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管孩子讀後感

千萬別管孩子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千萬別管孩子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年輕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歷來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一種是對孩子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這類父母平時過於溺愛和遷就孩子,怕孩子在學習上、生活中吃苦,所以一切包辦代替;另一種是採取急功近利的態度,望子成龍的心情過於迫切,因而經常不斷地給孩子加壓,使孩子的心理和精神負擔很大,結果弄巧成拙,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當然也有“另類”。

  最近我讀到一本叫《千萬別“管”孩子》的書,頗有感觸。該書透過流暢的筆觸細緻的描寫充分說明了一個天才女孩的成長過程。

  書中的主人公陳宇華,中國最年輕的總裁之一,29歲的她有著哈佛MBA、斯坦福經濟學學士、保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貿易系等輝煌的學業經歷。但她卻是成長在一個普通中國家庭裡,並沒有超人的智力。她的父母對她採取的是一種不加管束,任孩子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該書就是結合從陳宇華的成材經歷,總結出了具有很強實用性的“自主教育”理論。

  那麼,什麼是自主教育呢?

  陳宇華的父親陳文福在《千萬別“管”孩子》一書中談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既要管,也要不管。所謂要管,主要是要先管好自己,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然後注意培養孩子從小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從而保持對學習的興趣;所謂不管,就是不要強制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是把孩子視為家庭中一個平等的成員,讓他做自己願意做的事,即使是他不願做的事,最終也要做到讓他自願、高興地做。”

  孩子不是電腦程式,設計好了就能自己執行,實實在在去培養,父母會很累,甚至,要為孩子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這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對此,最好先有思想準備。《千萬別"管"孩子》中陳宇華的父母,事無鉅細,都像一個引子,能牽出一番合情合理的道理,這就叫循循善誘。教育孩子,要耐心、細心,還有善於把握時機,做個有心人。

  讓孩子保留一片獨有的天空,使他們在接受父母教師的教育的同時,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進步是一個現代家長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種理想境界。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幼兒教師,面對著快節奏、高效率、大資訊、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該如何培養好我們的下一代呢?我想,從幼兒開始培養其自主意識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的。

  首先,要引導幼兒學會處理問題。

  《綱要》指出“應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兒已初步具有生活自理的能力,常常表現出強烈的獨立生活傾向,我們要因勢利導,讓幼兒在力所能及地處理自己事情中樹立主體意識,體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樂趣。

  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不應把兒童當作物,而應把他們當作人;不應把他們當作由成人灌注的器皿,而應該當作正在努力求得自身發展的人來對待;不應把他們當作父母和教師來左右其個性的奴隸,而應該把他們當作活生生的、主動的、獨一無二的人來對待。”因此我們應當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按照自己的想象行事,在幼兒的各類活動中,我們應該鼓勵幼兒大膽、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做,讓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判斷力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展現。如:在幼兒玩積木時,讓他們想出多種多樣的玩法,拼搭出許多不同的模型,而不將幼兒規定在統一模式的玩法上。玩一項遊戲,可讓幼兒採用各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來完成,同樣的一段音樂,幼兒可編演出各種動作來表達。凡是幼兒自創的東西,教師都應及時給予鼓勵,肯定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從自己的創造成果中得到莫大的快樂。

  二、啟發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

  《綱要》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好奇好問是幼兒求知慾的表現,也是三歲至六歲幼兒典型的年齡特徵。這個年齡的幼兒對周圍事物特別是新奇的事物感到有興趣,看見什麼都想弄明白,喜歡向成人發問。因此,我們要儘量滿足幼兒的表達慾望,發展幼兒的智力。

  三、幫助幼兒鍛鍊堅強的意志。

  《綱要》指出:“為幼兒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援幼兒自主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透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幼兒剛剛步入人生,對他們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新奇的。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這些困難有精神上的,有知識上的,也有體力上的。凡是幼兒力所能及的,教師都要激勵他們去戰勝,以每一件細小的事抓起。

  為此,作為一名啟蒙教育者,要善於鼓勵和引導幼兒自己去發現、去探索、去思考周圍層出不窮的新事物,動手動腦解決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給孩子一片獨有的天空,為幼兒發展和形成這種獨立自主的辦事能力和創造能力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