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再別康橋》有感怎麼寫

讀《再別康橋》有感怎麼寫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再別康橋》有感怎麼寫,歡迎大家分享。

讀《再別康橋》有感怎麼寫1

  讀過很多離別的詩,最喜愛的還是《再別康橋》。一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不加任何修飾的簡單言語,充分體現出作者在離別康橋時那種難捨難分的情感。讓人讀來感到格外的柔美,並流露出淡淡的傷感。

  最初接觸這首詩不是在書本中,是在電視播出的一檔文化節目上,一個渾厚的男中音深情地朗誦著,配著舒緩的音樂,變換著美麗的背景,我深深地陶醉在詩的意境中。雖然當時並不知道這首詩的意義,但已被它輕柔、委婉的情調所打動。

  再次聽到這首詩是在語文課上,聽到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這首詩的真正含義。課後透過查詢資料,瞭解到年輕的徐志摩在英國康橋度過了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美麗的康橋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英國上世紀浪漫主義的詩歌和其他西洋文學給予他薰陶.他追求資產階級的政治理想,追求個性解放,追求愛、自由和美的生活理想。而康橋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美妙結合激發出徐志摩的創作的靈感。他深情描繪康橋那無盡的自然美景,熱烈讚美康橋燦爛的人文精神,深切表達對康橋的無限眷戀熱愛之情。他滿懷深情地對康橋說:你是我難得的知己。康橋讓他的生命達於極致美的境界。

  這首詩寫的是徐志摩第二次來到康橋時而引起的`一番感想。詩中的一字一句無不營造了一種離別的惆悵氣氛。在詩的開頭處寫的是向

  雲彩告別,而結果是“不帶走一片雲彩”,雖然全詩字數不多,卻已把詩人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尤其喜歡《再別康橋》中唯美的意境!第一節中的出現的三次“輕輕的”,顯得節奏輕快、旋律柔和,帶著細微的彈跳性,彷彿隱約聽到詩人踮著腳尖走路的聲音,給人無限的遐想,象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地蕩去;最後一節以三個“悄悄的”與“輕輕的”巧妙對應,瀟灑地來,又瀟灑地走。首尾迴環呼應,給人以整體之美。同時,讓讀詩的人有種回味無窮的感覺。

  《再別康橋》,從尋夢,到告別,是詩,似歌,如畫,是尋夢的輓歌,是離別的絕唱!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一首詩,一段意境,我喜歡。

讀《再別康橋》有感怎麼寫2

  徐志摩的一生都生活在詩歌裡,他談話是詩,舉動是詩,就連畢生追求的愛情也如詩歌一樣浪漫!我一直被徐志摩勇敢追求“愛”、“自由”與“美”的情操所吸引,他的詩作《再別康橋》更是經典到極致,浪漫的情愫令人神之所往,彷彿自己也來到了康橋,遊於“星輝斑斕”的湖中!一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足以讓人感受到康橋的靜謐和安寧,唸到這裡,彷彿自己也如詩人一樣,輕輕的邁動著雙腳,輕輕地走在康橋上,生怕吵醒了熟睡的蟲子和鳥兒,破壞了康橋的靜謐和寧靜。太陽就快落山,我站在康橋上,可以看到西邊天上的五彩雲霞,餘輝反射四周,河畔的柳樹彷彿穿上了金色的嫁衣,就像一位夕陽下的新娘一樣,美麗婀娜,風兒吹起她的衣角,她就這樣在微風中向我走來,我陶醉著不自覺伸開雙臂,朝她走近,走近,甚至就連她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是如此迷人,一直在我的心頭盪漾、盪漾,陶醉了我的心智。

  你看河中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柔波中它隨著流動的河水飄蕩,自由自在忘情地舞蹈。這時,彷彿自己也是一棵水底的小草,只要讓我靜靜呆在康河水中,我便心甘情願地只做一棵無名的水草。雲彩和霞光的餘輝倒映在水中,一陣風吹來,彷彿是被打碎的七彩石一般,撒碎在海藻間,像是彩虹的夢境。我多麼想“撐起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用小船載滿一船的星輝,在星輝斑斕的河上放歌,但是我怕打破了今晚沉靜的夜色,我悄悄的划著小船,在稀稀疏疏的月色中尋找著志摩當時劃過的地方,聽風兒輕輕在我耳邊哼唱!再美好的夢也有甦醒的時候,“輕輕的來”“輕輕的走”,康橋沉默了,夏蟲也為我沉默,“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再見了,康橋!我就這樣沉醉在康橋上,我就醉在《再別康橋》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已。

  徐志摩的浪漫情愫實在令人折服,簡簡單單的詞藻卻能勾繪出如此生動靜謐的畫面,令人神之神往,欲罷不能。我喜歡徐志摩勇敢追求“愛”、“自由”與“美”的情操,也愛《再別康橋》所描繪的浪漫景色給人帶來的無盡享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