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1

  擺渡者的角色就像一個活在對方眼中的完美自己,作為嚮導,為取得他所要引領的那些人的信任,他會變成他們眼中最好的形象,他做過很多很完美的形象,卻唯獨不知道自己本應該是什麼樣子。他感覺到悲傷。

  而迪倫,在荒原裡,她所遇到的一切路況,場景,天氣,都是她內心的折射。

  看起來是一本嚮導指引剛死去的人穿過荒原(人間與地獄的通道)的小說故事,卻更像一本心理學小說。

  死去後,會遇到一個引導者,也就是擺渡者,他的模樣,形象,性格,年紀等等都會符合剛死去靈魂的期待。他的任務是帶領那些靈魂穿越荒原,到他們該去的地方去。

  而所穿越的荒原,也是依照行者的想象而來,所有的場景,氣候都是其內心的折射。可能會經歷生前所害怕的一切。

  在歷經艱難險阻到達目的地之後,可能還是有大多數的人想再回去,但是如同在那裡生活了很多很多年的老婦人所說,他們不是真的想離開,或者說是想離開,但是又害怕會面臨的風險,不敢孤注一擲。這應該和我們現在很多時候的心態一樣吧,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卻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害怕面臨的風險,會陷入還不如現在的處境中去。

  好在,最終,勇敢的迪倫還是毅然的決定返回。從來沒有人做過,或者說,從來不知道是否有人做成功過的一件事。並且,迪倫還帶著崔斯坦一起返回。回來的途中,迪倫做了崔斯坦的嚮導,有恐懼,不確定,但是一直都很堅定。還好,他們成功了,最終回到了人世間。這應該是一個喜劇,看到後來,一直繃著一根弦,不知道如果不成功,他們會怎樣。

  16萬字的一部小說,從昨天下午開始,今天看完了。很吸引人,忍不住一口氣看完。或許,也是比較應自己的心境,一直都希望自己更勇敢堅定些。行走一生,會遇到很多的人,在這些人身上可能會有你想要的樣子,但從沒有一個人可以像崔斯坦那樣,可以從頭到尾渡我們到彼岸。或許,只有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的擺渡人,自渡彼岸。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2

  黑暗,無盡的黑暗。她摸索著,走著。她不想,也不敢去想腳下粘稠的液體是什麼。下了火車,終於走出了漫長的隧道,她看到了一個男孩兒。

  十五歲的迪倫生活在單親家庭。尖酸刻薄的母親,嘲諷她的老師和同學。她受夠了這一切,決定去找她的父親。

  一場火車車禍後,迪倫在爬出火車後遇到了一個男孩兒。這場相遇,讓迪倫平靜而枯燥的生活掀起了驚濤駭浪。

  擺渡人為穿越荒原的靈魂提供保護。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他心地善良,卻疏於表達。他不知道,這個叫迪倫的女孩兒將會使他的命運發生巨大的改變。

  人死後會是什麼樣子?意識喪失,無法思考,無法行動?迪倫的靈魂逸出軀體,被崔斯坦引導著,去尋找荒原盡頭的“家”。這次的路途中,有信任,有猜疑,有恐懼,有離別。崔斯坦不知已經引導了多少個靈魂。但他從來沒有像對待迪倫這樣,真正全心全意地去引導過一個靈魂。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對方。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迪倫終要到達目的地,那個被稱為“家”的地方。那是崔斯坦不能逾越的禁地。崔斯坦為了讓迪倫有勇氣獨自越過那道屏障,告訴迪倫,他會陪著她。這是為迪倫編織出的“善意的謊言”嗎?還是因為心中不安而說出的話?或許都不是……

  這是一本關於抉擇的書。面對死亡、生存和信任,你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在生死抉擇面前,相信心中的直覺,不被恐懼矇蔽內心;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也要保留最初的信任,不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擺渡人像一座燈塔,靈魂像迷失的內心。燈塔引導迷失的內心,去尋找那個最初的內心。有時找到方向的內心,也能夠讓燈塔的光去照亮更多的地方。

  《擺渡人》像一束光,能夠照亮人的心中那灰暗的空間。它教會人們愛,怎樣去接受愛,怎樣去回報愛。它讓我學會如何抉擇,如何接納他人的內心世界。

  《擺渡人》震撼心靈,感人至深。他敢於去挖掘人內心的黑暗,也能夠用獨特的文字去照亮人們的思想,讓我們學會抉擇,學會信任,學會去愛。

  擺渡人就是那片海中的燈塔……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3

  朋友推薦的書,說是好玩。我抱著“有一搭沒一搭”的態度消遣,沒想到一開始就墮入其中,沉迷於書中的“荒原”,好像當年三毛熱愛她的撒哈啦。

  人死了到底有沒有靈魂?這裡說是有的。在那遙遠的另一個我們不曾瞭解的世界,有著諸多的似曾相識的遊魂在四處掙扎,不停遊走。

  伴隨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文中女孩迪倫身上一次次呈現出過人的膽魄和聰慧。她心有所往,她勇敢堅強,她在生死邊緣處不停掙扎和奔跑。她的每一次蛻變都鼓舞著我們這些苟活著人,念隨她起,心隨她動。這世間,沒有比活著更重要的事。

  故事的主題是關於靈魂擺渡。

  正如書封面的標題:“如果你存在,那是因我需要你”。文中所有的機緣巧合都來自迪倫和崔斯坦的兩廂情願。正應了那句:“我的存在是因為有你,愛讓我勇敢,讓我不再膽怯”。

  前些天剛聽師傅講到“心想事成”。佛法裡強調一切唯心所造,意思是心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又是一本“心想事成”的書。

  我不是佛教徒,也不太瞭解佛法,但看到過許多貌似虔誠的佛教徒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常發善願而不作為,常焚佛香而不慈悲,總感覺有些大不妥。

  所謂的“心想事成”,一定要首先種下這個因,然後必須透過我們的行為,精進尋求外援,才能逐漸超越自我,從而達到“心想事成”。書中的迪倫做到了,她心心念念,她堅持不懈,她克服種種困難,她終於心想事成。

  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系英國實力派女性作家。資料顯示,這部20多萬字的《擺渡人》曾獲得多項世界文學獎,版權暢銷30多個國家。我買的是付強和劉勇軍的譯本,兩位老師的翻譯措詞優美流暢,將原著中靈魂的荒原刻畫的逼真必現,常有身臨其境之感。

  這部20多萬字的書共分三冊,我個人感覺,第一冊和第三冊較為精彩,第二冊相對遜色一些,不知是否引起你的共鳴。

  人固有一死,死後,誰會成為我們靈魂的擺渡人?他(她)們也似曾相識,並帶我們達到理想的彼岸嗎?讀罷《擺渡人》,相信很多人都會浮想聯翩,意猶未盡。

  開啟最近聽過的新歌《胡廣生》,哼哼呀呀的曲調如幽靈般在谷底呻吟,讓《擺渡人》滋生出更多的感慨。我聽的是任素汐本人的版本,有興趣你也找來聽聽~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4

  女孩迪倫,單親家庭,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孑然一身,唯一的朋友的轉學離開了;性格孤僻,在學校經常受到同學捉弄;生活單調,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或學校的舞會。她的世界一片狼藉,一片漠然,一片蕭瑟。猶如一片荒原。身邊所有的一切都讓她感到無比的痛苦。她在母親那要來了父親的電話,在跟他透過一次電話後,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火車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地發現只有自己一個人,而眼前是一片荒原。

  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他說他叫崔斯坦,一個迪倫很喜歡的名字和形象。迪倫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崔斯坦說她是唯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男孩說:“我是一個擺渡人,我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受惡魔毒手,我告訴他們真相,然後把他們送到他們要去的地方”。從他們相遇的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他保護她不受惡魔的吞噬,保護著她的靈魂。迪倫也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她帶他來到新的世界,保護著他的靈魂。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人間三情,親情,愛情,友情。這是我們在漫漫人生的孤獨河流中可以抓住的光。當親情的流失,當友情的消逝時,我們需要愛情來當靈魂的擺渡人,因為我需要,所以是真的存在。

  當你的世界不再溫柔的時候的,我們依然需要溫情,需要勇敢,需要善良。無論你是否會在這一條孤獨的河流中遇見自己的擺渡人,我們都要學會做一個擺渡人,擺渡自己。在殘酷的世界鑄造一絲微光,守護自己的靈魂,擺渡他人。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5

  今晚最終把這本書看完,心裡有種溫暖的感覺讓人又相信了感情。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書中一開場展現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不開心的學校,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以往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後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或者說本書還是一部非科學類的書,是的,出現了人死亡後的靈魂。

  在列車意外脫軌中死去小女孩的靈魂在黑暗中看不見任何光亮,她不明白自我已經死去,掙扎著爬出列車,然後她看到了唯一的一個人,來帶領她的靈魂到另一個世界的人----擺渡人。擺渡人一路上帶領著小女孩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迴避著女孩各種問題,不願直接告訴女孩已經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過程中發現身體奇怪的表現,逐漸理解了肉體已經死亡的事實。情竇初開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難中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心深處麻木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當他送女孩到達目的地後,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迴歸,能夠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感情的力量,能夠讓人戰勝恐懼。以往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自我,為了自我內心真實的願望,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以往閱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我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完美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應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齊的決定。他們一齊回到肉體死亡現場,然後奇蹟發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能夠如願以償的生活在一齊。

  閱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曆經一場關於心靈變化的歷程。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著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著找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我。如果說擺渡人引領了女孩的靈魂,那麼某種程度上,女孩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6

  愛的能量無限大,愛讓孤獨懦弱的迪倫變得堅強勇敢,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正如書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與母親疏離,在學校裡被捉弄、被排擠,她的世界是一片荒原。她決定去尋找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廢墟之後,她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她看到山坡上坐著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她的擺渡人,也是她一生的貴人——崔斯坦。崔斯坦保護著迪倫,帶著她穿過了荒原,到達了另一個世界。在途中,兩個人都被對方的善良正直所吸引,他們相愛了。但這份愛難以實現,迪倫忘不了自己的擺渡人,忘不了那個在她的世界裡掀起驚天駭浪的大男孩,她又冒著生命危險返回荒原,去尋找崔斯坦。她需要他!

  經驗豐富、勇敢無畏的崔斯坦是一個靈魂擺渡人,當他的靈魂漸漸變得冷漠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單純且會無條件地關心自己的女孩。其實崔斯坦的內心也有一片荒原,迪倫不知不覺間走進了崔斯坦的荒原,她的笑容給荒原印上太陽,她問不完的問題給荒原畫上青草,她的舉動給荒原種下鮮花,她的聲音讓荒原傳來了鳥叫與蟬鳴,她把崔斯坦的內心荒原變成了春天的樣子,迪倫成為了崔斯坦的擺渡人。他也需要她!他們一同來到了火車廢墟中,迪倫鑽進了自己的肉體,她重生了!在隧道外,她看到了崔斯坦,那個讓她值得用生命尋找的貴人。

  合上書,我喜極而泣。崔斯坦是迪倫靈魂的擺渡人,迪倫是崔斯坦生命的擺渡人!因為你需要我,我們對命運有了思考;因為你需要我,荒原般的生活重新煥發生機;因為你需要我,互相擁有了人間最美好的情感——愛;因為你需要我,攜手來到了崔斯坦曾夢寐以求卻又求之不得的世界——人間。

  如果你有一片荒原,誰會是你的擺渡人?我想,那心靈的擺渡人,是親人,是朋友,是我們需要的人,是給我們溫暖的人。沒有他們的陪伴,我們很難走完自己的人生之旅,也正因為有他們,我們內心的荒原才會變得生機勃勃。當然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保護靈魂的擺渡人,在愛一個人時,我們被需要,我們因擔負責任而強大,呵護著所愛之人的靈魂,引導他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如果在生命中,你幸運地碰到了那個擺渡人,請珍惜,那是你一生的貴人。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7

  今晚終於把這本書看完,心裡有種溫暖的感覺讓人又相信了愛情。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書中一開場展現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不開心的學校,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曾經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後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或者說本書還是一部非科學類的書,是的,出現了人死亡後的靈魂。

  雖熱主人公在列車意外脫軌中死去,小女孩的靈魂在漆黑中看不見任何光亮,她不知道自己已經死去,掙扎著爬出列車,然後她看到了唯一的一個人,來帶領她的靈魂到另一個世界的人----擺渡人。擺渡人一路上帶領著小女孩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迴避著女孩各種問題,不願直接告訴女孩已經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過程中發現身體奇怪的表現,逐漸接受了肉體已經死亡的事實。情竇初開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難中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心深處麻木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當他送女孩到達目的地後,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迴歸,可以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愛情的力量,可以讓人戰勝恐懼。曾經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為了自己內心真實的願望,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經閱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美好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面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起的決定。他們一起回到肉體死亡現場,然後奇蹟發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可以如願以償的生活在一起。

  閱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曆經一場關於心靈變化的歷程。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著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著找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己。如果說擺渡人引領了女孩的靈魂,那麼某種程度上,女孩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8

  八月繼續讀《擺渡人3》,繼續品味擺渡人們帶給我的感動和震撼。

  本以為迪倫和崔斯坦經過種種磨難,可以過上安穩的生活,不想命運對他們的考驗還未結束,令人恐怖的事情再次發生:荒原中的惡魔再次來到人間並攻擊人類和動物,滿載學生的巴士憑空消失,甚至迪倫父母的生命也受到威脅。與此同時,被扔進荒原的傑克和蘇珊娜也遭遇了巨大的危機,傑克被惡魔拖到了黑暗粘稠的湖水中,成為了惡魔中的一員

  於是,新的考驗出現在每個人的面前:當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你最終的選擇?首先想說的還是迪倫的選擇。雖然萬般不捨和崔斯坦分開,但她非常明白是她的逆天之舉打破了平衡,她沒有自私的逃避,而是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毅然選擇用自己和崔斯坦來換回父母的生命。在此過程中,她還鼓勵崔斯坦和蘇珊娜一起去救回傑克。迪倫的勇敢、堅強和愛改變了崔斯坦的命運,使他擺脫了擺渡人的輪迴,獲得新生。不僅如此,在得知救回傑克的秘密後,她甚至決定去幫助那些變成惡魔的靈魂。她的溫暖和力量幫助她渡人也渡己,在我看來,她比崔斯坦更像一位優秀的靈魂擺渡人!

  而另一位擺渡人蘇珊娜的成長同樣讓人感動。她從當初自私的想利用傑克到後來真心悔過並竭盡全力護送傑克,當傑克被惡魔拖到湖水之中,她冒著永遠被困在暗無天日的湖底的危險,克服心中的恐懼,跳入湖中尋找傑克併成功救回傑克。她的勇敢和愛也創作了奇蹟,使成為湖底惡魔的傑克重新變回人類靈魂,她自己也獲得了新生!

  故事發展到這裡,充滿危機的荒原好像沒那麼可怕了,它就像我們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我們會遇到充滿愛和善意的擺渡人,渡我們走過生命中某一段荒原。也許我們會迷失方向、丟掉自我,但是愛人、家人和朋友的愛會給我們力量,幫助我們回到正確的人生軌道上來。

  讀完三部之後不難發現,作者其實一直在強調勇敢、堅強和愛給予人類的偉大力量。這種力量多次創造奇蹟,改變了小說中幾位主要人物的命運。作者還暗示,這種力量還將幫助更多的靈魂。小說的最後,體弱多病的老婦人伊萊扎,在迪倫的啟發下踏上了尋回愛人之旅。這樣的結尾給人無限的希望和溫暖,既催人奮進,又彷彿告誡人們要學會珍惜擁有。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9

  近幾天,我讀完了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網紅作品《擺渡人》。讀後感受頗深。

  其實我對帶有“網紅”字樣的事物是牴觸的。但發現這本書充滿了讓我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本書主要寫了女孩迪倫在看望父親的路上遭遇車禍,失去生命,然後遇到了亡靈擺渡者崔斯坦,從此讓命運天平傾向另一邊的事。這只是我的理解,和所謂的“官方”大體相同。

  但“官方”卻說迪倫是事故中唯一的倖存者,這是令我頗為不解的——她死了,卻是倖存者;其他人都倖存了下來,卻都死了。

  其實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去想想。拋開肉體,想想與“擺渡人”這三個字更有關的靈魂。

  迪倫之前的生活,幾乎可以用“一團亂麻”來形容,更沒有任何朋友。但見到崔斯坦之後,她和他成了朋友。迪倫的靈魂也真正地活了過來。

  而其他人呢?他們為什麼“死”了呢?拿在火車上和迪倫坐在一起的那個女人來說吧,她帶了一堆包,這好比是虛假的物質世界。這些虛幻的東西把她和迪倫擠得非常不堪——靈魂也被捆綁。

  而在書中對迪倫影響最大的人便是催斯坦了。

  我認為他在遇到迪倫之前都是非常可憐的。因為他什麼也不是。他從來沒到過死人的生活的地方,人間對他來說更是遙不可及;一開始工作時滿腔熱血,工作態度十分好,但遇到的靈魂們卻都只活在過去,對他根本連一絲感激都沒有。這一切讓他心灰意冷,甚至讓他在迪倫回來後連嘗試新生活的勇氣都幾乎沒有。

  所以書的封面上的那句“I exist beauce you need me”並沒有指明“我”和“你”到底是迪倫還是崔斯坦了。

  而書中最令我震驚的環節,是伊萊扎告訴迪倫有許多靈魂想回去,卻都被鎖在了安界。但迪倫執意要走的時候,大門卻向她敞開了。

  果然,愛與勇氣,以及有你的我,勢不可擋。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10

  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裡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蘭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時,迪蘭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將她帶離了事故現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運,從他們相遇的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

  你陪我走完我心中的荒原,我為你放棄我心中的“安全屋”。來時我還是需要你保護的小女孩,而當愛來臨時,我變得強大,感謝你讓我找到面對“魔鬼”的勇氣。我想,故事裡是我心中真正的愛情:純真的愛、勇敢表達愛、勇敢追求愛。我慶幸故事的結局是完美的,給了我相信愛的勇氣。

  向死而生,渡人即渡已。那荒原上的艱難險阻,便是自己給自己設定的障礙,當你足夠堅定,有足夠的勇氣面對自己的心魔,便可以向死而生。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我們都需要朋友,也許你認為自己很強大,能夠幫助別人走完他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路,但是你未必可以走完自己的路。人成長的過程非一人之力可行。那麼,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又會是你的擺渡人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擺渡者,每個人也可能是別人的擺渡人。

  你的未來,全都寫在你內心最深的渴望裡,這些渴望所散發的能量將會滿足你所有的期待。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禁錮我們的從來不是有形的枷鎖,而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怯懦、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自己的人生,只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甚至改變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贖,來自心靈的自我成長與非凡勇氣。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11

  書的封面有這樣的介紹:暢銷歐美33個國家的心靈治癒小說。第一次看到類似的標題應該是在《解憂雜貨鋪》封面上。出於它的名氣以及我的好奇,某個下午我在言幾又全文翻閱了這本書。意料之外,我並沒有被故事吸引,更談不上被治癒。再一次印證了阿塞爾普魯斯特的那句話: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這份治癒不在我心,因此沒有共鳴。

  鑑於這次前期經驗,我對有諸如療愈、救贖之類介紹的書籍,有了一種傲慢與偏見。傲慢於我自以為無需這些救贖,偏見於由此引發對此類書籍的天然排斥。但《擺渡人》給了我意外的驚喜。好像只是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然後莫名的讓人溫暖,或者說治癒?

  最初吸引我並讓我下決心買下這本書的是封面上的這句話: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我一直很認同生命是一趟孤獨的旅行這一論點。人的天性就是尋求認同,孤獨的人更會下意識的尋求依靠,看起來這個擺渡人一定讓人感覺溫暖幸福。

  書的開篇鋪墊部分有一些單調:主要講述了主人公迪倫的家庭背景、生活狀態:父母離異並分居兩地。迪倫死於開往父親所在地的火車事故上。隨著迪倫的靈魂前往荒原與崔斯坦相遇,故事逐漸精彩起來。他們一路披荊斬棘,倉皇逃亡,躲避惡魔的吞噬。在崔斯坦履行護送迪倫職責的過程中兩人漸生情愫,難捨難分。所以,當崔斯坦順利將迪倫送達彼岸後,兩人傷心欲絕。迪倫心有不甘,於是在一位前輩的幫助下了解到可以返回荒原的可能性。最終,對崔斯坦的濃濃愛意和思念戰勝了恐懼和猶豫,迪倫重新回到荒原。她隻身一人四處闖蕩,抵抗惡魔,並發現了躲避他們的方法:專注,不對視。最終,以犧牲崔斯坦引領的新一個靈魂為代價,迪倫成功找到崔斯坦,開啟了兩人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旅。

  在迪倫的鼓勵下,兩人逆流而上穿越荒原,回到了迪倫火車事故發生地,並重新回到了人類世界。

  全文最讓人驚訝的是:儘管八成的篇幅都在寫相似的逃亡情節,卻絲毫沒有讓人感覺單調重複,次次都是驚心動魄,扣人心絃。作者的功力可見一斑。故事中兩人互訴衷腸的情感讓人感覺甜蜜又美好,最終,都順利重返人間更是先讓人鬆了一口氣,然後心滿意足。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12

  記得佛教裡也有一位接引佛祖撐著一艘無底船專渡有緣人,只是不知道在渡化的過程中會經歷些什麼?遇到哪些人?能否順利渡化?

  《擺渡人》裡寫著: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當你以為是有客觀存在的一個擺渡者,但那擺渡者其實就是你自己的心像所形成的,你接下來要走的每一步,風雨雷電,都會因為你的喜怒哀樂而變化。所以,你靈魂的擺渡人其實就是你自己。

  正如迪倫,火車脫軌只有自己遇難,當靈魂脫離軀體爬出車廂後,荒原和崔斯坦,以及接下來要遇到的惡魔、山谷、湖水和每一座安全屋,就已經等在那裡了。一個怯懦的16歲的女孩,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種種,收穫了愛和勇敢,最後和崔斯坦衝破層層阻礙,得以重返人間。

  如果在人間通往天堂的途中,迪倫不是一個純潔的靈魂,或者人間還有值得她眷戀的人和物,或者她沒有在重重考驗下,和崔斯坦逐漸建立信任,直至產生情感,如果她沒有在記錄室要求見喬納斯,喬納斯帶她去見伊萊扎,如果她沒有足夠的勇氣,哪怕是灰飛煙滅的代價重返荒原,如果崔斯坦和她沒有重逢並返回那列火車,那麼她的生命將該如何自渡?

  在每一個關節點,我都曾推測過不同的境況,每一個境況都有可能帶來不同的結局。然而迪倫的心足夠勇敢,或者說,經歷了這麼多之後,她已經不是那個怯懦的小女孩了,她敢於表達,勇於挑戰,且永葆善良。所以當她看到崔斯坦後說原來你在這裡,他回答我在這裡,便足以打動讀者。

  當然這些都只是作者藝術性的構思,然而故事卻像極了我們的人生。

  我們總會遇到各種溝溝坎坎,遇到時有幾人能不哭不鬧,坦然接受突如其來的變故。或者,我們也會期待出現一個救世主來拯救我們一地雞毛的生活。可兜兜轉轉到了最後才發現,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替你走完餘下的路。於是,你在這兜兜轉轉中發現,自己也可以練得一副金鐘罩百毒不侵,一顆堅毅的心勇往直前。而後,你會覺得自己活得更加通透澄明,就像鳳凰涅槃重生,抑或羽化成仙一般無二。

  原來你靈魂的擺渡人,就是你自己。重生之後,你也可以笑著對這個世界說一聲:我還是我,我還在這裡。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13

  我包括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人的終點是什麼,人死後又是怎樣的場景。原來人是有靈魂的,死後依然是你自己,只是你脫離了你的身體,走的時候你還能看到你的親人是怎樣的悲痛,而你這時只能看著,然後你會遇到自己的擺渡人。然後你會跟著他走,去哪?往前。在這段往前的旅途中你會慢慢意識到原來你已經死了,現在身處荒原,還面臨著被惡魔抓走的風險,你可能再死一次。這次,是靈魂的死,魂飛魄散,你只能依賴自己的擺渡人,然後不斷往前。

  這段旅途是如此有風險而艱難,而你還有別的選擇嗎?只能跟著自己的擺渡人了吧!往前是什麼?一條分界線,當你走到那裡你就又回家了,然後你將離開自己的擺渡人,在那個“家”等待著與親人團聚,是的,總有一天你會等到的。那裡不是天堂,卻也是天堂,“家”是你最終的想象,開啟一扇門又回到了你理想的生活中去了。

  我只覺得原來死的歷程是這麼神奇,如果你違背了那裡的遊戲規則,你可以逃跑,兩種結果,一是魂飛魄散,一是回到自己的身體裡面,也就是還陽,這大概就是在鬼門裡走一遭又回來了吧!這簡直太神奇了,不是嗎?

  只是這本書的結局太過美好,因為愛上了自己的擺渡人,兩個人開始逃亡,最後真的還陽了,連一直不得不接受自己使命的擺渡人也一起回到了現實世界中。

  這本書評價很高,暫時還沒有特別多的感悟,只是給了我很多震撼,也覺得就算自己某一天死了,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估計也不會害怕了,因為我會遇到自己的擺渡人,而不是孤獨的走完那段旅程,然後,我會回“家”。

  原來人生不是虛無主義的,活著的時候應該好好珍惜,好好經歷,好好感悟,然後不斷完善完美自己的理想生活,為之努力,讓它接近現實,最後就算沒有實現那個理想,可是,死後那確實我最終的歸宿和家,所有的感情還在,所有的閱歷還在,所有的思考思想也依然保留,只是那裡,沒有人願意選擇離開那個“家”,因為內心的害怕,不願意再走一遭面對惡魔的危險,還是因為那裡是所謂的天堂。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14

  可是我的擺渡人,你在哪裡?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書中一開場展現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不開心的學校,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以前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後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或者說本書還是一部非科學類的書,是的,出現了人死亡後的靈魂。

  在列車意外脫軌中死去小女孩的靈魂在黑暗中看不見任何光亮,她不明白自己已經死去,掙扎著爬出列車,然後她看到了唯一的一個人,來帶領她的靈魂到另一個世界的人----擺渡人。擺渡人一路上帶領著小女孩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迴避著女孩各種問題,不願直接告訴女孩已經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過程中發現身體奇怪的表現,逐漸理解了肉體已經死亡的事實。情竇初開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難中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心深處麻木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當他送女孩到達目的地後,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迴歸,能夠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感情的力量,能夠讓人戰勝恐懼。以前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為了自己內心真實的願望,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以前閱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完美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應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取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齊的決定。他們一齊回到肉體死亡現場,然後奇蹟發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能夠如願以償的生活在一齊。

《擺渡人(精裝插圖紀念版)》讀後感_700字15

  其實,我不是個愛閱讀的孩子。從小到大,我真正能閱讀下來的整本書籍少之可憐,我仔細回想了一下,大概不會超過40本。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在社會中的摸爬滾打,隨著整個社會瀰漫著的浮躁氣氛,我漸漸覺得,能夠靜下心來學會閱讀,或許對自己來說應該是件幸事,也是能夠沉靜自己的最好方式。於是,我在看到青島金融團工委推薦的書單後,首先選擇了《擺渡人》這本書。

  這是一本你想放手卻無法放手的書籍,從一開始故事情節的設定,到最後故事的結尾,你總是想知道接下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你忍不住跟著這本書的思路在走,你總是在思考這本書的主題到底在給大家講述著什麼。

  故事講述了一個叫迪倫的小女孩在去看往父親的火車上突遇車禍,全車的人只有她不幸遇難,但她並不知道實情,直到她碰到了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崔斯坦告訴她,她已經不在人世,需要跨越荒原才能達到極樂世界,否則就會被惡魔拖入無底的深淵;於是崔斯坦帶領著她衝破種種阻礙和困難,艱難跋涉終於跨越荒原,幫助她安全到達極樂世界;但這期間迪倫與崔斯坦暗生情愫,迪倫愛上了自己的擺渡人,所以已經跨越荒原的迪倫決定再次返回到荒原中尋找崔斯坦;迪倫執著地找到崔斯坦後,她帶著崔斯坦穿越荒原折返回到出事地點,當迪倫再次登上火車跌跌撞撞尋找到自己的屍體時,讓人驚奇不已的是迪倫竟然活了過來,故事就在此畫上了句號。

  乍一看像一個魔幻故事,又像一個愛情故事,但是通讀全書後,你會發現這是一本以愛為基礎的著作,這種愛貫穿全書,也是全文的主線,它支撐著女主角的執著,支撐著女主角在穿越荒原時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遇到困難不抱怨、不妥協,哪怕明知前途困難重重,哪怕自己要付出一定的代價,自己也勇敢地跟著愛前行;在我看來,這種愛是一種超越愛情的愛,是一種大愛,不僅是愛情,也是對生活的熱愛,這種愛指引著我們前行,為我們帶來了光明與感動,所以作者設定靈魂擺渡人的意義就在於此。

  所以有人會說,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個讓你意想不到的時刻,那是你的靈魂擺渡人在向你告密,也正如書的封面上的一句話寫的這樣,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