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家書》讀後感700字

《梁啟超家書》讀後感700字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梁啟超家書》讀後感7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梁啟超的兒女他們個個成才,這和梁啟超對他們的教育培養有密切的關係。九人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三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一個家庭中出了三個院士這也是極少見的。

  九子皆才俊

  每當我聽到同學們激昂豪邁地誦讀《少年中國說》時,心中燃起一股暖流,視線逐漸模糊,《梁啟超家書》中的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梁啟超家書》一開始以書信的形式呈現在兒女眼前,後來經過整理,編訂構成了一本書。梁啟超的一封封書信滲透著對子女們濃濃的親情與深沉的愛。與其說是家書,不如說是對兒女的人生指導,像照明燈一樣點亮了孩子們光輝的前程。當然,更少不了對兒女的`關心、問候。這與《洛克菲勒的38封家書》大同小異,同樣都是為孩子們照亮前程,指引人生。不同的是,《梁啟超家書》充滿了家國情懷,充分表達了梁啟超憂國憂民的情懷。

  “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就是對梁啟超這種言傳身教、耳提面命的最好寫照。作為一位父親,他當然希望子女成才,但他更重視健康。他說:“汝需如汝乃吾之命根”,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在學習當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健康,才能有一個光輝的前程、幸福的生活。

  我喜歡梁任公說的一句話:“汝生平處境太順,小挫折正磨鍊德行之好機會。”思永、思成被車撞得頭皮血流,卻還樂觀地直面生活。梁啟超認為,這並不是災難,而是挫折,挫折正磨鍊了德行與心性,使自己學會在逆境中成長,使自己變得更勇敢。如今社會安定,我們這一代有一部分人太矯情了,根本不能很好地理解挫折,也就不能很好地磨練自己,遇到一點點困難便放棄,可笑至極,受了一點小傷便大聲哭喊,沒有想過老一輩那麼苦是怎麼挺過來的。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從中汲取了人物的優秀品質,面對生活的積極態度等。還記得我三年級被小車碾碎腳趾的時候,我受不了那個疼痛,哭得稀里嘩啦,但是爸媽趕到醫院,看著坐在輪椅上的我,他們都在樂觀地安慰我,甚至還給我講笑話。當時我一點都不理解爸媽,覺得他們對我太沒有同情心了,我都受傷了,他們還笑得出來!現在想想,爸媽並不是不愛我,不關心我,他們當時的種種所謂的“笑”,其實是他們在灌輸我一種難得的樂觀精神。事情已經發生,哭天喊地,怨天尤人,唉聲嘆氣,憂愁滿面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唯有積極面對,才能更以好的心態,好的精神面貌抗衡不幸。確實如此,在我受傷住院的那些日子裡,同樣快樂,同樣充實,我的傷也以最快的速度恢復。

  少年強,則國強,正值少年的我們,應抓住一切機會,積極向上,學習種種有用的知識,陶冶情操,為國家之富強而發奮圖強,讓自己更加優秀,國家更加富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