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傾城之戀讀後感

張愛玲傾城之戀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張愛玲傾城之戀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已暖意融融的晚春時節,倏然凜冽起嚴冬的氣息。陰鬱許久的天空更加低沉,壓的霧氣自山頂一層一層浸潤下來,吞沒大半的山,彷彿再有一步,就吞沒了整個城。屋頂、地面溼潤成不規則的黑。整個世界,彷彿都被暴雨幻化成了一幅抽象的圖畫,虛虛實實、亦真亦幻。

  不期而至的暴雨,凍了人們往日滿臉的笑容,督促人們加快了歸家的腳步。滿街只見縮著脖頸,匆匆往來的身影,一晃,便消失在目所能及的雨中。心境兒都著了涼!禁不住三兩步溜回家,想要找到一絲兒的暖。

  精心蒸了蛋羹,熱熱的獨品,幽幽的想你,心便生出了點點的`暖,隨著蛋羹的氤氳擴散開來,卻被冷空氣無情的擊打的,沒了著落。

  寂寥寒夜,孤獨伴我。孤獨著,也是一種生活。習慣了一個人,習慣了在落寞中品味孤獨的滋味。如同一個人吃蛋羹,也能津津有味。空蕩蕩的屋子,靜得彷彿呼吸一下,都能驚的君子蘭剛剛探出頭的花骨朵兒,散落幾個花瓣兒。著實不忍傷了它們。悄悄溜進臥室,擰開那盞不離不棄、夜夜伴我的仿古檯燈,橘色柔光中,擁衾臥被,懶散的拉出一本書來,想要給心靈,也精心蒸一個蛋羹。

  於是,再讀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我不是愛玲作品的崇拜者。她的作品若我喜歡的其他作品一樣,僅僅是喜歡。這種喜歡,不光是對語言、文字、構架。更多的是思想,是文章中散發出來的,幽幽的,略帶荒涼的氣息。

  這個上海灘洋場上出沒的美麗、時尚、華貴的女人,總用她犀利的目光、縝密的心思、細膩的描繪、精巧的設計,展示給人一個又一個浪漫而現實的愛情故事。期間不乏歡喜、甜蜜、溫馨、奢華的場景,卻多以悲涼、滄桑、落沒收尾,致使通篇都流淌著白如緞帶、藍若深海的悽美。這彷彿讓我看到了滿腦子尖酸刻薄、小氣、惡毒的另一個張愛玲。

  我是世俗的,本不該如此品評這樣一位絕色的睿智女子。然,每讀她筆下字句,便恍若看見那張精心修飾過的粉白、嬌美的臉上,鼓鼓翹起的豔麗的唇角微微露出諷刺的冷笑;高高揚起的頭顱,使那雙深邃、明澈的大眼睛裡透射出迎面而來的嘲弄;就連那罩在得體旗袍中姣好的身軀,都扭動著輕藐!

  不是嗎?《傾城之戀》,她用飄逸的文筆,幽幽淡淡,看似隨心實則精細的,述說了戰亂前後白流蘇與範柳原羅曼蒂克的浪漫愛情。她細膩的筆觸,刻畫出白流蘇小家碧綠,如玉般溫潤的性格,卻更是毫不吝惜、濃墨重彩了她那滿心滿懷的自私、狹隘。她所勾勒的夢一般的環境氛圍,真若是千般繁華下的滿目蒼懿,溫柔富貴中的悽清哀婉。每字每句,看似漫不經心,卻若描龍繡鳳般,刻在人心上。那悲悲切切的故事情節,被她娓娓道來,卻不能任由多愁善感的人靜心品味。因為,越品,越傷心;越品,越傷神!

  當心兒全然被白流蘇與範柳原歷經戰亂,以香港的淪陷成全了姻緣。“生死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牽動的飄忽不定、激動不已時。她卻漫不經心的筆鋒一轉,用冷冷的筆調在文章最後,吝惜了文字:“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變革。”“傳奇裡的傾國傾城的人大抵如此”。

  這,便是她冷笑的理由吧!如若這時還看不出眉目,她大概又在冷笑了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