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通用6篇)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通用6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1

  暑假,要讀一本好書,讓自己與孩子們一同成長。於永正老師的為師之道《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是一本很接地氣的教育名著,書中描述了於老師在教育教學中的感悟,在教學活動中的偶得,但更多是於老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的故事。讀後,引發我在教育教學中的許多思考。

  每個老師都有這樣的願望,做學生喜歡的教師。經驗告訴我,作為老師,想讓一部分學生喜歡你很容易,但是讓所有的孩子都喜歡你真的很難。要做一位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像於老師一樣,必須具備教學上的智慧、教育中的智慧、同家長交流的智慧,以發展的眼光關注學生的未來,以博愛的胸懷面對全體學生。

  於老師說,要讓孩子喜歡你,必須做一個甘草似的教師,溫和而寬厚,要真心的愛學生,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善待每一個學生。就要放下架子,把自己當做他們的朋友。把學生放在心上。以平等、博愛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師的愛如同陽光一樣能夠溫暖人,嚴而有愛、愛而從嚴,只要老師充滿愛,學生們一定會喜歡。

  於老師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老師喜歡的學生,都不希望自己是老師“討厭的人”,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於老師理解學生這一純真的願望,抓住這一“閃光點”。不論學生在什麼情況下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不挖苦、諷刺、體罰學生,而是耐心地幫助學生認識錯誤、克服缺點,鼓勵學生勇於戰勝困難,激勵學生努力進取。於老師並沒有波瀾壯闊的壯舉,但就是這些近乎瑣碎的平凡小事,卻贏得了學生尊重和喜愛。

  於老師最重要的`教育智慧在於他能把課上得有意思。有意思,“輕鬆”來自哪裡?輕鬆來自老師的舉重若輕,於老師備課時,可能把課文鑽得很深,想得很多,但到了課堂上,不會一股腦兒把備課所得“灌”給學生。於老師一定要研究學情,瞭解了學生的基礎狀況,深入淺出,舉重若輕。於老師的課有意思還來自遊戲,因為兒童的生活方式是遊戲。所以,在於老師的課堂上,會時不時地與學生遊戲一把,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從中體會、感悟。於老師課堂輕鬆來自他的幽默,學生都喜歡幽默的老師,幽默的語言可以使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幽默的課堂使人精神輕鬆。

  於老師語文教學可以概括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於老師的課有情有趣。在於老師的課堂上,學生沒有緊張感,更沒有恐懼感。學生在於老師的引領下,有滋有味地寫字,有滋有味地朗讀,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寫作。於老師說,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的互動過程,情感因素在其中起著巨大的制約作用。於老師說不能乾巴巴地教,不能冷冰冰地教。學生的情感世界空虛、精神家園荒蕪,比知識貧乏更可十倍。

  掩卷而思,為什麼於老師會對語文教學能夠如此高瞻遠矚?他既能跳出語文教學縱覽全域性,又能出神入化的融入其中,歸根結底,我想還是緣於對語文教學的摯愛,對學生的摯愛,對教育事業的摯愛。由此我想,我們做老師的,只有像於永正老師那樣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至少要在學生的生命裡留下什麼,那就是留下語言,留下能力,留下情感,留下興趣和習慣。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2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一書是特級教師於永正先生的“封筆”之作。我認真拜讀了這本書,正如於永正先生自己在書的前言中所說:“本書是我對自己從教五十多年的較為全面的總結。讀者從中可以看出我的教育觀、語文觀、學生觀,乃至於我的性格、為人和其他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書中的第五章《行無言之教》部分對我的觸動頗深,受益頗多。

  這一章的開篇便引用了老子的話:“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其中的“不言之教”指的就是“身教”。身教的力量和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身教”無痕,而且於老師認為這種影響在小學階段尤為顯著。因此於老師說:“老師就是一本教科書——一本學生天天看的‘無字之書’。”

  接著於老師指出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對學生潛移默化、影響深遠的“無言之教”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字。“當老師的(尤其是語文老師),能寫一手好字,第一節課就能贏得學生的好感。”於老師在書中說道:“我的老師和我的語文教學經驗告訴我,寫字的意義太大了,小學生要寫好字。”於老師強調練字要成為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每課要求學生寫的字,自己必先照著字帖練;要板書的詞語,也要練,力求讓板書的字成為學生的“字帖”。要琢磨每個字的間架結構,看準每筆的起筆、落筆,不把每個字練好,不會善罷甘休。

  二是朗讀。於老師說自己備課除了練字,還練朗讀,而且練朗讀花的工夫比練字多得多。“朗讀受朗讀者智力、能力、感受力、表現力、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制約,所以教師要加強修養,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教師如能達到“見文生情”的朗讀水平,即便不講朗讀技巧,只是一遍一遍地讀給學生聽,然後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跟讀,時間久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也會自然而然地跟著提高。

  教師要奉獻全部光和熱。教師要不斷學習,剔除以往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中陳舊的落後的東西,採取現代化的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和引導學生。教師必須勤學不輟,不斷充實自己。知識貧乏是不稱職的教師,對教育事業不忠誠是失職的教師。教師要大力開發學生的聰明才智,讓每個學生身上的才華都放射出燦爛的光彩,讓每個學生身上蘊藏的智慧火花,都熾烈的燃燒起來。

  教師要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意志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教師來說,具有自制力,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行為能夠約束自己的動作、語言,抑制無意的激情和衝動,這既是職業修養中不可缺少的的心理品質,也是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冷靜是智慧的源泉,急躁是無能的表現。教師在盛怒時,要學會忍耐,壓抑脾氣,心平氣和的跟學生對話。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3

  自古以來我們就讚美老師愛生如子,然而時至今日很多愛生如子的老師常常感嘆:一腔愛心換來的是學生對老師的不解與埋怨,這種適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不得不讓我們每一個老師思考:應該怎樣教育學生才更有效?《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告訴我我:老師僅僅熱愛學生是不夠的,還應該充分尊重學生,把學生當作一個平等的人去對待,這樣將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儘管每個學生喜歡一個老師的原因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她的幽默,喜歡她寫得很漂亮得板書,甚至只因為你對他說了一句:恩,做得很好,加油!但他們喜歡的是尊重自己,瞭解自己需要,注意與自己交流感情的老師。

  是呀,尊重是每個人渴望擁有的,學生亦然。尊重學生,正是保護學生自尊心,樹立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一個失掉自尊心的孩子,怎能達到自我實現,又更何談競爭、創新?當老師們恨鐵不成鋼,便用諷刺、挖苦、甚至體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時,不僅不能讓孩子理解你的愛,觸動他們的心靈,更有甚者會直接傷害學生的身心健康,抹殺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扼殺了學生的自主性與創造性,這不是與老師的初衷背道而馳嗎?老師啊,千萬別用愛的名義行踐踏學生之實。

  有的老師為了保持師道尊嚴,居高臨下不苟言笑,為了不讓學生小瞧老師的能力,事無鉅細全部包攬,容不得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學生有錯,便使出“渾身解數”批評指責。然而管理效果卻不理想,學生與老師心理距離拉大了,學生對老師雖有敬畏之心,卻無親近之情,更不敢吐露心聲,班上氣氛嚴肅有餘,卻無生動活潑之氣。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平等的交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於是學生親近了,很多問題便迎刃而解。正如美國教育家愛默生說:“教育的秘決是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老師要放下身段。學生是班級的主人,對於班上的事,不能老師一個人說了算,老師應該放下身段與學生平等的商量,允許學生中有與老師不同的聲音。並且要重視學生的意見,為他們創造機會,巧妙的激發學生積極表達自我的衝動。班裡有了問題、出了事情,也總是尊重學生自己以及班幹部的意見,充分聽取他們的申辯,然後再進行恰當的處理,有時還可以防患於未然。這樣既充分發展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又能讓學生更深的感受到老師的信任,期望,反過來他們尊重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從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良性迴圈。

  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感情,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正經歷著由依附向自主急劇轉變的過程,他們會對老師從早到晚過細的關心指導感到厭煩,他們更渴望老師尊重他們的人格,理解他們的感情。如果老師忽略了這一點,將給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心理傷害。常常提醒自己:讓學生丟臉不是教育目的。如果教育方法是用傷害學生寶貴的自尊心為代價去懲罰學生,這還能達到教育目的嗎?一個連自尊心都沒有的人,能知錯而改嗎?難道沒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了嗎?樹有皮,人有臉,即使再差的學生,也需要老師呵護他們幼小的自尊心。尊人者,人尊之,只有老師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學生才會更尊重、信賴、熱愛老師,這樣的教育才會事半功倍。

  尊重學生,老師要學會等待。陶行知曾經說過:“你這糊塗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要等到做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他們當年是你的小學生?。”十個手指有長短,一個班三四十個活生生的人,個體差異是客觀的存在的,又怎能一個樣?面對認知不一的學生,我們要學會等待。等待不是不聞不問,而是留心觀察等待教育時機。在老師期望的等待中學困生會默默追趕,在老師期望的等待中違紀生會漸漸收斂,在老師期望的等待中優等生會發憤圖強。在等待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體會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絕妙。

  僅有熱愛是不夠的,尊重學生比熱愛學生更重要。尊重產生愛,只有尊重學生,才能真正地把愛送到學生心中,落到教育目標上。而且尊重學生的老師一定會獲得學生的尊敬!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4

  我常常想,好教師應該是怎麼樣的?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教師?家長把孩子交給我,我還給家長一個什麼樣的孩子?這些困惑就像小石子丟進湖泊裡泛起的漣漪,時常在我的腦海裡盪漾,引發我的思考,但卻尋不到一個答案。

  讀了於老先生《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一書,在這裡,我找到了答案。好教師是什麼樣的?我們很難說出具體的評判標準,但是如果學生喜歡你,甚至在畢業之後也時時將你記掛在心上,經常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微信電話問候,想必此時教師的心中必然是溫暖的,滿足的。而於永正老師就是這麼一個有著滿滿收穫的好老師,是值得我們所有老師學習的榜樣。他是怎麼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的?在這裡,談談我的收穫。

  一、愛心

  學生對於教師對自己的關注是十分敏感的,甚至細微到今天老師有沒有看自己一眼,有沒有向自己提問題。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應該是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情感行為。

  剛開學的一兩個星期,班裡學生梓恩的媽媽跟我溝通說:“侯老師,我們家梓恩跟我說上課的時候她老是舉手回答問題,而您沒有經常提問她,她問我說侯老師是不是不喜歡她”。我一聽,覺得孩子的世界真的很純真,我跟梓恩媽媽解釋了班裡那麼多同學,一節課不可能顧及到每個同學,同時也表示以後會多關注。在那之後,我多留了些“心眼”在她身上,課堂巡視的時候我會在梓恩小朋友的位置走過的時候多停留一會,下課的時候也時不時找她說說話。一段時間過後,梓恩媽媽我跟說:“侯老師,您現在是我家的大明星了,梓恩回家總是說起你,她現在特別喜歡你,特別喜歡上您的課,還說考100分不要獎勵票號,要獎勵您跟她擁抱一下”。在學生的世界裡,他們都很在意老師對他們的態度。每個學生——不管是低年級的還是高年級的,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十分在意老師是否注意他,十分在意老師對他的態度,內心深處都渴望老師喜歡他。

  如何表達教師對學生的愛意呢?於永正老師給了我們幾個非常實用的好點子:微笑、肢體語言表達、對學生表示期待、給予特別的獎勵和稱號等等,對於這些做法我很贊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是這麼做的,下課的時候我喜歡跟同學們聊聊天,還會跟他們一起做遊戲,更多的是我還會獎勵學生獎品,有時候是一支好看的筆,有時是一塊巧克力,有時是玩具……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我的親近,感受到我對他們的喜歡。喜歡是相互的,老師喜歡學生,學生也會加倍地喜歡老師。

  二、童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要人們沒有做到以童年的歡樂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裡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歡欣的激情,只要他沒有沉醉於孩子氣的頑皮活動之中,我們就沒有權利談論什麼對孩子的教育影響”。確實,只有我們懷著一顆童心去看孩子,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讀懂他們的行為。正如於永正老師所說的:教了五十多年的書,最終卻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平時在與學生的相處中,我沒有忘記自己曾經也是孩子,孩子課餘時間會找我聊天,有時也會把他們孩子之間的一些秘密告訴我,而我會把自己當作是孩子去融入他們,去了解他們。蹲下來看學生,你會發現比你高高在上,板起一臉嚴肅的樣子更能贏得孩子的尊重。

  三、不要讓表揚遲到

  如果說教育的第一個名字叫“影響”,那麼,它的第二個名字便叫“激勵”。由此可見激勵的重要性。白雲華附獨特的票號獎勵機制,學生非常喜歡。“四好班級”“激情早讀”“文明宿舍”“學習之星”“富豪榜”等等,無不體現激勵的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拿起了這一“武器”,讓孩子在激勵中學習,進步。激勵也要及時,事情過去久了,再去讚揚就失去意義了。在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回答得很完整,我會馬上表揚,督促其他孩子向他學習完整回答問題的好習慣,這樣他以後也能記住,完整回答問題是很好的做法。如果我隔天再去表揚他,那被表揚的體會就會大打折扣,甚至迷迷糊糊不知道老師在表揚自己什麼。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要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多激勵學生,從而使他們不斷進步。

  於老師用一個個經典的教學事例,傳遞著他從教50多年來一直在踐行的為師之道,讓我受益匪淺,既然命運讓我們做了老師,就讓我們做最好的自己吧!生命於我們只有一次。讓我們一同伴隨著學生成長。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5

  首先,要感謝白雲華附劉校給我們推薦了這本書,讓我有機會細細拜讀了於永正老師的這本經典之作,並受益終生。讀完這本書,我被於老師的為師之道深深震撼著,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讀書心得。

  於老師說: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是啊,我們成年人已然習慣了按照我們成熟和富有邏輯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常常忽略了還是孩子的他們的想法甚至常常不能理解他們的做法。我想這正是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所在。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看待孩子的階段性特點,對學生對一份尊重、理解和寬容,這樣不僅可以拉近了我們師生關係還對孩子的學業有很大的幫助,對我們自身來說,也會大大提升我們的'教師職業魅力和自信心。

  於老師把學生之所以喜歡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對比。首先是“溫性”,遇到問題能夠“後退一步”,擺正自己的心態。其次是包容,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記我們自己曾經也是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會惶恐和膽怯,想逃避,但是當孩子有了這樣的心態後,正好說明了他是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個時候我們老師如果抱著寬容的心,去引導他認清自己的錯誤,並知道自己如何去改正錯誤,我想要比狠狠批評他一頓效果更好。

  起碼,我相信孩子的心裡是充滿感激之情的。最後就是調和,在我們執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屢犯錯誤的孩子,這時候我們會嚴厲的批評他,這時候他們對我們肯定產生了牴觸情緒,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老師“及時的揉一揉”,也就是找個合適的機會,適當再表揚一下他,讓他們明白,其實我們是在教育他,幫助他,而不是他的敵人。相信每個老師都會喜歡班上優秀的學生,對於優秀的學生我們常常表揚他們,激勵他們,因為他們的潛能很大,認為他們就是班級的希望和驕傲,這樣往往也會造就部分學生產生高傲的情緒,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引導他們認清自己的不足,才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教育的意義就在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鼓勵他,戒驕戒躁,防止懈怠,一直沿著正路走下去。教育的魅力也恰恰就在於發現每個學生的短處,引導、鼓勵他努力由“不及”到“及”。

  最後,我認為我們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處理教育教學問題都要思而後行,讓學生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帶著思考,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智慧,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和思考中感悟並積澱的。

  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是每個老師的追求,“親其師而信其道”,希望我們都能繼續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6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時常想著如何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暑假我拜讀了於老師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這本書,從中收穫頗豐。現在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讀後感受。

  一、做“甘草”,讓每個學生都感到我喜歡他

  甘草,性溫、味甘,意思就是對學生溫和寬厚。我們班有一個“接話大王”,特別喜歡接話,關鍵是每次接話他都偏離教學主題,有時真是頭疼。當時覺得只是學生的問題,往往還批評了他一頓,現在想來作為一位教育者,我需要以溫和寬厚的心態更加智慧地處理這件事。

  甘草幾乎能與所有草藥為伍,不但能“解百藥毒”,還能提高其他藥物的療效。所以,甘草有很強的包容性。包容就是寬容、大度,有氣量,不計較。“包容”的前提是理解,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有一天早讀課,樂樂遲到了,這是他第一次遲到,我詢問他遲到的原因,他只是說了睡過頭,起晚了。我知道,他早飯肯定沒來得及吃,於是,下課後讓他到辦公室去吃點餅乾。起初,他堅持不吃,也是,他一慣不喜歡吃早飯。於是,我就跟他說了早飯的重要性,並說道:“如果你還想吃我的餅乾,明天還可以晚來一會兒”,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甘草的第三大特性是調和,即做事需要把握好“度”,我們對學生不能一味地嚴厲,也不能一味地溫柔,而是剛柔並濟。同時,在處理班級學生的矛盾時,也需要對雙方進行調和。事情的對錯很容易判定,但是學生心理的調和必須及時跟上。所以,在處理班級學生矛盾時,我會當著學生的面將事情的對錯分析清楚,接著,我會把學生分開,根據需要單獨進行溝通,這是調和最重要的部分,是讓學生心理達到調和必不可少的操作。最後,我會再將學生喊到一起,握手言和。

  二、激勵的魅力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我就是在老師的激勵下一步步成長的。現在,站在三尺講臺上的我,也曾嘗試過很多激勵學生的方法,後來發現,激勵有著無限魅力。

  激勵是大有講究的,首先,激勵需要有針對性。我們需要針對具體的事情。小雨在書寫上一直表現平平,甚至是有些落後。可是,有一天,我驚奇地發現,她的書寫有了進步,書寫整潔度提高了,甚至有些筆畫出現了筆鋒。於是,我找來了小雨後得知,最近她一直在練書法。我首先在班級對小雨進行一番鄭重表揚,然後單獨又找來小雨進行了表揚,接著,我又把小雨的進步通報給家長。結果發現,小雨的書法進步得一發不可收拾,一個多學期後,小雨的書法已經能在競賽中獲獎了。

  接著,激勵需要有引領性。我們針對一件事情實事求是地進行激勵時,千萬別忘記了適當提出一些具有導向作用的激勵。比如,小雨的書法在書寫整潔度和一些筆畫筆鋒上有了進步,那我除了表揚已經進步的方面以外,我還在後面特意強調了如果能把握好漢字的間架結構的話,那就會更完美了!

  然後,激勵需要注意及時性和重複性。及時激勵,我們一般能做到,但是,重複激勵往往會被我們忽略。但是,一種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這就需要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適時、及時地進行激勵。

  三、把課上得有意思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課堂仍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把課上好,是老師的最重要的“看家本領”。有了這個“看家本領”,讓學生不喜歡老師很難。

  雖然新課標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但是,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導。部編版二年級下冊有一首古詩《周夜書所見》。這首詩好似一幅速寫,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漁火化作滿天星星的片刻,幾筆勾勒,立即捕捉住了這轉瞬即逝的景物。這首詩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點漁火,黑白對比,反差特別鮮明。古詩的意境容易感受,所以,在教學這首詩的時候,我有意讓學生自己感受重點字詞的意思。“孤光一點螢”,“螢”一般我們認為是螢火蟲,但是這句詩已經提到了“孤光”,在我的啟發下,學生漸漸明白,這裡的“螢”不是真的螢火蟲的光,而是像螢火蟲的燈光。什麼像螢火蟲的光?原來就是詩中提到的“孤光”,即孤零零的燈光。

  把課上的有意思,我們可以適當插入一些小遊戲,這特別適合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課堂上,喜歡藉助多媒體。比如在教學《小毛蟲》時,我在課前播放了一段小毛蟲化繭成蝶的變化影片。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對小毛蟲化繭成蝶的過程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樣,在我教學時,相對來說,也就容易了。而整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們發言似乎更積極,都有話可說。

  把課上得有意思,也可以來自老師的“有意思”。每位老師身上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氣質,沒有哪種氣質是最好的。課堂上,老師和學生配合默契就是我們追求的課堂效果。所以,上課,我們不必一板一眼,我們可以放鬆自己,活躍課堂,儘量讓每一位學生參與進來。我們不必太注重互動的結果,但是,我們需要看中互動的過程。在互動中,將課堂上得“有意思”。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要想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從自身做起,加強自身修養,刻苦磨練。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也一定是一個讓學生們人人都喜歡的老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