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余光中詩集有感1200字

讀余光中詩集有感1200字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余光中詩集有感12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余光中”,當代著名詩人伍立楊用這句詩讚揚了臺灣桂冠詩人余光中。余光中的詩歌,如璀璨的珍珠,晶瑩透亮;如山間的清泉,那般純淨;又如動聽的音樂,悠遠遼闊。他的詩歌中那蕩氣迴腸的文字,令人心馳神往,回味無窮。

  余光中的詩集,都滲透著濃濃的情――對祖國的熱愛與思念。正如《鄉愁》中的最後一段: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這表達了詩人對祖國何等的熱愛!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他對祖國無限的懷念。作者從小在祖國的懷抱中長大,就如一棵小草,在陽光下自由地生長。在1949年的一天,他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祖國。此後,他十分想念祖國,祖國就如他的母親,那般慈愛。可是,大陸和臺灣之間隔一灣淺淺的海峽竟如隔難愈的裂傷,兩岸的爭吵何時才能結束?時光飛逝,1966年的余光中遠渡重洋,在異國求學,飽受思鄉之苦,兩岸的爭吵卻仍在繼續,鄉愁襲來,他又怎能感到快樂?而今,暖流已融化了阻隔在海峽兩岸之間的殘冰,兩岸同胞的親情在臺風肆虐之後愈見融洽。歸來常伴這后土吧,詩人,歸來尋你的童年,覓你青蔥歲月的足跡。何不就此常住您望中的故鄉?看江南的山水,撫連綿的芳草,沐米南宮筆下的煙雨,聽長江以母性鼻音哼唱的搖籃曲,聞故土臘梅的馨香,話久別重逢的感慨……

  余光中對祖國由衷地熱愛,不但在於祖國對他的恩情,也在於祖國五千年燦爛輝煌的文化之美。余光中少年時期曾受到中國古典文化的薰陶,擁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寫出如此優美動聽令人陶醉的詩歌。我最喜歡《星之葬》這首詩,讀起來優美極了。我似乎身臨其境,看見一顆在天空中急逝的'流星,帶著一絲悲傷,一絲驚詫,一絲寧靜;看見唐宮中的少女“輕羅小扇撲流螢”的動人場景,流螢飛來,流螢飛去,盛唐文化的奇葩至今芬芳不減。

  余光中深愛著故土的同時,還深深懷念著那片土地上他的朋友、親人,難以忘懷縈繞在親友間的縷縷溫情。故鄉,有他兒時的遊伴,童年的笑影,這數十年鄉思的內容,往往在黃昏、在月夜、在燈下不期而至,像聲聲呼喚,將詩人的心一直牽繫到海峽的這一頭。海峽的這一頭,有詩人童年時與他一起東望海峽的母親。行走在異鄉的塵埃裡,鄉愁即便是頓足也頓不去,詩人滿心都交疊著母親與大陸。臘梅香是母親,后土是母親,祖國和臺灣也正像母子一般,臺灣睡在中國海的懷抱中,就像胎兒睡在母親的羊水裡。一面是對母子親情的追撫,一面表達了對祖國赤子般的熱愛。來自祖國同胞的深情厚誼也總是讓詩人心生暖意。一次,柯靈先生送給余光中一隻精巧的宜興紫砂壺,他把弄著那用江南沃土製成的茶壺,想到自己的指紋疊上陶匠的指紋,疊上雕者的手印,贈者的掌溫,就如同和13億中華兒女握手,如同回到了自己的祖國,看到了自己的親朋一般。那一刻,隔一道海峽只如隔幾,舉壺,便似乎與友人相對談笑,斟酌兩岸,品味今古。

  啊,美麗的祖國,您的容顏,您的文化,您的恩情,您的發展,詩人也好,每一個龍族的傳人也好,都難以忘懷。對您的依戀與熱愛,早已深深鐫入每一個炎黃子孫熱切湧動的血脈之中。醒,也縈懷,夢,也縈懷。在您60華誕即將到來的時刻,我要滿懷自豪地說:祖國,我愛您!滋養我撫育我的祖國!您的山河如此多嬌,您的文化清芬四溢,您的子民已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為您自豪之餘,讓我再輕輕地輕輕地呼喚您:媽媽,我的可愛的黃膚色的中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