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國》讀後感1000字

《大清相國》讀後感1000字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清相國》讀後感1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很久沒有一口氣讀完一本小說了。這本書花了兩天時間看完,本想看完後寫點隨感,可因為發愁就耽擱下來了。以後想到什麼事情馬上就去做。

  《大清相國》主要透過陳廷敬的宦海沉浮,再現三百多年前的官場風雲、塑造滿清大臣群像。康熙王朝名臣輩出,千古傳誦。然而宦海風高,沉浮難料。明珠罷相削權,索額圖身死囹圄,徐乾學去官之後鬱郁早逝,高士奇倍享尊榮卻被斥退回藉。滿朝重臣名宦少有善終,陳廷敬卻憑著“等·穩·忍·狠·隱”的心機與韜略,馳騁官場五十多年,歷任工、吏、戶、刑四部尚書,官至文淵閣大學士,乞歸之後仍被召回,最後老死相位。他成為康熙一朝五十年政壇不倒翁。從這本書裡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以上內容大部分來自360百科,我也很想自己概括,但發現自己概括得不全面。我只想到主人公的主要經歷,還有對他的評價。沒想到把他跟同時代的人相對比,還有他的那幾個特點也不能這麼簡練地概括。以後讀完一本書儘量自己去回顧,還有看似平常的詞語卻不能恰當使用,還是用得太少,不能把詞和事人聯絡起來。)從這本書裡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首先,智慧實在太重要了。人說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德官多懦,陳廷敬是德官,卻不乏鐵腕。書中陳廷敬多次因其弟陳廷統的不當行為被人也要挾,妥協隨可就其弟,卻放棄了自己的原則;不妥協保全胸中大義,卻極易得罪人。然而每每這種情況,他總有辦法在堅持原則的同時另闢蹊徑。

  平時我們總講考查一個人看德能績勤等方面,德放在最前面當然沒錯,事實上人性本善,大部分人在品德上是沒什麼問題的。很多人後來變壞,還是因為不夠聰明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從而黑化了,或者僅是一些小聰明被貪慾控制了本性,只想眼前利益最大化,從而忽視了長遠利益。智慧不同於聰明,它既堅持原則,也懂得審時度勢,靈活處理好各種情況。陳廷敬就是這樣一個人,本來他可以連中三元的,可衛大人出於保護他,讓他在殿試時沒了點狀元。

  他不僅飽讀詩書,善寫詩文,也受家族時代經商的影響精通財務管理。這讓他在增加國家稅收和銅錢案時能夠迅速理清思路,抓住重點,很快地解決了看似毫無頭緒的難題。這精明,這手腕,不是一般人想學就能學來的。光是一腔熱情或是書生意氣是做不好事情的.,一定得多實踐,多觀察。

  其次,經濟基礎很大程度上決定你的自由度。他在官場上屹立50年不倒,除了他的聰明智慧,還有他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除了微薄的俸祿,他平時應酬能從家裡拿出銀子。他不需要為了生存苦苦掙扎,這就超過了多少讀書人。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從來不用為錢操心,也不用為了錢而去貪腐,這讓他多了底氣和硬氣。同時他父母身體健康,全力支援他,他沒有後顧之憂,他可以全力以赴。

  再次,就是再穩妥有才華的人,人生也免不了很多波折,我們應該把挫折當做人生的常態。要學會跳出事情本身來看待這個問題,把個人放在歷史的長河中,一點挫折真的算不了什麼,而且別人未必就注意到了你。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樂於接受自己的處境,有一個積極解決問題的心態。我想起有人講過一句話,事情本身帶給人的傷害是有限的,反覆咀嚼並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才是最大的傷害。所以我們要及時止損,要學會從事情裡跳出來,過了就過了,吸取教訓,把該做的事情去做好,這樣才會成長,才能過得輕鬆快樂。

  這本書既不像正史那麼嚴肅枯燥,也不像宮鬥劇那麼浮誇,它既有歷史真實人物和事件可查,又有生動飽滿的人物形象,看起來既驚險刺激又感覺到是那樣真實。值得一看的好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