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的讀後感範文

烏合之眾的讀後感範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烏合之眾的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烏合之眾的讀後感1

  對於《烏合之眾》這本書,其實我早有耳聞,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去閱讀一番。恰好這期流動書舍的主題是心理學,裡面推薦的書籍有《烏合之眾》,一下燃起了我想看此本書的衝動。就這樣,我開啟了《烏合之眾》閱讀之旅。

  它是一本怎樣的書

  《烏合之眾》是一本研究大眾心理的書籍,書中圍繞三部分進行展開,分別是“群體心理”、“群體的意見與信念”以及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勒龐對於自己的提出的見解十分自信,並時常透過插圖以及案例來證明其提出的觀點,使自己的觀點更易信服。雖然這本書籍飽受好評,對於群體的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對於勒龐提出的觀點,我並不敢完全苟同。

  書中的觀點有哪些比較有代表性

  勒龐對於群體的概念做了基本的定性,他認為群體並不只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認為具有共同明確目標的人才能稱之為群體。“群體總是無意識的,但也許就在這種無意識中間,隱藏著它力量強大的秘密”。決定群體特點的原因中,一是無意識,二是傳染的現象。三是易於接受暗示的表現。只要群體中有一個人提出觀點和看法,周圍的其他人都會不自覺的受到暗示。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淘寶購物。

  當我們需要購買一件商品,但是之前對於這一件商品完全沒有接觸和了解的時候,我們往往藉助的是店鋪評分、使用者評價,其中使用者評價對我們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當在尋找意向商品的時候,第一個看到一家店鋪的商品,評分很高、很多人購買且幾乎都是好評,我們就好像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那個它,心裡默默地說“嗯,這個就是我心儀的”。或許這個商品並不是適合所有人,但是當購買群體一大片倒向好評的時候,你會不自覺認為這個也是很適合我的。這就是為什麼當有人對於店鋪差評就會受到店主的報復的原因了。因為評價引導性實在是太強了,以至於當大家不知道如何選擇一件商品的時候,就會無意識的受到使用者評價的影響。

  在“群體領袖及其說服的方法”一節中,他認為所謂頭領,有時不過是小頭目和煽風點火的人,他們並不一定具有超於常人的智慧與本領。他們採用的動員手段是:斷言、重複和傳染。做出簡潔而有力的端麗,不理睬任何證據,不斷的進行有效重複。這種動員手段不否定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因為這種手段會讓領袖的說法進入我們腦海,透過不斷重複,從而構成行為動機,讓我們對這種說法深信不疑。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於領袖提出的說法並只是一昧的接受,領袖的斷言也並不是無理無據。時代在發展,我們的思考也在進步。

  如何評價這本書

  在這本書中,作者不止一次地強調個人在進入群體之後,就會變得偏執、專橫和毫無自己的主見,智力也總是低於孤立的個人,由此可見他對於群體是持較大的悲觀態度的。當然我們在閱讀此本書應帶有思考的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人民群眾,群體並不是像作者看待的那樣一無是處。我們對於書中的觀點應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並不能全盤接受,而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將其運用在現實生活中。

  烏合之眾的讀後感2

  其實在讀這本書前,我對於馬克思關於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這句話是比較相信的。也許我這種相信恰恰是如烏合之眾中所說的那種身處於無知的群眾中的一種無理性的被綁架的相信。因為從歷史的大趨勢來講,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確實是在向著有利於人民群眾的方向發展,這不正好說明了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麼?

  但是事實是我們在歷史上幾乎看不到人民群眾對歷史的方向有什麼明確的利己性傾向。群體可以在某一個時段將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政府扶植上臺,同時又可能因為一些根本無法確定的謠言立刻將這個政府踢下臺去。而在歷史上起著決定性的把握歷史方向的關鍵因素並非群眾的意見,而是那些能夠引導群眾力量的個人或至少一小群保持頭腦冷靜和清醒的人。

  也不一定保持清醒,有的時候這些領導者本身也並不清醒,他們可能耽於自己美好的政治信條或宗教信仰之中。但關鍵的是,需要這麼一個核心似的英雄將這一切的信條、理念、信仰化為一種不可量化的情緒,才能使之最終被群體所接受。

  群體中的個人會表現出明顯的從眾心理,勒龐稱之為"群體精神統一性的心理學規律,這種精神統一性的傾向,造成了一些重要後果,如教條主義、偏執、人多勢眾不可戰勝的感覺,以及責任意識的放棄。用他的話說:"群體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提供給他們的各種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將其視為絕對真理或絕對謬論。"

  由於這種簡單化的思維方式,群體並不認為真理,尤其是"社會真理",是隻能"在討論中成長"的,它總是傾向於把十分複雜的問題轉化為口號式的簡單觀念。在群情激奮的氣氛中的個人,又會清楚地感到自己人多勢眾,因此,他們總是傾向於給自己的理想和偏執賦予十分專橫的性質。"個人可以接受矛盾,進行討論,群體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在公眾集會上,演說者哪怕做出最輕微的反駁,立刻就會招來怒吼和粗野的叫罵。

  社會中大多數處於中下層地位的群眾,大多地位卑微,心理狹窄脆弱,對超出自身生活經驗的一般問題不甚瞭解,不辨真偽,希望聽從權威的意見,在群體的靈魂中佔上風的,並不是對自由的要求,而是當奴才的慾望,因此群體易受暗示和輕信,他們崇尚威勢,迷信權威人物,這也給領袖以利用的機會。書中勒龐解釋說領袖更有可能是個實幹家而非思想家,他們並沒有頭腦敏銳深謀遠慮的天賦,他們也不可能如此,因為這種品質會讓人猶疑不決(這點我沒看懂?)(每個時代的群體傑出領袖,尤其是革命時期的領袖,大多才疏學淺,他們往往勇氣超過才智。才智過多甚至會給領袖帶來障礙,但正是這些才智有限的人給世界帶來最大影響。)。但領袖們會藉助斷言法、重複法和傳染法的手段,用觀念和信念來影響群體的頭腦,這些作用有些是緩慢的,然而一旦生效,卻有持久的效果,由此得到民眾接受的每一種觀念,最終總會以其強大的力量在社會的最上層紮根,不管獲勝意見的荒謬性是多麼顯而易見。回想歷史,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希特勒法西斯主義當時為什麼得到德國人民普遍擁戴的原因了。希特勒也曾在《我的奮鬥》中寫道:群體愛戴的是統治者,而不是懇求者,他們更容易被一個不寬容對手的學說折服,而不大容易滿足於慷慨大方的高貴自由,他們對用這種自由能做些什麼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感到被遺棄了。他們既不會意識到對他們施以精神恐嚇的冒失無禮,也不會意識到他們的人身自由已被粗暴剝奪,因為他們絕不會弄清這種學說的真實意義。

  在勒龐看來,群體的產品不管性質如何,與孤立的個人的產品相比,總是品質低劣的。在現實意義下,我們應警惕自身,認識自己,保持自己的人格,做一個清醒的自由人,尤其是在群體更要凸顯。

  烏合之眾的讀後感3

  8月17日週日上午在動物園咖啡廳參加了“不止讀書”會鄭州站第五期,實到26人,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但由於時間匆匆,都沒有好好深聊,有點遺憾。第五期討論分享的書目是《烏合之眾》,雖然“事前讀完”是一個規矩,但還是有不少人沒讀/只讀了一半/隨便翻翻,讀書會的一半主題不是討論本書,反而變成了討論讀書會。很多人抱著瞭解“不止讀書會”的目的來感受,甚至直截了當地表達如果這個讀書會發展不好,我就不來了。其實大可不必,這個沒有任何盈利目的的讀書會,大家都是來這裡付出自己的讀書思想的,同時汲取別人的想法,互相碰撞,互相昇華。這是我的理解。

  我讀完《烏合之眾》的感受,真的是震撼。成書於1895年以法國大革命(1789年——1799年)為大背景的這本書中,很多觀點至今我認為仍然適用於2010年代的中國,如:

  在群體的靈魂中佔上風的,並不是對自由的要求,而是當奴才的慾望。

  個人在群體影響下,思想和感覺中道德約束與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衝動、幼稚行為和犯罪傾向突然爆發。

  如果說還有什麼事情能夠推遲自身的毀滅的話,那就是極不穩定的群眾意見,以及他們對一切普遍信仰的麻木不仁。

  一切文明的主要動力並不是理性,倒不如說,儘管存在著理性,文明的動力仍然是各種感情——譬如說尊嚴、自我犧牲、宗教信仰、愛國主義以及對榮譽的愛。

  我想,時間和空間裡一個唯一不變的,就是人性。個人尤其需要做的,就是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

  烏合之眾的讀後感4

  《烏合之眾》是一本讓我很揪心的又覺得很扯淡的書,因為從一開始他就寫了很多我不太理解又有點反對的“情緒用字”。例如P7群體品質的疊加只是愚蠢的'疊加,說服我們的邏輯是他覺得“整個世界要比伏爾泰更聰明”,似乎用的是一種智商的平均值作比較,而不是用群眾智慧的結晶作對比。再比如P16,他覺得群體是自我人格消失的野蠻人,個人融入集體,就已經使個人在文明階梯上倒退了好幾步。他也是用群體人性醜惡的例子來證明這樣的觀點的,似乎可以理解他產生這樣灰暗想法的根源,但是也無口否認社會文明的進步又是靠群體意識進步和耕耘創造的,這樣一系列的絕對的“情緒用字” 讓我不得不很小心的去尋找它的基本共識、主旨和論述是什麼。枯燥的理論和沒有感同身受的例子讓我一度想放棄對這本書的閱讀,直到讀到4/5 之後和第二次閱讀這本書時,才發現了它的難能可貴。

  在我大多數的不理解或者說不願理解的偏見主要還是基於2個原因的,首先我覺得他的大多例子都是基於歷史的特例作考量,沒有經歷所以對自己沒有說服力。第二個原因就是我覺得他的這種例子在當下不太可能會發生,很多故事都像小說一樣在虛構。 可後來的這句話和一些列的理論依據讓我開始重新反思: 當一個種族有了自己的性格之後,該種族就獲得了結構穩定的集體精神,這使得人們擺脫了缺乏思考的群體力量支配,從野蠻走向文明。 也許是因為我對歷史積澱的匱乏和對時事關心分析的太少才導致了一些偏見,所以又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或許過去的歷史不會告訴我們什麼就是什麼,但它可以暗示我們應該避免什麼。這種直接對於群體情緒的判斷與描寫其實是更能引起我們的思考,而不像一些難以覺察隱藏式的雄辯那麼狡猾,只是因為現有的經歷還有學識的侷限才有很多你看不到的很多的群體的一面。所以對那些經典的鉅作妄下判斷的確不夠明智。

  我覺得《烏合之眾》這本書應該是屬於實用書的一種,主要是在闡述形成規則的原理。

  第一部分它講道:在群體特徵中,群體中個體是無自我人格、責任感低,無意識本能起作用,情感和思想受暗示與傳染影響並能立即轉化為行動。在群體感情觀和道德觀中,群體受感情奴役、極端衝動無法認知障礙,群體情緒的誇張、單純、偏執和形象思考容易掩蓋真相。在群體觀念、推理與想象力中,群體只能接受簡單的觀念,形象的事情,他們需要宗教與偶像來引導。

  第二部分它講道:群體觀點和信念受種族、傳統因素、時間等間接因素影響,往往在政治和典章制度中反應出群體需求,值得我們反思的就是他對教育製造無產階級大軍的理解。當然群體觀念也受形象、詞語、會話、幻覺、經驗和理性直接影響。所以領導煽動人無非就是用偏執的信念來斷言、重複、傳染,創造他們需要的夢境和希望,而不是告訴更多的事。想要獲得持久力也必須遵從普及性的信念和情感相修的東西。

  第三部分:它將群體分為同質性群體和異質性群體,在犯罪群體中,談到群體的犯罪動機儘管可能因為被教唆但所有行為皆以結果論而非動機論,群體中的個體犯罪時可能因為自己在完成歷史使命,他們的善舉和殘忍同樣極端。在陪審團群體中,他們也受情感的支配,受靈魂人物的影響。在選民群體中,說服選民的手段和一般群體無異,用套話刺激想象力等。在議會群體中,相比普通群體特徵,他麼的觀點更簡單化,意見質樸,議而不決,缺乏決斷力,受聲望支配,容易誇張恐懼資訊、重複許諾等。

  對我來說《烏合之眾》幫我解決了2個困惑。

  第一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企業人士強調不要過多看重學歷,也明白有時候學歷越高,員工的發展限制反而就越多。但是在比如晉升、篩選很多條件和情況下為什麼他們依然會選擇那些科班出身的人呢? 從大眾心理研究的角度,我是這麼理解的: 大眾對這種教育文憑的認可可能就像在同質性群體(派別、身份團隊、階級)中的階級教育的認可,不是因為共同的信仰或者利益,相似的身份更多的是潛意識中因某種共同生活經歷和習慣以及相同的大眾教育而互相認可,所以一旦階級教育的人掌權之後,依然陷於群體意識之中。個人的見識和主張都被削弱,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集體的無意識品質

  第二件事,就像P88已經被郝伯特`斯賓塞在內許多傑出哲學家證明的論點那樣,教育既不會使人更道德,也不會使人更幸福,既不能改變人的本能,也不會改變人天生的熱情。而在一個像鸚鵡學舌又無人指點的教育制度體制下,我到底該怎麼培養自己找到自己簡單的幸福?慶幸的是自己在旅行中獲得了很多判斷力、在實習奔走中積累了經驗,不顧別人的看法和媽媽的勸阻去開拓去闖蕩。我特別相信正確的觀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環境中才能形成,我相信年輕人就該努力從工廠、礦山、醫院、建築工地等各類社會活動和實業中獲得大量感官,形成自己獨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我更篤信這麼多年學習的唯一目的不是為了生活做好準備,找一個固定的鐵飯碗。如果成功的出口絕不單一,那我肯定一直在找呢!

  研究大眾心理或許還能讓我分析犯罪動機也許不僅僅是分析個人心理特徵這麼簡單。在面對宗教派別、階級、其他民族等各類群體中,分析他們的情感、找到群體運作的靈魂是保護自己的屏障。商業經濟中不僅僅只有稅法徵收上用的是零星稅金來遮掩苛重稅收的,深諳大眾心理的人既能鼓舞士氣又能化解矛盾。也許這也是它真正得意義所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