奉獻彰顯新時代的警察家庭風采。

  2022年9月,貴陽和遵義先後發生新冠疫情,尤其是貴陽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作為經開分局綜合科科長,趙波身上肩負了許多責任,從卡點設定、崗位安排、溝通協調、指揮排程、資訊報送、物資採購、餐飲住宿、內部防控等等事項均要親力親為,無不事事要躬親。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趙波、楊秋蘭夫妻二人在各自的城市堅守各自的崗位,充分發揮了黨員民警的先鋒模範作用,為抗擊疫情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生活中,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兒女,尤其是病重偏癱在家的父親,因為長時間無法在家照顧,夫妻倆心中都愧疚不已,但是他們還是憑藉對工作的誠摯熱情與極度負責的態度,得到了家人的充分理解與支援。雖然因為職業原因,他們有太多的聚少離多,有太多的無暇顧及,但由於共同的信仰,他們將彼此作為最堅強的臂膀,攜手同行,並肩作戰。雙警家庭的浪漫,在於相互扶持、相互熱愛,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並肩作戰衝鋒戰“疫”,相互成為彼此的堅實後盾。

  抗疫夫妻簡報3

  蘇瑩利,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經開區分局三中隊指導員,妻子鄭倩,觀山湖公安分局巡邏(特警)大隊的一名民警。

  蘇瑩利同志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後,他立即返回單位。在上級的指揮排程下,蘇瑩利每天12小時堅守在疫情防控卡點上,對道路上來往的車輛和行人核對檢查,對特殊車輛登記上報,全力阻斷人員、車輛流動,防止疫情傳播,對有需要幫助的群眾更是義不容辭。從警以來,他一貫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忠於職守,疫情防控阻擊戰開展以來,他更是以單位為家24小時隨時待命,時刻準備著哪裡需要哪裡搬,毅然投身到抗疫一線工作中去。鄭倩在單位,不僅兼單位內勤,需要撰寫材料、彙總統計,值班備勤、資料彙總上報等,還需投入一線工作中去。即使身患甲狀腺癌,但她毫不猶豫主動請戰、衝鋒在前,雖然醫生再三叮囑每日必須按時服藥、不能過度勞累以免加重病情,可她卻說“這樣關鍵的時刻又怎麼能顧得了那麼多”,繁雜辛苦的工作和身體帶來的疼痛不算什麼。夫妻二人以堅定的信念堅守在抗疫一線,雖然對於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充滿了愧疚,但他們卻無怨無悔。

  抗疫夫妻簡報4

  郎啟文,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雲巖區分局三中隊民警,妻子熊小利,貴陽市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9月2日,花溪區核酸檢測中發現有“陽性”攜帶者,隨後花溪區被封控。就在前一夜,郎啟文同志帶隊設卡查緝酒駕等違法行為至9月2日7時,當聽聞花溪區有新冠患者急需投入警力時,郎啟文毫不猶豫向中隊領導提請前往花溪區支援申請,中隊領導考慮郎啟文同志通宵查緝酒駕,暫時決定先安排別的同志前去,同時也告訴郎啟文同志,注意休息,才能繼續“戰鬥”。9月3日凌晨,對於郎啟文來說是一個難以入眠的夜晚,此輪疫情一直牽動著他的內心。

  中隊原本打算讓他好好休息恢復體力,但他卻已經在凌晨4點早早地達到崗位,等候大隊的指示。疫情期間,郎啟文同志值守在市北立交卡點,從9月3日到9月12日幫助群眾近500人,他們中有患者透析、小孩蕁麻疹、老人危重病急需就醫,大齡孕婦緊急產檢以及協助社群運送物資等各類緊急情況。此次疫情,花果園片區形勢嚴峻複雜,人員密度大,防疫人手緊缺,生活物資需求數量龐大,郎啟文妻子熊小利被派往花果園W2區增援值守封控點,任務十分艱鉅,每天除了維持核酸檢測點秩序、還需兼顧運送物資等任務。由於工作任務重,基本難以保證正常休息,加上一線工作較為緊張,為了方便工作,郎啟文和妻子熊小利都選擇了在單位住宿,家裡一對年幼的兒女只能託付給外公外婆代為照顧。面對艱難的防疫工作郎啟文卻說:“在這個危急時刻,我與妻子作為中共黨員、人民警察,能共同奮戰在一線,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盡一份力,我們都感到無比自豪!大家平安,小家才能平安,我們只是做了一名人民警察應該做的。”

  抗疫夫妻簡報5

  曾翼,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雲巖區分局事故中隊民警,妻子楊溢,貴陽交警雲巖區分局綜合科民警。疫情突襲貴陽,他們的家庭受到的考驗最大,曾翼父親腸息肉手術尚在康復中,楊溢父親因病又需反覆透析,均是最需要子女照顧的時候。但疫情發生以後,曾翼夫妻二人迅速投身防控工作未能歸家,不僅沒有照顧到生病的父母,還將他們6歲的女兒託付給父母照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他們沒有因為家庭困難而有絲毫退縮,反而主動請纓申請衝到防控最前線。曾翼值守在西郊水廠後壩防控卡點,那是一個通往疫情高風險區花果園的重要卡點。勸返市民,保障物資,曾翼帶領2名警校學生紮根卡點,查驗過往車輛1000余車次,勸返不符通行條件車輛200餘輛,保障物資運輸車輛順利通行,給危重病人提供幫助,用公正溫情的'執法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父母的擔憂,女兒的牽掛,曾翼說他不是一名好兒子、好父親,但他一定要當一名好警察。楊溢增援貴陽市觀山湖區交管分局,先後在賓陽大道與金朱西路交叉口卡點和黔靈山路上西二環匝道卡點值守,車流量大,通行率高,工作量大,但楊溢絲毫沒有退縮,與卡點其他男民警換崗換休,以實際行動書寫“巾幗不讓鬚眉”的抗疫故事。疫情當前,警察不退,疫霾終會散去,那時他們定會是一名好兒子、好父親、好女兒、好媽媽!

  抗疫夫妻簡報6

  周俊,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明區分局指揮中心負責人,妻子龍吟,貴陽市公安局白雲區分局牛場派出所副所長。在抗疫任務面前,這對雙警夫妻,每天有的只是短暫的電話叮囑和鼓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9月3日凌晨接到任務指令後,二人毫不遲疑,將家裡6歲的孩子交給年邁的父母后,迅速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指揮排程、巡邏防控、接警處警、封控管理等這些只是他們工作任務中的一部分。從接到疫情任務指令起,周俊共處置緊急送醫警情15餘起、核酸樣本送檢任務20餘趟次、確保物資保供車輛順利通行無數。龍吟每天在轄區上山、下鄉、走街串巷,執勤、巡邏,手中的喇叭不斷重複“疫情防控,不要亂跑,不要聚集”,勸返想出門的居民,隨時幫助有需要的群眾解決困難,截止目前她的轄區沒有發現一起病例。至今,周俊和龍吟每天都在疫情防控的工作崗位上連軸轉。雖然工作任務繁重,兩人卻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將對家中父母和孩子的關心深埋心底。兩人從警校畢業入警已12年有餘,在基層工作中早已把警魂信念錘鍊越發牢固。面對戰“疫”這場重大考驗,他們請戰聲聲,向“疫”而行,至今已連續堅守崗位13天。在抗疫任務面前,兩人牽掛的,不只是彼此的安全,更多的,是工作開展是否順利,警情處置是否及時,人員勸返、放行車輛核查是否詳實。聚少離多的日子,共同的職責讓他們溝通無礙,共同熱愛的警察事業讓他們心懷大愛。他們,並肩作戰,互相支援,共抗疫情。

  抗疫夫妻簡報7

  先思義,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分局的一名警務輔助人員,丈夫鄧玉琨同樣是公安隊伍的一名警務輔助人員。9月6日,因所居住小區被封控,無法回單位參加防疫工作。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尚在哺乳期的先思義並沒有因自身特殊原因而退縮,主動轉換身份,立即參與到小區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主動協助居委會工作人員開展小區抗原檢測、疫情防控宣貫、幫助特殊困難群體解決困難等各項防疫工作。

  在志願服務期間,她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在得知居委會急需專門做文字工作的志願者時,她主動上前,積極幫助居委會收集小區防疫期間的工作資訊,撰寫工作簡報,成為了居委會防疫工作背後的“小幫手”,幫助挖掘居委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在工作中的突出事蹟和感人事蹟,為小區防疫工作貢獻己力。和妻子一樣,同為公安隊伍的一名警務輔助人員的鄧玉琨,從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不論是白天黑夜,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值守卡點負責做好轄區核酸檢測點秩序維護和社群安全防控,在轄區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了積極貢獻。年僅十一個月大的孩子只能交由父母照顧,父母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你們放心安心工作”,正因為家人的全力支援和理解,才讓他們沒有顧慮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