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教育》讀後感範文

《民主與教育》讀後感範文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主與教育》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主與教育》讀後感1

  都說現行的中國教育,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於是買來李鎮西的《民主與教育》一書。這本書其實是他完成蘇州大學博士學位的一篇耗時3年的博士畢業論文。

  剛拿過這本書,我有些懷疑,自己能否理解甚或讀懂枯奧生澀的專業學術論著,但是幾頁文字過後,我忽然喜歡上了這些泉水般汩汩而淌的靈動的文字。這本《民主與教育》以散文式的筆觸呈現了中國教育的發展必然:民主教育。而對於民主教育的特徵,書中這樣寫到:民主教育是充滿愛心的教育,是尊重個性的教育,是追求自由的教育,是體現平等的教育,是重視法治的教育,是倡導寬容的教育,是講究妥協的教育,是激發創造的教育。上述幾個詞語深深地震撼著我。

  愛是一個教師起碼的道德情感,但對於學生來說,尊重比愛更重要。李鎮西班裡有個學生丟失了一本書,他沒有給拿書的學生扣上一頂“偷”的帽子,而是說,這位同學的童心暫時缺失。第二天,學生把書悄悄地送還後,他說,這位同學的童心又回來了……鎮西本人就是一位富有童心的教師,他認為一個教師具有一顆童心很重要。這句話我信,因為,只有有了童心,才能最大限度地走進學生心靈、走進學生情感世界,才能儘可能地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的確如此,愛心是民主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民主教育卻不僅僅是指愛心,民主教育有更加廣泛的內涵,愛心只是民主教育的一個前提。面對愛心,相信每一位老師或多或少在面對學生時真情流露,但是“民主卻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做到。同仁們,想一想有沒有這樣的時候:你去家訪,學生拿椅子愉快地讓你坐,而學生到你辦公室卻只能恭敬地站著;你要求學生認真書寫而你卻把自己的板書寫得亂七八糟……如此種種,所透露出來的是不尊重,而這種不尊重卻極少有人認為是一種不民主的現象存在,甚至是多數人預設為一種師生之間的必然。試想,如果我們師生之間總是以“這種必然”詮釋著師道尊嚴,那麼,中國的民主教育的春天何時才能到來?

  “我們的教育必須改變。”這是李鎮西論著中流露出的一句分量很重的話,表明他想改變教育的決心。是啊,我們的教育必須改變,必須變得更加充滿人性,充滿民主。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求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從善待每一個學生開始,從善待每一顆心靈,每一個生命開始,去做好教育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讓教育因民主而充滿愛,因愛而走向民主。如果我們都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那麼我們的民主教育就成為可能。

  同仁們,讓我們以愛為前提,高擎起民主教育的大旗,為了我們的校園充滿和諧快樂的氣氛,為了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青春幸福的微笑,為了師生之間架起真誠友誼的橋樑……

  《民主與教育》讀後感2

  《民主與教育》是李鎮西老師新著,他抓住了教育最核心的問題。暑假裡,我反覆閱讀此書,體會深刻。

  一、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物件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絕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著對人的理解和尊重,應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尊嚴,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思想,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權,在此同時培養學生對他人的尊重。要做到:說到做到,從不失信;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尊重學生,一視同仁;嚴於律己,寬於待人。透過讀這本書,我認識到: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老師。

  二、民主要滲透於每一個角落,要讓學生在民主中學習民主,在民主中實踐民主。在課堂上,李老師批判了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也反思了啟發式的教學模式,有創見地提出了共享的教學模式,使民主的陽光灑滿教育的每一個角落。如果教師能夠把學生當作朋友一樣對待,尊重學生的個性與人格尊嚴,多給學生一份關愛,多給學生一份溫暖,那麼師生關係肯定會多一份的融洽和諧。因此,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學生看作天使,教師便生活在天堂;把學生看作魔鬼,教師便生活在地獄。”

  三、反思自身教學工作中的不足,細品李鎮西老師民主教育在教學工作中的實踐,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對學生多一點尊重,少一點批評,對學生多一點平等教育。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養——今天的教師如何對待學生,明天的學生就會如何去對待他人。所以,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身為教師的我要努力營造一種平等的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讀李鎮西老師的《民主與教育》使我受益匪淺。我知道了要教好書:一方面老師要把學生當作有思想、有感情、懂得善惡的人來看待,對他們以誠相見,與他們建立真正的師生感情;另一方面老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對先進生和後進生要一視同仁,絕不能對學習好的高看一眼,對學習差的就不理不睬、漠不關心,這樣會傷害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會使整個教育活動受到不利影響。

  教育是人格引領、心靈感染、智慧啟迪,但要真正作到這一點是不容易,不過,既然選擇了做教師,就應該為教育的境界不斷的努力、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