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有感

讀《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有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有感1

  他撫摸著大黑騾子唸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

  “好,全集中起來,殺掉吃肉!”他的話就是命令。

  他有些不耐煩了,大聲地對身邊的警衛員說:“邱南輝,傳我的命令,讓方副官長負責殺騾子!”

  “副官長,快開槍!你不向它們開槍,我就向你開槍!”他雙手叉在要間怒吼道。

  他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發火道:“我吃不下,端開!”

  他是誰?他在幹什麼?他怎麼了?

  這是發生在紅軍在長征途中過草地的一件事,紅軍在飢寒交迫的情況下依然向北挺進,前面的部隊還可以挖野菜充飢,後面的部隊卻什麼也吃不到。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愛他的戰士,更愛自己的祖國啊。當戰士沉浸在飢餓的威脅中時,彭德懷想到的是:如果戰士們沒有吃的,就會餓死,如果都餓死了,怎麼才能打勝仗,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如果不把失去的土地重新收復回來,那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老百姓該怎麼辦?在這危急的時刻,彭德懷毅然選擇了祖國,殺大黑騾子已解決燃眉之急......

  漫漫征程,再也見不到大黑騾子的身影了,它融進了北上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裡;“身無禦寒衣,肚內飢。暈倒了爬起來,跟上去,走到宿營地。”

  看看偉人,再想想我自己,總是關心自己勝過關心別人,經常為一些小事和同學們斤斤計較,一看見難題就皺眉頭,一遇到挫折就想哭,每天總是抱怨這,埋怨那……想到這,我的臉上頓時火辣辣的。

  作為新世紀的一代,作為祖國的明天,祖國的太陽,祖國的'希望,我們應該牢記: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彭德懷等革命烈士們用鮮血、汗水與努力換來的,我們要傳承長征精神,發揚長征精神,在二十一世紀的史冊上留下最璀璨的一頁!

讀《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有感2

  讀《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有感 過草地,是紅軍長征征途中最艱苦的一段歷程。紅軍指揮員在飢寒交迫的情況下向北挺進。走在前面的部隊斷糧了還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後面的部隊則連野菜也找不到。

  彭德懷率領紅軍團負殿後。他眼見戰士們一個個飢餓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投向在自己的大黑騾子上。這匹從江西出發時就跟隨彭德懷的大黑騾子上馱糧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時彭德懷會把自己的一點吃的,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裡。

  現在,草地上斷糧了,彭德懷決定殺坐騎解決燃眉之急,但是,大家都不同意,因為大黑騾子立下了汗馬功勞,功不可沒,是不能殺的。但是,彭德懷的決定是不能更改的。此時的大黑騾子也好像預感到了什麼,嘶叫了幾聲,又默默的低下了頭。吃飯時。彭德懷吃不下。

  可見,彭德懷和大黑騾子的感情是多麼的深厚。但是,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愛他的戰士,更愛自己的祖國啊。如果戰士們沒有吃的,就都會餓死,如果都餓死了怎樣才能打勝仗,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啊,如果不把失去的土地重新收復回來,那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老百姓改怎麼辦,在這時刻彭德懷毅然選擇了祖國。

  漫漫征程,在也見不到大黑騾子的身影了,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裡;“身無禦寒衣,肚內飢。暈倒了爬起來跟上去,走到宿營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