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1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秘,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看<<昆蟲記>>,不知怎麼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時不時還會惹人捧腹大笑,就像跟著法布林走進了大自然,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去大自然探索昆蟲的奧秘。翻開書本往下看,便會了解許多知識:螢火蟲有六隻短短的腳,它們是用碎步小跑的昆蟲,雖然螢火蟲的外表弱小,但是它卻是個肉食動物,是個獵取野味的“獵人”;天牛是破壞樹幹的罪魁禍首,每逢中秋時節,它們躲在樹幹中吸取養分,用半圓鑿形、無據、黑而短但極強健的上顎挖掘通道,並用挖掘出來的碎屑作為食物;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如果不看它那致命的捕獵工具,螳螂其實也不可怕:苗條的身材身著俏麗的上衣,渾身呈現優雅的淡綠色,還有那長長的酷似沙羅的翅膀,真像一位美少女;還有松毛蟲是怎麼產卵和孵化、動物是怎麼催眠狀態自殺的、朗格多克蠍子的毒液有多強,一隻朗格多克蠍子和一隻納???搶侵胝飭街歡加卸敬痰睦コ嫠?岢緣羲?⒔鴆郊椎氖澄鍤鞘裁?……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好像都跳出了書本。以前,我是不怎麼喜歡大自然中的昆蟲,覺得所有的昆蟲都是壞東西,自從我讀了這本《昆蟲記》之後,我發現喜歡上了昆蟲,不像以前一樣厭惡昆蟲了,有時候還會仔細的端詳昆蟲,由於掌握了很多關於昆蟲的知識,現在大部分昆蟲名字我差不多都叫得上了,我真感謝這位感情細膩、思想深刻的天才,用哲學家一般的思考,美術家一般的觀察,文學家一般的敘述為我開啟了一扇通向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大門的鑰匙,讓我又一次接觸了大自然,瞭解了大自然中昆蟲的奧秘。看了《昆蟲記》這本書,我明白了:大自然中的昆蟲也是有它們的生活習慣的,我們不應該討厭它們,試著去接觸它們,你便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上昆蟲了;而法布林的精神讓我也很受啟發:我們應該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該有始有終,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恆心、  信心,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奇蹟的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2

  《昆蟲記》一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之作。

  法布林很小的時候,就對自然界的事物一種親近感,非常喜歡觀察植物和昆蟲。那時候,雖然沒有人教他相關的知識,也沒有相關的書可以看,但是,他卻從小就樹立了成為昆蟲學家的目標。

  我讀《昆蟲記》時,彷彿看到了法布林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資料,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

  法布林的《昆蟲記》裡,那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星辰,還有昆蟲氣味的存在,彷彿自己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一下子聚攏過來。我知道了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秘。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尿殼螂是如何滾動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識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了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當我依依不捨的放下《昆蟲記》這本書時,心裡還沉靜在昆蟲的世界中。

  以前,我看到昆蟲就很害怕,總是以為碰到昆蟲就會出現什麼不良的症狀。但是《昆蟲記》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他讓我感到了昆蟲的奇妙,昆蟲賦予了大自然色彩。當我翻開書的第一頁的時,我就對昆蟲失去了恐懼。而法布林老人也讓我感受到了昆蟲的奇妙。

  拿螳螂來說吧,當我看到螳螂這個字時,總以為它很溫柔。可昆蟲記才讓我知道它是一種很難以對付的小昆蟲。身上有各種暗器。比如,它有如針般的硬鉤,可以用鐮鉤鉤住你的手指,它有鋸齒的尖刺,可以用它來扎,刺你的手;它還有一對鋒利無比而且十分健壯的大鉗子,這對大鉗子可是相當的危險,有很強的威力,當它夾住你的手時,那滋味可真不好受。

  看,雖然螳螂小,但法布林老人使我對它產生了防備。還有一些螢火蟲,被管蟲,焦葉峰等等……昆蟲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上的萬物不能看外表就知道它的性格,而是看它的內心才知道它的性格。

  總之,昆蟲的奇妙是無處不在的。所以,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的昆蟲的話,就和我一起看看《昆蟲記》吧!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3

  暑假裡,我如飢似渴地看完了五六本課外書,其中《昆蟲記》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剛拿到手時,說實話,沒多大興趣,因為我本身對昆蟲就沒什麼好感!但看了幾頁後就不知不覺和作者一起沉迷在了昆蟲世界裡……

  作者十分喜愛昆蟲,痴迷到為了一個昆蟲而徹夜不眠的狀態,書中五六七章節講到了昆蟲的婚戀習俗和奇特的產昆蟲寶寶的經過,再次讚揚了母愛的偉大!“有一種蟹蛛,產卵後就全神貫注地守著,一有風吹草動就進入戰備狀態,揮著一條腿威嚇不速之客,直到趕走那些外來者後才會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崗位。母蟹蛛用身體來遮蔽它寶貝的卵,忘記了飲食,拋棄了睡眠,兩三個星期後,因為滴水未進,母蟹蛛越來越瘦了,衰弱的可能隨時死去,但它會堅持等小蟹蛛們全部出生後才慢慢地縮成一個僵硬的屍體!”讀到此,我的眼眶溼潤了,偉大的母愛太感人了!想想我的母親,媽媽一邊上班一邊要照顧我的起居飲食,特別是前段時間我感冒發燒了,媽媽擔心的直掉眼淚,火熱的夏天,媽媽不開空調也不吹電扇,說不利於我的病情,整個晚上就一直守在我旁邊給我扇扇子,用溫水給我擦試……而我呢?我能回報她什麼呢?

  第七章節還講到炎熱夏天裡終日唱歌的禪的歌唱秘訣和第八章節裡螢火蟲發光的原理,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以前只知道夏天在老家的夜晚能看到發著光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卻不知道它為什麼會發光;以前只知道在老家越是炎熱樹上的禪叫的越是歡快,卻不知道它的聲音是從哪發出來的。讀完整篇文章,我受益匪淺,原本對昆蟲毫不瞭解的我一下子對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原本甚至有些討厭蒼蠅蚊子類的昆蟲,現在卻對它們有了另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因為它們像人一樣,有血、有肉、有感情!昆蟲們和我們人類一樣,也在不斷的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在屬於他們的樂園裡快樂地生活著,我們要愛護昆蟲,保護昆蟲!

  整篇文章令我感動和敬佩的還有作者法布林先生!他耗費一生的時間來觀察、研究“蟲子”,他的堅持不懈和忘我的觀察研究,正是我所缺少的!以前考試或寫作業,有些題目我都會的,但粗心大意導致錯題、失分!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我要學習法布林的細心和毅力,要有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法布林是法國人,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是中國人,我也有自己的夢想,也有一個美麗的中國夢!但要把夢變成現實,還需要我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4

  暑假到了,熾熱的陽光一直灼燒著大地,將我外出的機會全都燒沒了。一個人待在家裡實在是無聊得難受,正準備找點什麼事情做時,目光無意間落到了角落旁積著灰塵的一本書上。那是以前老師叫我買的《昆蟲記》,因為當時我覺得叫這種名字的書一定枯燥無味,隨便翻了翻就把它擱在一旁了。現在我懷著期待的心情又慢慢的翻開了這本書……

  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我想的那麼無趣。它把我帶到了一個美麗無比的小世界,這裡春意盎然,涼風習習。和煦的風輕輕拂過湖面,蕩起了一圈圈的漣漪。這裡有悅耳的蟲鳴,讓人陶醉在那淡淡的泥土香氣裡。許許多多的昆蟲一起譜寫出了一曲美妙的樂章,讓人心曠神怡。

  這本書的每一章都浸透著作者對大自然,對生命,對昆蟲的喜愛。作者法布林刻苦鑽研了五十餘年,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私有世界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昆蟲。他用盡了畢生的精力,對昆蟲進行了大量的觀察與實驗。認真細緻的記錄了昆蟲們的生活習性。並把自己親自觀察來的第一手資料展現給人們。在讀的過程中,彷彿自己也置身在那個美麗的昆蟲世界一般……讓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在沒有讀過這一本書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原來昆蟲也有這麼可愛的一面!“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觀察有多麼的細緻。他像一個孩子一樣,充滿了旺盛的好奇心,用優美靈動而又不失幽默的語言記敘了昆蟲的各種生活習性,還把人類所不知道的昆蟲的另一面展現了出來。 《昆蟲記》這本書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這是由昆蟲所譜寫出的美妙樂章。當然,如果沒有法布林五十年的潛心研究,我們也不可能會了解這一個如此美麗的昆蟲世界。這本書到處都洋溢著作者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即使是像昆蟲那樣微小的生命。我們還應該學習作者法布林那一種堅持不懈的毅力,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的努力奮鬥。認真讀讀這本書吧,你一定會收穫很多很多。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5

  點評:欲揚先抑,說明《昆蟲記》對自己的影響之大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法布林的傳世之作。作者把自己的一生都融入到了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下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的記錄下昆蟲的本能和習性。螢火蟲、蟬、蟋蟀、蝗蟲、胡蜂……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生活,它們的出生、進食、勞作、捕獵及繁殖後代等等所有細節都可以在《昆蟲記》中找到。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並不像一般的科學著作那樣乏味枯燥,而是散發著濃郁的文學氣息。語言輕鬆詼諧,平實的記敘卻又是詳細、具體、清新自然,而又不失幽默。

  點評:簡介《昆蟲記》 的內容

  “昆蟲是不是一定要以這種響亮的傾訴和喋喋不休的表白來吐露它們的愛情呢?透過大量的考察可以知道,兩性之間的靠近會讓彼此沉默。所以,我認為蟈蟈的小提琴,雨蛙的風笛管,山蟬的音鈸,都只是表明生命樂趣的手段,這種樂趣任何動物都有,任何動物都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慶祝。”瞧,多麼細緻的觀察,多麼生動的語言。法布林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用美術家一樣的觀察,文學家一般的敘述,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的大門。

  點評:品評書中內容

  記得小時候,我只觀察過一種昆蟲,就是蝸牛,也許是它軟軟的身體總躲在殼中,所以我才不那麼害怕吧。我最感興趣的是蝸牛爬行為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可這個“膽小鬼”沒等我的手碰到它,就把頭縮排殼中,幾次嘗試都沒成功。最後,用一塊尖石頭小心地敲破蝸牛殼,才掏出他的身體,黏黏的,讓我噁心,也就失去了繼續觀察的耐心。還是後來上網查資料,才知道那是足腺分泌的粘液,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點評:聯絡自己的生活

  看過《昆蟲記》,再想到我的那次觀察,真讓人羞愧。法布林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探索生命世界的本來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的科學真理。《昆蟲記》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

  點評:得到啟發

  我們愛科學,我們學科學。只有像法布林那樣有嚴謹的科學精神和態度,才能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科學!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6

  “法布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特別是他寫的的《昆蟲記》。他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觀察昆蟲上,寫出了這部哲學著作,他用擬人的手法,用幽默易懂的語言撰寫出了這本老少皆宜的文學經典。

  說起來,這本《昆蟲記》還是在我上三年級時媽媽買給我的。一開始我並不喜歡這本書,買回來後我碰都沒碰,任它在角落裡“生悶氣”。原因是:我討厭蟲子!雖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可我還是不忍去看書裡那栩栩如生的蟲子畫像。

  在我眼中,蟲子都是那種,那種長長的,軟軟的,慢慢蠕動的傢伙,還時不時打個卷兒,圈個圈兒……咦——太噁心。還有那蜘蛛,那麼多。只要看到它,我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出它們一個接著一個爬到我身上的樣子……掉下來再爬,掉下來再爬。雖然我很欣賞它們那契而不捨的精神,但是我想在那時候,我就不會這麼樂觀了。這種一見到蟲子就想跑的衝動一直到了五年級才有所好轉。現在我已經完全不怕蟲子了,還能拿起來逗它玩。

  就在六年級的一個暑假,我才記起來我還有一本書沒看。於是,我翻開了《昆蟲記》。我完全被裡面的昆蟲世界吸引住了,讓我完全對昆蟲產生了極大的改觀。法布林先生讓我知道蟬的真實面貌。在《伊索寓言》上,蟬都是懶惰的,整個夏天除了唱歌什麼也不幹。愛勞動的螞蟻在儲備過冬的糧食,勸蟬也開始準備,可是蟬不聽。到了冬天蟬沒有東西吃,餓死了。可實際上,蟬是活不過秋天的,而且蟬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喜悅才唱歌。當他在一個無比黑暗的環境下生活了四年,終於破土而出,這難道不令它感到高興嗎?

  在現實生活中,螞蟻才是最不講理的那一個。由於其他昆蟲都沒有蟬這種在樹上打洞的能力,但又沉醉於樹汁的美味,於是開始搶奪蟬好不容易打出來的“樹井”。其中螞蟻是最不知羞的傢伙,它們有的咬它的翅膀,有的則拉扯它在樹幹裡的嘴。蟬被弄得實在煩了,就飛走了,而那甜美的“樹井”就這麼被螞蟻們佔領了。

  有的昆蟲看上去遊手好閒的,可是讀了以後才發現原來它們為了生存在進行著無比激烈的競爭啊。是法布林先生令我領悟到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昆蟲其實是非常神秘偉大的存在。只有我們用無限的愛心和不懈的努力才能獲得自然界寶貴的真理。

  這裡充滿著最真實,最自然的世界。雖然殘酷,但卻神秘,雖然危險但卻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我們進一步探索這奇妙的昆蟲世界。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7

  讀了法布林的《昆蟲記》,還沒讀完,我就有很多感想。現在寫出來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法布林出生於法南部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他就被那些可愛的昆蟲吸引,他也很喜歡觀察昆蟲。小時候,喜愛昆蟲的他,常常把這些有趣的“小玩意”帶回家,因此常常被他的父親和母親說。無論父母怎樣勸告,他都不聽,揹著父母,跟那些有趣的“小玩意”打交道。最後,喜愛昆蟲、熱愛觀察昆蟲的他成為了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被譽為“昆蟲之父”,同時還獲得了“昆蟲界的荷馬”、“科學界詩人”的美名。《昆蟲記》是法布林的著作,他用了一生的經歷和仔細認真的觀察才將它完成,裡面確切的寫出各種昆蟲的習性,同時也見證了一些客觀的事實。

  自古以來,流傳著蟬和螞蟻的故事:夏天,蟬一直在高興的唱歌,到了冬天,蟬又冷又餓,想去給螞蟻借幾粒糧食充飢,可吝嗇的螞蟻不肯借,說:“你夏天唱歌,那麼冬天你就去跳舞吧。”這個故事讓很多人都認為,螞蟻是勤勞的,蟬是懶惰的。事實卻不是這樣,法布林透過仔細的觀察,證實了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事實上螞蟻是個貪得無厭的剝削者,他把所有的糧食都存到自己的糧倉裡。無論何時蟬都不會跑到螞蟻門前嚷嚷,許諾將來連本帶利一併奉還。恰恰相反,是螞蟻餓得不行,跑去乞求這個歌手。螞蟻去求蟬,蟬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的糧食給螞蟻吃。甚至,秋天有些蟬從樹上落下,貪得無厭的螞蟻就把蟬分解,還被他們存入糧倉。法布林透過仔細的觀察,改變前人的錯誤,得出了正確的結論。我們做事,老是說名人怎樣說,而不是透過自己的觀察得出的結論。所以讓很多的謬論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因此我們遇事要仔細觀察,讓事實來說話。這是我得益於法布林的《昆蟲記》的第一點法布林的《昆蟲記》給我的第二點感想,是描寫生動活潑,把抽象的東西,變得活靈活現躍然紙上。比如下面這段:

  “它用它那如鑽頭般的細嘴,在自己那永不幹涸的酒窖中鑽了開來。它不停地歌唱著,落在一棵小樹的樹枝上,鑽透那堅硬平滑被太陽曬得汁液飽滿的樹皮,它從鑽孔中把吸管插進去後,便一動不動地、聚精會神地、美滋滋地沉浸在汁液和歌聲的甜美之中。”這段話是外形描寫。寫出了這一連串的外形與動作描寫,繪聲繪色地寫出了蟬夏日的悠閒與從容。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8

  我是一個喜歡看書的女孩,從小就喜歡看一些課外書。幼時看安徒生爺爺的《白雪公主》《醜小鴨》《灰姑娘》……前段時間,我又迷上了《查理九世》。從我看的這些書裡,你應該知道我是喜歡哪類書的女孩了吧!沒錯,我就是一個愛看小說和童話類書的女孩。而我最討厭看的則是科普類和歷史類的書了。可前不久,語文老師卻安排我們讀《昆蟲記》!回到家後,原本是帶著無奈的心情讀《昆蟲記》的,沒想到讀了以後,我一下子就被書中的內容給吸引了。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它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名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在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昆蟲的史詩”。讀過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白蠍自殺之謎”這一節。這節大意是這樣的:有人說蠍子遇到危險就會自殺。於是,作者就做了一個實驗。他用燒紅的木炭圍成一圈火牆,然後把一隻白蠍子放進火牆裡。熱浪烤在蠍子身上,它倒退著把自己身上的鉤子一會兒伸直,一會兒彎曲,動作快極了,使人看不清楚。突然,它一陣抽搐,接著,就一動不動了。作者用鑷子把白蠍夾到一塊涼沙土上,過了一個多小時,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蠍子竟然奇蹟般地活過來啦,和以前一樣變得生氣勃勃了!這個實驗證明,根本就沒有蠍子自殺這種事情,無非是人們亂猜測而已!

  讀了這一節,我不禁思緒萬千:世界上大概除了人以外,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不會自己結束生命。其實不管遇到什麼情況,自殺都是一種怯懦的表現。大家都認為生命是一種很寶貴、美好的東西,既然上天賜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那我們就應該勇敢地面對苦難,珍惜生命,也回報他人!由此,我還聯想到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就拿我說吧,我經常會因一道數學題不會做就生氣、苦惱,有時候甚至乾脆不做,去問同學答案,這應該也是一種怯懦的表現吧!

  啊!真沒想到,我竟然被一本科普系列的書給吸引了。讀這本《昆蟲記》遠比讀好幾本童話書和小說還要強。以後,我要多讀一些科普、歷史類的叢書,不能討厭它們。

  同學們,書籍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要多看課外書,這樣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給予我們快樂和感悟,還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呢!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9

  假期,媽媽陪我逛書城,我挑選了一本法布林的《昆蟲記》。回去的車上,我就開始閱讀了,沒想到,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後來,又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媽媽說:“孩子,這就是愛不釋手。”

  《昆蟲記》讓我增長了許許多多的知識,有的讓我覺得好笑,有的讓我覺得有趣,有的讓我覺得好玩,還有的讓我覺得好可怕。我來給大家講個關於螢火蟲的知識,它讓我大吃一驚。

  《昆蟲記》說:螢火蟲看上去既小又弱,像是與他人無害,可它卻是最小最小的食肉動物,是獵取野味的獵手,而且,捕獵時還相當地狠毒。它的獵物通常是蝸牛。螢火蟲在啃噬獵物之前,先對它施行麻醉,使之失去知覺。它的獵物通常是很小的蝸牛,個頭還沒有櫻桃大,是處於變形狀態的蝸牛。夏日裡,這種蝸牛一大群一大群地聚集在稻子和麥子的莖稈上,一動不動地呆上整整一個夏天。正在這時候,我不止一次地觀察到螢火蟲對獵物發動攻擊,對之施以靈巧的外科麻醉手術,使獵物在顫動的莖稈上昏死過去,然後,對之下口,美餐一頓。

  我驚呆了。在我心目中,螢火蟲是夏天的小精靈,他們掛著一盞小燈籠,飛到東,飛到西。他們在草叢中一閃一閃的,給漆黑的夏夜點綴著一顆顆珍珠。我非常喜歡螢火蟲,經常會去抓一隻,看它在我手中發光,再放飛。原來,這一顆顆“珍珠”可能正在捕捉獵物,而且是對還沒有成長的蝸牛實施麻醉,吞吃。太殘忍了!看似弱者的弱者並非真正的弱者!我想到了,外表只是一種迷惑,外表不代表本質。我更想到了,不可以輕視任何事物,它們都是強大的。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還要閱讀更多更多的書籍,武裝自己。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10

  有這樣一本創造了奇蹟的書,為什麼說它創造了奇蹟呢?因為它記載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生育和死亡,而且它創造於十八至十九世紀之間,在那個時期,昆蟲學家的“田野實驗”是不被認可的,昆蟲學家們只是將昆蟲做成標本,睜大眼睛觀察,卻不考慮真正的昆蟲的習性與本能,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敢於衝破傳統思想的昆蟲學家——法布林。 初看這本書的題目,還以為是一本科普讀物或是觀察記錄什麼的,所以並沒有在意,只是漫不經心的去閱讀它,可當我讀了才不到一半的時候,我便被它深深的吸引了。

  於是,昆蟲的顏色是從哪裡得到的?蝗蟲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些問題久久縈繞在腦海裡,使我不得不如飢似渴的讀完了它。這本書使我受到了無數的啟發。 蟬,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雖然在炎炎夏日為我們帶來了高昂的歌聲,可人們似乎並不喜十分歡它。法布林拋開世人對蟬的看法,開始了他對蟬的研究。很快,他便發現蟬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反之,被人們授予極高榮譽的螞蟻竟然是兇悍的劫掠者,它們將蟬辛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這使我懂得看待問題時不能光依據別人對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尋覓真正的答案,並且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鑽研。 寄生蟲,這種似乎被世界上所有人所唾棄的昆蟲很快也成了法布林的研究物件。在人們看來,它們天生懶惰,靠奪取別人的勞動成果來維持自己的生存。但法布林在妥協此看法的同時也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他認為從本質上來說寄生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行獵行為。

  表面上是坐享其成,但實質上寄生蟲付出了勞動。他還舉了幾個例子來證明了這一觀點。為寄生蟲家族洗去了千古罪名。法布林這種求真精神使我大受感動,他不論昆蟲們曾經作了什麼,只從自己的實驗裡去真正的瞭解他們。 法布林的這部書,咋看起來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可當你深入去了解它,你便會發現,法布林不僅是一位昆蟲學家,還是一位作家!

  “螢火蟲的光是白色的,非常柔和而且幽靜,沒有一點兒刺激,就像星星的光華被這隻小小的昆蟲給收集起來了一樣。讓我們懷疑天上的星星原本就是無數螢火蟲在那裡睡眠。”如此一段優美的文字正是出自法布林之手。因此,人們讚譽法布林“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書寫”。 總而言之,《昆蟲記》這部書給了我無數的樂趣與無數的啟發,我認為這是一部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的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體會和感想,一定會知道的更多。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11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以無比熱情、追求真理的精神,傾其一生心血著成的科學鉅著,也是世界公認的青少年經典好書。在他的筆下,昆蟲世界是如此千奇百怪、生機盎然,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為了生存和繁衍進行著不懈的努力,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尤為出彩,表現出了驚人的靈性,令人大吃一驚!

  《昆蟲記》不僅僅是簡單的昆蟲記錄,作者是以人性的角度來觀察昆蟲世界,研究的是“生命的活態”、“生命的過程”“生命與環境之間的有機聯絡”“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密切交往”,透過小小的昆蟲來反觀人類社會,表達出了作者對大自然深刻的人文關懷。

  看《昆蟲記》比看言情小說或戲劇更有趣味,更有意義。我看《昆蟲記》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好奇心,更重要的是想見識一下不同種類的昆蟲,自然界中的它們真的會像書中所寫的那樣神奇嗎?我對小小的昆蟲的好奇,是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之情。

  讀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受益匪淺,書中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知識,開闊了我的眼界。作者的文學功底也是了得,文章寫得很好看,法布林的文學素養更是讓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啊!就讓《昆蟲記》帶領我們走向大自然,去仔細觀察挖掘身邊的小小昆蟲世界的秘密吧!

  3、關於昆蟲記讀後感400字 讀《昆蟲記》有感

  在寒假裡,我閱讀了法布林先生的《昆蟲記》。它以昆蟲的角度告訴我們人類昆蟲的生活,讓我頗有感悟。

  法布林先生用他獨特的文字,給我們講訴了一個既平凡又奇特的昆蟲世界。在書中,我第一次知道了螳螂是“溫柔的殺手”;弱小的螞蟻在昆蟲界的身份居然是“強盜”;雄蟋蟀居然是“田園歌手”;幼小的蜘蛛居然能貼著牆飛!這本書帶領著我去尋找昆蟲瞭解昆蟲。

  看了這本書,我同時也感到很愧疚,以前我很害怕昆蟲,經常用面紙捏死它們。透過這本書我知道了,昆蟲也是有生命的`,不能隨意毀掉昆蟲的一生。不管是益蟲還是害蟲,都是大自然的一員,我們不要傷害它們,要保持生態平衡。

  一個人用他一生大部分的時間來了解昆蟲,檢視昆蟲的洞穴,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連在樹洞裡的蟲卵、像細絲一樣的糞便,都觀察得仔仔細細,這難道不是一個奇蹟嗎?在四年級上冊的課本里,有一篇,《蟋蟀的住宅》講了蟋蟀生活的習性,同時,也表現了法布林先生觀察的細緻、認真、仔細。

  《昆蟲記》讓我的眼界開闊了!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12

  在19世紀的一天下午,法國有一個少年,他正趴在草坪上觀察著某種小東西,過往的馬車、人群都沒有引起他的注意,他聚精會神地做著筆記,對別人的嘲笑與呼喊毫不理睬。他就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

  《昆蟲記》,它是一本傳奇之作,它融合了法布林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法布林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人文精神統領在自然科學的龐雜實據,蟲性,人**融,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鉅製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沒有哪位昆蟲學家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傢俱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但法布林做到了!

  然而,法布林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偏見”,二是“貧窮”。法布林勤奮刻苦,銳意進取,從農民後代變成一位中學教師:中學教書二十餘年他兢兢業業,同時業餘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發表過出色的論文。儘管如此,他想“登上大學講堂”的夢想始終沒有實現,開闢獨立的昆蟲實驗室的願望始終得不到支援。教育,科學界權威們,骨子裡看不起他的自學學歷,看不慣他的研究方向。這種漠視與某些人的虛偽,庸俗,妒忌心理合拍,長期構成對法布林的偏見。法布林生在窮苦人家,靠自己打工,讀完了小學,中學;成年後只靠中學教師的工資,要顧慮七口之家的生活,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然而,法布林沒有向“偏見”和“貧困”屈服。他依然勤於自修,擴充知識儲蓄,堅持不懈地觀察試驗,不斷獲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擊“偏見”。他擠出每一分錢,購買壇、罐、箱、籠,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積累研究資料,化教書匠之“貧困”為昆蟲學之富有。

  法布林活了九十多歲,他耗費了他畢生的精力來研究昆蟲,來寫這本書,正是他這樣的堅持與熱愛,才為後人們留下了《昆蟲記》這一部“科學與詩完美結合”的傳世佳作,使我們能夠遨遊在昆蟲的世界裡。

  迎著“偏見”,伴著“貧窮”,不怕“犧牲”,“冒犯”和“忘卻”,這一切,就是為了那個“真”字。追求真理,探索真相,可謂“求真”。求真,這就是“法布林的精神”。讀《昆蟲記》,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昆蟲的大千世界,更應該看到的是法布林“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13

  《昆蟲記》讀後感《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的一本著作,法布林將自己的畢生精力放在對昆蟲的觀察和實驗中,在這本書中,他帶領我們去了解了另一個奇妙的世界——昆蟲世界,他透過自己畢生的觀察、實驗和真實的記錄,讓我們明白了許多大自然中的科學真諦。

  昆蟲世界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世界。在閱讀《昆蟲記》時,我發現:世界上聰明的生物並不是只有人類一種,許多小昆蟲也是很聰明的。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將自己的獵物弄得不能動,而不是將它弄死,這樣小赤條蜂出來時就可以吃到新鮮的食物了。再比如舍腰蜂為小舍腰蜂捕蜘蛛時,只會去捉小蜘蛛,這樣一來,每隻小蜘蛛可以吃一頓,食物就可以保持新鮮了。

  昆蟲世界是一個充滿殘酷的世界。為了生存,一些昆蟲不得不將自己變為一個殺手,只有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殺手,它們才能夠保全自己,才能夠生存下來。例如可以在夜晚發光的、美麗的熒火蟲,它是一位點燈的麻醉師。它會讓它的獵物在不知不覺時成為它的美食。它最喜歡吃蝸牛,它捕食蝸牛時,會先將毒液注射到蝸牛的體內,讓蝸牛失去知覺,然後再享用美餐。不過,它向蝸牛體內注射毒液時一點也不像在捕食,它態度平靜、神情溫和,倒有點像它在和蝸牛親暱一樣。它真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啊,真是太殘忍了。

  昆蟲世界還是一個充滿母愛的世界。昆蟲世界與我們的世界一樣,有壞的一面,當然也有好的一面。並不是所有昆蟲都是殘忍的殺手,在昆蟲世界中,也有許多富有母愛的昆蟲。例如蜘蛛。在人們的眼裡,蜘蛛是一種醜陋、殘忍的動物,一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是後來,我發現:蜘蛛是一個可以為孩子捨棄性命的母親。蜘蛛一次要產幾百顆卵,前幾天蜘蛛會產一些食物給小蜘蛛吃,可是幾天後,小蜘蛛的食量變大了,它便將小蜘蛛圍到自己身邊,將自己做為食物。當它被小蜘蛛吃完時,小蜘蛛已經能夠獨自生活了。它為了小蜘蛛能夠生存,竟然將自己作為食物,真是太感人了。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充滿智慧、殘酷、母愛的昆蟲世界,地球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有聲有色。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14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它被譽為“昆蟲的史詩”,而且一問世就被看作是昆蟲心理學的誕生。讀後我有許多感觸,也瞭解到了昆蟲們的各種習性。

  這本書記錄的是生物界中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昆蟲,有螢火蟲、螞蟻、蜜蜂和蟑螂等等,在大自然重是怎樣生活的,是吃什麼樣的食物的,是怎樣捕獵食物的,如何繁衍後代,如何在雷雨中得以生存的,等等。

  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一些平常我不瞭解的。例如螢火蟲的身上有斑斕的色彩,身體是慄棕色的,胸部呈現紅色,身上的花紋是環形狀的,邊緣還點綴這幾顆小紅點,如同穿了一條美麗的群子。還有在這本書中我還了解到怎麼可愛的螢火蟲竟然是一個肉食主義者,而且手段很毒辣,獵物也是如櫻桃般大的蝸牛,這真是我萬萬不曾瞭解到的事情,一隻如此嬌小的螢火蟲竟然會以比它大好幾倍的蝸牛作為下手物件,並且幾乎無一不漏,這讓我聯想到一個在動物界,人類界,甚至連昆蟲界都可以行的通的道理——“弱肉強食”的道理。

  不僅瞭解到了螢火蟲,我還了解到一種有趣的叫泥水匠蜂的昆蟲。它造的屋子全部都是用泥土做成的,而且也沒有加水泥,或者其他能讓它堅固的東西。那你會問那屋子為什麼能住昆蟲的。讓我來告訴你其實,它們用的是從溼地上取來的潮溼的泥土。但是,那泥土很寶貴,所以,泥水匠蜂每次都會來回飛好幾次,而且一次也不休息,直到做好房子才好。而且,它們做的房子不容易倒塌,很堅固。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瞭解到昆蟲界竟然有如此至多的昆蟲,和它們的生活習性,這些事情都很有我們人類好好學習的。列如:泥水匠蜂造地屋子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螞蟻們的團結友愛的品質,還有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其實,在人類的生活中也有許多以昆蟲為啟示而發明的東西,如:以蜻蜓的翅膀而發明了直升飛機,以螢火蟲到人工冷光等等。可是,人類有時為了個人私利,而大量捕捉昆蟲,如:蝴蝶谷的蝴蝶,因人類的捕捉而變得數量稀少,有的種類甚至滅絕,現在的蝴蝶谷已經不再那麼美麗奪目,充滿生機。所以,我們要保護昆蟲,要知道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而不是隨意的被人類捕捉,賣錢。像這本書的作者一樣,去大自然中探秘,去了解動物、植物和昆蟲,也許會慢慢的喜歡上大自然。

大吃一驚的知識——讀《昆蟲記》有感15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令我深有感觸。

  這本書的作者法布林將透過常年的仔細觀察,不斷實驗,得出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讀者讀得興趣盎然,讀完仍令人意猶未盡。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法布林日復一日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裡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集作者一生之感悟,研究之成果,以蟲反映世間永珍,融作者畢生之汗血於一書,內容細緻入微可謂神來之筆,已然不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