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初中的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茶花女初中的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茶花女初中的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茶花女初中的讀後感1

  牆角里鑽出一朵茶花。一個陰冷、黑暗、潮溼、沒有陽光的牆角,糜爛是它的養料。然而,這茶花卻比別的茶花,甚至別的任何一種花都美麗,美得脫俗,美得驚人,美得如痴如醉。可凡是花都是嚮往陽光的。努力、再努力一點,在茶花碰觸到陽光那一剎那,在它因陽光的滋潤而嬌豔欲滴的那一剎那,無情的風折斷了花枝,讓它又倒在了陰冷的角落,無力再爬起,再去觸控那伸手可及的陽光。上帝是仁慈的,為了彌補命運對它的不公,沒讓它凋零後再死,而是讓它保持著美貌離開了世間。

  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故事就是這樣的。一介弱質女流在放蕩且無目的的生命中找尋到了真愛,為此放棄了自己習以為常的大量物質享受,放棄了一切能使自己暫時快樂的糜爛生活習慣,只為求能和最愛的人呆在一起。要從深陷的泥潭中爬出來,是要花很大的力氣和決心的,況且還要使自己最小程度地被泥水汙染。瑪格麗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換回的仍是人們的不理解和排擠,還有自私的人們的惡意中傷。巨大的阻力最終還是使瑪格麗特和愛人分開了,誤會使最愛的人再自己最需要安慰的時候羞辱她,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也許真的只有死亡可以拯救她。是的,瑪格麗特死了,孤獨的死去,再也沒了活著時的奢華,以前無數的情人也忘了她。生前的生活愈是轟動,死的時候就愈是冷清。

  亦或許,瑪格麗特並不是個完全的悲劇人物,至少,她得到了真愛,她的靈魂得到了淨化。貴婦人們只看到了她生活的奢侈和物質的享受,卻不知道她高尚的情操也是自己所望塵莫及的。奇怪的資本主義上流社會的人們,明明鄙視放蕩的妓女,卻又要逼良為娼。如果瑪格麗特沒有生在這樣一個骯髒、虛偽、殘忍的資本主義時代,或許她就是聖母瑪利亞。可惜那樣的社會,那樣的時代,連聖母也會被玷汙。而在瑪格麗特被玷汙的軀殼下,頑強而又聖潔的靈魂正是讀者們暗暗哭泣的原因。

  感謝小仲馬塑造了茶花女這樣一個可悲卻又可敬的美麗女子。然而,希望那已死去的花朵再次從泥土中萌芽、重生的時候,遠離那陰暗的牆角,能每天和陽光為伴,即使不再那麼美麗,也不要重複前世的悲劇。

  茶花女初中的讀後感2

  記的第一次讀“茶花女”似乎實在十年以前了,那時侯只是崇尚大師的寫作手法,僅僅品味文字而已。而今復讀,於心靈深處是有極大的觸動的,然而又是一片茫然,莫名其中原由,昏然中思緒似乎被小仲馬的筆鋒所引,在十九世紀的法國香榭里舍大街上漫遊,我確是感覺到一幕真實的故事再現於我的面前,我是與之而同悲喜。

  作者藉助於故事中人物的自白或交談,以細膩的筆法將一群血肉之軀、性情中人栩栩如生的展現在讀者的眼前,撼動著人們的心靈。故事似乎沒有丁點的矯揉造作,也許是從生活中汲取而來亦未可知,真實、樸素而又完全不可理喻!

  也許是鑑於此吧,我於文章中女主角的經歷是有很大的觸動的,倘若我能夠與其生活在同一個空間裡,我是極願在她快樂時與她共享,她煩悶寂寞時為她排憂,尤其當她被病魔折磨而又將不久於人世時,我能夠握著她的手予她勇氣,總之一切能夠減輕她痛苦的事情我都願去做。可是我卻不能夠,因為我不是阿爾芒,也只有阿爾芒才是她的偎依,是她的的安慰,是她生存的希望,可是她的阿爾芒其時卻在遙遠的他鄉。想著瑪格麗特病臥於床捱死的模樣,看著滿屋子的.東西,屬於自己的卻只有一張別人出於憐憫而留下的床,是否有點兒太過淒涼,於一個垂死的人而言,似乎又是一道催命的鼓槌,嗚呼哀哉……

  我不想去追憶瑪格麗特的墮落,我以為這是對一個復甦靈魂的玷汙。似乎可以這樣講,愛情的力量喚醒了一顆麻木沉醉的心,從而使她的靈魂高尚起來,當她一心想和那種使她臉紅的過去的生活告別而於心愛的人廝守時,當她害怕會被強迫去重操舊業時,生活卻與她開了個大玩笑,她是又被重新推向了深淵,因為他們的關係是為當時的社會制度、阿爾芒的家庭所不能允許的。我詛咒這樣的社會制度,我詛咒這樣的家庭,我是為瑪格麗特而不公,生活於她是太不公平。

  雖然我們的瑪格麗特是出於一種善意的目的,一個崇高的理想為著自己的心愛的人的家庭、心愛的人的幸福而離開,忍受著心上人的誤解而採取的報復而無悔,我想她亦是無愧的了,然而她卻是在摧殘自己,是對生活於她不公的絕望,是對社會於她不平的絕望,神聖而偉大中,悲慘亦淒涼!

  茶花女初中的讀後感3

  我用了三天時間,看完了這本小仲馬24歲寫的《茶花女》,這本書絲毫不亞於他父親大仲馬的著作。這本書故事情節曲折,讓我不得不往下看。

  《茶花女》的主人公是法國巴黎一位名妓瑪格麗特。瑪格麗特原來是一個貧窮的農村女孩,來到豪華的巴黎後,開始了賣笑生涯,她喜歡茶花,成為一時的茶花女。她因為這種生活。不幸得了肺病,在進行溫泉治療時,療養院裡有一位小姐也得了肺病,不久就死了。小姐的父親——一位老公爵發現瑪格麗特與他的女兒很像,便讓瑪格麗特做她的乾女兒。瑪格麗特說出了自己的生活,她無法改變這種生活,公爵給她的錢便減少了一半。

  本書男主人公阿爾芒在瑪格麗特的生病期間,天天去探望她,而且不留姓名。一次機會,阿爾芒和他的朋友進入到瑪格麗特家裡,瑪格麗特和他的朋友宵夜之後跳舞,突然,瑪格麗特的病發作了阿爾芒勸她不要這樣,並表白裡對她的愛情。阿爾芒真摯的愛情打動了瑪格麗特,瑪格麗特送給阿爾芒一朵茶花,以身相許。

  瑪格麗特深深地愛上阿爾芒,她決定擺脫巴黎的生活和阿爾芒到鄉村去。

  公爵知道後,斷絕了瑪格麗特的經濟來源,為了他們的幸福,瑪格麗特被迫把她值錢的東西當了或賣了。

  這事不久,阿爾芒的父親也得知他們的關係,阿爾芒的父親來到巴黎勸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芒,要不然他那妹妹將失去自己愛的人。瑪格麗特純潔的心受不了了,最終答應了。她鼓足勇氣,寫了一封斷交信,就又開始了放蕩的生活。阿爾芒接受不了,過了一段時間後,他重新找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到處侮辱瑪格麗特,瑪格麗特也很傷心,但她告訴阿爾芒,不管他怎樣侮辱她,他都改不了。阿爾芒氣氛地跑到國外,瑪格麗特從此臥病在床。

  在瑪格麗特快死的時候,她寫了一封信告訴阿爾芒原因,並說她快死了,希望他回來。而阿爾芒卻晚了一步。瑪格麗特死後,竟只有兩人送葬她。

  看完後,我的情緒有點激動,也有點想為他倆哭泣,因為這是個值得讓我深思的故事。小仲馬在最後申明,這個故事是真的但又例外。我有點相信。

  茶花女初中的讀後感4

  古往今來,描繪妓女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不勝列舉,唯獨《茶花女》獲得了世界聲譽,在億萬讀者中流傳,享譽盛名。

  此書的作者小仲馬將茶花女瑪格麗特的形象描繪的淋漓盡致,在作者筆下,男女主人公都有了真摯的感情,小仲馬並不忌諱她身上的妓女習性:愛過豪華,放蕩的生活,經常狂飲濫喝,羨慕漂亮衣衫,馬車和鑽石,因而願意不惜自己的身體往火坑裡跳。但是作者認為瑪格麗特自暴自棄是“一種忘卻現實的需要”,她透過尋歡作樂的生活是打算不治好自己的肺病,以便快些捨棄人生。但是她透過社會也有自己的反抗,例如她喜歡戲弄初次見面的人,因為“她們不得不忍受每天跟他們見面的人的侮辱,這無疑是對那些侮辱的一種報復”雖然生活的種種令瑪格麗特痛苦不堪,但是她一直想尋找真正的愛情歸宿,對於這種受侮辱受傷害的人,作者要求人們給予無限的寬容,自然也能得到讀者的共鳴。作者透過公墓的園丁揭露那些正人君子的醜惡嘴臉"他們在親人的墓碑上寫的痛苦萬分,卻從來不流淚"。他們不願看到親人旁邊埋著一個妓女!還有的一些生意人在瑪格麗特生前就大賺一筆,但是卻在她臨終時,拿著借據糾纏不休,急於拍賣她的物品。

  瑪格麗特對阿爾芒的感情也始終如故,但她表現得更無私,她為了阿爾芒的幸福,為了阿爾芒家庭的利益,毅然決定離開他。可想而知,茶花女離開小村莊的那天晚上,是多麼得撕心裂肺啊!最不忍心讀的是茶花女臨終的日記。

  在日記裡,她向阿爾芒述清了一切,字裡行間到處可以體味到她對阿爾芒真切的愛。失去他,茶花女便覺生活已無希望,一切也可告以完結。於是,她放任自己,以至病情逐日加重。直到死神就站在她身前時,她還一心惦戀著阿爾芒,多想臨死前再見他一面,卻至死也未能如願以償。

  還記得金庸名著頻繁出現的經典語錄:“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又或是作者的言語:“一顆只能用世間最澀的淚才能開啟的心,曼儂·萊斯特,面對瑪格麗特·戈蒂耶,最終只有慚愧”。

  茶花女初中的讀後感5

  瑪格麗特香消玉殞,還有誰會似她一般愛著茶花,愛著葡萄蜜餞,愛著自己的靈魂。她從來只戴茶花,一個月中,有二十五天她帶白色茶花,另外五天戴紅色茶花。在花店中,她被人稱作茶花女,這名字就叫開了。

  瑪格麗特是個天使,但是或許是天意,他生活在最骯髒的領域。卻保持著茶花般潔白清新的氣質。她富裕奢侈卻又一無所有。命運待她不公,試問誰想成為人們鄙視的物件?一個軟弱的女子,在那樣的生活環境裡,哪有能力抗爭?直到阿爾芒的出現,才帶來了茶花女生命中的陽光。但似乎總免不了缺憾,也許還是致命的。不是因為阿爾芒擔負不起茶花女的生活,而是茶花女敬畏他改變了過去奢侈的生活習慣,並願意與他過上幸福平淡的生活。就像偶像劇中的情節,他們遭到了阿爾芒父親的反對。在茶花女離開村莊的那個晚上,我竟無法用語言描述她的心情。最後的最後,直到死神站在她面前,她卻依然惦戀著那人,至死也未能見上一面。

  書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一句話:“那就請您轉告您那美好、純潔、可愛的女兒,說從前有個女人,他一生只有一個心願,但為了您的女兒,她甘願把這願望砸毀,用兩隻手把心搗碎,死了。”剎那間懂了瑪格麗特,懂了她的善良,也懂了她的艱辛,懂了她全部的堅韌與偉大。淚,在那一刻奪眶而出,晶瑩如珍珠。

  她是風塵中,黑暗中美得驚人的茶花。她內心的潔淨與高尚卻未被世俗煙塵的沙而掩埋。她還是死了,孤獨的死去,沒有活著時的奢華,也許真的只有死亡可以拯救她。以往的人在回憶裡也漸漸淡化了她的影子。生前的生活愈是轟動,死的時候就愈是冷清。這樣一個可悲又可敬的女子,或在小仲馬的筆下。倘若有來世,我希望她能再幸福一點,即使不那麼美麗,也不要重踏這一世的悲劇。

  “繁華深處茶花仙,水中倩影已難辨。珍珠作名心亦潔,淡笑一抹絕塵煙。”或許這短短几句評價她最為合適了。

  瑪格麗特是珍珠的意思。那個手執茶花的美麗而又悽苦的女子,也只有這樣純潔的字眼配作她的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