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雷雨讀後感200字精選四篇

曹禺雷雨讀後感200字精選四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曹禺雷雨讀後感200字精選四篇,歡迎大家分享。

曹禺雷雨讀後感200字精選四篇1

  但凡家族式的故事,總是離不了悲劇的結局。《紅樓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它之後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巴金著)、《金粉世家》(張恨水著)、《京華煙雲》(林語堂著)都是這樣,一個封建式大家族從興盛到衰落,一直到崩潰,就是一個悲劇。

  《雷雨》也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曹禺先生用不同於小說的文學劇本的形式講述了這個悲劇故事。更令人覺得奇巧的是,僅僅是一天的時間,就揭示出了30年的恩恩怨怨,只有8個主要人物,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個蜘 蛛網,紛繁複雜。讓人覺得刺激緊張,加上“雷雨”式的渲染,更覺得讓人震驚,令人潸然淚下。

曹禺雷雨讀後感200字精選四篇2

  “沒有太陽的日子裡的產物”——這是作者曹禺給《雷雨》下的定義。而讀完這部話劇,也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舊社會封建資產階級的偽善,黑暗。

  蘩漪、周萍、四鳳、周衝,他們都是因為這場悲劇牽扯進來的人,他們有各自愛的人,卻註定不能在一起。

  周樸園是偽善、冷酷的,在他的身上充分體現了那個封建年代資產階級醜惡的一面。

  如今,屬於那個年代已經離我們很久遠了,像侍萍那樣隱忍、一味把自己的命運歸結於不公平的命的人也不會再有了,但它就像一面鏡子,把人性的.複雜呈現給我們會靠,同時也警示著後人,不能重演過去的悲劇。

  就像侍萍說的,著就像一場夢,夢碎了 ,生活仍在繼續......

曹禺雷雨讀後感200字精選四篇3

  《雷雨》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便是蘩漪了。曹禺先生曾這樣評價蘩漪:“蘩漪是個最動人憐憫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執勤的馬,毫不猶豫地踏著艱難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夢而救出自己,因這條路也引向了死亡。”蘩漪,《雷雨》中被愛情傷得最體無完膚的女子,她在周家18年,不但沒有得到丈夫的愛,反而在精神上受到長期的摧殘。她知道丈夫的荒唐事,她眼睜睜看著丈夫為紀念另一個女人而保留的房間。在這種不平等的待遇下壓抑這的她,產生了強烈的反抗心理。當她發現周萍拋棄了她,她徹底的爆發了!最後,周萍自殺,四鳳和周衝被電死了。蘩漪將愛與恨的交織詮釋的如此淋漓盡致,她瘋狂到讓人心痛!

  當哪個雨夜過後,歸於平靜,只有我們的心,還在顫動

曹禺雷雨讀後感200字精選四篇4

  一個人一生只死一回,我們都欠上帝一死。今天死了,明天就不必等死。(《亨利四世》)

  ——題記

  讀《雷雨》,我只用了半天時間。應該說能夠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地感受其神韻的文字魅力和行雲流水的情節,本就是一種非凡享受。而其中最玄妙,也是最出彩的地方,無疑是結局一個又一個突如其來的死亡,它會讓人們在匆匆的一瞥中有些措手不及的茫然。

  然而平復了那些紛亂的情緒,定神淺思,也許“死亡”,對於這些生活在痛苦之中的人們,本就是一種痛定思痛的解脫。拋離愛恨的糾葛,解繫世俗的仇恨,最終我們還是要把靈魂交還給上帝,經歷審判,得到救贖。

  “死亡”一詞,可以說貫穿了整部《雷雨》,姑且以此為線索梳理一下思緒,會發現它更像是一個引子,通絡了一個家族的命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