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兒童讀後感

重新發現兒童讀後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新發現兒童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幸福的人生”是每一個教育者應該為之奮鬥的目標。而在校園裡常常能看見這樣的情景:在教室裡、操場上、餐廳等地方,經常有老師站在那裡批評孩子。這顯然與“幸福教育”的理念不合。

  高峰校長在書中提出:我們不宜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有的老師認為當眾批評孩子是一種比較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讓犯錯的孩子無地自容,牢牢記住不再犯錯。但在公開場合批評孩子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長期下去,這個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羞恥心就慢慢沒有了,根本達不到我們預想的效果。

  最近進入了期末複習的階段。複習的內容相對於新課來說,比較枯燥。整天是在講解、做題、講解的`過程中度過。無論是老師,還是孩子都非常疲憊。前幾天我帶著孩子們完成了補充習題上的期末複習的部分。雖然題目都很基礎,其中有很多詞語都是剛剛複習到的,但孩子們還是錯誤百出。面對孩子們一次又一次的訂正,我心中的怒氣越來越多,無情地批評了許多作業有錯誤的孩子。孩子們一個個都不敢說話了,但訂正的效率並沒有提高。

  讀到了高峰校長寫的《不宜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這篇文章,我感慨良多。作為老師,我想我們應該換位思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面對繁重的學業壓力,誰能確保不犯錯呢?當我帶領孩子們在複習的時候,好像都強調了那些知識點,但有沒有關注到全班孩子的聽課狀態了呢?面對孩子們的錯誤,我作為老師應該要更加有耐心,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我想,做一個溫和的老師,不暴跳如雷,不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理性面對孩子們的錯誤,是每位老師的必修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