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通用9篇)

高中《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通用9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通用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1

  偉大的生命,不論以何種形式,都將會在宇宙間永存,我們這個小小的星球上的人類,也將繁衍和發展。可是生命對於我們來說又是那麼的短暫,不論是誰,總有一天都會走向自己人生的終點,死亡,這是人最終的歸宿。

  初讀路遙先生的這本書,內心就被黃土高原的蒼涼與厚重所震撼,路遙筆下的黃土高原與都市是不同的。那裡的世界是淳樸的,也是粗放的。書中講述了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勞耕作的情景。雖貧窮落後,他們卻不卑不亢,苦並快樂著,給人一種頭頂青天、腳踏黃土的踏實感,這種樸素與純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全書主要圍繞主人公孫少平一家生活的變化、雙水村的變遷,以及孫少平孫少安兄弟為理想不斷奮鬥的歷程來展開描寫,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少平,這個默默承受人生苦難卻從不放棄的鐵骨錚錚的有志青年。雖貧苦,卻從不自卑;雖潦倒,卻從沒停止追逐夢想的步伐。他不甘淪為命運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激勵著他到外面的世界闖蕩,這種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尋找個人的價值、自強不息的精神,構成了一個在平凡世界裡卻不平凡的形象。

  他的家是貧困的,卻是溫馨的;他的愛情是遺憾的,卻是甜蜜的。即使最後為了救人毀容也不能動搖他那顆年輕的,與生命抗爭的心,另一位重要人物:孫少安,從小就揹負著家庭重任的他,用肩膀為家庭撐起了一片天,並且帶領雙水村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其中的艱辛與困難難以想象,但憑藉勇氣與勤勞渡過了難關,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實在可敬。

  品讀這本書,我對生活與苦難有了新的認識,由衷地敬佩孫少平兄弟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那個平凡的世界孕育出了這種不平凡的人,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即不簡單。

  反思當今社會的年輕人,實在是慚愧,一些人遇到一點困難就自暴自棄,輕視生命,絲毫經不起生活的考驗。我們應該學習生活中這種自立自強的精神,做一個有價值的人。最後,以路遙先生一句話來說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永無止境的奮鬥,只有認定了目標,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高中《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2

  世界,這個華燈異彩的空間,有許多為利益的人,許多為付出的人,一同在人生途中前進忙碌;也同在歲月凡事中,偶爾感到迷茫,偶爾會在隱忍著痛楚、煩惱的同時依舊忙活著。可是卻沒有人瞭解生存的意義。都只是在碌碌無為的一生中油盡燈枯。

  而《平凡的世界》這部勵志書真正的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生活值得我們去傾注一生。

  他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勞動的世界,我們需要用雙手,用力量,用汗水為自己創造機會。就像書中的孫少平一樣,自尊自愛自強,在頻繁貧困中,肩負著責任,追逐自己的理想、幸福。即使出身、資本不夠別人;即使身感不公不平,但卻不顧影自憐,帶著一顆自信,充滿陽光的心去面對苦難的搏擊。不拋棄不放棄。

  他告訴我們,不要睡在過去的回憶裡。珍惜眼前,有了現在才有了過去。對於過去的遺憾,我們無法補救;對於過去的幸福,就是手中的沙終要揚起。我們要慶幸有現在,就像書中的孫少安一樣,雖然沒有得到心裡曾經渴望的愛情,但是他接受現實,接受安排,繼續默默的應盡其職,繼續平凡的生活著,努力著。

  他告訴我們,人總是不怕犧牲的。就像書中的潤葉一樣,因為在父母安排下強迫與李向前結下良緣,不能和心愛的孫少安一起生活,便心灰意冷,放棄愛情,同時也冷漠拒絕執著的李向前,與他分居。而在李向前為她而苦惱喝醉出車禍殘廢時,卻回來守在他的身邊照顧他,過著一對正常夫妻生活;就像曉霞一樣,作為一名記者,在洪水發生後前往報道,在看到滔滔洪水中有小孩溺水快死亡時。奮不顧身的去救她,當她把漂浮在水中的救命木頭扔著小孩時。自己卻被洪水沖走犧牲了。我們要知道,同時在戀愛中的她就要赴約與少平相見,但這卻成了一個遺憾,一個兩個人心中最大的遺憾。

  我想,如果我們在感到孤單,難以忍受困難、打擊的時候,不如休息一下,讀讀《平凡的世界》,在感悟中我們會從中得到淨化,在感悟中我們會知道我們是幸福的。不要等待機會,不要怕累怕辛苦。無論困難多大都要首先戰勝自己,再去戰鬥。

  高中《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3

  對於世界來說,每個人都是平凡的;對於人類來說,其他人也是平凡的。套用小時代中的一句話:“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我們都是小小的星辰。”

  在這本書中作者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來描述,沒有用驚險離奇的情節來觸動人心,沒有用驚天動地的場面來吸引讀者的目光,激發讀者的興趣,而這本書中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就如同書名一樣,一切都是平凡的故事。

  未看這本書前,在我的世界觀中,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都是世界上平凡的事。可是在看完這本書後,我的想法改變了。雖然這些事對於世界來說是平凡,但對於當事人來說,這些都不平凡。

  這本書讓我對農民重新定義了,原來農民並不是只面朝土地背朝天,埋著頭一聲不響地幹活的。原來他們也是有自己的追求的,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應該是孫少平。他雖然只是一介農民,但他不甘於平凡,敢於向命運發出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其實孫少平是一個悲催的人,他的愛情路不如意,明明與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紅梅產生情愫,在被同班同學侯玉英發現並當眾說破後,與郝紅梅關係漸變惡劣,。明明最後日子都過得好一些了,妻子秀蓮卻生了肺癌。而他的事業線也十分曲折,雖然前面一段由建築工人轉換成煤礦工人,轉換的十分順利,但是之後由於技師根本不懂技術,磚窯蒙受很大損失,不過好在最後少平在朋友和縣長的幫助下使磚窯再度奮起,成為了當地社會主義建設的領頭人。

  雖然孫少平的命運十分坎坷曲折,但他身上那股子不服輸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他是一個純粹的人,他覺得人活著不能光是為了錢,還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為了自己的理想去奮鬥,少平骨子裡與哥哥少安不同,他是一個高尚浪漫的人。

  其實作為一個讀者,你可以把這本書當做許多不同方面的書籍去解讀。比如,你僅僅把他當做一本長篇小說來欣賞,因為它裡面的情節內容豐富,人物形象塑造的飽滿;再如,你可以把它當做一篇學術材料來研究,因為它裡面的人物,風俗都是有原型,有依據的;或者,你還可以把它當做一本激勵書籍,因為這裡面的人物都是樂觀向上,開朗大方,遇到困難不退縮,不屈服的。

  延安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梁向陽曾經評價過:“部小說所傳達出的精神內涵,正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傳統的自覺繼承。這樣的小說對底層奮鬥者而言,無疑具有“燈塔效應”。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能產生如此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影響的原因。”是啊,這部小說寫了中國當代城鄉生活,體現了當代農民百姓的堅強。它透過複雜的感情糾葛,刻畫出社會各階層中眾人的形象。讓讀者意識到了普通人的人生自尊,自強與自信。

  高中《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4

  “不幸,是天才進步的階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的無底深淵。”巴爾扎特如是說。

  路遙先生筆下的《平凡的世界》,寫出了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陝北農村世故,還有改革更迭之時的滄桑狼狽,以及一覽無遺的喜悅驚喜。

  孫少安、少平一家,起初同那時中國千千萬萬農村家庭一樣,被貧困的枷鎖壓得舉步維艱。不幸,彷彿已在孫家生根開花,似乎窮一輩子早已註定。少安、少平不是天才,但至少不是弱者。不管選擇致富追求揚眉吐氣的方式為何種,他們都打開了枷鎖,走進了新天地,走出了一番自己的人生。不幸,不是束縛,反而是一種動力。

  我們都活在這般紅塵十丈,都是為自己的七彩夢想而奔波的芸芸眾生。同時,也是普通的,平凡的世界之人。我們在一次次的奮鬥和努力中,收穫喜悅與滿足,在一次次不幸中選擇接受。這便是我們的生活,平凡而又令人感動。在這等平凡的世界做著平凡之事,活出自己的平凡人生。

  有人似乎總是想在人海中脫穎而出,似乎總是在標榜著一份孤傲,想做不一樣的,作文/不同於眾生之人。殊不知,在平淡之中開出七彩之花,這才是精彩的人生。像少平一樣,時刻不忘學習,讀書,對人對物懷揣一顆感恩之心,不隨世俗漂流;像少安一樣,時刻不忘本,致富不僅為了自己,更為了同時處於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貧苦人民,恪守農民之心。我覺得這才是人生,這才是平凡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絕非平庸。

  “我們原是自由飛翔的鳥兒,飛去吧,

  飛到那烏雲背後的山巒,

  飛到那裡,到那藍色的海洋,

  只有風在飛舞,還有我作伴。”

  我們原是鳥兒,自由的鳥兒,貧困並不能束縛住嚮往大山大海的心。我佩服少平,同時我也想像少平一樣,不執於苦,不執於樂。在任何悲歡離散之中,記住自己的夢想,從不動搖,從不被不幸所壓倒。老天從不會眷顧不努力之人,就像東拉河兩岸的農民一樣,不出門闖蕩,怎會嚐到生活百味瓶的苦與甜。

  一馬平川的大道上,平凡的事如四季般輪迴繼續著。東拉河時而奔騰,時而緩慢,黃土高原上突來的大雨滋潤了農民世代相依的土地……

  高中《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5

  有一個青年,他家境貧窮,在生活中,他時常受到命運的捉弄,但他卻不曾屈服於挫折,努力地奮鬥,盡力改變著他那平凡的世界。

  他就是孫少平——一個農村後生。和五個家人在兩口窯洞的他與同齡人截然不同:愛閱讀,有抱負,對事物有著獨到的見解……但在生活所迫之下,他決定去縣城打工。在那兒,他豐富了閱歷,幫助家人分憂,扶窮濟困,逐漸成長起來。知音的死亡、工作時造成的破相也沒能摧毀他。身殘志堅、性格堅毅的他在生活中活出了不平凡!

  在平時課外閱讀中,我瞭解到周文王在被關押拘禁時推演出了《周易》;孔子在窮困潦倒的際遇中編撰了《春秋》;屈原在被流放蠻荒之地後創編了《離騷》;左丘明雙目失明後為解析《春秋》而作《國語》;孫臏被殘忍地砍去了膝蓋骨,編著了《兵法》;呂不韋被貶放到蜀地,才有《呂氏春秋》流傳於後世;韓非被囚禁在異國,寫下了《說難》《孤憤》。

  像多位先賢一樣,孫少平的成長也完全是由自身改變的,若他在家道中落時自暴自棄,他也不會有日後的成就;若他在縣城之中不能自養,家裡就會多一個累贅,妹妹的大學夢也會因而破滅;若他在做煤礦工人時因傷病而無法自拔,更不能過上富足的生活。正是他的一次次奮鬥,為他帶來了生活的曙光。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奮鬥是克服困難的良方,這是很多先人教給我們的道理,同樣這也是孫少平教給我們的道理,在我們的學習之中也是如此——對學習中的挫折,努力克服,堅持不懈的奮鬥,同樣也能取得成功。我有一個同學,天資並不十分出眾的她,在英語方面刻苦鑽研,虛心向大家求教,雖然她的多次測驗不理想,但她沒有屈服,她更是鑽之彌堅,更加認真的學習著英語。終於,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的英語成績突飛猛進,她成了英語學科的黑馬,在期中測驗取得了全班最高分!

  孟子曰:“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看來,一個人如果不經歷風浪,就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不經歷風雨,就不能看到絢爛的彩虹;不經受磨難,就不能有偉大的成就。

  命運沒有給我們任何人特權,也看不起我們哪個人軟弱,我們不能做命運的奴隸,我們只有在磨難之中才能更加堅強,只有在磨難之中才能茁壯成長,只有在磨難之中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高中《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6

  當我們正值青春懵懂的時候是否想過未來的生活會是怎樣的?當我們真正步入生活,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快樂、痛苦,我們是勇敢向前還是沮喪頹廢?對於生活,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悟,但正是這些源於心底深處的感悟構成了我們這個平凡的世界。

  在期間的高中生是非常艱苦的,每天拼命幹活,學不到多少東西。而恢復高考卻又令他們欣喜而失望,他們的能力是絕對考不上大學的。而他們也將走入社會去面對屬於自己的生活。

  少平是一個窮學生,他人雖窮可是骨子裡有一股拼搏向上,不服輸的勁,他毅然離家去一個全新的地方當小工,後來又去挖煤。雖然日子很苦,可他從未消沉因為他是在靠他自己的手賺錢,他不用靠別人養活。

  而他的哥哥少安也同樣是個不服輸的人,他開辦磚窯,在生意接近低谷時又出現轉機使他燃起了奮鬥創業的希望,重新興辦磚窯成了響噹噹的“萬元戶”。

  同時,我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屬於我們的那份——愛情。

  少安為了能讓弟弟妹妹上學,毅然留在家幫父母種地。小時候他經常和鄰居家的女孩潤葉一起玩,可是人家父親做的官越來越大,就搬離了他們。潤葉只喜歡少安,少安又不可否認的喜歡潤葉,可是少安不敢接受這份戀情,他……太封建了。他只去山西娶了一個能幹的女子。而潤葉一氣之下嫁給了一個一直追求他的司機李向前。她和李向前的“夫妻”只不過是徒有虛名。她甚至沒在李向前面前笑過,二人結婚後不久就分居了。可是當潤葉得知李向前因鬱悶飲酒不慎開車出了車禍失去雙腿時,潤葉的心一下子燃起來了,她重新負起了一個妻子的責任一心一意地照顧起向前。

  少平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當過幾年教師,後來獨自一人去闖蕩,經歷了許多磨難。可他與中學同學曉霞相愛。曉霞是地委書記的女兒。他在一顆火熱的心下又隱藏著一條冰冷的'河。因為他認為他和曉霞因為“地位”的關係會很難在一起。正當他為此糾結之際,曉霞在採訪時為救一個被困在洪水中的女孩一下子被洪水沖走了,連屍骨也沒找到,兩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兩顆火熱的心就這樣被洪水沖走了,消逝了。

  他們的愛情都是悽美而又悲涼的讓我們不禁看到那個年代的等級觀念對人的影響之大毒害之深。可是即便是現在這種觀念又何曾少呢?誰家父母不看看兒子、女兒是否門當戶對呢?殊不知有多少段美麗的愛情就斷送於此啊!

  除了愛情我們也為少平、少安的奮鬥歷程所折服、震撼。少平放棄了在家與哥哥燒磚,獨自一人去外地闖蕩,他不怕吃苦,踏實肯幹,從未對自己的工作感到自卑,他甚至為了讀書住在連豬窩都不如的清淨地方。在他艱苦奮鬥的時侯是眾多的名人與信念在鼓舞著他繼續向前。他的精神不得不令我們敬佩。回望我們這些溫室的花朵,誰又有少平一半的精神呢?

  生活中固然會遇到種種困難,但是隻要我們肯努力,不偷奸耍滑,腳踏實地那麼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也同樣會在平凡的世界中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高中《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7

  從小到大,我看過的書不計其數,也遺忘了不計其數,但惟獨《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這本書名既質樸有鮮明,既獨特又貼切,有一種洗盡鉛華、塵埃落地的感覺。

  邂逅《平凡的世界》,是在我人生最低谷、最迷茫的時期,那時候是我的一位恩師推薦我讀這本書的。在這裡,我就不想講述我的那個迷茫的時期了。書中的故事情節和主人公一波三折的命運深深地打動了我,那一幕幕深情的場景,令我忍不住熱淚盈眶,猶如歷經了一次精神的洗禮!

  孫少平的一生體現了平凡人生的輝煌意義,他從一名高中畢業生成為一名煤礦工人,其間經歷了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貫穿他的思想的主線就是奮鬥不息、堅韌不拔,無論面對何種挫折,他都能平靜接受,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在高中學習期間,他每天吃飯時總是屬於“黑非洲”那幾個人,但他學習刻苦,心懷大志。他擔心自己會被農村的那種傳統的意識淹沒,於是高中畢業後他就決定離開家鄉到社會上獨自奮鬥。他坦然面對人生,將勞動看得高於一切,無論是當攬工漢還是當煤礦工人,他都是由於勞動而受到尊重,從而也樹立了他的信心。當他為別人當小工背石頭時,剛剛走出學校的他雖然背上傷痕累累卻沒有叫喊一聲;當那些同他一起下煤礦的礦工去領工資卻連當月的生活費都不足用時,他真正地體會到了勞動的價值。同時他又具有現代意識,時時不忘學習,能文能武,也使他贏得了愛情,田曉霞不顧忌他的生活環境、工作事業方面與自己的巨大差異而深深地愛上了這個“掏煤的男人”。雖然他和田曉霞的愛情以悲劇結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誠地面對生活。

  《平凡的世界》以白紙黑字的事實,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只要能熱愛生活,只要“不拋棄,不放棄”,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看完《平凡的世界》,我真是大有感觸。我懂得了奮鬥不僅僅是要吃苦,要受罪,奮鬥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不拋棄,不放棄”,一種在黑夜裡呼喚黎明,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和執著。主人公孫少平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和信念,鞭笞和激勵著奮鬥的每一個人,既然冬天來了,春天還遠嗎?

  高中《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8

  《平凡的世界》,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在作者路遙的筆下鋪展開來,沒有一點的矯柔造作,沒有一點為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給我們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內蘊豐富的生活圖景。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人的成長過程,一個平凡家庭的成長過程。

  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不同的是有的人受苦多一些,有的人受苦少一些。而面對苦難人們的反映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會屈服於命運,有的人會堅強地鬥爭,但是更多的是努力戰勝一些,但又因為退縮而屈服一些,這樣進進退退地過完一生。

  我讀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勞動著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紙黑字的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

  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裡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裡,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哪怕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就如薩迦格言所說的,“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一樣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應為其所生活的世界奮鬥!我們都是生活在現實的社會中,芸芸眾生,都是世界的縮影,真善美醜,無不是人間刻畫。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這個年代,我們就要學會適應。

  高中《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9

  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人可以生活得不平凡。這是我讀完這部鉅著後的感受。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小說,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孫少安兩兄弟為主人公,展示了普通人民的自尊、自強和自信。其人生中的奮鬥和拼搏、追求與挫折、歡樂與痛苦,緊密聯絡,讀起來令人蕩氣迴腸。

  在作者的筆下,那廣袤的黃土高原上千千萬萬的人們是普通而平凡的。他們耕耘土地,繁衍後代,並一同加入到一場場轟轟烈烈的政治革命中,他們的思想同樣在時代的推進下發生改變。而與此,作者卻在這些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了不平凡。比如孫少平,他上過高中,閱讀過大量書籍,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看待問題與家人有所不同,因此,他不願重複祖輩們的生活,他要透過自己的努力過上理想的生活。他相信努力後就會有收穫,付出後就有回報,並且,他把經歷痛苦的過程看得十分樂觀,幽默地稱之為“苦難的學說”。一個人能夠在逆境下頑強生長,樂觀向上,這是一種何等豁達積極的人生態度呀!我逐漸認識到,我們現在不能因一次挫折而退縮,而是要樂觀地看待,有勇氣去戰勝,有信心地邁向這個世界。

  什麼是平凡?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嗎?不是,那是服從於生活了。應該既要透過勞動養家餬口,思想上也要不斷進取,用實際行動換取所得,最終實現理想的過程是平凡——但這更是一種偉大的生命力。

  書中的兩段令人憐惜的愛情故事,相互聯絡又各自獨立。其中孫少平也是幸福的,因為有田曉霞出現,即使最終他們不能在一起。他們的愛情自由而充滿詩意。孫少安與潤葉的愛情讓人惋惜,因為少安深知自己家庭貧困,不能和潤葉在一起,他把一切精力放在了家庭上。他沒有一點自私。他的經歷坎坷,而最終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發家致富,成為了一名農民企業家。他沒有愛情,他有很強的責任心,但他經過奮鬥得到了應有回報。命運是公平的,每個人得到的是相同的,你付出了一些,命運又會以另一種方式讓你獲得回報。然而命運無常,事業如日中天的少安的妻子卻病入膏肓。這說明人生路途中不斷有苦難考驗人們,多麼現實!

  這本書震撼了我的心靈,上天的天平不會傾斜,但我明白我們不能完完全全決定自己的命運,我們要保持一顆向上的心,正視苦難,過著平凡的生活,活出不平凡的自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