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1

  這個寒假我開始了課外閱讀。我選擇的讀本是我國通話創始人,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一直以為《稻草人》是一篇長長的童話故事,讀過之後,才知道這是一部由許多小故事組成的文集。一個個童話故事吸引了我,裡面既有調皮的猴子,溫順的老牛,也有善良的稻草人和姦詐的飛蛾。讀完之後,我發現其中包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這些道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也開始學著思考,從故事中學習分辨真與假、善與惡。

  《稻草人》這篇童話講述的是稻草人的主人是個命運悲苦的老婦人,在一個晚上,她的田地被蟲子吃光了;一個漁婦無暇顧及生病的孩子,夜晚去抓魚,但是抓來的鯉魚卻死了;一個女人不想再被親人賣,投河自盡了。而稻草人一直站在麥田裡,看著這些事情發生,他救不了稻子、漁婦、生病的孩子、鯉魚和女人,透過這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的展現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

  《古代英雄的石像》講述的是一塊山石被雕刻成古代英雄的石像後,很驕傲,忘了自己本來也是塊石頭,還看不起底座上的小石頭,最後在一天半夜裡忽然倒下來,碎成千塊萬塊。這個故事使我懂得:石像雖然高大,但也離不開腳下石塊支撐,與其做一個空虛的石像,還不如做一條真實的的石子路,讓人們高高興興地走。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更是身邊的人幫助的結果。

  讀了《小白船》後,我覺得小男孩和小女孩是非常善良和純潔的,就像他們乘的小白船一樣,其實那個長的可怕的男人心地也是善良的,有時候我們判斷一個人是不可以以貌取人的。

  這本書語言優美,淺顯易懂,故事也很有教育意義。描寫透徹、細膩、透過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我看著這本書,猶如身臨其境,好像從書中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走過一般。這真是一本好書,我喜歡這本書。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2

  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在稻田的中央,用來驅趕叼稻穀的麻雀等。寒假裡,我讀了葉聖陶爺爺寫的《稻草人》。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說,不能動,和現實生活中似乎也沒有什麼很大的區別。唯一不同的是他有思想,一心想幫忙受傷害的人們。

  這個故事十分感人。稻草人的主人是個年邁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生病去世了,老太太因為悲哀過度,她落下了動不動就流眼淚和心痛的毛病。再加上前幾年鬧水災,莊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乾癟癟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皺紋。這一年,然後稻子長得很壯實,而且雨水也不太多。然後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但是稻子的天敵——一種灰色的蛾子飛來了。它們在稻葉上安了家,肆無忌憚地下了很多卵。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們並不把他放在眼裡。稻草人想到主人悲哀的臉,然後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運,心裡像刀割一樣。稻草人多想告訴老太太,可他不會說話,他好難過……可能是想到老太太的遭遇,也可能是感受到了稻草人內心的痛苦,我的鼻子在這時突然有些酸,這一切都是因為那隻蛾子,想到那裡我也想起了生活中和老太太,稻草人有同樣遭遇的人。躺在床上的老爺爺呻吟著,但他家太窮了,沒有錢治病,他的家人只能在一旁陪伴著,然後沒有任何的辦法……

  這時,河裡傳來一陣咳嗽聲,原先河面上停著的小船裡躺著一個病重的孩子。然後他用輕微的聲音叫媽,可他病得太重了,根本叫不響。然後他的母親是個漁婦,靠捕魚為生。孩子口渴急了,喊著要喝茶,但漁船上哪裡有茶呀?婦人只好舀了一碗河水給他喝。婦人捕到一條鯽魚放在桶裡,那桶就在稻草人的腳下。稻草人多想燃燒自己為孩子燒那條鯽魚補補身子,多想拆開自己給孩子一些溫暖。但他只能一動不動地待著,他悲哀極了……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3

  善良的稻草人,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卻極好,一心想幫助那些苦難的人們。合上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稻草人的形象在我的腦海裡一直揮之不去。

  《稻草人》是葉聖陶爺爺的一本童話集,裡面的小故事情節都非常的有意思。我最愛看,最念念不忘的是《稻草人》這個小故事。書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文中那些優美、誇張、幽默的寫作片段,令我讀得難捨難忘。

  故事中那位年邁的老太太悲慘的遭遇使我心裡滿是難過,她一顆一顆、千辛萬苦親手種植的小麥被蛾子啃得精光,她沒有丈夫,沒有兒子,身體又有病,連飯都吃不飽,多麼不幸的老人,而稻草人看著這一切,心裡像刀割一樣,卻說不出話,幫不了老人,它特別傷心……

  那個可憐的孩子生病了卻連口茶都喝不上,還有那個不幸的女人,他的丈夫賭博輸掉了一切居然還要賣了她,逼的苦難的女人跳河自殺……

  稻草人著急難過,它說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上任何忙,看著一件件悽慘的事在眼前發生,卻無力改變,它的心裡急,怨,恨,慚愧……

  無奈的稻草人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受難了,它內心痛苦自責,它倒下了……稻草人那顆清澈透明的玻璃心接受不了現實殘酷的碾壓,碎了……

  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稻草人沒有名字卻有思想,稻草人充滿著愛心,時時為他人著想。它默默無聞,卻盡職盡責。雖然,它那顆玻璃心最終碎了,它最終不敢面對苦難的人們,它無力的倒下了,但它善良的本質和那顆愛心卻依然在閃光,依然讓人們難以忘懷,依然值得人們學習。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4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人類進步地階梯”、“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一連串地名言都在欣賞書,讚歎書。我最近也看了一本書《稻草人》,我被它地情節所吸引,我被它地精神所動容。

  《稻草人》一書是由中國著名作家葉聖陶所著,它是由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而出。每個小故事都有著它地寓意,都揭示著道理。我最喜歡其中一篇《蠶和螞蟻》。

  《蠶和螞蟻》講地是有一隻蠶,它不想和其它蠶一樣,永無休止地吃桑葉,而是在思考“蠶”生,它想自己地工作難道就是吃,吃,吃,永不停止地吃桑葉,然後結繭,還沒變蛾,就變可惡地人放進沸水裡煮,給他們做衣服。它想著想著爬了出去,結識了螞蟻家族們,螞蟻們帶領著它參觀各種工作,運糧食,開道路,造房屋,管孩子,又帶它參觀各種地方,隧道,禮堂,育兒室,儲藏室。螞蟻們個個都有精神,賣力氣,忙碌,可是很快樂,工作就是它們地生命。蠶明白了,工作——是我們永遠地歌聲。

  是啊,蠶地工作是什麼,吃桑葉嗎?錯。結繭嗎?錯。是結繭以後做成衣服。它地工作其實和螞蟻一樣可貴,不,比螞蟻更可貴。螞蟻工作為了什麼?是為了自己。而蠶工作為了什麼?是為了別人。有人說蠶是勇於奉獻,一生都給了別人。有人說,老師是蠶地化生,一生都為了自己地學生,奉獻著自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我夢想著蠶一樣地人生,夢想著蠶地化生。我夢想成為一名老師,一名兢兢業業地老師,把自己知道地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像蠶一樣編織著理想地絲線,像蠟燭一樣慢慢地燃燒自己……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5

  自從我讀了葉聖陶爺爺寫的《稻草人》這本書後,讓我受益匪淺。

  稻草人它是用稻草紮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裡,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它是多麼無私奉獻呀!

  一天晚上,稻草人親眼目睹了三件令人非常傷感的事。

  第一件事,稻草人的主人是一個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她只有靠種稻田養活自己。可是,每年莊稼都鬧災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來了個豐收年,稻子卻被小蛾的後代吃了個精光。稻草人擔心主人承受不住傷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是它的身子跟樹木一樣,定在泥土裡無法動彈,好著急啊!

  第二件事,一名漁婦坐著一艘小船,帶著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孩子生病了,咳嗽得很厲害,只剩下喘氣,後來就沒聲了。漁婦也沒有空閒和時間去照料他,不得不硬著心腸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子多可憐啊。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給孩子煮茶喝。可是,稻草人沒有辦法,心裡雖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嘆氣一面哭,像樹木一樣定在泥土裡,連半步也不能動。

  第三件事,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為孩子死了,丈夫因為欠了賭債,要把她賣掉。心裡別提多難過了。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著急死了,想救她,拉住這位婦女,阻止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它的心都碎了。

  透過以上這幾件事,我們可以看出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那種盡職守則,助人為樂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溫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

  但願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時時刻刻,處處為別人著想!如果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能這樣,為別人多著想一點,多獻出自己的一點愛,那麼我相信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像那首歌唱的那樣: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春天。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6

  海倫凱勒曾在《我的生活故事》一書中這樣寫道:“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海洋。”因此,在這個暑假裡,為了充實自己的知識,我閱讀了童話集:《稻草人》。

  《稻草人》的作者是葉聖陶,原名葉紹鈞,是我國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也是“五四”時期除魯迅之外最重要的現實主義小說家,還是20世紀20年代第一位創作童話的中國作者。

  《稻草人》童話集中的故事共有十八個,每一個都很經典,也很精彩,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就是《地球》。這個故事講述了原本衣食無憂的地球遭遇了一場災難。人們不得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但一些懶惰又柔弱的人只肯靠著他人節省給他們的糧食、衣物生活,一代比一代柔弱、懶惰,最終渺小到我們都看不見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做柔弱、懶惰的.人,而要做一個勤勞、堅強的人!而且我們不能不勞而獲,沒有付出就不會有回報!我下定決心要牢記《地球》告訴我們的道理,並運用到學習、生活中去!

  葉老寫的這本童話集,童真中蘊含著詩意,冷靜中洋溢著熱情,我非常喜歡。它很美,美不勝收,美麗中讓我們讀到了快樂;它很純,純似清泉,純潔中讓我們感到了天真;它很活,活潑可愛,活潑中讓我們進入了夢境;它很深,深似深潭,深奧中讓我們明白了道理!葉老的童話深受孩子們的歡迎和喜愛,他筆下的人物形象鮮明活潑,語言簡練感人,尤其善於展現人物的情感世界。

  “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這是高爾基曾說過的一句話。這個暑假,我讀了童話集《稻草人》,你讀了什麼?讓我們一起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吧!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7

  最近我讀了葉聖陶爺爺的寫的【稻草人】,使我感觸很深。

  稻草人想著主人——一位老太太。這位老太太很可憐,九年前,她的丈夫死了,兒子也死了,家中只有她一人,稻子也被洪水淹了。這時,稻草人看到一隻小蛾子落到了稻葉上,他馬上認出了那是稻子的天敵,他努力的揮動扇子,但沒有風,最終沒將小蛾趕走。小蛾終於走了,但稻葉上留下了小蛾的子。主人去看稻子,但主人老眼昏花沒有看見,稻草人十分著急,但主人並不知道已經留下了禍根。幾天後,蛾子的幼蟲將一大片稻子啃地光省杆了,稻草人難過得哭了。你瞧!稻草人多麼的盡職呀!雖然,稻草人並沒有將小蛾子趕走,但是,稻草人這種努力保衛莊稼不顧一切的盡職精神實在讓我們佩服。

  稻草人看到一對母女在船上,母親為了準備明天的魚湯,她不顧一切的打魚,孩子口渴得厲害,直咳嗽。稻草人看到了心裡很不好受。母親終於打上來一條魚,把魚丟到魚簍裡,正好放到稻草人旁邊。魚苦苦哀求,稻草人也想救魚呀!可魚聽不懂它的意思,反而誤解了他。這時,稻草人聽到遠處傳來一陣微弱的聲音,原來有人要尋死。稻草人想要幫助她,可自己只能定在那,動也動不了。可憐的稻草人看著自己想做又不能做造成的後果,沒等看到那女的跳河,就暈倒了。稻草人並沒有為人們做什麼事,但可以看得出,稻草人有一種助人為樂的精神。

  讀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感受到葉聖陶爺爺非常關心同情勞苦人民,可是又無能為力。想想我現在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好好珍惜。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8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書《稻草人》,這本書是葉聖陶爺爺寫的。裡面有很多小故事,如:地動、花園外、海上的朝陽、霜的工作等。不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稻草人。

  稻草人是用稻草紮成的,插在莊稼地裡,用來驅趕吃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他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故事講的是在漆黑的一天晚上,稻草人親眼目睹的三件令人傷感的事情。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個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得重病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東西,只有靠種稻子養活自己。每年莊稼都鬧天災,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來了風調雨順,稻子卻被蟲子吃了個精光。稻草人擔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傷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卻無能為力。

  一名漁婦坐著一艘小船,帶著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船艙裡時常傳出小孩子的咳嗽聲,又時常傳出睏乏而細微的喊媽媽的聲音。孩子口渴了,漁婦就用碗從河裡舀起一碗河水灌進孩子的嘴裡,孩子咳嗽的更厲害,只剩下喘氣,後來就沒了聲。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漁婦也沒有空閒去照料他,不得不硬著心腸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多可憐呀!稻草人恨不得把自己當柴燒給小孩煮茶喝。但他像樹木一樣定在泥土裡,連半步也不能動。

  另外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為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裡別提有多難過了。她來到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著急死了,想救她。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認為見死不救是自己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是一個不會動的假人,許多事都無能為力,而我們無所不能。連一個假人都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們,那我們就更加應該幫助自己身邊有困難的人了。幫助別人是快樂的,說一聲“有困難嗎”“需要幫助嗎”會讓別人感受到來自於你的溫暖。

  但願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9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說。讀了《稻草人》後我感觸最深的還是第一章《燕子》。

  《燕子》這一篇文章主要講了:有一隻小燕子它想去看一看外面的風景,可誰曾料到它玩累了,剛一停在樹枝上歇腳就被一顆彈泥打中了背摔落到一朵棠棣花旁,此時它正思念著自己的媽媽。他身邊的動植物都想幫它,可都無奈為力。突然有兩個善良的小女孩——青子和玉兒救了它,還幫它找到了媽媽,小燕子十分感謝她們。我認為文中的青子和玉兒是兩個富有同情心,還熱愛小動物,保護自然的孩子。

  而實際生活中熱愛小動物,保護自然的人,越來越少了。我記得有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個小男生隨手將一塊吃剩下的麵包扔在地上,後面的流浪狗看見了眼裡閃著綠光,就像餓貓碰上死耗子一樣,它匆匆地跑到麵包旁正準備吃,可那個小男生卻一腳跺爛了麵包,還踢那隻可憐的小狗,一邊踢一邊說:“叫你吃我麵包,你這個又髒又臭的傻狗。”這個人也太過分了吧!我必須要阻止他,可我又有一點害怕。這時一個初中生小哥哥阻止了小男生說:“住手,你父母沒教過你要珍愛生命嗎?”小男生反駁到:“你管得這麼寬呀,我就踢怎麼了?”“你再踢我就不客氣了。”“你……你以大欺小!”“小弟弟,你說的是你自己吧!”“你……你……”小男生無話可說只好跑了。小哥哥從書包中拿出一根肉腸給小狗吃後,也匆匆的走了。

  小哥哥和文中兩個女孩都是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為你們點贊!讓我們也手拉手傳遞愛,和大自然和諧共生!動物是人類親密的朋友,人類依賴的夥伴,同一個藍天下,和諧相處,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10

  今年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葉聖陶爺爺寫的《稻草人》。葉聖陶爺爺被譽為新文學史上最早出現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說家”是現實主義寫作的先驅之一。葉聖陶20世紀20年代第一位寫童話的作者。葉聖陶爺爺不僅是教育家,還是編輯家。稻草人一般意義指農田間用來驅趕鳥雀、防止其偷食糧食的偶人,因以稻草為之,故名“稻草人”。

  稻草人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篇童話故事.描寫的是一個稻草人對自己所見傷心事不能施以援手而傷心落寞。稻草人也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一種人,一種默默無聞,而無私奉獻,平平凡凡,卻又不平凡的人!讚美了稻草人的助人為樂,盡職守則的精神。

  這本書裡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粒種子》,它主要講了種子的成長過程:沒幾天,在埋那粒種子的地方,碧綠的像小指那樣粗的嫩芽鑽出來了。又過幾天,拔幹,抽枝,一顆活像碧玉雕成的小樹站在天地裡了。梢上很快長了花苞,起初只有核桃那樣大,長啊,長啊,像橘子了,像蘋果了,終於長到西瓜那樣大了,開花了:瓣是紅的,數不清有多少層,蕊心事金黃的,數不清有多少根。由花瓣上,由花蕊裡,一種新奇的濃郁的香味放出來,不管是誰,走近了,沾在身上就永遠不散。這就是他們所說的:世界上的一粒種子,像核桃那樣大,綠色的外皮非常可愛。這段話讓我明白了,不管它是什麼樣的種子,都要種到它的該生長的地方才是重要的,那樣才能展現它的價值。

  這本書包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雖然我現在還不能全部懂得其中的道理,但是我相信在我 今後對這本書細細的品味中會理解,會懂得更多更多他們是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人,同時更是我們的人格追求,我們的做事標榜!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11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稻草人》這本書,這本書裡的故事都很精彩,讓我看了之後,感慨萬分。

  在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一篇就是“芳兒的夢”,內容主要講的就是:芳兒的媽媽的生日快要到了,芳兒的姐姐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為媽媽過生日,而芳兒卻不知道買什麼禮物送給媽媽芳兒想盡了所有東西,卻都覺得送給媽媽不合適。因為她想給媽媽一個很美麗,能表達出自己對媽媽比海還深的愛。

  這樣的禮物很難找。她找了很多人,卻總想不出買什麼給媽媽。最後想出了用星星來串成一條項鍊,並且在夢裡實現。

  當然,芳兒的夢是無法實現的,用星星串成的項鍊也是不存在的。但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芳兒的心,一顆愛媽媽的心,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看到了芳兒的努力,感受到芳兒對她媽媽的愛。看到這裡,我不由又想起我自己。

  生活中,媽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愛和關懷,而我卻沒想過怎樣報答她,甚至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而且,在有的時候,有些方面,我感到媽媽所做的沒有達到我的要求,我總會任性發脾氣,從來沒考慮過媽媽的感受。

  舉例來說,我從小都不太喜歡吃蔬菜,媽媽總為了我的健康著想,為了讓我得到全面的營養,總是費盡了心機。無論她上班有多累,總是還要為我準備飯菜。而我感到飯菜不合胃口的時候,不但不吃,還對媽媽發脾氣。從來沒想過媽媽的辛苦。現在想一想,真不應該。

  我決定,以文中的芳兒學習,以她為榜樣,在以後的生活中,不再任性,不惹媽媽傷心,爭取做一個懂得愛和感恩的孩子!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12

  寒假裡,我讀完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這本書,在拿到書之前,我以為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稻草人的經歷,當我買回來一看,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原來《稻草人》是這本書的代表作,裡面還有許多有趣的小故事,書的語句十分優美。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稻草人》這個故事。

  故事講的是:有一個稻草人,它的主人是一個孤獨的老奶奶,老奶奶的親人都不幸去世了,善良的稻草人很同情它的主人,於是非常盡職盡責地看護稻田。有一天,一隻蛾子在稻葉上產了很多卵,稻草人心急如焚,但是不管怎麼趕,也趕不走這隻蛾子。幾天後,許多蟲子開始吃稻穀了,稻草人十分難過,禁不住哭了。又是一個夜晚,它看到一個漁婦,漁婦想捕魚,可總是捕不到,船艙裡面的小孩子在哭鬧,他渴得無法忍受,漁婦只好讓孩子喝河裡的水,稻草人好想變成一個真正的人,可它只是一個不會動的稻草人,它想幫助漁婦和孩子,可是卻無能為力。漁婦終於捕到了一條鯽魚,鯽魚快要死了,它向稻草人求救,可稻草人還是幫不了它,最後鯽魚死掉了。稻草人感覺這實在是太悲哀了!接著,它又看到了更加可怕的一幕,一個可憐的女人跳河了,稻草人直接昏了過去。終於到了第二天早晨,老奶奶一來,看到她的稻穀都被蟲子吃光了,忍不住放聲大哭,別人都來勸她,稻草人也傷心地倒在田地裡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心裡非常難過。稻草人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當它看到發生了這麼多悲慘的事情時,它很想上前去幫助,可總也救不了他們,因為稻草人既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它只能默默地看著這些事情發生。我真希望能擁有一個神奇的魔法,把這個稻草人變成一個真正的人,那他一定會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好人。如果人世間多一些這樣的人,那麼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透過看《稻草人》這本書,我感覺葉聖陶爺爺一定生活在一個十分窮苦悲慘的時代,他的每一個故事結尾都有完成的日期,大多是在一九二幾年和一九三幾年,當時的中國還沒有解放,從故事中能看出當時社會的人們是很痛苦地生活的,非常不快樂。比起以前我看的童話故事,葉聖陶爺爺的故事讓我的感觸更加深刻。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13

  稻草人一般意義指農田間用來驅趕鳥雀、防止其偷食糧食的偶人,因以稻草為之,故名“稻草人”。這就是我在沒有讀過這篇童話前對這個名詞的理解。如今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揮之不去,可憐的老婦人也一直在我心頭縈繞。很久也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

  讓我感觸最深的情節就是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的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的心中泛起一陣痛楚,怎麼可以這樣?這些麥子都是老婦人一棵一棵親手種植的。而那些害蟲卻毫不費力的大膽偷吃,不付出任何代價。我似乎可以看見老人花白的頭髮和兩行混濁的眼淚。如果說老婦人的遭遇是悲慘的,那麼我想說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卻無法說出,老百姓的苦他都看到,但他說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也趕不走那些可惡的侵略者們。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裡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後他倒在田野裡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

  稻草人也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一種人,一種默默無聞,而無私奉獻,平平凡凡,卻又不平凡的人!他們是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人,同時更是我們的人格追求,我們的做事標榜!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稻草人的傳說:傳說人是上帝親手創造出來的,稻草人是隨著農民的樣子造出來的。稻草人的骨架子是竹園裡的細竹枝,它的肌肉,皮膚是隔年的黃稻草。破竹籃子、殘荷葉都可以做它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臉平板板的,分不清哪裡是鼻子,哪裡是眼睛。它一動不動地為農民守護莊稼。

  我覺得稻草人非常累、非常辛苦、非常盡責任。它不吃飯,它不睡覺,就是坐下來歇一歇都不肯,它總是直挺挺地站在高山上的泥土裡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就算下著傾盆大雨也都堅持著,永不放棄。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14

  在《稻草人》一書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小白船》、《書的夜話》、《眼淚》……其中,我喜歡的是《眼淚》。

  《眼淚》裡講的是:有個人,在找自己的東西,中途遇見了一個快樂的人。快樂的人問那個人在找什麼東西。那個人說我在找眼淚。快樂的人說:“你可以到火車站去找,也可以到搖籃裡去找,還可以到舞臺去找。”那個人說:“我要的是同情的眼淚。”快樂的人說:“世界上哪有這種眼淚啊,我勸你還是放棄吧。”那個人說:“不,我還要繼續找。”在城市找,在馬路找,在大工廠找,在大街找,可他都找不到同情眼淚的蹤影。最後,這個人在一個平凡的鄉里找到了這個眼淚。

  我又回想起現在,有個人做錯了一件事,回去後,父母知道了,狠狠的把那個人打了一頓,我看見後,鼻子一酸,眼淚不斷的流了下來。

  還有一次,有一隻可愛的狗,不小心咬到了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當時就哭了。這隻狗被主人拉回家後,就用一根木頭用力的打了下去,那聲音很大聲,我們在門外都聽到了。這時,在我身邊的一個女孩哭了起來,還不停小聲和說:“小狗狗好可憐啊!”

  在我朋友的家裡,有一隻白鴿子,在一天,她父親說:“我們把這隻鴿子殺了來吃吧!那麼小的鴿子,一定很嫩很好吃。”我的朋友說:“不行,我一定要養它,不能吃掉!”她父親一邊說一邊拿刀準備砍下去:“你這孩子,怎麼不聽話呢?今天,這鴿子我吃定了!”要砍下去的時候,朋友就一把抓住父親的手,一邊哭一邊說:“我們不吃,我們不要吃。”父親終於被感動了:“好吧,我們不吃。”

  這個故事講的是就是人們需要多點關愛的眼淚。

葉聖陶的《稻草人》讀後感15

  這是一個很悲傷的故事,故事的主人是一個非常盡職盡責的稻草人,它不吃飯,也不睡覺,就連坐下歇一歇也不肯,總是直挺挺地守護著田野。

  可是在一個滿天星斗的夜裡,卻發生了幾件悲傷的事情。

  田野的主人,一位可憐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兒子都死了。好不容易今年的收穫不錯,老太太很開心,可是可惡的害蟲卻即將吃光稻穀。稻草人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蟲子,可它卻一步都動不了,只能無奈地站在那兒。

  這時,它又看見一條小船,船裡有一個生病的孩子和他的媽媽,孩子的媽媽在船上捕魚給孩子吃,可是她什麼都捕不上來,孩子一直喊著口渴,可媽媽因為要捕魚根本沒有辦法照顧他。最後,媽媽只好舀了一碗冰涼的河水給孩子喝,結果那生病的孩子咳嗽得更厲害了。稻草人多麼想幫助他們,但它深深地紮在地裡,一動也不能動。

  稻草人又看見了一個可憐的女人,因為生活帶來的壓力,女人跳河自殺,選擇了放棄自己的生命。稻草人想上前阻止,無奈它還是無法動彈。稻草人很傷心,它更恨自己,恨自己犯著見死不救的罪惡。最後稻草人昏倒在了田地中間。

  稻草人的故事已經過去快一百年了,這樣讓人傷心的事情還會再發生嗎?不,我覺得不會了。因為現在的科技很發達,老太太可以用先進的工具及時發現害蟲,幫助稻穀更好地生長。那個生病的孩子也一定可以在媽媽的陪伴下及時看醫生,然後快樂地成長,因為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的生活也就越來越好了。而那個可憐的女人,也不怕被賣掉了,因為我們今天有法律的保護。

  稻草人,雖然你很善良,很有同情心,但是現在我們已經不需要你了,就讓你和那些悲慘的故事留在過去吧!我們要過幸福的生活了,再見,稻草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