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1

  這學期我讀了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那就是: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輯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書》、《禮》、《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當中有我們時代流傳的名句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他的意思是:學習的時候經常複習,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難道不是快樂的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這難道不是君子嗎?

  孔子的思想中心就是仁,在論語中一共有109處寫到了仁。仁是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你居住在有仁德風俗的地方,就薰陶上仁德風俗。為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所以說“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論語是一部不錯的書籍,我們難道不需要讀他嗎?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2

  在遙遠的兩千多年前,被古今之人奉為聖人的孔子在教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被片片段段的記錄在了《論語》之中,聖人的記憶已漸漸消磨,可是這本儒家的經典卻銘記了他前行的足音。由於《論語》遙遠深邃,高不可及,仰望之餘只能將些許感受歸功於“小窺”。

  《論語》的思想傳承著生命本源的哲學與做人處世的智慧。聖人的眼中四溢的人格魅力如同是盤古手中割裂清濁的巨斧,讓混沌愚昧成為回憶,讓精神越來越來接近天空。如此的心胸,這樣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度凝聚著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孔門秘傳。

  孔子到底是如何的仁者,又是如何的智者?山山水水道不盡一蓑風雨,川流不息訴不清臨江浩嘆。那是一種真君子來自內心的風骨,一種泰而不驕的安閒平和與篤定。幾千年春秋輪迴,至聖先師的教誨把握著歷史的脈搏跳動,讓無數仁人志士獨擎一片天,揮灑著生命的暢想。

  輕翻那清香飛揚的書扉,佇足間,裡面無數期待淨化靈魂的歌唱如泣如訴,一問一答,一仰一俯,一顰一笑,無不蘊涵治學為政之道,彷彿在聖人的眼中,天地間只有杏壇的古木為世人遮風擋雨,沒有現實的糾纏與束縛,最後三千賢士面前的是一個迂闊率性,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

  聖人的深思,經歷了歷史的坎坷,走過數不清的彎路。遠足的道路上有高山,有深淵,有薄冰……可萬千劫難沒有降低聖水的熱度,時至今日,那一股不息的溫泉依舊在世人的脈絡中流動。自歸去來兮辭官尋樂土,到宰相論政曰:“半部《論語》治天下”,再到于丹在散佚的卷牘中拾掇。古典的精神力量在每一個春秋變遷中慢慢融合。君子的仁愛情懷,孝悌之意,廉恥之心,禮節之樂,誠信之本,讓生於今日的世人永不斷乳。

  《論語》那簡約的語言,穿越了多與少,輕與重的界限,點出了天之大,地之厚的信念。孔聖人的品格連同勤學者的性情在薄如蟬翼的經書中不斷稀釋出來,然後在人們揚帆遠航中催生出民族靈魂的堅冰,也成為一個民族永久的驕傲。

  合上書,帶著它在雨水沖刷後的清新草地上徜徉,繼續到聖賢的光芒下遠足,讓永生的繼續永生,讓儒家的奇葩永遠綻放。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3

  悠悠華夏五千載,璀璨文化的源頭是《論語》。

  於歷史的今天,瞻仰《論語》的演說者——孔子。

  這一位文化的傳承者,這一位永遠無法被歲月所磨滅的精神巨人,他用最銳利的智慧開啟了那一道為時光所塵封的門,於是陽光從錯開的門縫間射進,溫暖充溢天地;他用最深刻的言語鋪展起了一條充滿哲理芳香的坦途,於是子子孫孫踏響了成功的凱歌;他用最樸實的教誨鑄造成了一把堅韌的利斧,於是廣袤的文化大地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斫痕。

  讀《論語》,是一種享受。彷彿靜心獨坐於清泉碧水畔,在煙燻繚繞間,細細品茗。《論語》的字字精華便沉澱在綠葉清茶之中,咀一口,它們就順著舌尖流入體內,純化了身心,頓覺一陣清香滌盪胸懷。

  讀《論語》,是一次旅行———漫長卻不苦悶。彌留在充滿油墨清香的字裡行間,感受著儒學思想的魅力:是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踏實與求是,是那“己所不欲,勿施為人”的仁愛與正直,是那“人不知而不慍”的包容與豁達,是那“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明達與誠懇……道不盡,言不窮,《論語》所充盈的儒家氣息是如此的濃厚,如此的莊重而深邃!沿途的每一處風景,都足以令我為之心神嚮往,難以忘懷。

  讀《論語》,是一種學習。在品讀間,學習為人處事之道,在“仁”的思維薰陶下,感悟人心之偉岸,讓“自愛”與“愛人”這兩朵人性最美好的芳花,盛開在每一位賢士的心中,“仁”,以最高的道德原則的地位,統率起忠、恕、恭、信、敏、惠、智、勇、剛、毅,作為一位賢士,難道不該以“仁”為終身所追求的目標麼?於感悟中,學習修身治學之法,那是“溫故而知新“,是”學而時習之“,那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是“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

  讀《論語》,是一場洗禮。讓原本枯槁的心靈得儒學的甘霖以滋養,讓原本疲乏的思維得精妙的哲語以啟迪;那一句句精奇犀利的言語,那一則則平實卻韻味深遠的文字震醒了你我昏昏欲睡的文化修養的心,澆溼了你我被快步驟的生活烤乾的的世界。

  讀《論語》,感受到的是文化的芳香馥郁,品味到的是精神的點滴精華,領悟到的是思想的深刻。

  讀《論語》,於心靈間,盪漾起一片純淨。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4

  古往今來,光陰歲月匆匆而過,給我們留下最多的往往是感慨。

  光陰,在孔子的《論語》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子在川上曰:逝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自己經常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卻,誰也不是生下來就瞭解許多事情。大家都是靠後天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這是眾所周知的一句名言,一邊學,一邊想,一邊應用,這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式,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在這個歷練的過程後,我們將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曾經說過:“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三十歲的年紀,正如於丹教授所講應該是一個建立心靈自信的年紀。當人們捫心自問:“我立起來了嗎?”的時候,這也許便是答案。再等我們從“而立之年”到“不惑之年”,從三十到四十歲時,三十歲時應是風發揚厲,到了四十歲時該學會淡定從容,即所謂的“不惑”,就是人能夠自覺按照中庸的理念去做事;五十歲時,又會發生新的變化。孔子說五十歲知天命,也就是說,五十歲時內心有一種定力去應對外界的煩擾;六十歲耳順,耳順即理解和包容。孔子把自己的一生總結得如此清晰而通透:“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如果人的一生都像孔子所說的那樣做了,那他的人生就會更富有效率和價值。孔子的生活軌跡對我們現代人來說,仍然有許多啟迪意義,關鍵要看我們如何汲取這種智慧,來使我們自己更富有效率和價值。

  子曰:“飯疏食、飲水,由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論語》中,孔子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讓我們社會如此激烈的竟爭面前,積極調整心態,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快樂。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孔子教給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內心的安寧,獲取心靈的快樂!

  簡單地說,《論語》用最簡單的話語、最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聖人最真實也最深刻的哲理,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論語》的內涵博大精深,意蘊深長,值得我們青少年深思熟讀,領悟運用,並使之發揚光大,讓這部國學經典中的璀璨明珠永放光芒。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5

  孔子,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儒家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也被世界各國借鑑。而《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一本著作,書裡的很多觀點對今天的人們仍有指導意義。從學習到修身,從安家到治國,我們都可以從書中找到真理。這裡我想談談我對《論語》中的講學的讀後觀點。《論語》中首要呈現的一個觀點就是人要學習,它從二個方面闡述了孔子對學習的認識。

  首先,要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論語》開篇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後多溫習是一件多麼讓人高興的事情。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是告訴我們學習的最高境界是自己樂意去學,這樣才能得到最多的收穫。這些學習的觀點是最純樸的學習的觀點,它體現的是學習的最本源。人們以這樣的心態來學習,不僅可以學到知識,更可以達到修身的目的。反觀現代人的學習,更多的是脫離了學習的本源,體現的是學習的功利性。人們選擇學習什麼,往往是看這樣的學習是否有用,是否對個人的職業發展有利,而忽略了個人愛好。所以,現在社會上才會有那麼多高分低能的人,他們是學習的尖子,卻是做人的矮子。所以,在個人學習規劃中,不妨在有知識學習規劃的同時加入讓我們感興趣的內容,這些內容應該是我們最樂意學的內容,它們會讓我們有更多的收穫。

  第二,學習要有恰當的方法。“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告訴我們學習要多溫習;“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學習不能光學習不思考也不能光思考不學習;“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學習要謙虛,會就會,不會就不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訴我們要學會取長補短。《論語》中論述學習方法的言論還有很多,在此不贅述。這些言論對我們的學習太有用了。學習之後要多複習,學習要不恥下問,要善於學習他人的長處,學習要多思考等等觀點不正是我們常告訴學生的學習方法嗎。在這些恰當的方法的指導下學習,學習必定更有效率。

  《論語》中闡述的學習的觀點,句句經典,字字值得回味。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在全民學習的熱潮下,我們是否該冷靜地思考一下我們學習的目的,我們是否該冷靜地思考一下我們該如何學習。學習不該只給我們帶來知識,我們要享受學習的過程,收穫知識的同時收穫快樂和人生。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6

  《論語》是我國儒家思想的前年經典絕學,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們的提問後所做的記錄;有一部分是回答諸侯國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問題;還有一部分沒有問題,只是記錄孔子的一些言論。因此,《論語》中記載的言論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對我們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例如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中,孔子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對待已經學過的知識;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中,我們知道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空想而不讀書就必然會產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閱讀了《論語》,除了那些我們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們還會找到一些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

  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嘗無誨焉。”它的意思是:學生主動帶一束肉乾來見我,我是不會不教他的。我認為,當今社會的師生關係融洽,學生尊敬老師,老師愛護學生,這些都不需要物質來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學生要送禮才可以得到老師的賜教,這足以反映出當時封建社會的腐朽。

  再如:“朝,於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意思是說,孔子上朝的時候,與下大夫說話,侃侃而談,從容不迫;與上大夫說話,態度和悅;君子在場時,說話侷促不安。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級的人說話態度明顯不同,他的做法與當今以人為本、和諧社會是不相符的,充分說明孔子所處時代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時代。

  此外,從“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說朋友送的禮物如果只有車馬,沒有祭肉,孔子也不會行拜禮)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當時的人們很重視祭祀祖先,即使別人送再多的東西,如果沒有祭肉,主人也不會高興等。

  當然,雖然在《論語》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帶有明顯時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會的腐敗氣息的言論,但從整體上看,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則、治家治國道理,使我們受益匪淺。因此,它仍是一本好書,孔子也毫無疑問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7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出自《論語》的第二章——《為政》。它的大意是:“學習而不去思考就會使人迷惘,只思考卻不去學習道理就容易誤入歧途。”

  這句話看似普通,但其實相當的貼切。就像我們學習《論語》,若只是通讀字面的字句詞意,卻不去深思其中隱藏的深意,便往往會鬧出笑話。

  先就“學而不思則罔”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論語》中的一篇“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毋憚改”,其中“無友不如己者”,光看字面上的意思:“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乍一看好像沒什麼問題,但仔細一想,要是人人都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友,學問一般的不理學問低的,學問高的又不管學問一般的,這樣一來大家不就都沒有朋友了嗎?這明顯就是錯的。

  所以我們需要去仔細認真的思考,查證,這就是所謂的學而思了。在古代,同門的師兄弟之間稱作“朋”,有共同志向的才叫做“友”,再想想孔夫子說過的:“道不同,不相為謀。”這一下就撥雲見日,豁然開朗了——不再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而是“不和志向不同的人交朋友”。

  你看,這就是“學而不思”和“學而思”的差距,這也是為什麼孔夫子會說“學而不思則罔”的原因了。

  說完了前半句,再來說說下半句“思而不學則殆”,同樣用《論語》舉例。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這句話同是出自《論語·為政》,其中的“輗”和“軏”都是古代馬車牛車上的類似於承軸的重要部件,沒有它車怎麼也跑不起來。

  現在,我們來看“思而不學”的後果。就這句話來說,如果不知道“輗”,“軏”的意思,那麼便不能理解整句話的含義。要是哪天被朋友問起,為了不丟面子只好瞎蒙,萬一被識破了,那真是無地自容了。

  這為了不丟面子而不懂裝懂,胡亂猜測不就像是誤入歧途一般嗎?這正是“思而不學”的後果。

  無論是“學而不思則罔”還是“思而不學則殆”,終究都是沒有學通透,學徹底。這“學”和“思”,就像孔子口中君子的“文”和“質”,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可見《論語》的以小見大,前後貫通,亦可見孔夫子那超凡的處事理念和人生智慧。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8

  論’理論,理論人生,理論人生滄桑百態,理論孔子儒家思想,理論學而篇,理論為攻篇,理論子罕篇、先進篇、李氏篇、衛靈公篇、子張篇、微子篇等。

  自古文學家孔子,受萬民敬仰,成立儒家思想,得意門生隊排長龍。自然理論乎,名言乎,不少矣。例: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去攻讀鑽研邪說,那就有害了。不踐跡,亦不入於室。也有當事人反對之論,唯女子乃小人難養也,可是例時上千年,出了多少女中豪傑,真是多乎,精乎。

  論語讀後感三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9

  《論語》是中國古代的四書之一,一直以來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都沒有很好的去領會其中深刻的文化內涵和人生哲理,今天有幸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不由豁然開朗。通過於丹教授對《論語》的詮釋,在那簡短的文字、樸素的語言裡讓我們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一種精神的昇華,穿越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滄桑,感受到遠古聖賢們那種溫暖,平和而不失莊嚴的人格魅力。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論語》的思想精髓之一“忠恕”。他告訴我們無論身處怎樣激烈的時代都應該調整好心態,做最好的自己,不強人所難,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學會包容和理解。拿于丹教授的話說,就是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所謂,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因為寬廣的胸懷足以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看得更高、走得更遠。

  “愛人”,“知人”是《論語》裡孔子的另一個思想精髓所在。關愛別人就是仁慈,瞭解別人就是智慧。我們只有具備了一種仁愛之心,才能達到孔子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取其譬,可謂人之方也已。”的理想境界。當我們在做好自己有所建樹的同時,還應該身懷仁愛之心,幫助他人,助人為樂,使我們的內心有一種“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幸福滿足感。

  細讀《論語》,仔細體會一番,它所帶給我們的那種平和、淡定的精神之光時時觸動著我們躁動遊移的心靈。它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當我們貧窮時學學顏回吧,“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無論生活多麼的清苦,顏回都不改變樂觀的生活態度,不被物資生活所累,始終保持一份恬淡安寧的心境。《論語》告訴我們不僅要做一個善良高尚的人,還教給我們君子之道,孔子謙虛的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一個內心無比仁厚,寬和的人,不會計較得失,可以真正做到內心的安靜、坦然。而強大的內心足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的遺憾。“君子不憂不懼,不怨天,不尤人,上學而下達。”縱然我們離君子的距離還遠,我們也應該不斷學習,做最好的的自己,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只有內心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我們才不會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願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不斷得以提升,使我們的生命充滿價值,充滿意義。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10

  說到國學經典,我最先想到的就是《論語》,《論語》是孔子與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結集工作是由孔子門人及再傳弟子完成的。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是吾憂也。”意思就是說“品德不加以修養,學問不加以講求,聽到了仁義而不遵循實踐,不對的地方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憂懼的”我認為寫得好。品德不修養,如何去服人,學問不加以進求,融會貫通,如何應用。我們中學生缺的不就是這些?孔子還指出,對於君子來說,除了理想和追求外,道德修養也極為重要,要經得住困難的考驗,“歲寒而知松柏之後凋也”,看到賢德之人就向其學習;看到不好的就引以為鑑反省自己。

  孔子說:”君子關懷的是道德修養,小人關心的是土地,君子關心仁義,小人關心物質利益。君子能反省自己,小人則怨天尤人。君子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小人則不斷的走向沉淪。”可見,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有道德修養的人,小人是指缺乏道德修養的人,而聖人則是指對道德理想圓滿實現的人。

  列寧就是一個特別遵守公德的人。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_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著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在現實生活中,不講社會公德的人和事很多。公共場合大聲喧譁、滿嘴髒話;廁所裡,清潔工特地在池邊放了垃圾桶,可仍有人不時地往水池和便池丟菸頭、紙屑,引起堵塞;電影院,銀幕上醒目地放著“請勿吸菸”的提醒語,可仍有人吞雲吐霧,照吸不誤;候車室,有人對垃圾桶視而不見,仍隨地吐痰,使地面齷蹉不堪……這些人我行我素,目中無人,其實質是缺乏社會公德。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是不容這些不講公德的行為長時間存在的。講公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中華民族的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責任將這種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一個人要過上美好的生活,就要學會做人,學會自律,首先是修身,然後才是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東方人生哲學的核心,它對人格的形成,道德觀的實現,民族素質的提高顯得更為重要,有利於大家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11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後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閱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再後來,透過網路,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我讀《論語》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於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是搶劫,,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12

  說來慚愧,雖為人師,卻很少看書。平時上班,不是上課,就是備課、批改,沒時間看書。下了班,人已感到很累,回到家還要忙於生活瑣事,夠煩了。即使有時間,也寧可看看電視劇。偶爾翻翻雜誌,看看散文,讀讀笑話。像我這樣的,大概有很多。其實,看書是一種習慣,“忙、沒時間、累”只是一種藉口,一個人如果喜歡看書,無論多忙,他都會擠出時間來。

  曾經對低段老師要求低年級小朋友背《三字經》有不同看法。那些之乎者也的文字,成人都一知半解,要求孩子們一字不漏背下來,有何好處呢?但仔細一想,這些書籍都是我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可以先熟記後領悟。當然,不同年段的孩子應該學習不同的版本,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

  宋代宰相趙普曾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確實有許多精華供後人學習,關於學習,有兩個過程,一是學,二是習,只學不習,僅是書本,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習要由生到熟,熟能生巧,由習到術,進而學術。術指導行動,為了更好地做一件件事。

  《論語》是一本博大的書,它包羅永珍,總的精神是“正心修身”,講的是做人的藝術,是成就人生的指南。人生的一切事業功績,都從做人開始。最終所能達到的成就就是做人的必然結果。《論語》就是人學,是做人處世的經典,既是原則論,又是方法論,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無不包含在論語的思想照耀之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天再三反省自己:替人家辦事沒有盡心竭力嗎?與朋友交往不講信用嗎?老師傳授的學業沒有用心複習嗎?

  生活中能做到的人實在太少了,如果我們反省我們的人際關係,反省我們的人生道路,教訓的背後,大多是對這些話的否定,誰踐踏真理,真理就踐踏誰。如果能把別人的事像自己的一樣重視,別人能不信任你嗎?把別人的利益看得像自己的利益一樣重要,別人能不推舉你嗎?真誠地伸出自己的手,毫無私心地幫助朋友,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朋友能不多嗎?朋友多了路好走,辦事情能不容易嗎?老師教的東西,溫習了嗎,總結了嗎,對別人的勞動果實尊重了嗎,不尊重別人,別人能尊重你嗎?

  一連串的問題迴盪在耳邊,就像警鐘讓我們清醒,教我們如何正確地對待我們的人生,讓生活更踏實,更自信,更從容……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13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翻譯今天的語言是:“把老師教給你的知識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識在現實中實踐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奮人心的事。”孔子認為作為教學過程的一方——學生的學習活動,本身就應該是快樂之事。孔子的教學思想完全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思想,並且十分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在實踐中鍛鍊知識和提高知識能力的培養。

  孔子的這句開場白就是告訴弟子們,理論聯絡實際,把學來的知識放到實踐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識,才能證明你已經把握了知識。而真正懂得知識的人在現實中的運作會興趣倍增,會自然產生出需要更多知識的充實。

  當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不禁引起了我感慨:“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校領導真是我們的救星,及時為我們增加營養。當今社會知識裂變“一日千里”,知識在不斷更新。用傳統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事物已經跟不上社會形勢的需要,所以老師要經常更新知識結構,要對新知識保持長久的好奇心與敏銳感,為了培養能夠適應這個社會需要的人,老師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實踐。

  學習、實踐的重要性,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可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讀書學習而不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就會茫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讀死書。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精神疲憊,就成為“紙上談兵”。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多讀書、認真學習各種先進教學經驗、優秀論文、教學先進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斷將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將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實際行動,只有這樣做才能使我們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使之不斷符合社會的需要。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解釋為“在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那麼就可以當老師了。”這也就是對我們學習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不斷“溫故而知新。”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能使我們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社會的需要。相信只要我們深刻體會《論語》中的精闢言論和孔夫子“自強不息”的精神實質,並將其作為行動準則,不斷努力學習,不斷實踐、反思,定能為我們的社會培養合格的下一代。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14

  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每天都需要學習大量的新知識,需要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需要汲取為人處世的智慧。其中,學習是最關鍵的前提。可是在當下知識資訊爆炸的時代,學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學什麼,為什麼學,如何去學,都需要我們細細思考,踏實去做。《論語》一書給予我很多啟迪。

  人生在世,必須樹立學習目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也與我們一樣,在十五歲時把追求學問作為人生的志向,並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自己的志向,終其一生,學而不輟,最終開創了儒家學派。可見志向對一個人的重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便是從反面論證這個道理。

  學習的態度直接決定者學習的效果。孔子一直強調“學而不厭”,並讚賞孔文子“敏而好學”,說的正是這種態度與精神。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端正學習態度,主動學習,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為自己而學,為自己的夢想而學。“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此之謂也。

  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我們還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弄清如何去學習。子曰:“學而時習之。”告訴我們學過的內容要按時複習,經常練習,直到把知識理解,並能熟練地運用它為止。即使這樣,也還不能說是真正理解透徹了,還要做到“溫故而知新”,在鞏固與複習中舉一反三,可以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那麼怎樣才可做到“溫故而知新”呢?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強調就是“學”與“思”的結合,他認為“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這更是驗證了學思結合的重要性。在新知識的汲取中,我們更要做到這點,不能只學習不思考,一味的記憶與練習,是無法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

  學會了學習,學到了知識,孔子更強調“學以致用”。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知識,把所學的知識落到實處,這就是學習的目的。不要讓知識去支配你!不要做知識的奴隸,古代的掉書袋多半是這樣,我們應該讓學習的知識,與品德融為一體。無目的的學習,就如同失去了夢想,讓我們無法向更遠的前方邁進。

  這就是《論語》中的“學”,同時也是孔子主張的“學”,我身同感受,作為高中生,應該遵循聖賢的學習之道,去探索去發現學習,同時應該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讀懂《論語》,讀懂《論語》中的“學”,讓你我走得更遠。

五年級學生《論語》讀後感15

  今天我們處在一個急遽變化的社會,每個人都面對各種價值觀的衝擊,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生選擇,還要應對未來各種不確定的挑戰,四顧茫然,心無所依。越是這樣的時刻,人就越應該回到經典,尋找重要的精神滋養。

  接下來我作為教育者,從教育態度、教育原則、教育方法三個方面簡單談談論語對我的啟發:

  1、教育態度:為人師表,以仁育人

  論語雖然已是兩千多年前的古籍,但現在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依然有重要的影響。它提醒著我們:對學生要充滿仁愛。

  《論語》文中多處提到了仁愛。可見,在孔子的心中仁愛的重要性。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更要以仁愛之心對待學生。學習論語的過程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孔老先生的教育教學態度,孔子在處理師生關係問題上,從來沒有作為老師的那種驕傲高貴,他對自己的學生都關懷備至。孔子說過: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認為學術沒有貴賤高下之分,學問面前人人平等。孔子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以仁育人的教育原則,我們要學習孔子的以身作則,教書育人的態度,每個人各有所長,相互學習才能一起成長。

  2、教育原則:教書育人,有教無類

  孔子的學生中有貴族子弟(如孟懿子、司馬牛等)世家子弟,(也有子貢、子路這樣)平民出身的普通人。不論什麼樣的人,孔子都會做到不卑不亢,尊重他人,親切交談,鼓勵勸勉。我們要學習孔子教書育人,一視同仁的教育態度,不分(貧富,智慧)類別,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才能不斷從中積累教育經驗,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素養。

  3、教育方法:啟發誘導,因材施教

  從顏淵的感嘆中我們瞭解到“......夫子循循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學習孔子的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學中做到有耐心的"循循善誘"的啟發智慧,同時我們也可以借鑑孔子的教育手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導學生不到他經過苦思冥想仍然領會不了的時候,先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我們要學習孔子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抓住時機,明確要求、觸類旁通,因勢利導、啟發點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透過主動學習來掌握它。從而不斷提高我們的教育策略,促進孩我們的孩子思維、智力、身心各方面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論語》字數簡潔,句句經典還需要我們結合自身經驗慢慢品味,結合生活不斷思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