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最新《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1

  一直很喜歡這本書,原來看過多次,今天禁不住又開始翻閱,並在網上看了這部小說拍成的電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她就是一個出軌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給安娜列舉的四個罪狀。可就這樣一個墮落的女人卻非常豐滿,我依然很喜愛她,假如是現實中的人,我一定會和她成為朋友,她舉止優雅,她性情溫和,最重要的一點是,她很真,愛了就是愛了,一直沒有違了自己的心去做事,顯然她也知道自己的舉動是為

  社會所不容的。她其實是個非常聰,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為卻無法為主流社會所接受,最後臥軌自殺。這讓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現實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難相處,並不太受大家歡迎,可在文學上的價值卻非常高。當然年代不一樣了,現在的女權主義,為女人的獨立豎起了一面旗幟,現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可那個時候的她們就不一樣,她們的生活空間還是很狹隘的。就拿安娜來說,她開始是依附於一個沒有感情的丈夫,後來,為了愛情,又依附於另一個男人,把愛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為社會中的人,愛情不能解決人所有的慾望和需求,雖然愛情一直存在,但她總是無端的猜疑,恐懼。這讓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標,需要一種東西支撐著你走下去,讓她的生活Moveon。為了愛情,她離開了自己的兒子,這也是她心中永遠的痛,可她即使竭盡全力,也無法找回自己的兒子。一個沒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會唾棄的女人,靠什麼走下去吶?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2

  那支她曾經用來照著閱讀那本充滿憂慮,欺詐,悲哀和罪惡之書的蠟燭,閃出空前未有的`光輝,把原來籠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給她照個透亮,接著燭光發出輕微的嗶剝聲,昏暗下去,終於永遠熄滅了。

  三月,微冷。檯燈下《安娜·卡列尼娜》翻到了最後一頁,沒想到重讀這本書會有這麼大的觸動。我彷彿看到一八七七年列夫·托爾斯泰老先生落筆時的那份沉重,我閱歷尚淺,很多東西我都不是很懂,但僅有的這份感觸我還是想寫下來。

  那年冬天的莫斯科很冷,像冰冷鐵軌上的安娜,我曾無數次幻想過一個美好的結局,可是沒有辦法,準確的說,是毫無辦法。安娜·阿爾卡迪耶夫娜,卡列寧,伏倫斯基,三者的性格,及他們對待愛情與婚姻的觀念,選擇,決定,註定了這場悲劇。

  正如托爾斯泰在開篇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大抵悲傷的故事都會有一個美好的開頭。車站的相遇,舞會的邂逅。安娜永遠是那麼優雅美麗,嫵媚動人。不是吉娣的玫瑰花有了皺痕,也不是打扮不夠漂亮雅緻,只是對於安娜來說,任何裝飾在她身上從不起眼,她所有的魅力在於她本身。

  伏倫斯基被深深地吸引了,儘管她是卡列寧夫人,一個八歲孩子的母親。一個眼中閃爍著光輝,因為人家對她傾倒而陶醉。一個順從和惶恐,像極了一條聰明伶俐的獵狗。

  識人不準,遇人不淑。傷了吉娣,傷了列文。離開了彼得堡,暴風雪的車站,搖曳的燈光下,他們面對著站著。她不必問他怎麼會來到這裡,這一點她知道的那麼確切,就像他親口對她說:他來到這裡,是因為她在這裡。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3

  感情固然完美,就像絢爛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嚮往,擁有一個人一生的快樂和幸福,但在不輕易間它卻將安娜帶入痛苦的深淵,就像飛蛾撲火一樣在感情中灰飛煙滅。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倫斯基過著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氣,對她來說他就是期望和寄託,而弗倫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種征服感,就像獵人戰勝猛獸一樣,這種愛談不上偉大。安娜對感情的渴望讓她忘卻了苦惱,感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強大讓她衝破世俗。安娜才決定投入新生活—————和弗倫斯基在一齊。

  但是,安娜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對兒子的愧疚與罪惡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對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終以自己的方式結束了生命,尋求心靈的安靜。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她的身軀是,不知安娜是否後悔她的一生就這樣結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譏諷,她完全追求的感情也將粉碎,經過心靈的折磨,她以死來證明對社會的反抗,對真愛的執著。(我很是佩服)

  我敢堅信在此刻的社會安娜這種形象還會受懲罰,我們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懷疑是否還存在。在哪?但安娜還是沒有對現實妥協,她,一個柔弱的她還是沒有對現實妥協,她,此刻需要的大概是無痛苦,無干擾的生活吧,但現實給不了。

  感情是什麼?對安娜來說,她又是否得到過?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齊不拋棄她,在任何時候都在背後永遠給她依靠的人,但她卻得不到。

  火車從她身上駛過,發現她只是一個脆弱的女子,她無力抵制。正因她決定死亡,一個常人無法亂下的決定。在孤獨的身軀背後我還看到一個孤獨的靈魂,來時一人,去時一人。孤獨是這個女生的結局,悲慘是這個女生的宿命。

  火車駛過時,輕輕地,不好打擾安娜安靜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4

  六年級剛開學時,李老師就推薦了《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就買了一本。

  這本書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還是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中的其中一本。這本書的構思很精妙,條理簡潔明瞭,文章很引人入勝。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記敘的是戰爭年代發生的故事。戰爭年代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這本書也很好的反映了戰爭年代的不和平與殘酷。

  我體會最深的人物是安娜卡列尼娜這位夫人。她是一個家境富裕,身世非同小可的人物。但是她從來都不開心,從來對自己不是很關心。她總是在關心別人,就算是一個陌生人出了什麼事情,她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復。她透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她很少需要別人的施捨,她憑藉自己的頑強毅力,不斷進步,事業最終蒸蒸日上。這也是我非常佩服她的地方。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人也是這樣,她也有缺點,但是她的優點是常人無所能及的。她的親姐妹有很多,當她墮落的時候,她們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從來沒有在意別人的眼光。她也很少對別人品頭論足。她的這個優點在她之後的事業上使她事半功倍。我們也要做到不對別人品頭論足,爭取把自己做到最好!

  這個年代是一個戰火瀰漫,混亂的年代,是一個法西斯剝削人民,壓迫人民的年代。貧窮的人家,上一頓飯吃飽了,下一頓飯都不知道在哪裡。我們現在吃穿住行根本不用愁。這本書和我們現在的時代有著明顯的對比,我們不能揮霍自己的人生,不能隨意糟蹋金錢,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正當的地方。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現在我們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5

  什麼叫家?什麼叫溫暖的家?什麼叫和睦的家?這個在我腦海中念念不忘的話題,長期來在我心中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讀完了《安娜。卡列尼娜》才有所領悟。

  安娜是一位心靈無比善良真誠的俄羅斯女性,具有溫柔的性格和賢惠的天性,不幸在17歲時嫁到了卡列寧家。卡列寧則是個思想保守,虛偽的丈夫。安娜的生活熱情被他撲滅了。在火車上與一位風度翩翩的男士沃倫斯基邂逅,並讓她怦然心動。

  後來,安娜對他交往越來越多,為了彌補以前的感情過失,她和渥倫斯基不顧一切墜入愛河,並不惜拋家別子,和渥倫斯基私奔。

  但純真的安娜從未停止過對渥倫斯基的愛慕,直至有一天發現自己被拋棄了,她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不過是被這個社會所唾棄的女人,這種被侮辱的感覺燃燒著她的心,最後連親人也不理解,她走向了鐵軌,決定用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個美麗的女人,一個美好的家庭,在一個不可逆轉靈魂的社會里,就這樣變得支離破碎了……

  家每個人都有,我也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的家。我們處在一個美麗和諧的社會,可是家庭也有硝煙瀰漫之時,不過都是由於我的學習而引起的,我與媽媽時不時就會爭得面紅耳赤,有時爸爸也參與進來,或火上澆油,或以水撲火,都免不了怒氣衝衝地展開一場對決戰。把我弄得每天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心神不定……

  是啊,首先我要做好一切,爸媽也不要太沖動,太焦慮,大家少一點怒氣,多一點靜氣,相互噓寒問暖,讓溫暖的陽光灑滿家庭。

  一個家庭的和睦是多麼重要,有家才有愛,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幸福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個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6

  從道德觀念出發,安娜這種拋夫“棄子”的做法確實不當,當然她沒有拋棄自己的兒子,只是她的丈夫亞歷山德羅維奇不願成全她的母愛罷了。這就是懲罰,以至於她的慘死也成了宗教懲罰的象徵,對這種違背道德做法的懲罰。即便安娜對大她20歲的丈夫沒有一點感情,而對伏倫斯基是真正的愛戀,也為世俗和上流社會所不容。安娜處在夾縫中,後來安娜懷孕生女兒時險些送命,之後兩人去了國外,幾年後回到莫斯科,在伏倫斯基一再要求下,安娜給丈夫寫信要求離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兒子看不起,被上流社會摒棄。在這種狀況下,她不斷猜忌,以至於陷入了思想混亂,懷疑伏倫斯基對她的愛,於是她毀掉了自己……

  而吉蒂最後與列文成婚,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伏倫斯基則傷心欲絕,為了處理掉沒有意義的生命參加了塞爾維亞戰爭。亞歷山德羅維奇的不忠,使得陶麗差點與他離婚,而最後陶麗變賣自己的家產還幫他還了貸款,於是和好如初……

  合上書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爾斯泰為什麼選擇安娜作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對自由戀愛的提倡,還是上流社會的諷刺批判,抑或是對女性不忠的宗教審判?但為什麼描寫安娜的時候又著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總覺得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列文的成長是作者自己思想的成長的縮影吧。

  安娜和伏倫斯基因為愛情,彼此放棄了上流社會的地位,放棄了好名聲,好前程;因為愛情,陷入了一種萬人不容的狀態,以至於最後各自走向毀滅……

  這樣,值得嗎?究竟愛是什麼?

  我欣賞為愛,義無反顧;但不贊同。一切以愛的名義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負責。愛是責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