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讀後感_900字

《焦慮》讀後感_900字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焦慮》讀後感_9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心理諮詢師的工作記錄

  這是第二本週振基的工作記錄(經典案例總結),這本書名為焦慮,其另一本名為抑鬱,但是案例分析裡,我發現抑鬱症和焦慮症常常相伴出現,有一方佔主導,抑鬱症伴隨焦慮症;焦慮症伴隨抑鬱症;抑鬱症伴隨焦慮情緒;焦慮症伴隨抑鬱情緒。二者最大區別在於,抑鬱症抑鬱向下,焦慮症驚恐向上;焦慮症入睡困難,抑鬱症早醒後難以入睡;抑鬱症自殺率高,危害更大。二者相同之處:發病機理都是精神官能症;症狀表現裡軀體適應障礙的具體表現有很多相似之處。

  我簡單梳理其中一個案例,翟曉鈴有嚴重的幽閉恐懼症,伴隨焦慮症。

  從她外顯的`行為觀察,比如對細節的注意,掛大衣的動作,顯得刻意的得體舉止,給我留下的初步印象是:職業、嚴謹、嚴肅、偏內向。從她緊張的姿態以及有些僵硬的表情來看,這是一個防禦心理比較重的人,習慣於展現給別人一副完美的面具,掩藏真實的自我。

  探其原因:

  1、嬰兒時期較長時間的母乳餵養,用動力心理學說的分析,形成了情感依賴性格的基礎。斷奶後與母親的強行分離,有可能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和分離焦慮的產生並固著。

  2、童年時窒息事件,造成恐懼印記。

  3、青年時電梯裡出現特殊情況,加深她對封閉空間的恐懼情緒。

  4、與前任分手導火索在電梯產生,透過對電梯逃避,來避免挫折感。

  5、性格因素敏感、內向、過於在意他人評價、對自我評價不穩定,造成情緒不穩定、不自信、內心力量不強大,這些特點易產生心理疾病。

  諮詢師採用認知領悟療法,將來訪者症狀的深層原因和心理機制暴露在當時人心裡,諮詢師將問題從潛意識層面引導到意識層面;最主要的方法是行為主義的系統脫敏療法(最常用),先讓來訪者做到全身放鬆,然後建構恐懼和焦慮等級(列出恐懼場景,進行評分,再進行排序)。透過來訪者在諮詢師指導下完成脫敏訓練後,進行實地練習,最終翟曉鈴克服了幽閉恐懼症。

  心理諮詢師要時刻有對自己的審視和觀察,“第三隻眼”留意著內心的想法,從而提升自身,避免諮詢失敗。我們內心都有一個第三隻眼盯著自己,不同的是,我們還要努力讓這隻眼睛,變得犀利透亮,能穩準狠地看到自己的變化。

  這本書,不僅適合心理諮詢師,也適合想透過自己力量調節自己的焦慮症患者和有嚴重焦慮情緒的朋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