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烏合之眾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烏合之眾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烏合之眾的讀後感1

  讀勒龐在一個世紀前寫的這本《烏合之眾》,就像是在讀一本二十世紀的人類史。他以先知一般的洞見,察覺了群體——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單元——的各種特點及影響,並預見到,群體在一個愈加明主的社會中必將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但也因此必將造成更大的危害。

  勒龐該是個種族主義者。恕我可能對西方大眾文化批判無知,但縱覽全本書,“種族”這個詞出現得最多次。勒龐認為:種族是決定人類行為最深層的因素。正是種族保留下來的“生理解剖學的”因素,決定了人類的無意識動機,而無意識動機又是群體行為的動因。所以,即使群體一律的無知、多變、衝動……但表現出來的方式又因種族而有所不同。

  勒龐應該也是個精英主義者。在書中,他毫不掩飾對安德魯撒克遜民族的崇拜,深為認同後者個人主義的民族特性。而他卻多次地將法國大革命歸結於本民族群體意識的主導,失望之情可見一斑。

  看書時不時被他武斷、不加推導的結論所煩,認為其要是放在當代,可能連出版的機會都沒有,或是很快就銷聲匿跡。然而,這本書之所以面世百年之後,還能被人所關注,被許多社會學家尊為“研究社會心理影響力最大的一本書”,必然有其獨到之處。依本人拙見,還應歸功其對於未來強大的預見能力。二十世紀世界的兩次大戰,不都是群體行為被誘匯出、傳染、放大後的結果嗎?在看我們中國解放後的那場浩劫,不也是一場群體的狂歡嗎?儘管勒龐的論證缺乏依據,但他仍能不無預見力地指出:“那些領袖們,杜撰一個模稜兩可的詞彙,描述一個偉大的圖景,鼓動群體……而這些新東西不過是過去的專制換了張面孔……”正是群體最深層的無意識動機的穩定,人類一切看似美好的革命都像反覆過去——看看半個世紀前的中國,和封建社會有什麼區別?

  就寫這些吧,大多數感想還是要邊看書邊才能蹦出來的。最後勉勵自己一句:保持自己的批判精神、懷疑精神,永遠不要隨波逐流。

  烏合之眾的讀後感2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法國社會學家勒龐創作的社會心理學著作,對於學習大眾傳播學專業的人來說,這是一本研究大眾心理學的鼻祖之作,它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最近淺讀了這本名著,這本書因為理論和專業術語很多,很難堅持完整讀下去,找了中譯版本研讀了,一點心得體會分享一下。這本書可以說是群體心理學研究的開山之作,書中的某些理論的確跨越了時代的束縛,直到現在也能從社會的一些事件找到與之對應的現象,堪稱經典之作!書中的一些理論都是可以印證在社會實踐的方方面面。不得不說,勒龐先生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的各個方面深度剖析,極盡看似平淡之詞,實則抽絲剝繭,透過現象看事物本質,直指慘淡的人性特點,這個確實在社會心理學領域樹立起來一座大眾心理研究的里程碑!

  這本書裡的幾個觀點現在來看還是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其中:群體作用導致個體智商下降。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那是不是當群體聚合的時候,群體的智力會高於每一個個體,不是的;那是不是就是他們智力的一個平均值?答案是不會的,特定時間和背景下,群體智商的智力會遠遠低於個體智力水平。

  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古斯塔夫·勒龐所說:“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個人觀點和是非,用所謂的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為什麼有的犯罪團伙裡面的成員最後為了利益不惜內訌自殘,那些平日裡的手足之情,兄弟之義為什麼會不復存在,其實說到底都是為了利益,內有手足之情,他們就是一群典型的烏合之眾。

  還有一些職場上面的人士,如果沒有個人強烈的主見意識和是非觀點,一旦自己的觀點或者建議與群體意見相碰撞或者牴觸,個人就會收回自己的觀點或者意見,從而屈服於群體的意見,不管這種意見是錯還是對,這時候個人的智商就會降到最低,強勢一方的觀點就會越來越強勢,弱勢一方個體就會沉默不語,呈現出螺旋狀的下降趨勢,這個觀點和沉默的螺旋理論有點類似。

  德國的學者:伊麗莎白·諾爾—諾依曼提出一個大眾心理學理論:"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就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迴圈往復,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人是社會性高等生物,是群居性的生物,大多數個人會力圖避免由於單獨持有某些態度和信念而產生的孤立。這個理論在職場和社會生活中有有所體現,特別是個人觀點孤立,小群體聯合提出自己的強勢觀點時候,個人不得不屈服於群體,犧牲自己的正確的觀點,從而獲得佔時的妥協和順從。

  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的所作所為就不會在承擔個人的責任,這時候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約束的一面。群體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

  盲從行為在智商下線的時候就會佔據制高點,回想那些昔日的“搶購豬肉,搶購食鹽”、“搶購板藍根”事件,無一不是個體在群體行為中的智商下降事件的代表,盲從群體行為,放棄個體的理性思考的典型案例。

  但願我們都不是烏合之眾,遠離烏合之眾的負面影響,不要人云亦云,做一個真實的自己。

  烏合之眾的讀後感3

  如果我們承認馬克思關於“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的論斷是對的,同時承認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關於“群體在心理學上是幼稚、無知、無理性且容易被利用的”。那麼我們就能夠輕易的明白為什麼某些人總是強調“這是人民的選取”或者說“這是歷史的選取”了。

  其實在讀這本書前,我對於馬克思關於“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這句話是比較堅信的。也許我這種堅信恰恰是如烏合之眾中所說的那種身處於“無知的群眾”中的一種無理性的被綁架的堅信。正因從歷史的大趨勢來講,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確實是在向著有利於人民群眾的方向發展,這不正好說明了“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麼?

  但是事實是我們在歷史上幾乎看不到人民群眾對歷史的方向有什麼明確的利己性傾向。群體能夠在某一個時段將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政府扶植上臺,同時又可能正因一些根本無法確定的謠言立刻將這個政府踢下臺去。而在歷史上起著決定性的把握歷史方向的關鍵因素並非群眾的意見,而是那些能夠引導群眾力量的個人或至少一小群持續頭腦冷靜和清醒的人。

  也不必須持續清醒,有的時候這些領導者本身也並不清醒,他們可能耽於自己完美的政治信條或宗教信仰之中。但關鍵的是,需要這麼一個核心似的“英雄”將這一切的信條、理念、信仰化為一種不可量化的“情緒”,才能使之最終被“群體”所理解。

  根據龐勒的理論,在討論各種因素對群體的影響的時候,理性是放在最後一位的。幾乎沒有人能夠在一個群體中以個人智慧為整個群體智慧添光增彩。群體智商必須且永遠是低於組成群體中的每一個個人的智商的,且這種差距隨著組成群體的每一個個體的智商的增高會越拉越大。

  而且這種現象不僅僅出此刻歷史中,即便是在現代,在一個民主國家的法庭上,在陪審團中。這種現象也十分普遍,在一些案件的審理之後,陪審團中的單個成員在理解採訪時紛紛表示如果重新讓他選取的'話,他不會給出這樣的結果。

  雖然龐勒對於各種因素對群體的影像的排列並不完全可信,比如他將“種族”排在第一位,同時他也是個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者。但是我仍然認為他的論述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比如教育、理性這類因素對群體的影響十分之低,群體永遠對最簡單最直觀最感情化的口號做出用心的反映(不管是支援還是反對),但是對長篇大論式的論述報以消極的態度(懶得去支援或反對)。

  基於此觀點,龐勒同時提出了另一個觀點:一個社會的高等教育普及度越高,對社會本身的發展並不是一個好事。甚至可能對社會生產有阻礙作用。作為一名資產階級的心理學家,在這一點上,龐勒很大程度上是在為當時逐漸興起的共產主義戶外找一個邪惡的理論支援。他認為正是正因高等教育的普及,才導致馬克思這類“厭惡的人”的出現,然後最後導致一群工人被“煽動”進行罷工最後導致了社會生產的停滯。

  拋開階級,我們能夠認為龐勒的著個觀點有必須的正確性。在歷史上,成為群眾並沒有門檻,但是成為引導群眾的“英雄”或負面作用的“反英雄”是有門檻的。一個英雄或反英雄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與個人道德情操、教育水平、家庭環境等許多“個人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關聯。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成為“英雄”或“反英雄”的潛質。如果是在一個動盪的戰亂年代還好,如果在一個和平的穩步發展的社會下,成為“英雄”的機會很少,那麼這類人中就有很多選取去做一個“反英雄”,按照龐勒的話說就是成為“馬克思”。

  而事實上,在戰亂動盪的年代正因客觀原因不可能做到普及高等教育。因此普及高等教育這個命題就等於製造反英雄。

  在論述這一觀點的時候,龐勒還準確的預言了我們此刻的一個社會現象:學歷歧視。

  架設我們有一個前提,社會中的高等職位永遠少於低等職位。而且我們也永遠不能想出一種使得掃地工人務必掌握微積分和機率統計才能掃地的方法。

  那麼如果我們的高等教育僅僅是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能夠獲得高等教育。且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數量剛好等於社會需要這些人才的數量。那麼一切安好,社會和諧,沒有人會因此而產生什麼矛盾。

  但是如果我們的高等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高等教育。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獲得與其知識結構相符的高等職業。而絕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務必去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同幹那些不需要高等知識結構的職位,他們必然心有不甘,這種不甘最終可能導致某種很嚴重的後果。同時,那些從事高等職業的高等受教育者正因同情,會人為地提高那些低等職位的進入門檻,最後會造成超多的社會浪費,阻礙社會生產的發展。

  另外,由於高等教育的相對普及,高等受教育者會對低等受教育者進行學歷歧視。隨著社會高等受教育者的比例增高,這個歧視會越來越嚴重。

  這兩方面綜合起來的結果就是高等教育越普及,社會矛盾越大(高等教育者與低等教育者),且會出現越多的不穩定因素(閒置的高等教育組合),且越來越少的實幹者(缺少的低等教育者)。

  最後,你會發現其實龐勒這個幫忙“資本家”剝奪工人學習權利的理論支援最後會得出一個完全正確的結果。而且,我們此刻的社會還確實就在他的預言下繼續前行著……

  烏合之眾的讀後感4

  正如書名《烏合之眾》本身的貶義色彩,作者本身對於群體的特質是持貶義態度的,但對於群體和個人之間關係的分析的確引人深思。“在群體裡面,那些無能的人、傻瓜、心懷嫉妒與怨恨的人,就會擺脫自己的負面感覺,不再感覺自己是個無能的人,而是會感覺到一種巨大的力量,但這種力量卻極其短暫而且殘忍”。

  記得小時候的一件事,上小學的時候,我家樓下後院的空地是個相對隱蔽的地方,有一天放學,看到幾個同學圍著一個女生,我好奇過去問一下,結果看到幾個人在輪流扇耳光,有一個人還問我要不要加入,當時心裡害怕就走了。但其實,我覺得以我當時的心理,很有可能就鬼使神差的加入她們了,因為中間那個女生處於絕對的劣勢,無力反抗。所以如果我一旦融入她們,我就變成了她們群體中的一員,我就會盡情釋放我的醜陋,正如小波叔在他的《我的革命時代》裡描述那些有文化的青年們互相打鬥的荒唐場面。

  這本書介紹了作為群體領袖來說,群眾可透過傳染、重複等建立威望的方式來滲透信念進而對群體進行統治,說白了,就是承認統治者和政治家為了某種目的的達成,對群體是採用手段的。但是,他卻不覺得這種手段的應用是錯誤的,反而覺得,如果言論太過自由、人們的普遍信念不統一,是一個文明衰退的標誌。一邊描述群體人云亦云的愚昧劣性,一邊又提醒統治者群體變得有自己的想法是件危險的事,這和某些自認為優越的群體的歧視態度有何不同呢?不過也能理解,這作者本身就是個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者。

  而的確,“一切文明存在的主要動力向來不是理性,也可以說,儘管理性是存在的,但文明的動力最終還是各種感情,這些感情包含有尊嚴、自我犧牲、宗教信仰、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對於榮譽的熱愛。“而這其中宗教的態度:“宗教迷信是多麼的頑強,而那些宗教與任何簡單的邏輯都不相符,在將近兩千年的時間裡,那些最清醒的天才也只能在它們的規矩面前俯首稱臣。”《人類簡史》的作者就有表達了類似的觀念,肯定了宗教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正如作者總結,這是一種殘忍的偏執、盲目的服從、狂熱的宣傳。另外對於群體的特點,也同樣分析透徹:群體衝動、多變、易怒、易受暗示、多變和輕信、情感誇大化、專橫保守,總的來說,作者覺得相比於孤立的個人,群體中的個體代表著文明進步階梯的倒退過程。

  真相永遠都是冷酷又讓人感覺無力,所以那些有溫度的控制儘管讓人喪失理性甚至自由,仍然很多人趨之若鶩,比如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比如針對慢性病患者的痊癒神藥。而對於我來說,那些枯燥的讀書時光正是為了讓自己對世界保持清醒頭腦的選擇,所以那些時光儘管枯燥,但卻讓我和現有環境保持一定距離,既充實又幸福。那些我們小心翼翼隱藏起來的醜惡,被作者冷酷的掀開,那些我們自認為的真實,也不過是統治者想讓你認為真實的真實。儘管認識真實讓人難過又絕望,但我還是想用無數的孤獨時光去了解,正如小波叔說的:人活在世上,快樂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楚,所以我只求它貨真價實。

  烏合之眾的讀後感5

  《烏合之眾》是一本心理學類讀物,讀起來有些生澀,通篇都是作者基於某些歷史現象或者對民眾有較大影響的歷史名人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將這些看法總結起來就成了這本書–《烏合之眾》。

  行文結構先是部分提綱類的提要,隨後基於這些提要,作者開始詳細解說與闡述,這之間夾雜著部分例子。書中透過三個群體特徵來統籌全書:群體心理,群體的意見與信念,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在作者眼中,群體是一群“烏合之眾”,只是因為這個社會是由數量眾多的烏合之眾所構建的,因此群體才會被需要,才會被重視。群體就像洪流,任何處在洪流中的個人,無論品性,才智如何,只要處在群體中都只能任由洪流裹挾,難以自主。作者只對群體思維與行為進行解剖如同醫生透過手術將病人的病變的部分展示出來卻沒有治療手段。

  書中部分觀點個人覺得有所偏頗,這些偏頗符合西方世界看待事物的價值觀以及對一些體制或制度的潛在看法。作者作為西方人這個群體的一員,對一些問題的認識有所偏頗也能有理解。看完本書,內心想法與情緒都有些複雜。不可否認作者揭示的群體特徵在當下的世界確實存在,甚至有時覺得自己就是其中一員。比如網路這個群體,就像是茶餘飯後無所事事的閒人,聚在一起八卦。部分媒體為吸引眼球,不調查真相,只是順勢推波助瀾,然後網路暴力,誣陷等等層出不窮。更有甚者網路公關都能成為一種職業,只要給錢就能顛倒黑白。網路之外,現實中的事實如何都抵不過網路上大眾所認同的事實。

  任何社會都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任何現實都應該可以更好。這種正確與更好應該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結果。不能因為追求民主或者自由,然後多元發展。社會的正確發展是客觀的,與標榜民主和自由無關,與個人意願也無關,所以不應該被民主和自由所綁架。每個人所認同的民主與自由的邊界不同,這可以求同存異,但對一件事的正確看法可以達成共識,這便是和而不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因此每個人在方方面面都有差距,不能等量齊觀。也正因為如此,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歸宿,各得其所,各安其命。這種安身立命追求的就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大家普遍追求的應該是這樣一個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世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