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初中的讀後感範文

《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初中的讀後感範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初中的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初中的讀後感1

  近幾天,我拜讀了朱永新教授編撰的《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一書,書中收集了當代中國教育最有影響力的二十位校長的辦學感悟。這二十位校長有著深厚的教育情懷、豐富的實踐經驗、紮實的理論功底,描繪的辦學思想、學校發展的願景的確值得我們好好研讀和反思。我對書中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劉彭芝校長的一個觀點格外認同,這個觀點就是一名好校長必須具備四種精神,即科學精神、法治精神、人文精神、改革精神。下面,我來談談對這四種精神的理解。

  一、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應該是一種對社會的責任和態度,是一種思維,是一種方法論,是一種價值觀,科學精神的核心內涵是發現而不是發明。因此,校長具備的科學精神會指導校長按照教育的規律來辦學。

  具體來講,第一,校長要按照學生的成長規律辦學,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認知,教師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第二,年輕教師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年輕教師要按照個人專業特點來制訂合適的專業規劃,不能揠苗助長;第三,教師要按照家長對學生的發展意願來引導學生,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密切結合。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按照社會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來回答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怎麼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和建設者,這也是符合歷史發展唯物主義和科學發展哲學觀的。

  二、法治精神

  我認為法治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依法治國”理念是一脈相承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於一所學校的管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人治、法治和文化引領。作為一名校長,人治可能有比較高的效率,但很容易產生“一言堂”和家長制作風,久而久之,學校就會失去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依法治校”是一所現代化學校的重要標誌,也是一所學校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依法治校”還有一個內在價值,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讓教師參與學校管理,實現民主管理。至於文化引領,應該是學校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標,也是非常難以達到的目標,這個目標必須是學校外延發展和內涵發展的完美結合。

  三、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學校達到文化引領管理目標的重要素質。當一位校長結合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制定了學校管理制度,那麼這個學校就擁有了文化引領的基本元素。我們經常說校園是師生成長的樂園,實質上教育本身就是人與人的交流,即教師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校長和教師之間、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交流,交流中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教育。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的:“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如果校長是一位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者,那麼他就會用人性的光輝照亮全校師生的生命成長。

  四、改革精神

  如果校長沒有改革精神,不探索、不創新,必然會被歷史的洪流拋棄,更談不上學校又好又快地發展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位校長如果濫用改革精神,也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我認為教育的改革和創新也有自身的獨特性,那就是我們不能容忍教育改革的失敗,社會、家長、學校都不能容忍。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面對的是祖國的未來,所以任何教育的改革必須在充分調研、反復實驗,找到雄厚的理論基礎後才能夠展開。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做一名好校長是非常難得的,僅僅從校長的角色來看,在面對教師時,校長是教師和教師關係的調解員、消防員;在與社會團體的交流中,校長是社會活動員;在學校現代教育制度的實施中,校長是管理員,監督員;在提升學校教育質量的過程中,校長甚至是教員。但是,這些角色都必須統領在一個主導思想下,那就是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愛祖國,愛民族,離開了這個主導思想,什麼樣的辦學行為都是錯誤的。

  《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初中的讀後感2

  這本書中介紹高萬祥老師如何做一名“學習型”校長的辦學思想和理念,如何使我們的這一代在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同時,具有高尚的情操與人文關懷,如何給教師提供和書本擁抱,與大師對話的機會,追求“讓全體師生在校園裡過得更好,活得更好,發展得更好”的境界,從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我從內心裡產生一種對高萬祥老師的尊敬和欽佩之情。

  一、總體感受

  在書中,我看到高萬祥校長如何“和大師對話”,追求“讓全體師生在校園裡過得更好、活得更好、發展得更好”的境界;看到了劉京海校長“為了每一個孩子的成功”而常常忘了到幼兒園接自己的孩子;看到邱濟隆校長如何從教育思想的高度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看到了吳昌順校長透過研究導向、科研領略和科研搭橋,使學校擁有了諸多的北京“第一”;到了李金初校長怎樣大膽改革、精心選擇,使學校很快發展為“不是重點的重點”;看到韋力校長在41年的治校生涯中如何精心“編織人才搖籃”,聽到他那“體現我生命價值的崗位是教育,是校長工作。人若有來生,我還幹這一行”的肺腑之言;看到馮恩洪校長如何把教育作為一項事業、一門科學和一種藝術而孜孜不倦地“探索明天的教育”;看到丁浩生校長如何論述校長是“家”不是“匠”,是“家”不是“神”,是“家”不是“商”……在名著教育家朱永新編撰的《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國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錄》和《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這三本書中,《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是他花費心思最多的。因為他認為,在學校發展的諸要素中,作為靈魂的校長是關鍵所在。只有優秀的校長,才能為教師的成長提供寬闊的舞臺,才能為學校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校長們最喜愛的座右銘

  “知曉昨天,能使你頭腦靈敏;預見明天,能使你目光遠大;而書則是架在今天和明天之間的'最好橋樑”。(江蘇張家港第一中學校長、書記高萬祥)“教師哪一句話,哪一個行動,在什麼時候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其實他們是並不知道的,但只要你用心換心,那麼我們一定能使每一個孩子成功。”(上海閘北八中校長劉京海)“學會選擇,有選擇才有多樣性,才有個性,才有特色,才有創造性,才有活潑的生機。”(北京八中校長李金初)“要做蠟燭,就兩頭點燃;要做園丁,就先成沃土;要培育人才,就甘當人梯。”(北京五中校長吳昌順)“教育是一項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一種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上海建平中學校長馮恩洪)“管校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關心,關心要真心。“(常州高階中學校長丁浩生)“我們盡力去爭取支援和幫助,但這一切都代替不了自己的努力。”(成都七中校長王志堅)“’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始終鞭策自己一生,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用身心譜寫自己一生。”(南京琅琊路小學校長李敬光)……

  三、校長的辦學精髓

  上海閘北八中長期以來生源很差,在上海是出名的“墊底”學校。劉京海上任校長後,苦苦思索如何拜託困境。他首先組織教師參加了上海師大“非智力因素”和“差生心理”兩項課題的研究,認真探究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及其培養,探究差生的教育與轉化,並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飲食積極進行實踐,不斷總結經驗,逐步形成了“成功教育”的改革思路和理論,使學校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產生了飛躍。蘇州六中長期以來生源、師資等條件較差,單求升學率沒有出路,肖德生校長上任後,帶領全體教師以科研為先導,探索和時間綜合特色高中的辦學新模式,逐步形成了藝術教育特色,使學校發展走上了良性迴圈的道路。如今該校已躋身於國家級示範高中行列。吳江市青雲中學高和桃源中學,現已成為江蘇教育界的“馬家軍”。這兩所學校絕大部分是土生土長的“村裡人”,教師也都是學歷不高的農村教師,但這兩所學校在全國拿了許多獎,培養出了很多博士、碩士。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由於教師的敬業精神、鑽研精神。校長用教育科研充分調動和開發教師的潛能,促進了教師素質的提高。崑山第一中心小學組織全體教師參與課程改革實驗,並定於每年一月專門討論德育問題,每年六月專題研究教學特色,每學期舉行三天的學術報告會等等,由此形成了一種“團體學習”的氣氛,使學校獲得了不斷髮展的源泉。吳江市南麻中學,五年前房舍破破爛爛,教學質量低下,張玉昆同志受命於為難之時,一上任校長,就帶領教師積極參加了蘇州大學儲培君教授主持的“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研究”,繼而又請儲教授合作搞“初中生學習策略指導”,由此使學校在短短的五年內舊貌換新顏,教育質量名列全市前茅。吳江市第二實驗小學20實際90年代初起幾位校長就很重視教育科研。先後請來杜殿坤、吳立崗等專家作指導,堅持搞了九年“以絲綢文化為背景的素質教育實驗”,不斷取得成效,並培養出江蘇省最年輕的特級教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