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通用7篇)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通用7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專案。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資訊科技應用實施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1

  為貫徹落實《xx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指南》要求,順利完成全體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校本應用考核任務,根據《xx鎮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方案》,特制訂本方案。

  一、考核目標

  1、透過考核,完成每位教師30學分實踐應用學習任務。

  2、透過考核,提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推進資訊科技與學科融合創新。

  3、透過考核,提高校長資訊科技領導力,提升各級培訓團隊的指導力。

  4、構建“金字塔”學習共同體,讓資訊科技環境下的實踐應用、校本研修形成常態。

  二、考核物件

  全鎮中小學幼兒園全體在編在崗教師。

  三、考核時間

  按照《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推進進度考核。

  四、考核內容

  以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學習環境下的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四個維度的30項微能力為實踐應用考核重點,教師根據自選的微能力(合計不少於30學分),向學校提交能體現不同微能力的教育教學成果參與考核。

  五、實施流程

  在鎮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指導下,學校按照“鎮級規劃—團隊研修—教師實踐—學校評審”的流程組織實施校本應用考核工作。

  1、鎮級規劃。2.0資訊化專案推進辦公室發揮規劃與指導作用,基於全縣《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踐應用研修手冊》,引領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培訓及實踐應用考核方向。

  2、團隊研修。金字塔學習共同體發揮統整和協調作用,依據學校資訊化教育教學發展規劃與研修計劃,幫助教師結合實際制定個人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目標,在此基礎上明確實踐應用考核申報點,結合本校選擇的研究模式,推進教師資訊科技與學科深度融合。

  3、教師實踐。教師圍繞學科資訊化教學創新目標,找準能力短板,主動參與研修,積極實踐應用,形成資訊化教育教學實踐成果,提交給學校並申報參與實踐應用考核,完成《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踐應用研修手冊》提出的相關任務。

  4、學校評審。學校管理團隊組建校內外結合的評審組(或委託鎮級培訓團隊),依據實踐應用考核規範,對教師提交的實踐證據進行評估稽核,反饋評估結果並提出實踐建議。

  5、鎮級監督。採取專家組成員逐校逐人督查的方式,檢查驗收各校實踐應用考核結果,確保考核的客觀有效。

  6、考核結果。分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在分項發評價中,有一項不合格,視為實踐應用考核不合格。

  六、結果應用

  1、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對實踐應用考核結果驗收合格率,納入考核學校能力提升工程開展情況指標體系。

  2、對資訊科技實踐應用考核合格的教師,由縣教育局印發教師所選各個微能力的認證證書。

  3、學校建立教師個人應用能力提升電子檔案,記載實踐應用考核情況。透過制度建設、評優考核、成果展示等多種方式豐富考核結果的應用,激發教師開展資訊科技應用和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整校推進與實踐應用落實情況,列入年度教育督導和校長年度考核內容。

  七、鼓勵創新

  學校可利用《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踐應用研修手冊》模式進行考核,學校也可以選擇自主設計的實踐應用考核模式進行考核。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2

  為貫徹落實《xx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指南》要求,順利完成全體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校本應用考核任務,根據《xx鎮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方案》,特制訂本方案。

  一、考核目標

  1、透過考核,完成每位教師30學分實踐應用學習任務。

  2、透過考核,提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推進資訊科技與學科融合創新。

  3、透過考核,提高校長資訊科技領導力,提升各級培訓團隊的指導力。

  4、構建“金字塔”學習共同體,讓資訊科技環境下的實踐應用、校本研修形成常態。

  二、考核物件

  全鎮中小學幼兒園全體在編在崗教師。

  三、考核時間

  按照《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推進進度考核。

  四、考核內容

  以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學習環境下的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四個維度的30項微能力為實踐應用考核重點,教師根據自選的微能力(合計不少於30學分),向學校提交能體現不同微能力的教育教學成果參與考核。

  五、實施流程

  在鎮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指導下,學校按照“鎮級規劃—團隊研修—教師實踐—學校評審”的流程組織實施校本應用考核工作。

  1、鎮級規劃。2.0資訊化專案推進辦公室發揮規劃與指導作用,基於全縣《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踐應用研修手冊》,引領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培訓及實踐應用考核方向。

  2、團隊研修。金字塔學習共同體發揮統整和協調作用,依據學校資訊化教育教學發展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3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打造具有較高資訊素養的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經研究,決定組織實施全省中小學教師(含幼兒園、中職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簡稱“能力提升工程”)。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目標

  採取“以點帶面、分類實施、整校推進、學用融合”的推進策略,到2022年底,完成全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全員培訓,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資訊素養髮展新機制,基本實現校長和管理團隊資訊化領導力、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和培訓指導團隊資訊化指導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發展。

  二、主要任務

  1、培訓全體中小學教師,提升資訊化教學能力

  緊緊圍繞多媒體教學、混合學習、智慧學習3種環境下的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4個維度30項資訊科技應用微能力(以下簡稱能力點,詳見附件2),分層分類開展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全員培訓。到2022年底,三年內每人培訓不少於50學時,其中線上課程不少於20學時,實踐應用不少於30學時。

  加強深度貧困縣鄉村教師、民族地區教師、村小(教學點)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精準幫扶。依託“四川雲教”,透過“三個課堂”等開展線上協同研修、協同教學,探索“雙師教學”模式陪伴式教師培訓改革,提升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助力教育脫貧攻堅與均衡發展。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應用大資料、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科技,探索跨學科、智慧化教育教學改革,打造資訊化教學創新團隊,開展個性化教學實踐探索,提升教育教學創新能力。

  2、培訓校長及管理團隊,提升資訊化領導力

  組建由校領導擔任資訊長(CIO),校長領銜、相關管理人員構成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依據《中小學校長資訊化領導力標準(試行)》,結合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目標,以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的制訂與落實為主線,分級開展面向所有學校管理團隊的專項培訓,提升資訊化領導力。

  3、培訓指導團隊,提升資訊化指導力

  建立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團隊遴選與管理機制,組建三級資訊化培訓指導團隊。採用專題研修、分類培訓與學習共同體建設等模式,以縣(市、區)為重點開展培訓指導團隊專項培訓。推動培訓指導團隊開展應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科教育教學研究,探索基於“網際網路+”的教研組織形式,提高指導學科教師資訊化教學的能力,以及應用資訊科技進行培訓設計、管理、評價等的能力。

  4、建好培訓資源,保障融合創新發展

  依據應用能力標準和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實際水平,以資訊化教學方法創新、精準指導學生個性化發展為重點,面向一線名優骨幹教師、優質企業等匯聚精準適用的教師資訊素養提升教育大資源。依託各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遴選優質培訓資源,探索建立靈活、開放、終身化的教師個性化學習空間,推進資源共建共享和精準推送。

  三、推進辦法

  (一)省級加強統籌規劃,組織示範引領培訓

  省上主要負責統籌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組建省級培訓指導團隊,建設培訓資源,開展示範引領培訓,培育一批“整校推進”試點學校,指導督促各地分層分類開展全員培訓。

  1、做好統籌規劃管理。結合國家目標任務、措施要求和四川實際,統籌設計培訓專案、資源建設、應用考核等工作,研製規劃、方案、指南等。

  2、建強培訓指導團隊。制定省級培訓團隊遴選與管理辦法。遴選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突出的一線校長、骨幹教師,教研、電教等部門專業人員及相關領域專家,組建省級培訓指導團隊。

  3、建設適用培訓資源。依據30個能力點,透過遴選高質量的國家慕課課程資源、自主研製培訓資源、整合一線教師優秀實踐案例資源、購買服務等,建好省級資訊化教育教學培訓課程資源庫,為全省教師線上不少於20學時研修提供託底保障。

  4、開展示範引領培訓。

  一是開展管理者領導力提升高階研修。組織培訓各市(州)教育行政、教研培訓、電教部門負責能力提升工程2.0的管理人員,提升組織實施能力。

  二是開展培訓團隊資訊化指導力高階研修。以縣(市、區)培訓團隊骨幹為重點,兼顧省市級培訓團隊骨幹,開展三期培訓(每期200人),提升培訓團隊規劃設計、組織教研、指導校本研修、開展校本應用考核等能力。

  三是開展學校管理團隊和骨幹教師高階研修。面向資訊化基礎較好的中小學校,開展三期(每期200人)學校管理團隊和學科資訊化教學骨幹教師培訓,提升跨學科融合教學和實施智慧教育的能力,打造智慧化教育領航名師名校長。

  四是開展以“四川雲教”為主的“三個課堂”應用骨幹研修。依託“四川雲教”,遴選“三個課堂”應用骨幹教師,開展三期(每期400人)培訓,提升“三個課堂”常態化應用能力。

  五是開展整校推進“樣板校”專案培訓。採取“省級統籌,以市為主”模式,一體化設計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骨幹教師和全體教師培訓,開展“樣板校”整校推進省級試點,為全面開展能力提升培訓探路子、出經驗。

  5、開展考核認證。根據校本考核方案,依託能力提升工程管理系統,開展市(州)培訓情況考核,併為全省中小學教師提供培訓結果查詢、學時認證、證書列印等服務。

  (二)市州加強區域指導,組織線上研修

  各市(州)主要負責做好區域規劃,組建市級培訓指導團隊,開展本級示範引領培訓,承擔省級“樣板校”共建任務,建好地方課程資源,統籌組織各縣(市、區)開展不少於20學時的線上研修,指導各縣(市、區)開展全員培訓並開展質量抽檢。

  1、制定市級實施方案。對照省級實施方案、指南等加強區域統籌規劃,制定符合本地學校應用環境和教師發展水平的區域推進實施方案、縣域考核實施細則、培訓質量抽檢制度等,並報省上備案。

  2、建好市級培訓指導團隊。參照省級標準,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市級培訓指導專家遴選與管理辦法,組建市級培訓指導團隊。

  3、建好地方課程資源。結合本地實際,豐富培訓課程資源。鼓勵參照30個能力點,拓展、研製地方特色能力點及資源,為本地教師培訓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4、實施“打樣”培訓。根據學段、城鄉、資訊科技應用環境等推薦5-7所學校,作為省級“樣板校”。將有省級“樣板校”的一個縣(市、區)作為“樣板縣”。在省級統籌指導下,組織實施“樣板校”“樣板縣”整校推進試點,並做好經驗總結和推廣。

  5、組織線上研修。根據區域教育發展實際,重點做好各級各類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不少於20學時的線上全員培訓。

  (三)縣(市、區)分批推進,抓好線下實踐

  縣(市、區)根據實際需求做好“整校推進”全員培訓。緊盯30學時的實踐應用分批推進。

  1、做好落地方案。按照省市實施方案和指南等,建立“縣-片-校”三級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的責任執行機制和責任清單;研製整校推進落地詳案、學校考核辦法,指導學校制定校本研修方案等。

  2、建強兩支隊伍。要建優縣級培訓指導團隊,打造“素質好、教學優、懂技術、會應用、善指導”的縣級資訊化培訓指導團隊。要建強學校管理團隊,指導學校組建由校長領銜的資訊化管理團隊。組織開展專項培訓,提升培訓指導團隊資訊化指導力和學校管理團隊的資訊化領導力。

  3、分批整校推進。借鑑省市“樣板校”“校板縣”經驗做法,按照分類指導、傾斜鄉村的原則,遴選不同型別、不同資訊科技環境、不同發展水平的學校,打造一批試點校。分批實施、整校推進,形成推進有效機制。

  4、指導校本研修。指導學校建立“骨幹引領、教師選學、團隊互助、學校指導”的研修共同體,形成“學校指導有研修方案,教研組互助有專題研修計劃,教師選學有任務清單”的研修機制,確保到2022年底,全體教師完成不少於30學時的實踐應用。

  5、組織考核評估。要加強對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作的過程督導和質量評價。進行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校本研修方案稽核備案。依據省級校本應用考核方案和市級校本應用考核實施細則,分層分類組織實施校本應用考核及整校推進工作績效評估。

  (四)學校整校推進,突出學用融合

  學校根據自身資訊化應用發展現狀和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實際,組織開展教師全員培訓、教學實踐和應用研修,總結實踐經驗,推進應用創新。

  1、研製校本培訓計劃。根據學校資訊化教學條件,確定能力點方向,研製學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研修計劃、教研組研修計劃、教師選學任務清單等。

  2、組建學校管理團隊。組建由校領導擔任學校資訊長(CIO),校長領銜、學校相關管理人員構成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指導教師開展校本研修、應用創新和考核測評。

  3、開展校本研修實踐。學校從30個能力點和地方特色能力點中選擇至少2個維度(智慧教育建立學校選擇3個維度)的能力點供教師選學。教師從中選擇至少3個能力點(每個維度不少於1個),開展不少於50學時的專題培訓、校本研修、應用實踐。其中實踐應用30學時建議分配如下:完成3個能力點實踐應用認證材料15學時,參加能力點的校本教研10學時,完成綜合應用能力點課堂實錄5學時。

  4、實施校本考核測評。堅持成果導向,依據教師選擇的能力點,組織開展自評、教研組成員互評、學校考核小組考核等,全面開展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測評。

  四、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2020年上半年):規劃引領,機制保障。研製規劃、實施方案等,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建立省級工程辦核心團隊和培訓指導團隊,啟動引領性培訓等工作。

  第二階段(2020年下半年):試點先行,形成經驗。研製整校推進指南和考核方案,開展引領培訓,啟動省級試點學校培訓工作。各市(州)建立本級管理和培訓指導團隊。全省20%的縣啟動能力提升工程。

  第三階段(2021年):示範引領,全面推進。總結推廣試點經驗成果,輻射帶動各市(州)學校實施能力提升工程。全省60%的縣啟動能力提升工程。

  第四階段(2022年):攻堅克難,總結提升。針對存在的問題,開展重點督查和指導幫扶,力爭全省在2022年底全面完成能力提升工程培訓任務,全面總結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成效與經驗。

  五、推進保障

  (一)組織保障

  教育廳負責統籌規劃與管理,執行辦公室(簡稱工程辦)設在省電化教育館,負責組織實施和支援服務的具體工作。各市(州)、各縣(市、區)要明確領導機構、責任分工、完善制度、健全機制,整合資源,因地制宜設立工程辦,配備核心團隊人員,確保工程辦核心團隊穩定。要科學遴選試點區(學校)和培訓指導團隊成員,以任務驅動,推動示範引領取得實效。要結合區域發展情況和學校需求,建立激勵學校與教師主動應用資訊科技的制度機制,確保教師真培訓真應用。

  校(園)長是能力提升工程的第一責任人,要組織帶領資訊化管理團隊,科學制定培訓計劃,組織好教師線上學習,抓實線下校本應用實踐;要為教師創造良好條件,促進每個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主動應用資訊科技。要強化學科教學應用實效,確保校本應用考核結果客觀公正並納入學校教師績效考核。

  (二)經費保障

  教育廳統籌專項經費,重點支援“三州”、民族地區、深度貧困地區、試點區(學校)教師培訓,以及省級培訓資源開發,管理系統建設運維等。各市(州)、縣(市、區)要進一步完善培訓經費保障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將培訓經費納入預算,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按進度推進。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社會機構積極參與中小學教育資訊化建設及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

  (三)監管評估

  按照“一網管理、分網學習”的要求,最佳化升級能力提升工程管理系統,實現與各級各類培訓系統無縫對接和資料適時匯聚,探索伴隨式採集教師培訓資料的精準監測評估。採取專家評價、參訓教師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等方式,開展培訓專案質量監測,提升培訓實效。

  建立省、市(州)、縣三級督導考核機制,將培訓進度和實施效果納入對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內容。要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成效,納入學校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和校長任職考核。研製激勵教師開展資訊科技應用實踐的措施和管理辦法,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納入教師培訓必修學分,按有關政策納入教師年度考核、職稱評聘、教師資格註冊等。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4

  為認真落實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教師〔2019〕1號),從今年起啟動實施我省中小學(含幼兒園、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簡稱“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工作,現將《xxxx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實施方案》《xxxx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應用考核方案》《xxxx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學校資訊化教學環境及核心能力點測試方案》(以下分別簡稱《實施方案》《考核方案》《環境測試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能力提升工程2.0”是落實國家教育資訊化戰略的一項新

  舉措,對推動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素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各市(地)、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提高對“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成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負責本地實施“能力提升工程2.0”的領導和組織工作。

  二、做好頂層設計,明確職責任務

  各市(地)要圍繞“能力提升工程2.0”總體發展目標,加強協調培訓團隊建設、教師培訓開展、資源建設創新、校本應用考核等工作。把握“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步驟和關鍵環節,制定工作時間表和路線圖,根據教師培訓需求,依據試點先行、示範引領的思路,選點打樣,設立實驗區、示範校等示範引領培訓專案。要注重“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與國培、省培、地方培訓工作的整合與銜接,與學校校本研修計劃、教師常態研修結合起來,透過組織有效的校本研修考核和本地資源平臺和管理平臺的應用和服務等,真正實現教師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提升。

  各市(地)要加強對縣(市、區)“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的監管。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協同縣級教師進修學校統籌制定縣級“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研修計劃及考核要求,強化縣級教師進修學校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上的主體責任。中小學校長作為“能力提升工程2.0”的第一責任人,要構建整校推進工作機制,統籌整合多方資源,制訂本校“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和發展規劃,嚴格校本研修考核管理,為本校教師全員學習和應用資訊科技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完善保障措施、加強考核評估

  各市(地)要設立專項經費,明確市本級實施“能力提升工程2.0”專項經費數額及用途,加強網路平臺和課程資源建設。充分整合本地師訓、教研、電教等部門力量,建立和完善執行管理機制。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應用氛圍。積極培養本地“能力提升工程2.0”管理團隊、指導團隊、骨幹團隊,形成省、市、縣、校四級管理服務支援體系。

  各市(地)、縣(市、區)要分別在xxxx年xx月底和xx月底前,召開本地“能力提升工程2.0”啟動會。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強化培訓專案管理,加強培訓過程監管和質量評估,確保2022年底前我省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全員培訓任務。

  省教育廳將加強對各市(地)“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工作的檢查和指導。各市(地)要將本通知及時傳達至所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並按照《實施方案》《考核方案》《環境測試方案》要求,分級制定本地實施“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細則、考核辦法、學校環境測試辦法和xxxx年度培訓計劃等,於xxxx年xx月底前,將上述材料(電子稿)報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辦公室。各縣(市、區)要在xxxx年xx月底前,完成上述相關方案的制定工作。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5

  根據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教師〔xxxx〕1號)《xx省教育廳關於印發〈xx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的通知》(xx教函〔xxxx〕266號)和《成都市教育局關於印發〈成都市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的通知》(成教函〔xxxx〕89號)檔案精神,為全面提升我區中小學教師主動適應資訊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加快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現將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實施方案公佈如下:

  —、實施目標

  透過對區域骨幹培訓團隊、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學校資訊化骨幹教師團隊的專項培訓,全面完成我區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每人不少於50學時(其中線上課程不少於20學時,實踐應用不少於30學時)的全員培訓任務。建立協同培訓機制和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考核機制,構建“實踐、實證、實效”的適應學校發展需求的整校推進混合式研修新模式,提升管理團隊的資訊化領導力,培訓團隊的資訊科技應用指導能力和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全面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的創新發展。

  二、主要任務

  建強區級研訓團隊

  以校為本,整校推進,開展教師全員培訓,提升資訊化教學能力

  三、參培物件

  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含所有普通中小學校、幼兒園、中職學校、特教學校以及社群治理和社事局等具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序列人員和行政管理幹部)。

  四、考核認證

  (一)合格認定

  測評結果由20課時線上網路課程培訓和30學時線下校本實踐應用(其中能力點實踐應用認證材料15學時,參加能力點的校本教研10學時,完成綜合應用能力點課堂實錄5學時)兩個板塊構成,認定等級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

  (二)證書列印

  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制定合格證書。

  五、研修階段安排

  培訓採取“集中面授+管理實踐”的混合模式。

  第一階段:xxxx年1—4月,xx天府新區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管理辦公室(簡稱專案辦)組織專家對學校資訊化團隊進行政策解讀與理念更新。

  第二階段:xxxx年4—8月,新區“專案辦”對試點校參培教師情況進行摸排,稽核“整校推進”方案,進行全體管理員培訓。

  第三階段:xxxx年9—12月,基於試點經驗總結,組織學校教師(人數約為全區教師總數的60%)參與培訓,初步形成區域精品應用成果。

  第四階段:xxxx年3—6月,組織餘下學校教師開始進行專案實施,完成合格認定,形成可推廣應用成果。

  第五階段:xxxx年6—12月,對全區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2.0工程進行全面總結,列印證書,梳理各校優秀教學案例、課堂實錄、個性化學科教學模式等實踐應用成果。

  六、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

  加大經費預算,確保經費投入

  開展督導評估,營造良好氛圍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6

  根據《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教師〔xxxx〕1號)總體部署,結合我省中小學教師教育資訊化發展實際,為組織實施好我省中小學教師(含幼兒園、普通中小學,下同)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以下簡稱能力提升工程2.0),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到xxxx年,透過全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每人不少於50學時,其中網路研修20學時、校本實踐應用30學時),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資訊素養髮展新機制,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校長資訊化領導力、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資訊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一)立足整校推進,形成整校提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校本模式。組建校長領銜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圍繞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目標,制定並落實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制定校本研修主題,指導教師開展基於課堂教學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組織校本應用考核評價,提升學校管理團隊資訊化發展規劃領導力和資訊化指導能力。建立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校本研修新機制,整校推進、全員參與,以問題為導向,立足應用資訊科技解決課堂教學實際問題,提升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解決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學業評價等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聚焦教育扶貧,建立提升“兩區”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精準幫扶體系。以革命老區和深度貧困地區為重點,開展對口幫扶“兩區”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面向革命老區,透過幫扶制定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採取一對一的方式開展鄉村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形成常態化資訊科技應用課堂的教學模式。面向深度貧困地區,透過建立“雙師工作坊”帶動形成“雙師教學”的有效模式,提高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推動鄉村教育質量提升。

  (三)推進教學創新,探索智慧化教育教學新模式。以名校長和名師為培育物件,引導主動應用網際網路、大資料、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現代資訊科技,探索智慧化教育教學新模式,提升名校長和名師基於現代資訊科技的教育領導力和教學創新力,破解教育教學重難點問題,助力學校教學創新。

  (四)強化校本應用,形成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常態化機制。以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標準為引領,中小學校要對照能力標準找準方向,教師要對照能力標準找準問題,整校推進中要以方向為指引,以問題為導向,在校本研修中去應用,在校本應用中去解決問題,提升能力。優選公共服務平臺,形成教師選點、選學、應用、測評的工作機制,促進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常態化機制的形成。

  二、主要措施

  (一)突出應用指導,打造各級培訓團隊。

  由高等學校專家、教師培訓機構專職培訓者、教研員、電教技術人員、一線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突出的校長及學科骨幹教師等專兼結合,組建省、市、縣三級培訓管理指導團隊。由校長擔任學校資訊長(CIO),組建由校長領銜、教務主任、資訊科技學科骨幹教師等構成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

  整合“國培”、“省培”、“市、縣培”等培訓資源,採用分級負責、分批分層、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開展對培訓管理指導團隊和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專題培訓,切實提升培訓團隊資訊化指導能力、校長資訊化領導力。市、縣培訓管理指導團隊負責指導學校制定資訊化教育教學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指導學校開展基於資訊化教學的校本研修,提升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資訊化領導力。

  (二)突出示範帶動,建優建強試點學校。

  建立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分批跟進、注重實效的示範帶動體系,省、市、縣分級遴選能力提升工程2.0試點校。試點校要涵蓋不同型別、不同技術環境、不同發展水平的城、鄉(鎮)、村學校,以提高教師應用資訊科技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能力為目標,精心打造,生成經驗,保證各級各類學校推進有示範引領,實施有經驗借鑑。

  構建“學校有規劃方案、教研組有研修計劃、教師有學習任務”的整校推進機制,建立“應用驅動、成果導向、骨幹引領、教師選學、組內互助、學校推動、整體提升”的混合研修新模式,形成教師應用能力、教研組應用效果、學校應用水平全面提升的新經驗。

  (三)突出經驗推廣,分批推進全員培訓。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聯合教師培訓機構,指導培訓管理團隊總結試點校經驗,透過舉辦交流會等方式分享成果,形成示範帶動、分批推進、分類指導、全員覆蓋的有效機制。xxxx年試點先行,省教育廳遴選100所試點學校實施整校推進、全員參訓,打造試點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骨幹教師和未來教育引領團隊。xxxx年分批推進,繼續擴大試點範圍,由試點校帶動小規模推進能力提升工程培訓。xxxx、xxxx年按照試點校帶動與批次間結隊滾動相結合方式,大規模推進能力提升工程培訓。xxxx年兜底總結,力爭完成全員培訓任務。

  (四)突出問題解決,提升校本應用能力。

  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導向,以應用資訊科技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目標,學校制定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和教研組研修計劃。教師個人自診問題點、自定技術應用點、自主選學課程,學科骨幹指導,教研組同伴互助,應用資訊科技解決教學難點問題,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深度創新融合,推動資訊科技校本應用,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五)突出精準幫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遴選一批優質學校依託研修平臺,採取一對一精準幫扶的方式,對100所革命老區學校開展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根據老區學校資訊化發展現狀,幫助制定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幫扶老區學科骨幹教師提升資訊化教學指導能力,指導老區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解決課堂教學問題,推動老區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形成常態化資訊科技應用課堂的教學模式,助力教育脫貧攻堅。

  以貧困地區鄉村學校教師需求為導向,採取鄉村教師模仿名師網路錄影、名師網路錄影與當地教師輔導相結合等形式,開展多層次、分類別、全覆蓋名師網路課堂和遠端協同教研相結合的`“雙師教學”模式教師培訓。透過市(縣、區)優質學校與貧困地區鄉村學校“結對子”的方式,建立100個“雙師工作坊”,助力深度貧困地區鄉村學校及教學點開齊國家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六)突出教育創新,探索智慧教育模式。

  面向學校資訊化基礎好、校長資訊化領導力強、教師資訊素養高的地區,遴選50位名校長和100位名師,開展人工智慧助推教育領導力和教育教學能力的示範培訓。採用專案驅動、深度體驗、行動研究等相結合的方式,應用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虛擬現實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以及智慧化教育工具,提升校長、教師的資訊素養,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透過迭代開發、最佳化升級,形成100個智慧化教育管理與教學優秀示範案例,完善研修課程,融入最新技術內容和應用成果,形成“產、學、研、培、用”為一體的多方協同參與機制,打造智慧化教育領航名校長、名師,引領我省教育資訊化發展。

  整合高等學校、教科研機構、教師培訓機構、校外科技活動中心、企業等多方資源,組建培訓團隊,開展資訊科技支援的跨學科教學培訓。透過實施專項培訓、組織多校協同的跨學科教學研修活動等方式,打造一批基於資訊科技開展跨學科教學的骨幹教師,培育100所跨學科教學示範校,建設一批優秀的本地教師跨學科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資源,推動資訊化教育教學創新。

  (七)突出應用考核,促進校本應用實效。

  省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統籌推進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應用考核工作,制定《河南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校本應用考核評價指標》,建立“省抽檢市、市抽檢縣、縣普查校、校測評教師”的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監測評價體系。

  省、市重在抽檢所屬地區各級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校本應用研修方案和教研組計劃落實情況,檢查教師資訊科技校本應用研修成果。縣區普查重在抓嚴進口、抓實出口,“進口”採取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和校本應用方案報備稽核制度,嚴把質量關;“出口”依據《校本應用考核評價指標》,對教師應用能力、教研組應用效果、學校應用水平進行嚴格考核。抓實校本應用考核,以評促學,以評促用,以評促提升,保障整校提升實效。根據抽檢和普查結果,及時調整和干預實施計劃,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全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大幅度提升。

  (八)突出過程監測,構建監測評價體系。

  建立應用成果導向的能力評估模型,透過測評系統,充分利用教師網路空間、教育教學案例、教學情境等開展測評。重點考察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及教研活動中應用資訊科技的程度、課堂應用效果、自主學習與專業發展等能力,使發展測評成為促進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轉變教育教學方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構建過程性監測評價體系。

  (九)突出成果導向,實施“十區百校千人萬課”工程。

  培育10個示範縣為同類區域的發展提供參照,引領全省教育資訊化提質升級發展。根據學校資訊化建設水平,分類打造100所示範校,探索在不同資訊化條件下實現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精細化管理、智慧化服務的典型途徑。遴選1000名學科骨幹教師,探索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資訊科技應用與教學、管理模式創新,培育資訊化教育教學標杆,引領未來的教育發展。依託“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活動成果,遴選10000節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示範課,生成萬堂優秀課堂教學案例,充分發揮示範課例的輻射效能,促進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總結典型經驗,匯聚優秀成果,出版一系列教育資訊化創新應用案例集,透過開設專欄、召開現場會、舉辦優秀作品展覽等方式進行成果推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教育廳負責能力提升工程的頂層設計和宏觀指導,省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負責過程管理和支援服務等工作,組建能力提升工程2.0省級專家指導團隊,為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的規劃、評審、驗收、評獎等工作提供諮詢和服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能力提升工程2.0列入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整體規劃,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轄區內專案的組織管理。結合實際編制本地區培訓規劃,做好與中小學教師其他專項培訓的融合與銜接,並納入教師繼續教育體系和教師教育績效考核體系範圍。

  (二)明確主體責任。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是能力提升工程組織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的規劃、組織、實施、監督和管理。整合培訓、教科研、電教等機構資源,建立縣級能力提升工程2.0專家指導團隊,制定資訊化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打造本地骨幹培訓者和專案示範校,構建示範帶動輻射體系,示範帶動、分批推進、分類指導,確保整校推進、全員參與;嚴格落實學校資訊化教學規劃和校本應用研修方案備案稽核制度,嚴格普查學校資訊科技校本應用實施情況和培訓實效,推動全縣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有效提升。

  中小學校是提升教師全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關鍵,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建立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制定本校資訊化發展目標規劃和資訊科技校本應用研修方案,指導教研組制定研修計劃,指導教師自診課堂教學問題、自選技術應用點、自主選學,組織全員教師開展資訊化教學校本研修,為教師參加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創造條件、營造氛圍、提供支援。要嚴格檢測評價過程,制定“教師自評——教研組互評——學校總評”的工作實施細則和評價量規,確保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實效,提高資訊化教育教學水平。

  (三)落實經費保障。省級依託“國培計劃”“省培計劃”重點支援省級試點校和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依託省級財政資金保障省級能力測評抽檢和全省高中學校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市、縣要加大投入力度,透過安排專項經費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確保開展全員培訓,為教師學習和應用資訊科技創造良好條件。中小學校要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安排專項資金,為本校教師學習和應用資訊科技創造良好條件。

  (四)建立制度保障。省教育廳將各地開展能力提升工程2.0的情況納入教育督導評價體系和教師教育工作績效考核重要內容,能力提升工程2.0學時納入繼續教育學時範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參訓情況和運用水平納入中小學辦學水平評估和校長考評的指標體系。透過資訊科技應用示範課評選、教學技能競賽、評選資訊化教學優質課和命名整校推進示範校等活動,充分調動教師參訓的積極性。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圍繞廣大教師的實際需求和專案實施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激勵機制和制度保障,確保能力提升工程2.0有效實施。

  (五)做好監管評估。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能力提升工程規劃方案報教育廳稽核備案,省教育廳採取專家評估、參訓教師網路評估和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對各地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情況進行檢測、督導。縣級教育行政部門依託縣級培訓機構和資訊化管理團隊,對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校本應用培訓進行過程性督導和質量評估。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定期通報各承訓單位專案實施進度和效果,各市縣參訓學員選送率、報到率和結業率等情況,專案實施過程管理、實施效果等作為教師教育專案計劃分配的重要依據,實現全過程質量管理。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7

  根據《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結合我區“網際網路+教育”示範區建設與發展需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到xxxx年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資訊素養髮展新機制,透過實施能力提升工程2.0,帶動全區各地開展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每人不少於50學時,其中實踐應用學時不少於50%),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校長資訊化領導力、培訓團隊資訊化指導能力、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資訊化管理團隊建設,提升資訊化領導力。建立校長牽頭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由校領導擔任學校資訊長(C10),組建由校長領銜、主管教學副校長、教學主任(教科室主任)等相關管理人員、教研或學科組長、資訊科技教師等3-8人構成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透過短期集中、網路研修等混合式培訓和跟蹤指導,提升校長團隊的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教師研修計劃的制訂與落實能力,提升校長組織和指導教師實施資訊化課堂應用的能力。

  (二)加強資訊化培訓團隊建設,提升資訊科技應用指導力。建立自治區、市、縣(區)三級資訊化應用指導團隊,選拔資訊化應用有專長的高校專家、教研員和學科教師,按照自治區15一20人、市10-15人、縣(區)8-10人的標準組建專家團隊,逐級研製培訓團隊的建設標準、管理辦法與動態考評機制。採取短期集中、網路研修、“做中學”相結合的形式,提升培訓團隊的頂層設計、方案研製、送培送教、指導校本研修、指導技術變革課堂、實施應用測評等能力。

  (三)實施全員教師培訓,提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自治區教育廳透過“國培計劃”支援,三年內完成對全區所有市、縣(區)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整縣推進。組織每名教師完成至少50學時的研修學時任務(其中線上研修25學時,線下實踐應用25學時),提升全體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線上研修為25學時,培訓機構根據能力提升工程2.0要求和教師需求,設計系列課程模組,將必修與選學相結合,開展全員教師網路研修;同時,充分發揮自治區、市、縣(區)三級培訓團隊的指導作用,在教育廳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培訓機構的協同下,組織培訓團隊開展線上線下應用指導,保證網路研修質量。

  線下實踐應用為25學時。構建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培訓團隊、教師“四位一體”的資訊科技應用共同體,以問題解決(任務驅動)為主線,進行線上線下一體化設計,確定研修主題,以成果為導向,實施“線上研修+線下實踐+跟進指導與研究”學用研一體化的能力提升新方式,實現邊學習邊應用邊研究;各市、縣(區)教育局可設立資訊科技應用專項課題,組織教師團隊申報,在培訓團隊的指導下,開展應用研究,以研促學、促用,形成本地應用案例和典型經驗以及可複製可推廣的成果;學校組織實施教師線下實踐應用和校本教研。

  (四)開展對口幫扶,推進鄉村學校培訓模式改革。根據鄉村學校實際需求,多層次、多學科、多方式開展名師網路課堂和遠端協同教研相結合的“雙師教學”培訓模式改革,加強鄉村教師資訊化培訓精準幫扶工作。鼓勵城鄉之間、資訊科技示範校與鄉村學校之間的校際合作,發揮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創新示範校的引領作用,利用同步課堂、名師課堂、專遞課堂、名校網路課堂等,組成教師協同教研共同體,開展“結對子”、“雙師工作坊”、“伴隨式培訓”等,促進城鄉教師、優質校與薄弱校之間的交流互動,提升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五)發揮示範引領,開展跨學科、智慧化教育等“新領航”應用培訓。整合高等學校、教科研機構、教師培訓機構、校外科技活動中心、企業等多方資源,組建培訓團隊,開展100所“網際網路+教育”標杆校建設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共育計劃,面向校長和學科專業骨幹教師,分別開展人工智慧助推教育領導力和教育教學能力示範培訓。透過實施專項培訓、組織多校協同的跨學科教學研修、人工智慧教育教學活動等方式,打造一批基於資訊科技開展跨學科教學的骨幹教師、智慧化教育領航名校長、名師,推動資訊化教育教學創新,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打造全區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樣板間”,輻射和帶動本區域內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均衡提升和發展。

  (六)堅持成果導向,組織實施全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測評。依據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發展測評規範》、《自治區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測評實施辦法》,組建測評專家團隊,利用寧夏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管理平臺(學分管理平臺),透過線上線下、普查與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師成果導向的應用能力測評,完成全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測評任務。

  (七)加強平臺建設與應用,不斷豐富課程資源建設。建設完善寧夏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管理平臺(學分管理平臺),增設教師管理和能力提升測評模組,實現培訓管理和開展線上測評等工作,實現資料實時、可視、共通,讓各級管理團隊和培訓團隊方便直觀瞭解培訓、測評等工作開展情況和進度。加強教師網路學習空間、課程資源建設和應用,開展教學技能比賽、應用成果徵集等活動,遴選優質教學案例,不斷豐富課程資源。

  三、實施程序

  第一階段(xxxx年):頂層設計,試點先行。一是先行遴選5個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專案縣,實施整縣推進能力提升工程2.0。二是組織100所“網際網路+教育”標杆校整校推進,實施百所“網際網路+教育”標杆校建設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共育計劃,打造全區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樣板間”。三是其他市縣(區)要按照自治區統一安排部署,結合自身實際,做好本區域能力提升規劃,啟動和實施能力提升工作。四是組建150人的自治區、市、縣(區)三級培訓團隊,開展培訓團隊指導力提升,組織培訓團隊對示範縣、標杆校開展線上線下應用指導、研究、總結提升等工作,形成一批典型經驗、應用模式與案例。五是組織培訓團隊完成示範縣、示範校的全員測評工作,年度內完成全區約30%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任務。

  第二階段(xxxx年):示範引領,全面推進。一是組織召開“工程”實施階段性總結會和全區示範縣區、示範校經驗推廣交流會,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二是實施第二批市、縣(區)應用能力提升任務。第一批測評不合格的教師繼續參加xxxx年專案,直至測評合格。三是第一批完成任務的和下年度進入的市、縣(區)可依據自身實際繼續開展能力提升工作。四是組織“工程”相關資源成果的申報與評選活動。五是各市、縣(區)組織專家團隊完成本批次學校全員教師測評工作,年度內完成全區約40%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任務。

  第三階段(xxxx年):成果導向,總結提升。一是剩餘市、縣(區)全部進入能力提升工程實施中,開展全員培訓和所有教師測評達標,xxxx年測評不合格的教師繼續測評,直到合格,全面完成兜底測評工作,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總體工作任務,基本實現既定目標。二是召開全區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總結表彰大會,全面總結能力提升工程的成效與經驗,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四、管理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教育廳建立健全自治區級專家團隊,依據教育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目標和任務,統籌全區專案規劃、過程質量監控、專案評估、應用測評、資源建設等,指導做好區級示範校實施工作;各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是能力提升工程2.0組織管理的責任主體,教育局長是第一責任人,組建市、縣(區)工程辦和專家團隊,建立健全適合本地的相關制度和保障措施,負責工程的管理和實施,實施和督查評估本市、縣(區)的全員教師培訓及應用測評,推進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學校建立由校長牽頭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結合本校實際、從教育教學、管理等真實問題出發,科學制定學校資訊化教學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和教師研修計劃,建立健全有利於教師應用資訊科技的各項制度,做好校本應用考核測評工作。

  (二)落實經費保障。自治區教育廳透過“國培計劃”專項經費支援,開展“能力提升工程2.0”專項培訓、資源開發、區級能力測評、研究跟進與成果推廣等工作。各市、縣(區)教育局安排專項經費,依據《xxxx自治區本級黨政機關培訓管理辦法》(xx規發〔xxxx]3號)等相關檔案精神,確保校長團隊資訊化領導力提升、市級培訓團隊建設以及全員培訓、能力測評等工作順利開展。中小學校要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安排資金,為本校教師實踐和應用資訊科技創造良好條件。

  (三)加強制度保障。自治區將各地開展能力提升工程2.0的情況納入教育督導評價體系。將教師參與專案情況與教師職稱評聘掛鉤,將能力提升工程2.0學時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學時;遵選優秀成果,納入優質課專案評選範圍,充分調動教師參訓的積極性。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圍繞廣大教師的實際需求和專案實施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激勵機制和制度保障,確保能力提升工程2.0有效實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