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家書讀後感600字

梁啟超家書讀後感600字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梁啟超家書讀後感6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常言道:兒行千里母擔憂。噓寒問暖之語或許沒有常掛嘴邊,但在隻言片語中流露出來,關愛流於點滴。

  梁先生的家書中,他有時扮演慈父角色,為子女人生之路的'規劃起引導作用;有時候似乎也是位慈母,對子女諸多寵溺,寵溺之間不乏告誡,慎言慎行,人貴自立,人貴自省,人貴自知;有時候宛如兄長,呵護之情溢於言表;有時候又好似孩童,對子女們撒嬌。撒歡、逗笑、關愛、或寬言鼓勵,或敞開心扉,梁先生的真性情,很難想像到他是一個生活在思想禁錮,長辮寬袍,三寸金蓮的封建時代,思想穿越百年灰色中國,以身作則,做年輕人人格的典範,也讓我們讀到了別樣的梁啟超。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愛國之心長存,當取外國之知識報國,當取外國之思想報國,當取愛國之先進報國。梁先生希望子女不管在國外多有成就,也一定要回到自己的祖國,報效國家,即使這個國家還在經歷苦難的成長,即使這個國家還是沉睡的獅子,吾之國,吾之家,以吾赤誠之心相報。他還希望子女於苦難中磨練成才,當自強。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治學之路不可不嚴謹,“汝求學不可太急”,“若緣怠荒所致,則是自暴自棄,非吾家子弟矣”關懷之中透著嚴厲。精於術業,也許生活中會少些樂趣,但是知識和專業不僅僅是在書本上和課堂上,交友取益,讀書取益,生活中亦有頗多可學習的地方。

  當孩子求學治學碰壁時不斷的鼓勵和勸慰,知識不是死的,不是幾門考試、幾張卷子,幾本文憑,學問也是靈活的,不拘泥於眼前的小磨難和小挫折,不消沉,不墮落,不灰心。一個人若是在束縛的環境中消磨意氣,那麼在困苦懊喪的環境中也一定會消磨志氣。

  哲子女之道,似雙手託著奮起的雛鷹,自由飛翔,偶有訓誡,皆語重心長,一代大家,“智、德、仁”的典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