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範文(通用24篇)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範文(通用24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1

  最近,我閱讀了《我在未來等你》這本書,感悟深刻,啟發良多!“不知為何,恰如其分的話總是姍姍來遲,錯過最恰當的時機。”

  “就算回到大學,回到過去,認知思維和惡習沒有升級改變,還是會回到原來的原點,重複同樣的軌道。”

  是啊,我贊同,可我偶爾還是會想,倘若讓我回到十五六歲,我一定要堅持一些事情,一定要堅持做。即使知道自己多半會一如既往地重複同樣的軌道,“要改變人生,並不是從哪一刻去改變,而是從此刻去改變。”下午,真不希望看到結局,可還是閱完了這部小說。修改文案、摸索公眾號,時間一下子就到三點半,下意識拿起電腦旁的書,根據標籤翻開.....

  在閱完之前,我有時候在想,倘若幾年前,我能夠讀到這本書,那麼現在的我,會不會更好?而在閱完之後,我決定、也希望以後自己不再那麼想了。生活是過出來的,不是幻想出來的。起碼現在是,我們的一切,都依靠物質支撐著,哪怕網際網路、虛擬產業這些年迅猛發展,我們生命從誕生到逝去、我們的衣食住行始終離不開物質世界。

  而且,已經是成年人了,再多的天馬行空,或許也得收一收了吧,聚焦集中在我寫的小說裡即可。

  這句話讓我鬆了一口氣,對我而言,這句話最重要的是把我諸多的思緒拉回現實。猶記得幾年前看《樂園追放》,當時對人類生活在虛擬世界極其著迷,想怎麼嗨皮就怎麼嗨皮,不用擔心各種各樣的資源,就那麼娛樂至死,而回到現實世界也只需要在培養皿快速塑造一具身體即可。

  隨著年歲漸長,看的書多了,往往總把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對比,不管怎麼對比,我還是覺得少了太多樂趣。可我對於虛擬世界的關注度,不曾減少,受了初中的時候看《刀劍神域》這部日本動漫的影響。

  畢竟虛擬世界,現有的一切事物也是取自現實,在這個基礎上超脫現實罷了。而倘若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一切變成了現實,那麼我們也只能承受、接受。想得越多,我對未來充滿恐懼,以至於我開始構思《夢境世界》,希望以答促問——未來世界的我們,何去何從。構思了三年,直到18年12月中旬才開始整理碎片,目前龜速寫作。

  最後,書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後悔了,才想改變過去;強大了,才敢對未來負責。”未來有光,願我們勇敢前行!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2

  夜深了,我就這樣輕輕的聽著《我在未來等你》,歲月似乎一下定格在了那些年少的時光。

  這是我在家待的最後一天,明天一早我就又要踏上新的旅程,去追逐我也不知道有沒有結果的夢想,只是當下這一刻有些難過,好像長大和年紀沒有關係,就如同我如今離家和第一次一樣,還是難過,還是忍不住會想變成那個在家陪伴爸媽的孩子。

  長大真的是一件讓人無助的事情,翻看了幾頁小時候的日記本,看著那些幼稚的語句,笑著笑著就哭了,多少春去秋來,日記本里寫的長大和如今一點也不同,那個時候以為變成了大人就不用擔心考試,不用害怕分別,可以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可是呢?如今我還是害怕考試,還是會經歷分別,還是沒有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

  就這個小小書桌承載了太多的記憶,那個時候晚自習回來以後,會一個人坐在這個寫字檯上寫作業,也偶爾會走神的想未來的自己會在哪裡,什麼時候可以擺脫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可以變成和隔壁哥哥姐姐那樣,自己賺錢自己花,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的酷酷的人,如今我長成了期待很久的大人,可是我一點也不覺得酷。有的時候想著想著也會趴在桌上睡著,被媽媽“趕緊上床睡覺,不要著涼了”的聲音驚醒。那些日子就像在昨天,那時候的夜也和現在一樣的安靜。我想會不會現在的一切都是夢,我夢到了很多年長大後回來的景象了?

  我痴痴的坐在那裡,等著媽媽把我叫醒,讓我趕緊去休息。可是很久很久,媽媽也沒有來叫醒我,那一刻我多麼想變成周公夢到的那一隻蝴蝶。

  有的時候自己確實也很自私,每當去到一個地方,我都會被祖國的大好山河給吸引,我就會想,世界這麼大,外面這麼美,我還沒有看過這想,世界些精彩,我就回老家找一個份安穩工作然後結婚生子,我真的甘心麼,心裡總有一個很強烈的聲音告訴自己,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也許有一天我會過上這樣的生活,但是當下我真的不想這樣。

  我在想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麼,可能不必糾結什麼是人生意義,活著本身就是意義所在,抽象的詞又何必強求具象的答案了,只要當下,有人愛,你也能愛人,這就是意義了,是啊,我們總是想在某個東西上尋求意義,有的時候我們尋求一生也未必能找到答案。

  漫漫長路,我們慢慢行,只是當下想到那些年的以前從不覺得年輕是一件值得己真的很感動、炫耀得事情,後來發現原來十年八年彈指一揮間。

  夜深了,睡吧,願所有的一切在黎明到來後,都依舊有希望。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3

  我不知道如今才十六歲的我,看這本書是不是為時尚早,還未曾經歷花樣的高中年華,不曾度過那個十七歲,不過現在也有別樣的體會吧!

  大學教授,在所有人眼裡都是一份美差事,卻讓在這崗位上八年的郝迴歸充滿失望,對於明天他看不到希望,可沒有人理解他。人最可悲的莫過於沒有人理解,認同自己的想法。郝迴歸懷念那時的十七歲。

  一切如他所願,來了一場時空之旅,他回到了十七歲成了當初自己的班主任。回到十七歲少年時代的郝迴歸,細膩、溫柔,因為早已知曉每個朋友的未來,愈加小心翼翼地參與著他們的人生。他竭盡全力,為了不讓自己曾經的遺憾再一次上演。他知道每一個學生的心事,知道他們所憂慮的,擔心的,畏懼的。和學生打遊戲PK為了戒掉學生的網癮;和學生一起調查學校食堂的安全;在自習課上帶學生看NBA;和學生一起瘋,一起鬧。有這樣的老師,何其幸運。

  劉大志、陳小武、陳桐、微笑、叮噹這五個小夥伴在各自酸甜苦辣裡成長,閃閃發光。郝鐵梅給劉大志買了假名牌運動服,劉大志、陳小武、陳桐三個好兄弟靠“計謀”拿下了運動會男子長跑第一,五人組一起溜冰、晚上在天台看流星雨,微笑叮噹做校園電臺廣播,蒐集海報照片追星……

  我站在高中的開頭,拉著青春的尾巴,憧憬著未來。他們說高中時代是最美好的回憶,沒有小學的幼稚,初中的懵懂,大學的社會。我很期待,在這三年裡能夠像劉大志一樣,有一兩個能為你扛下處分,一直支援你的朋友,有一個自己所喜歡的人兒。年少的我們或許沒有那一絲成熟穩重,但卻有著成年後我們不再會擁有的勇敢和志氣。

  現在的我們很好。和九十年代的青春相比,我們有配置齊全的硬體,優秀全面的老師,豐衣足食的生活;沒有那些學校的霸凌,不公正的社會,隨時會破碎的家庭。我們擁有了這麼多,好像也失去了什麼,沒有了那股為了一個人可以不顧一切的勇氣。為了一隻狗去拿油漆塗別人的車,為了一個女孩每天起早貪黑打工攢錢,為了一份榮耀跑完五千米。羨慕他們擁有那樣的年少輕狂。

  三十六歲的郝迴歸那麼羨慕曾經的十七歲,哪怕十七歲並不完美,可那是他的青春。我的十七歲還未來到,帶著期待默道:十七歲,你好,未來,你好。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4

  到了現在,青春不僅僅是年華了,更多的是心境。現在在想,我的17歲,那年我想回去麼。讀罷這本書我不想回去為什麼要回去呢,好不容易走到了現在,現在過不一定是最好但回去一定不好。這樣好了,我在未來等你,每一個路口等你。

  有些人見不到只是一時,還有下次,可慢慢地,他才意識到,有些人一分開就是一輩子。最可惜的是,人們常常不知道,哪一天分別是最後一次相見。很多人就像混濁的水,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才能分清楚他們對自己的意義,而成長就是把所有人生細節沉澱出不一樣的味道。

  少年就是好,容易開心,也容易忘懷,但凡是走了心,一切都有意義。時間能改變很多事,但關鍵是時間改變一個人,所以才能改變很多事。生活的風浪一波又一波,每抗住一波,都能欣賞到這一刻潮退的靜謐,等待下一個浪頭的衝擊。

  後悔了,才想改變過去;強大了,才敢對未來負責。如果我們一直在在正確的路上行走,那不是我們的人生,那只是看起來正確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心懷遺憾,並不是當時做錯了什麼,而是我們沒做什麼。我會在未來等你,用最好的樣子等你,生活是自己的,永遠不按別人的意志生活!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5

  最近讀了劉同寫的那本《我在未來等你》同哥在書中以一個三四十的大學老師對自己的生活極其不滿意為起點,引出了郝迴歸突然在一次意外突然回到了自己上過的高中,並且當上了自己高中時候劉大志的班主任,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現在的窘境,所以他不想劉大志繼續走上自己的路,然後過上這樣的日子,然後對自己的生活更加不滿。所以他對自己的年輕人進行了自己所認為的改造。在輸的最後裡面還帶了封郝迴歸給劉大志的一封信。

  看到這本書,心裡感觸良久,雖然我才十九歲,跟郝迴歸差遠了,但是我卻有著跟他一樣的迷茫,一樣的討厭現在的自己,對自己的現狀一點也不滿意,對自己的生活也十分不滿對於自己的生活以後的打算,雖然自己也幻想過好多結果,但是也像郝迴歸醫用有許多無奈與不捨。

  看完這本書我也幻想了回到十七歲的自己,一遍一遍的對那個十七歲的自己去努力學習。只有努力,你才能過上那個屬於自己的生活,生活遠沒有自己當初想象的那麼簡單。但是自己越這樣就越發現自己離自己想要的越遠。卻會發現自己像劉大志一樣,不是想回到過去,因為自己現在不夠好所以自己猜想回到過去,回到那個所謂的年輕時代。

  雖然這本書很厚,但是我卻沒有花掉太多時間就把它讀完了,最讓我感觸的就是本書的開頭,郝迴歸因為參加發小的婚禮,在婚禮上被別人叫做教授時候自己極其的不自如,可以看出自己的內心是對自己現在的生活不滿意,而他終於忍不住爆發了,在婚禮上大打出手,看出他真的想對自己做出改變,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或許不是因為母親,他早就吧這份教師工作給辭掉了,到了37的年齡,看不起別人一副世俗的模樣,也討厭現在的自己,在最後給劉大志的那封信裡他說自己被打磨成了沒有稜角的圓球,整天隨波逐流,哪裡下坡就滾下哪裡,再也沒有抬起頭看過自己曾經站過的位置。而最後透過同哥說的那句話真的讓我動容,他說剛開始一直想改造你,是因為我覺得你太差,太導致了現在的自己。

  結果越來越發現,並不是有多差,而是如今的我太過於麻木。我應該為你的人生負責,我看的身份感動。最後他給大志說自己終於變得勇敢了,他說自己去機場向微笑求婚,然而結果是她真的留下來了,他對大志說這點他比他勇敢,而他也沒有辭去自己工作,而是嘗試讓自己去適應這份工作,他應景讓讓這份工作變得越來越有意義。

  我們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不一樣,有的純粹,有的瘋狂,但每個人的青春又都是一樣的,投入去愛,投入去拼投入去憂鬱,投入去證明自己。每一個人都獨一無二。然而人生這本大書是非常奇妙的,一旦當你去認真的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結果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那麼老天爺一定會給你一個更好的結果。或許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努力的原因吧。

  看完整本書感覺自己十七歲的青春又來了一遍,自己又回到了37歲的郝迴歸的那個年代,看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的傻樣子,對自己的未來有很大的啟發,最後,我也想像同哥一樣,對他說,謝謝你,我的十七歲,謝謝你,我會在未來等你,用我最好的我樣子等著你。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6

  “如果你遇見10年前的自己,你覺得你能和自己成為好朋友嗎?”又被劉同圈粉了。

  不同於之前幾本書《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向著光亮那方》,都是零星的故事來寫寫青春這個主題,《我在未來等你》是一部小說,依舊是關於青春。

  穿越的小說套路現在基本都俗透了,看電視劇情節能猜得八、九不離十。可是如果是穿越回過去,面對的是過去的自己,是不是有點意思呢?

  小說裡,36歲的郝迴歸回到過去,見到了17歲還叫劉大志的自己,他想改變一些過去的遺憾,想讓爸媽不離婚,想讓過去的自己好好學習,想幫過去的自己和喜歡的女孩子在一起。但是,過程是改變了,結果卻沒有變。

  36歲的郝迴歸在過去成長著,即便結果無法改變,但是他可以改變過去的自己面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和感受。“當我不再固執於我,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時,才能真正看到更真實的自己。”

  邊看書,也一邊在想,我的17歲發生了什麼?如果我有一個回到過去的機會,我最想回到幾歲呢?

  記得17歲好像天天都是在看書做題考試,如果真有一個回到過去的機會,我最想回到17歲以前,17歲之前那一歲都可以。

  17歲前,沒有人離開。我不知道什麼是死亡和思念,也不懷念過去。

  國慶回家,早上拍外公煮的飯,拍他摘柿子,拍他削梨,外公說,天天啥子都拍,有啥好拍的?問我跟他後面幹啥,讓我過去耍。

  我一邊珍惜,又一邊開始準備著未來的懷念。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7

  “遇見你之後,我想起了曾經的那個我。說來不怕你笑話,我一直覺得是因為你太差,才導致如今的我如此糟糕。所以一開始我的腦子裡想的都是如何去改變你。可是漸漸地,我一點一點醒悟,並不是年輕的你有多糟糕,而是如今的我太麻木。”最後,我很想再擁抱你一次。謝謝你,我的17歲,謝謝你,劉大志。我會在未來等著你,用最好的樣子等著你。

  這是36歲的劉大志和17歲的劉大志的和解。

  年輕時,我們總會有著看似不切實際的某些幻想,因為未來對我們來說近乎是未知,我們對未來的一切都充滿幻想,有著需要消防車來才能澆滅的熱血和激情以及最純摯美好的夢想,但伴隨著長大,被現實怠慢了熱情與積極,最終離初心越走越遠。

  36歲的郝迴歸對於自己的工作感到了空虛和倦怠,認為這樣的生活看不到未來,而當他向周圍的人傾訴自己心中這一份不平的迷茫與失望時,卻沒有任何人能理解。所有人都認為,一箇中年人,比起生活的激情,比起追求可能不切實際的夢想,更重要的是安穩。一次偶然的機會,讓郝迴歸與17歲的劉大志,或者說,是17歲的他自己相遇了。

  那時的他認為自己如今一眼能望盡一生的平淡生活,是因為17歲的自己不夠努力導致的,因此,他希望能改變命運,改變自己。可是慢慢地,他被17歲的自己所感動,他看到了更加勇敢的自己,更加坦誠的自己,對待生活更加真摯熱情的自己。他也終於明白,不是因為17歲的自己做得不夠好,而是因為長大後的自己更加習慣於妥協,整日被瑣碎而平凡的日常包圍,最終對生活感到了倦怠而忘記了自己想要追求什麼。

  每天在這個星球上發生無數事情,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在我們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因為看得越來越多,所以漸漸地也就反應平靜了。有人管這個叫麻木,或者冷淡。

  由於外界的資訊密度太高,我認為很少有人到了中年還會進行自我思考,認認真真地審視自己的人生,關於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怎麼去做,要麼就是疲於思考,要麼就是害怕思考,要麼就是覺得沒必要思考。我們的時代似乎在打擊夢想的存在,有夢想變成了一件很幼稚的事情,所有人都安於現狀,中年之後還心懷夢想,這本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於是逐漸的他們被套上了這個社會既定好的三觀,變成一個個微不足道的零件旋入社會這個高速運轉的龐大機器中,磨損的被換下,新的又被換上。

  花開花落,四季更替,無所謂過去與現在,時間的流逝本來就是一種美麗。17歲的我無法想象十年後、甚至二十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樣的,但我希望我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能珍惜當下,做好當下,希望自己永遠有勇氣去改變,也永遠有熱情去改變。多數人都認為勇氣就是不害怕,但是事實上,不害怕不是勇氣他是某種腦損傷。勇氣是儘管你感覺害怕但仍能迎難而上,儘管你感覺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對。

  冰心說過:“年輕人,相信自己吧!只有你自己是最真實的,也只有你自己能夠創造你自己。”我們都需要一份勇氣去接受現狀,人生本就像自己駕著一輛車,人們從車門進進出出,最終永遠在車裡完成全程的也就只有自己一個。

  我希望17歲的自己能夠有不可磨滅的勇氣和一腔澎湃的熱情,不留遺憾。請在未來等我。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8

  知道未來,每一天都是等待,不知道未來,每一天都是期待。

  最近看了《我在未來等你》這本書,講述的便是這樣一個故事:37歲的郝迴歸因不滿意自己的現狀,與朋友們都變得陌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穿越回了自己17歲那年,遇到了17歲的自己。那時的他,還叫做劉大志。兩人相遇,郝迴歸竟然是他們班的班主任之後,郝迴歸便會側面提醒劉大志等人,也會給他們鼓勵。最後,雖然沒有改變事情的結果,卻改變了這些事情發生的初衷。幾人的感情慢慢升溫,變得更加要好,同時也一起經歷風雨......

  讀完這本書,你會覺得屬於你的青春,你的顏色和貼滿偶像海報的牆壁,瘋狂,肆無忌憚,策馬奔騰。偶爾你會淚眼婆娑,感慨時間流逝飛快。關於青春,我們用無數的形容詞來形容它:無知,迷茫,破天荒,瘋狂。我們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純粹,有的瘋狂,但每個人的青春又都是一樣的,投入去愛,投入去拼,投入去憂鬱,投入去證明自己。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然而人生這本大書是如此奇妙,一旦當你去認真地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結果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那麼老天爺一定會給你一個更好的結果。或許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努力的原因吧。

  未來,似乎是很奇妙的樣子,每個人的青春都屬於自己,美好甜蜜,刻骨銘心,我們明明知道已經回不去了,卻還是忍不住回頭去看。人生一世,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而在這一生中,我們做過很多事,也做出了很多選擇,不管你的初衷是什麼,最後為它負責的一定是你,可能還會連累他人。世界沒有時光機,明天是條筆直的路,一直通往未來,倘若能回到過去,見到曾經的自己,你會回去嗎?答案是否定的。

  這本書可以說完美地詮釋了人們普遍擁有的一個心理:後悔。在某一件事發生,併產生不好的結果時,一個想法就會悄然而生:如果當時……就好了。但與書中不同的是,我們沒有改變事實的權利,只能自己抱怨、後悔。在現實中,一個決定就會影響一生。

  過去成就了現在這個好壞集於一身的我。假設,如果最終也不會發生,還得迴歸現實,科幻的世界裡,充滿奇思幻想,是讓你抽離過去,然後體驗,感悟,更好的接受當下,迎接未來。做好現在的自己,是對過去種種遺憾的補償。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9

  劉同,你好。我是你忠實的讀者。一如往常的下班路上,一路的昏暗溼冷,等著低沉的情緒襲來。唯獨今天,剛剛看了你的書,很享受撐著傘獨自走在這種雨路上,並期待晚點到地鐵站,只因不想斷了此刻如泉湧般想對你表達的感受。

  以往看你的書,也會有想對你說的,跟你說麼?另一種想法止住了:和我一樣在書中有共鳴並寫信給你的讀者比比皆是,我又何必費盡心思熬出一篇滄海一粟呢?但經過了那麼多回共鳴後,我很想跟你分享我的感想,於你無足輕重的感受是此刻我認為的珍貴的感悟,不寫下來,恐怕過後再不記得了。不是你說的麼:“提筆記錄下每一個迷茫的日子,讓自己更瞭解自己。把每回深刻的感受記錄下來,不是為了給誰看,只是希望自己能夠記得。記得,發生的一切才有價值。”

  讀書時代,很討厭作文。這是我第一篇想寫的讀後感,文筆不好,還請見諒。

  最近買了很多書,只有一本小說:你的《我在未來等你》。沒看前,以為還是一慣的模式: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講述融入了你自己的感受的故事,並以感悟結尾。這次你用穿越編故事,這是我一向不喜歡的——不切實際。但讀下去後,讓我徹底把另外幾本同時在看的書拋在了一邊。很幸運,因看過你之前的書,相比於單看你這本,現在多了一份熟悉、多了一些認識、多了一層感悟。通篇雖以穿越的形式,但裡面很多故事看是你的真實寫照,雖然少有你總結的感悟,但裡面的人物感受看是你的內心獨白,這些都是讓我產生強烈共鳴的地方。

  看到第四章,郝迴歸和劉大志的對話,句句扎心。簡單的言語,卻因有同感而有如此戳心的力量。隱約間,有種被代入的感覺,自己常常也是以這種心態對待:“覺得麻煩就順其自然;覺得不行,那就這樣吧,越陷越深,無法自拔”。但骨子裡還留有那個會幻想不服氣的自己!猶如今年報了舞蹈課,酒吧領舞還算看得下去,但學得最多的爵士舞蹈動作醜態百出,積極上課有半年多了,進步卻比別人慢,努力過,但似乎效果不大。是因為動作簡單的領舞容易學?還是自己不適合爵士舞?不知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我已開始尷尬,偶爾逃避不去,其實如大志一樣,安慰自己,假裝去得不積極而不想讓人知道其實我很差勁。雖然每回上課都儘量讓自己學好,但每回都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很討厭努力後也不行的自己,更討厭不行還選擇逃避的自己。因為自卑選擇的逃避,最終只會讓我更差勁,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即便如此,當強迫自己去上課時,心裡總會被那些比我晚學但學得好的人無情地壓傷,以致我少了很多學習的動力,心總因在意別人的眼光、別人的看法而不在學習上。

  第八章Miss Yang對郝迴歸說:“如果你不想去,那就第一時間拒絕,無論別人怎麼說都別去。我最討厭那種心裡不想去,全表現在臉上,但最終還是會權衡利弊妥協的人。”“一個人能很爽快地決定某件事,才能很爽快地拒絕某件事。如果你每次都半推半就,大家只會覺得你是那種半推半就就能說服的人,你的決定一點兒都不重要。”“這種半推半就,讓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看似自己每一步都是做了衡量的最正確的決定,但其實全都是退而求其次的結果。”

  對於別人的邀約,寫在臉上的妥協會讓人覺得這個容易對付:多說幾句總會把你拿下。雖然在努力做到爽快答應或回絕,但對於不擅長拒絕的自己來說,真的很難。遇到不想去的邀約,一考慮到別人的感受,猶豫過後還是答應了。但當感到容易被使喚、欺負或被不公平對待時,權衡之下,拒絕不了也不好拒絕,我覺得表現在臉上可以告訴他們:“我可不是好欺負!”其實這是多年來形成的自我防禦,不喜歡紛爭,不擅於拒絕,總會順著別人的意思來,讀書時也曾被欺負過,所以至今出來社會,為了不被人無分寸地一步步越線,就會有一定的防禦機制。

  我容易被同化,但又不敢一個人生活。當被迫開始一個人的生活後,自己心底裡的想法才見了天日,開始發現自己也是有想法的,開始享受一個人的生活。為了不想受外界影響,便對外保持冷漠,不熟的人會覺得我冷,讓我斷絕了不少外界的來往。雖然有時會享受自己的生活,但心裡也是個想擁有很多摯友一起交流的人。一個不懂得也不喜歡主動跟人套近乎的人,偶爾勉強自己跟人套近乎,讓人家走得更遠,也讓我厭惡這副熱情的嘴臉。很贊成這句話:“開始覺得做自己比較舒服,靠近別人總是太難,做一個讓別人容易靠近的人反而容易。”所以現在少有這種委屈自己的情況。但即便如此,本身自帶的敏感總會因為在意別人的看法、感受而暴露了自己,沒了自我。

  我感謝自己本有的敏感和純真,感謝獨自生活讓我找回內心的那份恬靜,讓我能發現生活中的很多美,仍覺得自己還是個好人,至少與眾不同,不像其他多數人一樣,內心那片淨土被現實社會的醜陋吞噬了。但同時,又很困惑於這份敏感給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困擾,無時不刻地影響著我的每一個決定,甚至影響到我人生程上的這條路的走向。

  “知道未來的結果,人生便不再有期待,只有死一般的等待。”之前看到這句話,雖然能理解,但沒有那麼深切的體會。如果給我一個預知未來的機會,我依然會毫不猶豫地抓住它!到了第九章看到周校工的故事,有點懼怕。

  平時一碰到會有不好結果的事,從預知結果的第一天起,直到它到來的每一天裡,它就開始盤旋在腦海裡,不斷預想所有可能的糟糕結果,越想越緊張,越想越害怕,一開始,還沒被它影響時,我會選擇避而遠之,希望它晚點來,慢慢地,當它開始侵入我的大腦時,我等著它的到來,到最後被它完全佔據我每天的大腦容量後,我迫切地期待它的到來,速戰速決。難熬的糾結浪費了我大量的時間,匱乏了我的精神,更對其他事情造成嚴重的影響。

  “當你說某個人變了,也許不是他變了,而是你們的關係本就沒有到真正瞭解彼此的內心而已。”畢業後,我跟一個朋友疏遠了,她跟一群致力於化妝打扮的同事很親近,而我恰恰是與她們完全相反的一類人。開始我總覺得,可能是聯絡少了,尤其是自出校園踏入社會後,很多人都會變,或許她也變了,後來的幾回接觸,發現她自有的特點也還在那,那時才知道,其實本來的她就是那麼一類人,只是在以前青澀的大學時光裡沒被表現出來罷了。

  “有些人總是希望別人好,於是打著為了別人好的幌子處事,其實到頭來只是因為自己這樣會覺得舒服,都是為了自己的感受而已。”這讓我想起身邊一個同事,嚴格來說,我們算同級,但他來得早,有經驗,所以老闆要求我們按他的要求來做,但事情大家都是要做的,有時他懶,不想做,就會以一種“扮貓吃老虎”的嘴臉說我們:“這是我們的工作”。讓人厭惡的是,他平時卻會說:“咱們是同級,沒什麼上下級之分,工作是大家都要做的,平時說我們只是因為看我們懶,不樂意做”對於他這種一時一個樣,有時說一套做一套,讓人噁心。現在覺得,他其實就為了讓自己心裡不太愧疚,讓別人諒解他的一種無恥行為。

  “當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我以為是你綁架了我,其實是我綁架了你。”“你們都說只要我開心你們就開心,說到底還不是為了你們自己開心,還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們這樣做是開心了,你們考慮過我的感受嗎?”“我在你心裡是不是個傻子啊?是不是隻有傻子才會在收別人禮物時不考慮它從何而來?”

  有時羨慕國外的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放養,他們自主自立,有自己的人生,與孩子總能有一種和諧的平等關係。但在中國,尤其是想法總停留在自己那個時代的父母,對我們過度操心。在外人看來,他們是全職父母的典範,我們應對其給予充分的理解,不該對其有任何意見,在他們看來,自己傾注了一切在我們身上,我們應用同等的孝順回饋他們,違背即被視為叛逆,做不到位即被視為沒心沒肺。而我們,自出生簽下欠據的第一天開始,就意味著一輩子怎麼也還不了。理解他們的付出,理解舊時代給他們的思想束縛,但面對這種道德綁架,經常讓我們喘不過氣。

  “有些工作只是工作,但有些工作能讓你找到奉獻自己價值的機會。不是工作的問題,而是自己是否投入的問題。”

  目前的我從事外貿跟單,對於現在這份工作,我只知我已沒了當初的那份熱情。現在的收入勉強夠上目前的要求,但展望未來,我不敢往下繼續想。當助理那會,一個有十年經驗的同事好心提醒我:“做這個沒什麼發展前途,做久了薪資基本是這個範圍。”我目前的工資基本上就處於她所說範圍中。我學國際商務,也想從事涉及英語的工作(雖然英語程度不高),便一心往這行鑽,正好其中似乎就這個職業適合自己,當時就沒放棄。現在做了跟單,內心卻開始動搖,感覺它少了些主觀能動性。雖然工作上不是一個完全的跟單員,但至少已有些接觸和了解。如果我繼續從事,似乎得不到多高的提升和發展,以後的收入可能就難以滿足那時的目標,看不到未來。我懷疑當初是因為學這個專業才從事這個,沒有把範圍擴大,考慮更多的可能性,沒有想到自己熱枕的或許還有其他的可能性,或許自己更適合其他。

  轉行嗎?對於一個在高三便與本科失之交臂的自己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每當想到這個,迷茫、擔心佔據我大腦,不知該往哪去,擔憂轉行後的日子更難熬,其實不是怕生活難熬,怕的是沒有未來的生活難熬。雖然現在20幾歲,有轉行的資本,但已經是24了,時間在消耗,青春在消逝,一旦選錯,我將失去不少時間成本。

  看到第十章,這個留在我心裡一直問不出的問題被劉大志問出來了。無論是書裡還是日常,總有這麼一些人站在別的角度、從不同方面提出不一樣的想法,接觸到這種人,很高興能拓寬我的思維,能有不同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會從他們的想法中尋根,究竟是從哪裡開始讓他們對這件事有這種看法。人的大腦容量是無限的,為什麼自己總不能如他們一般有這種靈活的、開拓性的思維?為什麼自己總是輸入,而不是作為輸出的那一個呢?是不是被自己的惰性思維阻礙了?

  看你的書,對你又喜歡又怨恨,你總說出我的心裡想的,也總擺出我刻意迴避的,把我一直不願承認的點娓娓道來。從頭到尾把自己暴露在眼前,讓我不得不重新毫無保留地審視自己的好與壞。

  “自己的人生差勁兒,跟自己的17歲沒有關係”,你一遍又一遍重複著類似的話,直到最後,我才看到自己的不堪。

  自上大學到現在,變了很多,不再固執於我,相比以往,更傾向現在的狀態,但與此同時,生活的無奈不斷將我打磨,常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接受現實的每一次,感覺也在走著下坡路。感慨的每一次,感覺時光已無情奪去了重來一回的時機。

  這種生活舒服但時刻著擔憂未來,待在自己的舒適區,避開任何看似不可能的事,常常把自己的麻木當成淡然,對於未來,不敢想,也不想想,很多時候,想如其他勵志的人般努力做點什麼為自己的未來負責,但總在交叉的路口處停下來,糾結好一會,並以往回走或選擇那條平坦的路走而告終。

  面對現在不如意的人生,總幻想著如果有機會,我想回去重新上高中,重新高考,如果上了本科,就不會浪費家裡對我的期待和投入,家裡及其他身邊人眼光會有所不同,我也能擁有更多的自主權。一旦前面走得好,出社會前起點便不至於那麼低,多了些許選擇權,也就不至於把自己困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責備自己高中時學習方法不對,往死裡逼,生生把自己從本科的底線邊踢出去。責備自己大學時開始鬆懈,最終連六級都沒過就沒頭沒腦地出了社會跟別人拼.....其實更應該責備的,是現在的自己,待在自己的舒適區,過著風平浪靜的生活,其實,那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平靜,沒為自己付出的每一天,都在為將來的不堪埋下禍根。

  臨近春節的每一天,讓我漸漸擔憂年後的生活。前文已有提起,我對於目前狀態的惆悵。因家庭原因和一個不服氣的理由,為了想做自己而決然地選擇了到外地漂,我期待成為一個靠毅力和努力獨立起來的現代女性,但現在看似越來越遙不可及。

  我不想輕易就認輸,畢竟我還有拼多一回的機會,但時間也不多,雖然一直堅信只要不努力,什麼都能成為可能,但現實的殘酷告訴我,幻想歸幻想,要實現還是得貼合實際。這期間我進行了幾回MBTI和九型的測試,感覺結果基本吻合。多虧了敏感和平和,總能發現很多美的地方,但我略了其中推薦最多的藝術型的崗位,因裡面所需要的技能,遠不是現在的我夠得著的,當然貌似自己不是很喜歡最基本的畫圖。辭職是必然,但考慮到自身生活所需及家裡,當然還有自己迷茫的走向和欠缺的能力,所以打算等到年後,年前留自己一個緩衝。

  看這本書時,有個感覺一直貫穿始終。在書裡,幾個主人公的言行舉止,讓我難以代入他們的高中生身份,有時會不自覺地當成小學生般看待,但當從他們的言語中讀到些許成熟的味道時,有點難以置信這會是出自一個個看著稚嫩純真的高中生之口,不知是否自己水平的問題,雖然很多少年越來越懂事,但我始終感覺我在看的是一個成熟的你的獨白。

  我喜歡看你的分享,總能有同感、有共鳴,每一回都帶給我不一樣的驚喜,第一次發現有這麼一個那麼多想法、感覺相似的人,很欣喜。這也是我矢志不渝地堅持看你書的原因。希望以後能遇見你更多的分享。

  看到這裡,不知你會有何感覺。我只想說,第一次發現一個想法、感覺如此相通的人,讓我第一回想向一個陌生人不保留地表達自己的心聲,猶如遇到一個似曾相識的知己的感覺。如能收到你本人的真切回覆,將不甚感激,這是我一直在用的私郵;如有冒犯,請見諒,不會有第二次。

  謝謝你,讓我看到一個真實的你,讓我感受到一個真實的自己。

  2017年下旬至2018年上旬

  新年好!農曆一八年已至。假期期間,親朋應酬和一場大病讓我擱置了想想未來的打算。年後回來,在沒有更具說服力的理由下,我按原計劃辭職了。按規定,辭職提前一個月,所以我這個月還有時間想想接下來的去路。

  可笑的是,我做完這個3月走,4月初循例會漲工資,每次均漲300。我是16年5月初入職的,回想起當初剛進來那會,我意外地發現,這個4月漲工資時,如果跟老闆商談加多100,過多一個月,到5月工作滿兩年之際,我也算勉強提前實現兩年前入職時的大目標:2年內達到薪資5000!從16年5月入職時的2500到18年4月可能達到的5000!

  我訝於這種飛躍的同時,也深知這多少還是有僥倖的成分。心裡很是激動和欣慰,說出來有點自欺欺人,因為在這比較悠閒的工作環境下,能力相比以往降了很多。對此,我也很惆悵。我只有在這裡才能有這樣的薪資,才能有這樣的飛躍,這是在冬日的凜冽寒風、夏日的炎炎烈日下熬出來的,當然還有上家公司的經驗協助。這裡的人性化不斷助長了我本有的惰性。接待客戶幾回,我不敢說我聽力靈敏、口語流利;跑了那麼多回市場,我不敢說我熟悉批發市場。為了不讓自己這麼焦慮,我做出努力試圖改變點什麼,早上通勤路上看英語、悠閒時段學excel,但襲來的忙碌時段,讓我於過後發現:我忘了!“炒冷飯”更發覺記憶力日漸衰退,很憤悶,氣憤前面的付出都是徒勞,鬱悶我不知該往哪努力。

  在這裡的一年多,多少還是有些收穫的,至少我還是看得下很多類書的(以前總覺得自己看不下書),但職業上的技能,眼睜睜看著它們一點點下降。春節回家,感觸最深的莫過於自己已然25,已經處於被催婚的階段,如果我到了30還單身在外地打拼著一份不起眼的工資,未免有些淒涼(哭笑不得)。所以如果我繼續待在這公司,時間只會被浪費,青春只會被消耗。

  現在辭職了,五味雜陳。我不必再因這裡的侷限而煩躁,但此時才發現本科這個敲門磚很必要。在準備去轉行時、準備去考個本科時,選擇放棄了金錢的保障、放棄了時間的支援。確實很不理智,把自己扔到一個孤立無援的境地,就想憑那點積蓄和期待熬過。此時真的好想能預知未來,就不用愁著接下來的路,愁著自己的職業選擇,究竟自己可以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如果能預知自己未來在外地不如意,那我就立馬訂好下個月回家的票,趁年輕時早日適應那邊的工作環境,也從了歸家的念想。

  如果你能從頭至尾看到這,著實佩服。通篇於我而言就是以往會寫的心情記,但你該是有多少回想打si我的念頭吧——廢話連篇,浪費了你那麼多寶貴的時間!還好咱們素未謀面,哈哈。還是得謝謝你,無論你是否看完通篇文稿,但至少知道,你有開啟看過。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10

  手快,點錯買了這本書,一直不喜歡聽書,更不想讓這樣的書佔用看書的時間,就這樣聽完了……

  能擁有這樣幾個朋友真好,能一直有這樣幾個朋友真幸運,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慢慢的忘記了彼此曾經的樣子,忘記了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長大後的我們活成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人,長大後的我們疏遠了曾經說好永遠在一起的朋友。長大後的我們總是埋怨曾經的自己做錯了事情,其實,真正做錯的仍舊是如今的我們。只是我們總是喜歡逃避與幻想,用不切實際的夢掩蓋一切……

  很多時候,我們心懷遺憾,並不是當時我們做錯了什麼,而是我們沒做什麼……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11

  你會不會偶爾產生那種“如果能回到那一年就好了”的念頭?會不會覺得如果回到那一年,以我們當下的見識和心態,很多事情都會改變,很多事情都會像我們預想的那樣順利、美好……36歲的大學老師郝迴歸人生不盡如人意,一眼就看得到終點。所以他想回到自己17歲的時候,回到那個陽光而天真的時代,重新來過。或許是上帝聽到了他的祈禱,或許是上帝也想讓他試一試回到過去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改變。一次偶然,他真的回去了。只不過,他並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他依然36歲。他成了高三實習班主任。班級裡,他遇到了17歲的自己——過得一塌糊塗的劉大志。郝迴歸知道劉大志的未來,也知道他的幸與不幸。他想改變他。然而,當36歲的世故遇到17歲的熱血,一切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讀到這本書可以說是一個偶然。一個很好的朋友,她就像另一個自己一樣。她很聰明,也非常努力,三年初中的努力,她考上了市重點高中。那時候,她覺得,我考上了重點高中,什麼211,什麼985,都不在話下。所以,她懈怠了,她開始了享樂,週末不再待在寢室裡認真地複習,不再整理老師講的筆記,只知道和自認為很好的朋友去聚會、去逛街……一年下來,她的成績一落千丈,很快,她自認為很要好的朋友都離開了她。後來的某一天,她的班主任和她談心,告訴她,她或許是因為害怕失去,其實那些朋友並不適合她……

  高三那一年,她開始努力,但總感覺力不從心。高考之後,她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理想的專業。一切突然卻又必然……從那天開始,她就開始抱怨,如果當初沒有貪玩,沒有不務正業,或許自己期望的大學,自己期望的專業都不會化為泡影……也就是從那天,我偶然看到劉同的《我在未來等你》。

  讀這本書,書裡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次對話,是郝迴歸與劉大志的對話,亦是讀者與過去的自己的對話,每一種心境都似乎有自己的影子。冰心說過:年輕人,相信自己吧!只有你自己是最真實的,也只有你自己能夠創造你自己。當劉大志與郝迴歸同時站在元旦匯演的舞臺上時,他們都跨越了自己心中的那道坎,成為了全新的自己。相信自己吧,只有自己才能創造更好的自己。我想對我的朋友說的不過是這句話罷了。

  花開花落,四季更替,無所謂過去與現在,時間的流逝本來就是一種美麗。我們從出生到死亡,不論貧窮還是富有,都在這個世上留下了驚豔的一筆。時間就像沙漏一樣,對於人而言,沙粒不斷墜落的過程,就象徵著光陰的流逝。如果從我出生那一刻,定義為擁有全部的時間,時間確實從我手中流失了;但如果將我死去的那一刻定義為我擁有了自己全部的時間,那麼我一直都未曾失去過時間,而是一直在獲取時間。

  敞開心扉,向周圍人訴說自己的心聲,將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當劉大志與離異的父母談話時,才發現他們仍是彼此的依靠;當叮噹與想象中的筆友見面時,才發現雖然陳曉武與想象中的那個他完全不符,卻是可以和自己共度餘生的那個人;當別人眼中的壞學生與別人眼中的好學生成為朋友時,才發現他們彼此一直羨慕著對方……人生有許多的錯過,不是情深緣淺,而是沒有訴說情深,故而緣淺……

  我的朋友從失望和抱怨中走出來,接受現實,勇敢向前。現在的她已經是院學生會的一員,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故事是美好的,但現實中時間是一道單行線,過去了回不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無悔過去,把握現在,成為自己理想中的那個樣子,我在未來等你。

  人生總是奇妙的,一旦你努力去做某件事,那麼老天一定會給你一個更好的結果。

  每一個人的青春都不一樣,有的瘋狂,有的純粹;但每個人的青春又是相同的,投入去愛,投入去拼,投入去憂愁,投入去證明自己……

  如果你曾經在想如果我能回到過去,那麼你應該看一下《我在未來等你》;如果你曾經抱怨現狀,不認清現實,那麼你應該看一下《我在未來等你》;如果你還在迷茫自己的未來怎樣,會不會做什麼都是沒有用的,那麼你應該看一下《我在未來等你》……

  我會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12

  最近看了劉同的新書——《我在未來等你》,看完後,感想頗多......其中最給我觸動的是書中主人公郝迴歸回到自己的17歲,對自己進行家訪的情節。

  在家訪過程中,郝迴歸的媽媽向他吐露了心聲,讓一直認為媽媽不滿意自己郝迴歸明白了:原來,媽媽一直都懂17歲的自己,但她的愛不僅是在當下,還在為自己的未來考慮。她更會結合實際情況為自己的長期發展考慮;雖然自己當時成績不太優秀,但媽媽相信自己聰明,想做的事一定能做好。

  這不禁讓我感動郝迴歸媽媽對他深沉而偉大的愛,同時,也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現在的我18歲,與書中17歲的郝迴歸相仿,有時也不太能理解父母的愛。但我想,父母都是一樣的,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他們的愛都不僅是在當下,更在為孩子的未來考慮。我們應該理解他們,在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下,要一味地逃避和爭吵,而是相信溝通是最好的解決方式,相信溝通會達到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13

  劉同的書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最喜歡是這本,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好朋友之間的喜悅、溫暖與感動,更多的是對青春的回憶。看著大志、微笑、陳桐、叮噹、小武,他們每個人都好勇敢,為友情,為愛情,為了自己的未來…他們每次為共同的目標齊心協力也好,為喜歡的人奮不顧身也好,為好朋友兩肋插刀也好,偶爾的爭吵也好,在走向未來的路上,每個人都變得越來越好!

  我會不由自主的將他們的故事代入到自己的身上,回憶著青春的點點滴滴…我的青春沒有那麼的豐富多彩,一切都是那麼的平靜,但是青春畢竟是青春,我也有自己喜歡的人,只是我沒有他們勇敢,沒有他們堅定,沒有那麼的奮不顧身,以至於多年以後,他也只是塵封在我心裡,有些人也早已散落在天涯…

  羨慕他們、多年以後還能彼此陪伴,死黨們工作了也還能生活在一起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而我的死黨們呢?我也真的好想念你們!

  不知道,如果我也重新回到17歲,會想要做出哪些改變呢?也許,我也會告訴自己:再勇敢一點,堅定一點,奮不顧身一點!不要害怕,我在未來等你!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14

  讀書的這十幾個小時裡我一直沉浸在劉大志和他的小夥伴們的世界裡,彷彿看了一場很長的電影,那些青春的故事,那些鮮活的人物,都像極了我們的青春。看完他們的故事,不由得覺得悲傷,為什麼歲月無情,要將少年磨礪成這副慘不忍睹的模樣。讓我想起了自己的中學時代,那種青澀的時光,有一幫死黨,哪怕今天因為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吵的不可開交,明天又會變得親密無間。

  我相信此時此刻在讀這些文字的你和我一樣,做過這樣一個白日夢,想回到過去,告訴年少的自己要好好學習,珍惜身邊的每一位朋友,趁著青春年少好好早戀一次,勸家裡買房最好多買幾套……我們總希望能夠時光倒流,能夠去彌補那些遺憾,去改變那些錯過或是過錯的事情,從而使自己過上開掛的人生。

  郝迴歸、陳小武、微笑、叮噹……他們不僅僅是他們,他們更是我們的影子。後悔了,才想改變過去,強大了,才敢對未來負責。

  自己的17歲也已過去近10年的時光,如果能和10年前的自己對話,我想對你說:跟著自己心底的想法走,不要受到任何影響,去做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情。

  那時真傻,不過真好

  還記得我們曾經一起做過的事情嗎?雖然時光回不去了,可我們還能把做過的事情再做一遍。既然回不去,那就認真留下來。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15

  看完後最大的感受就是,只有青春期有豐富經歷的人才可能寫出這樣的內容,尤其是那些年留下的遺憾。沒有遺憾的人生果然是不完整的,留下的每一個遺憾都是日後回憶的鏈條和指示牌。

  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說很多人都想回到過去重新選擇,但如果真的有機會回到過去時,又沒幾個人敢再經歷一次,因為害怕新的選擇還不如現在的結果。文中的郝迴歸以為回到17歲那一年就可以改變很多當時事情的結果。事實上,當那年的每一件事情再次發生時,雖然他能預見事情的結果,也做好了預備方案,但最終還是沒能改變結局。不過,他明白了每件事情發生的真實前因後果,17歲的時候只看到了事情的表象,現在他作為一個旁觀者,看到了事情背後的真實情況,比如爸媽離婚一事被隱瞞的原因、未能見外公最後一面的原因、劉大志被狗咬的`原因、校主任何世福帶著優秀老師、學生轉校的原因等等。所以,若時光能夠倒流,我們也不能改變歷史的結局,但能改變我們看歷史的視覺和對待歷史的態度。

  17歲的自己若能與36歲自己面對面,除了外貌的變化,17歲看到36歲的樣子後,是希望快點長成那個讓他驕傲的人,還是想時間就此停止而不願意面對那個面目全非的自己。我想作者之所以能寫出這篇小說,跟他所經歷過的青春有必然關係。如若青春沒有那一群死黨,沒有那個暗戀的物件,怎會有如此深刻的印象。走著走著就容易忘記自己為何出發,唯有這些真情實感才能把我們帶回曾經那個勇敢、執著、狂熱的出發點。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16

  36歲的劉大志,是一所大學老師,擁有著很多人都求之不得的職業,但是他自己的內心卻空虛無比,他不喜歡這樣的職業,一眼就看到了未來,他走的路雖然是別人羨慕不已的,但卻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他覺得自己走到今天都是被母親安排的結果,每天如行屍走肉一般,他甚至感覺不到自己還活著。

  終於在某一天爆發了,在丫丫的百日宴上大打出手,釋放了這麼多年來的所有辛酸與不爽。事後,郝迴歸站在大街上不知何去何從,準備打車隨便轉轉,車上看見了一本日記,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這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回到了17歲,他遇見的17歲的自己,併成為了自己的老師,他最開始想改變自己,但是慢慢的,他被17歲的自己所感動,因為他看到的是更加勇敢的自己,更加講義氣的自己,更加真誠的自己,面對自己喜歡的女孩,更加坦誠的自己,即是對自己的坦誠也是對喜歡的女孩的坦誠。

  儘管我已經記不清自己的17歲了,但是模模糊糊中,我依稀能看見穿著校服,站在操場上得我不知道心裡在想著什麼,似乎還記得小時候的夢想,想成為怎樣怎樣的一個人,現在如果讓我回到17歲,我想我也不會對那個自己多加干預,但是我只想告訴17歲的自己,相信自己,你很好。

  故事講到最後,當在醫院看到大志撿到的日記本後,郝迴歸知道自己快要離開這裡了,自己必須在離開之前做點什麼。郝迴歸不知道自己在離開的時候該怎樣跟他們解釋,總不能將所有的事和盤托出,那樣的話劉大志將會成為下一個周校工。

  所以郝迴歸決定提前帶大家去去松城看雪,帶著馬上要去美國的微笑,生意漸漸有成色的陳小武,成績第一的陳桐,妹妹叮噹,當然還有十七歲自己。在郝迴歸離開的前一天,他為每一位曾經的好友都寫下了一封信。

  長大以後的我們慢慢的都活成了曾經的自己最討厭的人,長大後的我們疏遠了曾經說好永遠在一起的好朋友。長大後的我們總是埋怨曾經的自己做錯了事情,後悔與懊惱,其實,真正做錯的仍舊是現在的我們。就像36歲的劉大志,只是我們總是喜歡逃避與幻想,用不切實際的夢掩蓋一切。這是小說中的真實寫照,更是現在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不是不能回頭,只是不再幻想,我們能夠把握依然只是現在,或許這本小說就是未來的自己送來的禮物,他在未來等待著,等著今天的你成為未來更好的自己。

  我真的想抱抱17歲的自己,抱抱那個一直沒有信心的男孩,並且告訴他,你很好,真的!我也想抱抱23歲的自己,告訴他,別難過,別懊悔,別責備自己,也別覺得錯過了什麼,無論有多難,都要時刻提醒自己,一切都是年少時應該經歷的苦難,不可逃避,也無法避免,未來還很長,只要現在開始相信自己,好好努力,你現在有多狼狽,以後就有多幸運。一切都來的及,一切都剛剛開始。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17

  《我在未來等你》是青年作家劉同的又一部作品,提到劉同,大家會想起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也會勾起對青澀少年時代的回憶,對未來的嚮往。對我自己來說,陪伴17歲的兒子一路走來,有了許多全新的青春期的認知和感悟。帶著這些思緒,讓我拿起了這本書,走進了郝迴歸和劉大志的奇妙世界。

  計程車上的一個日記本,讓36歲的郝迴歸擁抱了17歲的劉大志,也就是17歲的自己,故事就這樣發生了。當然,郝迴歸知道劉大志的未來,知道他的一切,他想改變他,改變自己的人生,然而一切並不是那麼簡單。如書中所說,“後悔了,才想改變過去;強大了,才敢對未來負責。”

  看完這本書,感覺又讀了一遍青春,我的青春、你的青春、或者說她的青春。每個人的青春都是傻傻的、純粹的、投入的、痴狂的。想改變自己的郝迴歸被17歲的自己感動,反思了自己的現實生活狀態,重新找回了自信和追求。故事的結局是美好的,卻給我們帶來了更多不捨和期待,期待他們未來的發展,期待他們未來的相遇。

  我會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我會在未來等著你,用最好的樣子等著你。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18

  如果給你一次機會,讓你回到十年前,當你遇到十年前的自己,你會對他說些什麼或做些什麼?但如果你發現,當你試圖去改變某個人或某件事時,不論你怎麼做結果都不會改變,這時你又該怎麼辦?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郝迴歸”,他是一名36歲的大學老師,他並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可他身邊的人都覺得這份工作挺好的,讓他堅持。就在他正糾結於自己該如何選擇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回到了十七歲,以班主任的身份遇到了十七歲的自己——劉大志(介於當時他的父母離婚,所以改名為郝迴歸)。

  36歲的郝迴歸一不留神錯過了很多,他決定在劉大志每個怯懦的時刻都推他一把,但總改變不了結果,後來他意識到儘管不能改變結果,但事情的意義卻改變了,這才是最重要的。而劉大志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

  而對我們來說,沒有人會告訴你在人生的某個關鍵時刻該如何選擇,只會說,你想怎麼選擇就怎麼選擇,我們唯有活得更加勇敢灑脫,堅持自己的主見,做想做的事,不受他人影響。

  “後悔了,才想改變過去;強大了,才敢對未來負責。”我喜歡36歲的郝迴歸,是他激勵了17歲的劉大志。我喜歡17歲的劉大志,是他找回了36歲的郝迴歸。

  “我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19

  “我會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36歲的郝迴歸對自己有三個不滿意的回答,他回到了青春時代,遇見了那個17歲的自己,那時候的他還叫劉大志,那時候的他從沒想過他會變成如今的樣子,那時候的他以為自己沒有未來,那時候的他也以為自己不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後來,他改變了17歲的劉大志,也改變了後來36歲的自己。

  406頁的《我在未來等你》,附加上的一封“密信”,一年的修改,半年的劇情描寫,最後是一瞬的告白。歌頌青春,沒錯,那個完成了誰的青春不迷茫系列散文的,快四十的大叔還在用他的人生經歷向我們歌頌青春。而我,正在青春期裡的小小少年還真的被他戳中了淚點。看完書後我常常想,這本書表達的是那個快奔四的老男人對自己生活的不滿,他穿越回去改變了什麼嗎,他只是改變了自己。而我又如此著迷於這本書了,或許正是書裡的那句話吧:“要讓現在的自己對未來負責”。

  或許吧,我們可以不滿足於現在,可以不開心,可以任意的放縱,任意的揮霍,可以對現在的自己不負責。可是,未來,我們是不是也想找一個對自己提問的日記本,寫上自己的不滿,回到十七八歲的年代。我們變成了十七八歲自己的老師、長輩,我們決定要改變他,原來並不是我們要改變青春時無知,只是,我們變成了自己原來最不喜歡的樣子!

  “擁有一個人,可以用一輩子去陪伴,也可以記住他一輩子。但最好的方式,就是變成他”。36歲的他覺得17歲的他那麼糟糕,變想方設法的去改變17歲的他,可漸漸的,36歲的他開始一點一點的醒悟,並不是年輕的他有多糟糕,而是長大了的他太過麻木。我們是不是常常抱怨?我們是不是害怕醒來?我們是不是有莫名的失落?但我們還是我們,自己還是自己。

  “我問未來的自己,我想我自己,寫了很多問題,會在哪裡,我知道了我的目的地。未來你會在哪裡,我會用盡全力狂奔到那裡,我會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20

  讀這本書花的時間很少,感覺是最不像讀書的一本,像是在看電視。每個人的人物個性很鮮明,一個人物到另一個人物的描寫,就像是在電視裡活生生的畫面。我敢肯定這部小說會拍成電影。

  本文作者赫迴歸在大學裡當政治老師,他很不喜歡這份工作,但卻是很多人羨慕的工作。他媽媽以他是大學老師為自豪,他朋友見他也很尊敬。但是他覺得這份工作很無聊,一直講政治沒什麼前途,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於是他做了一個夢,夢裡他回到了1998年,那一年他正好是高三。他成了1998年自己的班主任。他就想如果改變一下1998年的自己,那就應該能改變以後得人生軌跡,不至於未來還幹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所以他努力幫助自己實現他覺得1998年應該做的事情,如果不好的事情會發生那就讓2017年的自己去頂著,以前自己沒做成的事情讓1998年的自己去完成。

  在當他們班主任這段時間了,1998年的自己確實進步了,也做了好多有意義的事情。但是他發現了該發生的事情還是會發生,自己無法去制止。看著那麼努力的以前的自己,他才發現不是自己以前不好,而是現在的自己配不上以前的自己。

  夢醒了,故事還是一樣的發生著,我覺得作者從夢中學到了好多東西,他會努力回想以前自己的優點,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書本的故事已經結束,他還是2017年的自己。他也許還是當大學老師,因為不想讓親朋好友失望,但是他一定會在工作之餘做自己喜歡的事。他也許會辭去這份工作,然後重新尋找自己,過自己想要的人生。雖然不知道他如何選擇,但我祝福他,他的選擇必定有其意義,因為他知道人生不再需要麻木。

  想要改變自己,不是從過去和未來開始,而是從現在開始,加油!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21

  如果,如果......有一天突然醒來,發現自己回到了初中時代,父母家人依舊年輕,朋友和你依然有夢想,你想做哪些事情?的確,那時候的我們懵懂,單純,雖然課間休息只有10分鐘,但我們依舊會做著那些遊戲,跳皮筋,砸沙包,簡單而快樂!

  體育課跟班裡的男生打籃球,跟著我們帥氣的班主任踢足球,享受這些簡單的快樂,而現在什麼都不一樣了,現在的大學生活除了宿舍學習好像什麼都沒有,枯燥無味。記得那時候最感動的是那年初三,最喜歡的帥氣語文老師為我們的畢業準備了一首《啟程》,直到現在每每聽到這首歌,淚水在眼眶打轉。現在的我想到這些都是感激,感謝老師默默付出的一切。希望老師一切安好!

  只要人生未完,夢想就絕不會死。去擁抱世界,也別忘了回家。千萬別以為父母不懂你,你只是沒讓他們接近。

  當我不再固執於我,而我站在最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時,才能更真實的看到更真實的自己。

  以前來不及做的事,想到了就去做吧,不然就真的來不及了。

  總有一些人要先走,總有一些人會在原地等候。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22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陳桐,高大帥氣,品學兼優,也不是微笑,窈窕淑女,安靜溫婉,更加不是郝迴歸,能回到過去播動命運的琴絃,我們更像是劉大志陳小武一樣,只是這萬千大眾裡最普通的一員。

  但普通不應該等價於平淡。雖然已過了青春放蕩的年紀,卻不該缺少拼搏奮進的勇氣。想要什麼就大膽地說,勇敢地做吧,不要被生活現狀所捆綁,不要被周圍人的殷殷期待所束縛。(當然,你也要為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承擔責任)。哪怕結果是失敗的也不至於後悔。因為失敗只是一陣子的疼痛,錯過卻是一輩子的遺憾。

  過去已經成為歷史,未來一直在繼續。我們不能改變過去,甚至不能改變現在,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看待事情的角度。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我們對待事情的不同觀感,將會直接影響到未來,決定以後會是一個怎樣的人。

  很羨慕劉大志有郝迴歸這樣一個人生導師,一步一步引導著他的未來,我們的身邊沒有郝迴歸,卻又有很多個郝迴歸,他們在生命的旅途上某一個節點或某一段路途,無形的影響著我們。所以努力吧,像劉大志一樣努力,普通而不平庸,平凡而不平淡。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23

  我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

  如果你遇見17歲的自己,只能說一句,你會說什麼?我會說,抬起頭,別怕,要勇敢一點,自信一點。36歲的郝迴歸遇見了17歲的劉大志,他們彼此影響著,17歲的劉大志從開始的怯弱到後來的勇敢,正義,他的內心真的挺敏感的,太在乎其他人的看法,慢慢長大了,理解了父母,理解了同伴的內心,越來越真實鮮活。36歲的郝迴歸,不滿現狀,卻一直不敢改變,活成了他自己討厭的模樣,面對17歲的自己,他努力幫他變得更好,也無形中影響著36歲的自己,完成了那些年少的遺憾。成長的道路上,我們總以為有正確和錯誤之分,總想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殊不知即使明知道是錯誤,但是我們那樣做了,不後悔不遺憾,也是值得的。

  那些陪我們成長的小夥伴,見證彼此青春的朋友,是值得請進生命的。也許若干年後,我們會走不同的路,經歷不一樣的人生,但是那些你很冒險的夢,我陪你去瘋,謝謝你們的陪伴。我們可能沒有郝迴歸那麼幸運,可以去完成未完成的遺憾,但是我們可以儘量減少遺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見自己想見的人,陪伴自己想陪伴的人。

  故事未完待續,期待新的作品。

  我在未來等你的讀後感 篇24

  說實話我是很羨慕主人公。回想我的人生好多遺憾,心情就很糾結,曾經我想過很多很多次:如果能重來一次就好了!如果你和我一樣對自己的人生不滿意,覺得自有點差勁兒,也許跟自己的17歲沒關係,回到今天,我們依然可以有很多事做,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

  從風頭正勁的人生贏家,變得一無所有,心無所屬,茫然慌張。每個人的人生一定都有一個“覺得自己很失敗”的時刻,全盤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做人失敗,處事失敗,人生失敗,就是一個徹徹底底失敗的人,從來沒有成功過。那一刻找不到自我,前途渺茫,一切灰暗,好像做什麼都是錯的。而這時,看起來是最差的時候,也許是最好的時候。因為只有這時,你才聽得到外界的聲音,才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審視自己。

  有的時候,我們表面看起來是無法承受對未來的預知,覺得沒有安全感,實質是對已知未來的無能為力。實際上,我們需要更加勇敢一點,即使改變不了眼前的事情,就坦然面對,我們依然可以對之後的人生負責。

  希望10年後,我愛的人更加幸福,我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依然能很有熱情,即使面對困難也能積極解決。我依然是一個能給別人帶去鼓勵的人,一個能幫別人成長的人,就像書中的主人公那樣!

  過去無法改變,未來才更為迷人,只要你依然年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