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1

  就在近期,我讀了一本非常精彩的書,名字叫做《彼得·潘》。

  這本書是英國劇作家詹姆斯·巴利寫的,而且這是他很有名的一個作品,自1940年公演以來,一直廣受歡迎。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名叫“彼得·潘”。居住在僅靠飛行才能抵達的夢幻島上面,他與海盜搏鬥,與仙子為伴,在環礁湖中追逐美人魚,過著自己冒險的生活。一個世紀以來,正是這種永葆童心的形象,令一代代讀者心嚮往之。

  我非常的佩服彼得潘,但我佩服他並不是因為他是首領,而是因為他有一顆正義之心。彼得潘曾經冒著生命危險救出被綁在留囚巖上,隨時都可能被漲潮的海水活活淹死的虎蓮公主。彼得潘曾經用自己的身體當誘餌,轉移海盜們的注意力,救出了迷失的男孩們和溫蒂。

  我佩服他也因為他有一顆寬容之心。小仙子一直怨恨彼得潘比較喜歡溫蒂,而冷落了自己,所以時常想盡辦法捉弄彼得潘。可是當小仙子快奄奄一息的時候,小仙子斷定彼得潘一定會不計前嫌來救她的,她把救自己的辦法告訴了彼得潘──只要小朋友們相信有小仙子,小仙子就可以活過來的。彼得潘想:這半夜三更的,小朋友都睡著了,他們怎麼回答呢?但是,彼得潘覺得只要有一絲希望就決不能放棄,於是他便開始救助小仙子──他大聲問正在進入夢鄉的小朋友:你們相信有小仙子嗎?沒想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都齊聲回答:相信!就這樣,小仙子突然充滿了活力,有著勃勃生機。我也非常的羨慕彼得潘,我羨慕彼得潘會飛、永遠不會長大,也羨慕彼得潘過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快樂生活,但是,我更喜歡彼得潘嫉惡如仇、勇敢而富於犧牲的精神。

  在這本書的譯後記裡面也寫到過“人來往於世上,能留下的只有記憶,化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一絲重量。這或許就是成長的意義。”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2

  我喜歡《小飛俠·彼得潘》這本書,因為這本書講了一個美麗又神奇的故事。

  一天夜裡,彼得潘來到溫迪的家,教會了溫迪和她的兩個弟弟在空中飛行,還把他們帶到了永無島,之後發生了一系列驚險而又有趣的事情。他們先後遇到了印第安人、海盜、美人魚等,一次又一次的經歷讓坐在書桌前的我也跟著跌宕起伏,喜歡上了彼得潘這位“新朋友”。

  最開始,我看到了彼得潘是個粗心的人。

  他第一次到溫迪家竟然把自己的影子忘在了溫迪家,彼得潘又得回來取,回來找不到,原來他的影子被娜娜這個保姆捲了起來,放在抽屜儲存起來。彼得潘開啟抽屜拿出影子後,又把可愛的仙女丁可兒關在抽屜。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彼得·潘和他的影子竟然沒有連線在一起,這真是一個大問題。後來還是溫迪拿來針線,幫他把影子縫在他的身上。看到這裡,我真是笑得牙都快掉了,多粗心的彼得潘。

  彼得潘並非只有粗心這個特點,他還很聰明機智、正義感十足的人。

  詹姆斯胡克是一個作惡多端、狠毒邪惡的人,彼得潘在一次打鬥中砍掉了他的右胳膊,他就裝了一個鐵鉤代替手臂來殺人。胡克不斷挑釁,力求尋找除掉彼得潘。在一次彼得·潘從胡克手中救出虎蓮公主時,就在狂歡夜,胡克突然襲擊把孩子們和溫迪都抓住了,彼得潘從丁可兒那得知後,不顧自己的安危,要去救出他們,在危難之際,單刀赴會的彼得潘想到了胡克害怕鱷魚身上鬧鐘發出的聲音,於是裝扮成之,在海盜船的船艙中假扮成怪物把海盜成員一一解決,到最後還利用胡克害怕“自己的血”把胡克送到了鱷魚的口中成美餐。

  看到這,我由衷地感覺到,不管面對的是怎樣的困難,我們都要像彼得潘一樣平靜地思考、樂觀的心態,一定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3

  我常常想,如果永遠長不大該有多好,那樣就可以天天和同學們在一起,不用像大人那樣去上班,不會有各種煩惱和壓力。

  不過,幻想終歸是幻想,除了夢幻島裡的彼得·潘之外,恐怕沒有人能做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兒吧。彼得·潘是誰呢?告訴你們吧,他是《小飛俠彼得·潘》這本書的主人公哦!大家可能對彼得·潘不怎麼認識,下面就讓我和大家說一說吧。

  彼得·潘是一個長著滿口珍珠般的乳牙,穿著一身用樹葉和樹漿做的衣服,一個不願長大的可愛的小男孩兒,他是勇敢、自由、有能量的小男孩,但也是一個受了傷、無奈、孤單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嫉惡如仇、勇敢而富於犧牲的精神。

  《小飛俠彼得·潘》不僅是一部科幻小說,更是一部童話,而且不是隻限於孩子們讀的童話。

  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不想青春永駐呢?有誰不想擁有飛上天的本領呢?但惟有彼得·潘擁有這個本事!

  彼得·潘這個頑皮、淘氣、勇敢,擁有飛行能力的小男孩就住在夢幻島上----那是一個神秘的小島。小島上有印第安勇士、海島、人魚、夢幻島、地下洞窟。。。。。那裡,是所有孩子都會歡樂的天堂。

  我也很想象彼得·潘一樣,可以飛去夢幻島,和那裡的鐵釣海島霍克作戰。我也希望能有彼得·潘那種永遠不要長大的力量。我想每一個與我一樣的孩子都會有不想長大的願望吧!

  我想,如果彼得·潘找我,我一定願意跟他學習飛行,一起去夢幻島,在島上開始我的冒險之旅。但是我知道,我不會忘記爸爸媽媽、不會忘記回家的路。因為,親情是我永遠的牽掛。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4

  寒假裡老師介紹我們讀了一本書,《彼得潘》。《彼得潘》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小女孩溫迪一家人,過著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有一天晚上彼得潘闖進他的家,被保姆狗娜娜發現了,彼得潘匆忙逃離時,他的影子卻被保姆狗娜娜給叼去了,彼得潘和小仙女玲叮噹再一次偷偷來到溫迪家想拿走自己的影子,並結實了溫迪和他的兩個弟弟,還教會了他們飛,把他們帶到了神奇的夢幻島,在那個地下之家裡,溫迪給一群小孩子當起了媽媽,他們很開心。但是沒過多久,溫迪開始想回家了,可是除了彼得潘沒有人願意和他回家。

  當溫迪帶著他們剛走出地下之家就遇到了可惡的海盜霍克,將溫迪他們抓了起來,彼得潘知道立即衝向海盜船,用自己的勇敢機智戰勝了海盜霍克,將他們帶回了溫迪家,不想長大的溫迪還是長大了。我剛開始讀的時候,感覺這本書很無聊,特別是溫迪的爸爸達林先生,他對保姆狗娜娜很不友好,讓我感覺這本書更沒意思了,但我還是堅持的讀了下去。當永遠長不大的彼得潘出現了,我卻被他深深的吸引住了。

  我喜歡彼得潘,雖然他有些驕傲自大,但是他珍惜友誼,機智勇敢,面對兇惡的海盜霍克沒有退縮,雖然彼得潘個子小,長不大,但是我們長得高大的人也不一定能夠做得到。

  我也很喜歡溫迪,他美麗,溫柔善良,最後回家了還會帶著那些小孩子們。但是我覺得他不應該不告訴父母就跟彼得潘去夢幻島,如果我們偷偷的離開家,離開爸爸媽媽,那他們得多著急,多難過呀!我很羨慕彼得潘,他不用長大,不用有那麼多的煩惱。我也很喜歡那個夢幻島,但是我不想離開家離開媽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我們在家裡有父母的疼愛和呵護,我們才是最幸福的孩子。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5

  看完了簡直想給翻譯者鼓鼓掌,尤其是看完了譯後記之後。這個翻譯者不僅是表面上準確翻譯了這本書,而且他對這本書的內涵瞭解之深,理解之細膩,更讓我思索。很多書中我沒有讀懂的意象,經過他的解讀我都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彼得潘是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因為童年時期的貪玩,他錯過了迴歸家庭的時機,也避開了長大成人的結局,從此以後忘掉了時間,永恆保留著童年時期的特性,自大,愛張揚炫耀,以自我為中心,但又勇敢無畏,敢於與惡作鬥爭,面對惡的時候,也不會心慈手軟。多像我們小時候啊,非黑即白,想要的就要留在身邊,溜走的就逐漸忘懷,不對的就要抗爭到底。

  溫蒂會長大,長大了就不會飛,甚至會懷疑自己曾經是否真的飛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讓過去的夥伴彼得永遠留存在我們還微完全消逝的童年的美夢裡吧,把這些夢幻好好保護在內心,講給自己的孩子聽,讓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擁有做夢的能力,讓彼得潘再帶他們飛翔,孩子會長大,但也總有新的孩子不是嗎?

  譯者給我啟發最大的是對於胡克的解讀。我在讀書的時候,認為彼得潘和胡克船長的鬥爭,就是童年與成長的抗爭,會痛,會掙扎,會有挫敗。但是譯者直接點明瞭,其實胡克就是一個典型的成年人形象,優良的出身,受過良好的教育,卻沒有培養出良好的品德,殘忍,血腥,暴力,但卻執念於要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但即使強大如胡克,也有害怕的東西,那就是死亡。彼得潘不用擔心,他是永生的孩子,相對於這一點,胡克堆死亡的恐懼,就是他的弱點,她最後也被象徵著時間流逝的鱷魚所吞噬,也印證了這一點。

  多諷刺啊,一個驕傲的海盜船長,卻害怕身後緊追不捨的鱷魚,其實就是害怕時間的追逐,再強大也會被時間打敗。想想還是時覺得很虛無啊!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6

  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只有一個例外——他就是英國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的小男孩彼得·潘。

  彼得·潘是一個頑皮、淘氣、會飛、勇敢、有紳士風度、傲慢的小男孩。他住在一個叫“夢幻島”的可愛的島上。據說,如果孩子們死了,他會陪伴他們一段時間,孩子們不會害怕。有一天,彼得·潘的影子被溫迪的“狗保姆”娜娜發現了。晚上,彼得·潘來找他的影子。當他發現影子的時候,他試著把它粘上,然後哭了。當彼得·潘把原因告訴溫迪時,溫迪小心地把他的影子縫好。後來,彼得·潘、仙境能貝爾、溫迪和她的兩個弟弟約翰和邁克爾飛到夢幻島,開始了他們的冒險。他們看到了美麗可愛的美人魚,邪惡的海盜船船長,夢境中的霍克,彼得潘和他的朋友們與霍克船長戰鬥到死,最後彼得潘贏了。

  每個孩子都想飛,但也幻想著自己的“夢幻島”。彼得潘有很大的勇氣。讀完這本書,我的腦海裡浮現出彼得潘的形象。從未長大的男孩,沒有愛情,沒有煩惱,在夜空中飛翔,身邊有陌生的精靈,飛翔的身影和自由的笑聲,成就了男人的夢想,也成為了所有女孩的噩夢。看著潘笑,它是多麼純潔。嘴角向上。沒有悲傷只有快樂。我喜歡那種微笑。我的心變了。我想:當我們面對面的時候,即使我們什麼都不說,我們也可以發自內心的微笑。我對你笑,你也對我笑。真幸運。

  我改變嗎?你改變了嗎?我們都在改變嗎?我們沒有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們擔心,我們有嫉妒,叮噹聲,我們的憤怒,我們有胡克船長,我們不是彼得·潘,但溫迪,溫迪長大後離開鍋後,彼得·潘,彼得·潘,永遠年輕,永遠有一個清晰的微笑。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7

  這幾天,剛看完了一部由英國作家,詹姆斯·巴里寫的:《小飛俠彼得潘》,受益匪淺。

  每個人都不願長大,可所有的孩子都要長大,只有一個例外——他就是英國詹母斯巴里筆下的小男孩彼得潘。

  在詹姆斯巴里筆下,彼得潘是個頑皮、淘氣、會飛、勇敢、有紳士風度,又有些傲氣的小男孩,從一誕生就迷倒了許多大人和孩子。書中的主人公:小彼得、溫迪、約翰、邁克爾。在彼得潘來到之前,這三個可愛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達林先生和夫人,一起快樂的生活這,直到有一天。彼得潘帶走了這三個孩子,並教會他們飛行的本領,他們跟隨著彼得潘,一起飛向他們嚮往的永無鄉。在永無鄉上,他們經歷了許多事,還認識了一群小夥伴,安居在他們地下的“家”——樹洞。他們和彼得潘一起跟海盜鬥智鬥勇,到美人魚的珊瑚礁邊玩耍,還和彼得潘的守護精靈——叮克鈴一起玩耍。最後他們用智慧和勇氣戰勝了海盜頭,回到了家。

  看到這兒,我想你也會為他們這次精彩的冒險拍手叫好。彼得潘的形象,已深深刻入我的腦海中,叫我無法忘懷,彼得潘那種勇敢和困難鬥爭到底,和勇於挑戰難關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校學業的負擔,我多希望自己能成為彼得潘,一個永遠長不大,可以永恆地保持童真,永遠無憂無慮的人。

  但是現實就是,即便童年的生活再美好,人都要長大的,不管你願不願意。我們又會走進人生不同的階段,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每一個階段的學習機會,對於過去的,好好珍藏,儲存那一份又一份的美好童真,然後繼續前行。跟彼得潘一樣,去享受驚險、有趣的旅程,去感受在雲端翱翔的自由自在。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8

  這個寒假,老師推薦我們兩本書閱讀,一本叫《彼得潘》,另一本叫《我要做好孩子》。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彼得潘》這本書,該書的作者是英國的詹姆斯巴里。彼得是一個不願意長大且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他住在一個名叫永無鄉的小島上,那裡是一個奇異的地方,裡面住著印第安人、一群海盜、各種野獸、人魚和小仙子,還有一群被大人不小心丟失的孩子。

  《彼得潘》這本書中有許多故事章節,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永無鳥”這篇文章,該文章講的是彼得和海盜們打鬥後,他筋疲力盡地坐在礁湖中的一小塊岩石上,孤立無援,突然,彼得發現不遠處有一隻永無鳥向他靠攏,原來永無鳥是來救他的。永無鳥試探性地把盛有兩個鳥蛋的鳥巢放在岩石上,彼得將鳥蛋放在帽子裡並小心地放入湖水裡,這隻防水的油布高帽子就穩穩當當地漂浮在水面上了,永無鳥落在帽子上,安心地孵起蛋來,然後,彼得把鳥巢當船,找來一塊木板豎起來當桅杆,又把他的襯衣掛在上面當帆,永無鳥在前面移動,彼得跟著鳥兒漂到了岸上,順順利利地回家了。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覺得彼得是一個勇敢的、有愛心的、做事認真的聰明孩子。平時我獨自一個人在家都感到害怕,做事三心二意,不認真,甚至連愛心也不夠,對照彼得優良特點,我真感到羞愧呀!從今往後,我一定要向彼得好好學習。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9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書,叫《小飛俠彼得潘》。

  小飛俠彼得潘,是一位神奇,活潑,充滿活力的少年,他滿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樹葉和樹漿做的衣服,是一個不願長大也永遠不會長大的可愛的小男孩。因為害怕長大,他在出生的第一天,就從家裡逃了出來,常去倫敦的肯辛頓公園遊蕩:如今長住在一個叫“虛無島”的海島上,成為一群被大人丟失的孩子們的隊長。在一個夏夜裡,彼得·潘飛到倫敦,趁達林太太不在家,誘使她的小女孩溫迪帶著兩個小弟弟跟他飛回夢幻島。大家推舉溫迪做母親,從此過上了童話般奇妙的生活。他們一起做了許多英勇的事,包括一次被掠了海盜船,彼得·潘與詭計多端的海盜頭子胡克決一死戰,使他掉進了鱷魚的口中。

  小飛俠彼得潘有許多別的孩子不曾經歷的快樂,但是有一種快樂他永遠與之無緣。

  人都有不想長大的時候,覺得成人世界太多煩惱,太多金錢、權力、地位、名聲的紛爭,甚至是情感的紛爭。覺得只有孩子的世界才最乾淨、最單純,只要心裡感到快樂就好了,其他的什麼也不用想。想像童話故事裡說的去和海盜決鬥,去森林探險,想一直和夥伴們一起玩,不回家。

  可是,有得必有失。不長大的孩子,在逃避了成人的煩惱和責任之時,也錯過了長大的快樂和情感的體驗。錯過了許多生活的經歷,也就少了對世界的感悟,對自己的認識,少了成熟的心智。

  人生不可能簡單得就像童話世界或童年一樣。沒有人可以像彼得潘一樣永遠不長大。但是我們可以在長大的同時保持一顆童心,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心,對未來的探索精神,不要失去被感動的能力,不要失去對生活對自己的滿足感。每天看看天空,看看花草樹木;享受每一頓飯,每一次休憩;在煩雜的生活中尋找樂趣;關心他人的同時收穫感動;時不時地對自己笑笑。簡單的快樂才是最快樂。

  雖然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複雜的世界,但是每個人心裡都有個無憂島。安靜的時候,回到無憂島裡飛一會兒吧,一個人在無憂島裡飛那麼一會兒。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10

  伴著夕陽的餘輝,聽著天邊鳥兒揮動翅膀輕微的聲音,看著一張孩子們圍坐在一齊聽故事的畫面,我輕輕地翻開了英國作家詹姆斯·巴里寫的《小飛俠彼得潘》,走進了一個驚險刺激的`世界。

  《小飛俠彼得潘》說的是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來自夢幻島的孩子彼得潘,來到達林夫婦的家裡,帶著溫迪、約翰和邁克爾去了永遠也不會讓孩子長大的夢幻島。他們看見了美人魚、海盜、印第安人、夢幻鳥等東西的同時,一個個神奇的冒險也隨之展開,最終,孩子們憑藉自我的勇敢和智慧,制服了狠毒邪惡的霍克船長。經歷這一切之後,除彼得潘以外的其他孩子相繼長大成人,而彼得潘則永遠的呆在了這個島嶼。

  這本書的資料引人入勝,新鮮趣味,把小島上的美景描述得栩栩如生,各種冒險的過程描述的也很細緻,環環相扣,緊緊地牽住了我們的好奇心,讓人迫不及待地想繼續往下看,激發了讀者閱讀的強烈興趣。

  在這本書當中,我最崇拜的便是彼得潘了。彼得潘在這本書當中是“永恆”的象徵,他帶領孩子們展開的各種冒險是我渴望經歷的,在我們天真無邪的心裡,這些冒險象徵著趣味、驚險。畢竟孩子當中,哪有不想飛的哪有不想到荒漠野外去冒險的哪有不盼望能搶弄棒和害人大幹一場的因為每個孩子都夢想能這樣經歷一回,所以作者描述的各種奇妙的經歷才會如此的吸引人,這也是本書的一大亮點。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表現那種永在的兒童精神,作者也經過這本書提醒我們,這人世間的主人是永恆的青春。這也是我崇拜彼得潘的真正原因,因為他是個唯一永遠擁有永恆的青春的孩子。

  這本書讓我深有感觸,也讓我明白了青春是每個人應當珍惜的東西,畢竟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如果不珍惜的話,時間會讓我們永遠地失去它!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11

  最近,我讀了《彼得潘》這本書。我深深愛上了這本書。書大意是這樣:達林夫婦有了三個孩子。首先出生溫蒂,之後是約翰、麥克爾,他們到來給家帶來了許多歡笑。但是,溫蒂卻不想長大,因為她覺得當孩子很快樂。有一天,溫蒂遇到了彼得潘,然後,她和她弟弟們跟著彼得飛到了永無島,達林太太很悲哀,她一向把窗戶開著,讓孩子們飛回來。到最後,溫蒂還是選取長大,回到了自我家中。

  看了書,我個性喜歡彼得。因為彼得是那麼勇敢。自從彼得把溫蒂帶到永無島之後,他總是把她當作自我寶貝守護著她。彼得還根兇殘海盜船長——詹姆斯胡克決鬥了。彼得還很聰明。胡克把約翰和麥克爾給抓走了。彼得很想救他們,她想到了一個辦法,彼得學著胡克聲音對她手下說:“把那幾個小孩放了!”糊塗手下們把孩子放了。胡克回來之後問孩子在哪?他們還很高興地說把孩子們放走了,胡克聽了很生氣,他二話不說,就把他們殺了。

  更讓我羨慕地是彼得很幸福。他能夠飛,飛向他未來地藍天。他能夠不用長大,無憂無慮地在島上玩,不需要去學習,不需要去工作,更沒人管!多快樂呀!

  彼得我期望你能教我飛行,帶我去永無島享受那快樂地滋味。在那裡,我不愁吃穿。在那裡,我能夠和小精靈們一齊玩耍。在那裡,我不用工作、學習。彼得,我期望這些幻想都能變成現實。

  我不想長大。因為我們小孩都擁有一顆童心。可大人沒有,他們總是讓我們學習學習,煩都煩死了。長大後,我們還要辛勤地工作,培養孩子……還不如不要長大呢。小時候,我們不用學習,能夠天天玩。我們想要什麼,大人們都會給我們。

  彼得,到我去永無島吧!我要永遠享受快樂地滋味!永遠……永遠!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12

  近幾天,我看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書:《彼得·潘》,作者傑·姆·巴里是英國浪漫主義劇作家、小說家。精彩的篇目有:溫迪的一家、飛向“永無島”、地下的家等等。

  在你的童年裡,是不是有一個仙女、海盜、美人魚的童話世界?你是不是希望永遠長不大?如果是的話,那你更應該有一個快樂的小島,讓你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飛翔在藍天上,而這本童話故事書奉獻給讀者的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小主人公彼得·潘有著一顆美好而純真、快樂的童心。他認識了許多好朋友,有:溫迪、約翰和邁克爾,彼得·潘把他們帶去了永無島,在永無島上,他們又結識了許多新朋友,生活得十分快樂。而且。還經歷了許多有趣的事情,都令他們樂不思蜀。可是,後來他們想家了,經過幹辛萬苦,最終才回到了家裡。

  我真羨慕彼得·潘,那快樂的生活讓我向往,如果我也能去永無島該多好啊!盡情地玩耍,快樂地跳舞,無憂無慮地飛翔……我可以沒有任何“牽掛”,而且永遠長不大,還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值得回味,那滋味可真不錯!

  彼得·潘是個任性的小男孩兒。父母對他發了點兒脾氣,他就離家出走,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他再也沒有回到母親的身旁。彼得·潘嫉妒別人穿得比他漂亮,誰的衣著勝過他,就會被趕出他的居所。然而,彼得·潘卻非常勇敢,敢於戲弄猛獸,還經常獨自與海盜廝殺。彼得·潘真是一個個性豐富的童話人物,像我這樣膽小的女生,自然比不上他,可我也絕不像他那樣任性。

  彼得·潘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小男孩兒,他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記憶裡,他將伴隨著我的成長,永遠永遠!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13

  我昨晚做了一個夢。

  夢見一個男孩子。

  一個有著狡黠又天真的笑容的男孩子。

  他微笑著飛到我的身邊給我看一副美麗的圖。

  末了,他悄悄告訴我說,這個地方叫永無島。

  於是,我在他的笑容裡淺淺的浮起了一個童話。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單純的精靈,它每天晚上都會飛到我們的夢裡,圍著我們暖黃色的記憶飛舞。這是我最美的夢。

  離天亮尚且遙遠的時候我在半夢半醒之間想起了你。彼得潘。外面的天空依舊映著霓虹的五彩斑斕,只是在下雨,淅淅瀝瀝的,我從來沒有想過在這個時候回憶你,只是突然就好想你。

  總是意猶未盡的想起你,想起你狡黠又天真的笑容,想起你那雙真誠明亮的眼睛,你讓我相信無論這個世界多麼黑暗多麼醜陋依舊有美好的東西。上次在夢裡醒來,捧著關於你的東西然後憂傷簌簌撲落,我知道你不會飛到我的身邊,可我還是抑制不住地一直假想這如果你在我身邊那該有多好。

  初次見你是一個溫暖的午後,我捧著猩俠彼得潘坐在窗前,陽光暖暖的灑了我一身,我微笑著看完這本書。其實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像做夢一樣,我想可能是自己太懷念從前了吧。但是將故事翻到結尾的時候,卻又無限傷感起來。僅僅,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這是一個與成長有關的童話。

  所有的孩子都要長大,只有一個例外——他就是英國的詹母斯巴里筆下的小男孩彼得潘。

  永無島上的神秘人物猩俠彼得潘:他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勇敢小子,調皮看冒險,在夢幻島上快樂的生活。並帶著他的三個人類小朋友,來到這裡一起欣賞他發現的神秘世界,在好友遇到海盜的襲擊後,他勇敢的站出來營救朋友,是個帶著原始野蠻味道的小英雄。

  小女孩溫蒂:這個充滿夢幻的女孩,原來生活在英國一個保守家庭,因為夢想會飛而受到猩俠的邀請,前往夢幻島遊玩。她長相美麗渴望冒險,因為遇到了海盜鐵鉤船長,差點命喪野島,好在好朋友猩俠及時相救。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14

  小時候曾聽說過“彼得·潘”這個充滿神秘的名字,但一直沒有真正全面深刻的去了解他。今年寒假有機會閱讀《彼得·潘》這本書,彌補了自己的好奇。現在大家跟著我一起來感受下《彼得·潘》吧。

  《彼得·潘》是一部充滿冒險、奇幻的經典小說,講述了一位叫“彼得·潘”的小男孩,帶著他的小精靈、溫迪姐弟三人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永無鄉與胡克船長鬥智鬥勇的故事。彼得·潘是一個生活在童話中永遠也不會長大的小男孩。他有自己自由獨立的想法,性格開朗樂觀,他討厭被束縛,不太在意別人對他的意見和看法。

  彼得·潘正義英勇,為幫助他人可以以命相搏。印第安酋長女兒被胡克船長抓走,但酋長卻懷疑是彼得和溫迪所為,並威脅他們要在日落前救出公主。彼得為了溫迪,奮不顧身前去營救公主,與胡克船長展開生死搏鬥併成功將公主營救,為此彼得還被選當了新一屆的酋長,他用自己的英勇無敵換來了朋友們的安寧和信任。

  彼得·潘雖然自由隨性,但他也是為善良細膩的人。當朋友溫迪生病時,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她,在醫生遲遲未到的情況下,感同身受迫不及待的親自出馬為朋友治病,他的善意和體諒贏得了朋友們的友誼。

  閱讀《彼得·潘》,使我不知不覺的沉浸在我幼小的孩童時光裡,從彼得·潘和他的朋友們身上,讓我回到了我“過家家”做遊戲、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沒有作業課外班、沒有作業試卷,我也希望自己是一個長不大孩子。從彼得·潘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有優點、有缺點。記得媽媽說,人的腦海裡存在兩個精靈,一個是天使精靈,她帶領人積極向上選擇正確;另一個魔鬼精靈,她讓人選擇墮落後退;在遇到事情時是聽從天使精靈還是被魔鬼精靈拉下水,全在自己的思考和選擇,我的兩個精靈經常在作鬥爭,不相上下。只有不斷的戰勝自我、打敗魔鬼精靈才會讓自己不斷進步和成長。

  一個人離美妙的童話有多遠,離優雅就有多遠,所以讓我們多多閱讀,感受更多的美好、豐富我們的童年、增加我們的知識。

四年級學生《彼得.潘》讀後感15

  達林夫婦有三個孩子。有一天,三個孩子隨著一個叫彼得·潘的孩子飛走了,家人十分驚恐。而孩子們則飛呀飛呀,飛到了永無島。在永無島上,他們有個很棒的家,還有許多孩子做朋友,生活得十分快樂。他們還在永無島上經歷了許多有趣的事情,這些都令他們樂不思蜀。可惜的是,作為孩子們的“媽媽”——溫迪開始想家了,更糟糕的是其他孩子也響應著,經過千辛萬苦,最終他們回到了家裡。

  我真羨慕彼得·潘,他那種快樂的生活讓我嫉妒得發瘋。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去永無島上該多好啊,我能無憂無慮地飛翔,穿著自己做的裙子快樂地跳舞。我可以盡情地玩耍,沒有任何“掛念”。我還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回味,那種滋味可真不錯!

  彼得·潘非常勇敢,他經常獨身一人與海盜廝殺,敢戲弄威風凜凜的野獸。象我這樣膽小的女生可辦不到,這也是我羨慕他的原因。

  彼得·潘還是個任性的小男孩,他父母對他發了點脾氣他就受不了而離家出走,歲月的車輪漸漸地消失在遠方,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他自始自終都沒有回到他母親的身旁。而且,無任如何彼得·潘都必須要穿得比別人漂亮,只要別人的衣著勝他那麼一點兒,他就會把別人趕出他的居所。要是我是彼得·潘的話絕對不會象他那樣任性。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說,如果我外婆阻止弟弟看電視的話,他就會對外婆拳打腳踢,直至外婆無可奈何地甘拜下風為止。瞧,在這件事例中,弟弟的任性沒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導致他以後在泥潭中越陷越深,逐漸養成了他自私自利的不良品性。該怎麼解決呢?我有個好主意,我們可以不理他,如果他還囂張的話我們對他實行軟禁,相信他以後再也不會任性了。總而言之,我們應對任性採取嚴格的手段和嚴厲的態度,這樣才能使他們“改邪為正”。

  彼得·潘這個永遠長不大的小男孩,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記憶裡,伴隨著我的成長,永遠永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