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歡迎閱讀與收藏。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1

  今天,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書中有許多令人深思的小故事,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一篇叫《小螃蟹和母螃蟹》的寓言。

  故事是這樣的:有隻母螃蟹為了追求走路姿勢的美觀,讓兒子學習直著走路,可兒子試了好多方法都學不會,母螃蟹就責怪它的兒子笨。

  多麼奇怪啊!螃蟹生來就是橫著走的,母螃蟹自己都不會直著走,為什麼會要小螃蟹學習直著走呢?我想那隻小螃蟹是不可能學會的。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身體力行的行為示範教育比口頭教育有用。

  我曾聽到過這樣一件事:一位母親教導她的兒子不要隨地亂扔東西,可她走過的地方都是瓜子殼,還被罰款。這個母親就是隻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語言上的說教,而沒有起到表率作用。很多做父母的要求孩子這樣,要求孩子那樣,可自己卻一樣都沒有做到,這樣做怎麼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

  對於孩子來說,身教重於言教,一千句話抵不上一個正確的行為示範。

  《伊索寓言》裡有許多能夠給人啟示的小故事,我要繼續好好讀讀它,細細地去領悟其中包含的道理。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伊索寓言》,這本書有350餘篇小故事,每個故事都蘊藏著一個個小小的又深刻的大道理。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蚊子與獅子》,這篇寓言描寫了蚊子認為它能戰勝獅子,想和獅子比賽,它飛到獅子面前,專叮它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想抓蚊子,可蚊子太小怎麼也抓不到,獅子只好認輸了。當蚊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得意揚揚飛走的時候,卻不小心粘到了蜘蛛網上,被蜘蛛給抓住了,成了蜘蛛口中的美餐。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驕傲不會有好下場,雖然打敗了強大的對手,但最終也會被弱小打敗。

  在每一個小故事背後,都有一個大道理,等著我們探索與發現,《伊索寓言》裡有的小故事讓我們知道那些一心想傷害別人的人,最後必定使自己受到傷害——《農夫和狐狸》;有的小故事讓我們知道不要一味地陶醉於別人的誇獎中,對自己要有必要的認知——《烏鴉和狐狸》;有的小故事讓我們知道有些人即使外表改變,本性卻始終不會改變——《螞蟻》。

  讀了《伊索寓言》,我感受頗深,收穫頗豐,受益扉淺,這本書值得一看!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3

  《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一位古希臘作家,他生活在約公元前6世紀左右的小亞細亞。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哲思,運用以動物為主角的擬人手法,將寓言故事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令我映象最深的是《蚊子與獅子》。這則寓言講了一隻蚊子自認為能戰勝獅子,想和獅子比比誰厲害,它吹著喇叭飛到獅子那裡,向獅子挑戰。它衝到獅子的臉上,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都把自己的臉抓破了,還是抓不到蚊子,只好認輸。蚊子戰勝獅子,非常得意,它繼續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驕傲的在空中飛來飛去,可是不小心撞到了蜘蛛網,被蜘蛛抓到了。在臨死的時候,它悲嘆自己已經戰勝強者,卻被弱者所消滅。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然擊敗過比自己強大的人,卻也會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擊敗。

  讀了寓言大師伊索的文章,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它可以培養我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更能讓我瞭解人生的真諦、領略生活的智慧、明白做人的道理。讀一篇寓言,我就好像長大了一歲,就好像又積累了不少生活經驗,對人生看得更透徹了。

  五年級:zengjing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4

  讀《伊索寓言》首先應當先知道它的價值,它與我國古代的寓言有所不同,《伊索寓言》在藝術上廣泛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讓人格化了的動物充當寓言的主人公,利用它們的特點突出主題。

  而在《狼與狗》中,狼卻表達了對自由的嚮往,是下層社會人們的思想意識的體現。

  大多數寓言是直接敘述故事,最後用故事中某個角色的話點明主題。但也有些寓言,如《狼和小羊》基本上是在對話中展開的,透過對話提示主題,在另一些寓言中,如《銜肉的狗》(六則)故事,沒有出場人物的對話或語言,完全是白描式的直接陳述,讓動物用自己可笑的行為表達一種觀點:不要貪得無厭!

  在思想上,《伊索寓言》也有很大的地位,其中的寓言寓意深刻,經常被人們引用。《伊索寓言》問世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介紹到不同的國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從思想上說,伊索寓言的故事中,也有些內容不是很恰當的,這主要是由於時代的限制和國度的不同。這些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在當時伊索他們看來十分正確,但在現代看來,卻並不如此。當然,從整體上看,伊索寓言仍是當之無愧的古希臘寓言中的精品,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5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一些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伊索寓言》了,在這本書中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錢包和富人》以及《農夫與蛇》這兩個故事,從中我也學到了不少道理。

  《錢包和富人》講的是,從前有一個窮人遇到了一個神,那個神給了他一個錢包,裡面有永遠也拿不完的錢。於是,那個人每天從裡面拿錢,很快錢就堆滿了整個屋子。這時,他記起神說過如果拿夠了就把錢包丟到河裡。可是他捨不得,總想著有用不完的錢,然後他做了決定,不扔了,他走到一個地方就堆滿,又來到老家,讓錢堆滿整個屋子。這時神出現了,神收走了他的錢包,並把他變成了比原來的樣子更窮的樣子。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人要學會知足,貪小便宜只會得不償失。

  《農夫和蛇》這個故事我小時候就已經讀過了,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農夫啦,他很善良而且還願意幫助別人。只是沒想到,可惡的蛇恩將仇報,咬傷了農夫。從中,我也讀到了一些道理,有的時候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現象迷惑。

  讀書使人進步,我們要多讀書啊。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6

  寒假裡,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故事書,書中的小故事揭示了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察覺的道理,故事通俗易懂,內容十分有趣,讓我們懂得如何做人,如何處世,我越看越喜歡。

  《燕子與蟒蛇》小故事說的是一隻燕子媽媽帶著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在一個法院的庭院安了家,燕子媽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每天不辭勞苦,東奔西走地為燕寶寶找蟲子吃。燕寶寶在媽媽的悉心照顧下慢慢長大了,是時候要學習獨立生活,學習本領的時候,燕寶寶卻以站不穩,很胖為理由不想學習本領,而燕子媽媽太疼愛自己的寶寶,推遲了學習飛翔等本領計劃,誰知道危險不久將發生,有一天,燕媽媽很早就出門去找食物了,燕寶寶嘰嘰喳喳的叫聲引來了一條蟒蛇,在危險當前,儘管小燕子怎樣拼命拍打翅膀,也沒能飛起來,最終補蟒蛇吃掉了。燕子媽媽回來後,後悔都不得了。

  我認為燕子媽媽太疼愛自己的孩子,燕寶寶們也太懶惰和嬌氣,應該早點學會逃生和獨立的本領,不致於在危險來臨之時,不能自救,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做人不能懶惰,要認真、勤奮、刻苦,不怕艱苦,才能學到真本領。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7

  我讀了這本《伊索寓言》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比如《狼來了》讓我明白了一貫說謊的人,即使有時說了真話,也沒人信了。《狐狸和葡萄》讓我明白了有些人無能為力,做不成事,卻偏偏說時機還沒成熟。《蟬和狐狸》讓我明白了一個聰明的人,總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此刻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故事大體是這樣的:秋天到了,螞蟻在田裡不停地蒐集穀粒,貯存過冬的食物,屎殼郎看見了,嘲笑螞蟻這麼傻,也不明白玩一玩歇一歇。可是螞蟻一點也不理睬它。到了冬天,大地一片荒涼,什麼食物也找不到,屎殼郎走到螞蟻那裡討食,螞蟻對它說:"如果我勞動時,你不是笑話我,而是也去準備食物,此刻就不會捱餓了。"讀了這個小故事,我的感受是即使在太平舒適的日子裡,人們也需要未雨綢繆,早作打算。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螞蟻與屎殼郎》。

  在《伊索寓言》這本書裡,還有很多趣味的故事呢,如:《兩個揹包》、《農夫和蛇》、《公牛和小牛》、《北風和太陽》、《蚊子和牛》……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8

  《伊索寓言》主要透過簡短的小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所察覺的真理。用各種兇狠殘暴的動物,來比喻人間的權貴,揭露他們的殘暴,蠻橫,欺凌弱小,讓人們不得安寧。

  《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身世曲折,一出生就是一個啞巴,只能發出怪叫,長相矮而醜,人都以為他是一個瘋子。有一次奇異的發現自己可以說話了,於是就經常給居民們講故事,也十分敬佩他。而《伊索寓言》就是根據伊索講的故事編成的。

  其中有一個故事讓我記憶猶新:一個狐狸看見了架子上的葡萄成熟了,想要偷吃幾個,可是架子很高,狐狸怎麼摘也摘不到,所以,只好拍拍屁股,放棄了。狐狸說道:”這個葡萄一定是分的酸,我才不稀罕呢!”而在旁邊的孔雀看見狐狸說葡萄很酸,便也不吃了。而猴子就不信,他爬上了葡萄架,吃起了葡萄,那個葡萄酸甜可口十分美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能力小,做事不成的人,借時機未成熟的藉口來逃避。而我們就應該奮力地去做一件,就算做不到,也一定不能放棄,要堅持。

  在生活中,許多人 也不是這樣的嗎?例如一些學生自己的作業不會做,就說老師還沒有交到這裡為理由騙過家長。還有例如一些黑心的領導人,上級領導要求他們人人都上交基金來幫助貧困兒童,而他們卻編者各種各樣的理由來逃避。

  《伊索語言》十分的奇妙,它讓人們懂得了許多在平時的生活中被忽略的道理,也讓我受益匪淺!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9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伊索寓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則寓言是《鷹和屎殼郎》。

  講的是一隻鷹在追逐一隻兔子。這時兔子看見了一隻屎殼郎,於是他叫屎殼郎救自己。屎殼郎安慰兔子後,便向鷹懇求不要傷害這隻兔子,可是,鷹根本沒有把小小的屎殼郎放在眼裡,直衝下來把兔子吃了。屎殼郎深感不快,覺得受到侮辱。從此以後,他便不斷地盯著鷹巢,只要鷹生了蛋,他就把鷹蛋從巢裡推下去。鷹無可奈何,只好四處躲避。後來,鷹飛到宙斯那裡,請求給它一個安全的地方生兒育女。宙斯答應讓他在自己的膝上來生。屎殼郎知道後,就滾了一個大糞團,飛到宙斯的上面,把糞團扔到他膝上。宙斯立刻起身抖掉糞團,無意間把鷹的蛋都砸了下來。據說,從那兒以後,屎殼郎出現的時節,鷹就不孵小鷹了。

  讀完後,我覺得《伊索寓言》妙語連珠、說理深邃,還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就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為再弱小的人,當他受到侮辱也會奮起報復的。

  三(10)班沈玉蘭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10

  在寒假裡,我讀了一本十分有意思的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並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終獲得自由。他有許多趣味的寓言,我就舉出一兩個例子吧: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裡去梳洗打扮。寒鴉明白自我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細心翼翼地全插在自我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準備立他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於自我的羽毛。於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隻醜陋的寒鴉了。

  我就此明白了一個道理:藉助別人的東西能夠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於自我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11

  書,是我的良師益友。讀書使我歡樂,讀書使我提高,讀書伴我成長。

  從我“吖吖”學語開始,爸爸就給我買小人書,上幼兒園時,圖文小書陪伴著我,如今我已經是五年級的小學生了。我家的小書櫃裡的書也由拼音註文新增成白話文。

  這麼多書中,有很多資料彷彿已經淡忘,也有很多書給了我歡樂,永存記憶。最讓我喜歡的是那本厚厚的《伊索寓言》:書中三百多小故事,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通常在結尾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蘊含的道理,它們篇幅小而寓意深刻,趣味的故事讓人愛不釋手,深刻的寓意卻值得回味。《龜兔賽跑》的故事時刻告誡我“驕傲自大,註定失敗”;《狼來了》的故事告訴我“千萬不要說謊”;《農夫和蛇》的故事中那條可惡的蛇恩將仇報;《龜和老鷹》中烏龜異想天開讓老鷹帶飛,結果被摔死;......

  《伊索寓言》小故事,初讀令人發笑,再讀又覺傷感,細品其中寓意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既提高了我的閱讀理解本事,又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真諦,領略到生活的智慧,想象的魅力和做人的道理。

  同學們,讀《伊索寓言》會讓你很快地成長!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12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隻鷂子很飢餓,好多天都沒有捕到獵物,聽到森林裡有一隻很會唱歌的夜鶯在那高歌,於是箭一般的衝過去狠狠抓住夜鶯,夜鶯為了懇求鷂子放過自己,就說自己很小根本就不夠鷂子填飽肚子,讓鷂子去捕更大的食物,但是鷂子非常精明,說道:“我放了你去尋找更大的鳥,等於放棄了手中的食物而去追求更渺茫的目標,我還沒有傻到這個地步”!說完就把夜鶯撕碎慢慢享用起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不能為了貪圖更大的利益,而不珍惜已經擁有的東西。鷂子就是非常智慧的,珍惜眼前食物先填飽肚子,這樣才會有力氣尋找更大的食物。

  所以人不能太貪心,懂得知足,才會有更多的收穫。

  黃鼠狼與愛神——讀《伊索寓言》有感300字:

  故事:黃鼠狼愛上了一個青年,黃鼠狼請求愛神把它變成一個少女,愛神很同情他把黃鼠狼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少女,愛神想知道黃鼠狼變成女人後,習性會不會變?愛神把一隻老鼠放到黃鼠狼和青年的房間裡,黃鼠狼的`習性沒有變。愛神看見了,非常生氣。把黃鼠狼變回了原形。

  感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比如你非常喜歡一樣東西,你就要為它他而改變。

  1.比如,爸爸、媽媽有了我、弟弟,就要去改變,從一個少年和姑娘,變成一位父親母親。

  2.我有了陳君宜、於子涵這幾個朋友就要知道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按他喜歡的來做。

  3.媽媽每天上班的地方離姥姥家很遠,可弟弟在姥姥家,很不適應,媽媽為了弟弟每天開車來回來回。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13

  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雖小,卻裝著很多道理,寓言是一顆魔豆,雖然很小,卻能長成參天大樹,寓言是一根魔杖,雖然很短,卻能變出很多東西……

  讀了這麼多則寓言,令我最難忘的還是《蚊子和獅子》。這則寓言是說:一隻小蚊子挑釁獅子,要和獅子比試比試。它沒等獅子同意,就猛衝上去,專咬獅子臉上沒毛的地方。獅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只好要求停戰。蚊子覺得戰勝了獅子,就喝著歌飛來飛去,卻不小心被蜘蛛網黏住了,怎麼也逃脫不了。它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然擊敗過比自己強大的人,也會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擊敗。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到自己在和同學比賽誰先完成作業的時候,我筆走如飛,大腦快速地運轉著,很快寫完了數學作業。見他還沒寫完,就放鬆了,速度也慢了下來。當我第二次向他望去時,發現他英語作業都已經寫完了,在寫語文作業了,而我還在寫英語作業。我奮力追趕,但還是沒能追上他。

  讀了《伊索寓言》,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它真是一本珍貴的書。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14

  今日中午,我閒來無事,便隨手拿起一本《伊索寓言》看了起來。我看了以後發現裡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其中幾個使我受益匪淺:

  男孩和榛果

  有一個男孩把手放進裝滿榛果的瓶子裡,盡其所能抓了一大把,等到他要把手縮回來的時候,手卻被瓶口阻擋了。他不願意放掉榛果,手又拿不出來,於是他悲痛地大哭起來,為拿不出榛果而悲痛落淚。旁邊一個人對他說:“你只要拿手中的一半,就能拿出來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一下子想得到太多,貪婪是沒有好處的。就像一個獵人看見一隻熟睡的兔子想射兔子,看到一隻鹿又想射鹿,又看到天空飛來一隻鷹便又想射它,結果卻一個也沒射到。

  父親和他的兒子們

  有一位父親,他的幾個兒子常常爭吵不休,他一次又一次地勸說都沒用,決定用一個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他們不團結的害處。有一天,他拿來一捆枝條,讓他的兒子把這一捆枝條折斷,幾個兒子一個個用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沒有折斷。父親又把這捆枝條解開,一根一根地發在他們手中,這回他們輕輕一折就折斷了。父親說:“孩子們,你們如果能團結一致的話,就像剛才那捆枝條一樣,你們的敵人怎樣也打敗不了你們;但如果你們四分五裂,就會像這些解開的枝條那樣很容易被打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滴水僅有放進大海才能永遠不幹,團結就是力量,一個人如果離開了團體是什麼大事也幹不成的。

  今日我學會了兩個做人的道理,一個是不能貪心,另一個是要團結。

伊索寓言讀後感400字 身教重於言教15

  歲月悠悠,時光飛逝,在即將過去的寒假裡,我在書櫃裡找到了一本書——《伊索寓言》,作者是古希臘的伊索。一翻開書本,裡面的內容讓我愛不釋手。他寫的故事都是關於對生活的思考,讀過以後,故事裡面的人物都會時時浮現在我腦海。一個個人物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心裡感悟頗多。

  令我感觸最深的是《生病的小花鹿》。這個小故事講的是一隻小花鹿病了,其他的小動物們都來探望它,它們心不在焉地問病情,一邊看周邊綠油油的草,一邊說:“小鹿呀,我們都來看你了,你有什麼能招待我們呀?”還沒等小鹿開口回答,它們就不客氣地吃完了嫩綠的草,只把一些快枯了的草留給了小花鹿。過了幾天,小鹿死了,不是病死的,而是餓死的。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交朋友一定要交心地善良待人真誠的人。真正的朋友是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而不是不顧別人,只顧自己,更不能趁人之危去傷害別人。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發生過類似情況,比如:在班級裡有一位朋友生病了,老師叫一些好朋友去他家探望,本來幾個人在旁邊玩得好好的,他媽媽端來一盤水果,幾個人馬上過去假裝慰問生病的同學,爭著吃水果,這樣多不好呀!

  做人要坦誠。我以後一定要做個心地善良待人真誠,懂得感恩的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