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鄉年鑑讀後感(沙鄉年鑑空中舞蹈讀後感)

沙鄉年鑑讀後感(沙鄉年鑑空中舞蹈讀後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沙鄉年鑑讀後感(沙鄉年鑑空中舞蹈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瓦爾登湖》語言清新優美,內容豐富深邃歷來被人們所熟知,《沙鄉年鑑》更是與之齊名的自然典範。作為文學作品,它們啟迪我們“在大地上只過一-生,要像山一樣思考。”作為自然主義者的口號,美國的先驗論哲學家梭羅從審美角度主張保護荒野;二十世紀初的美國保護主義者們主張保護資源,則是從經濟角度提出的--保護對人類有用的東西;利奧波德的尊重土地、熱愛土地的理論,第一次從倫理的角度提出人和自然的關係。無論從哪種角度,自然主義者都在引導我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思考環境保護對於地球可持續發展的意義。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保護環境、順應自然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

  《沙鄉年鑑》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類關係的著作,被譽為土地倫理學開山之作。該書開始於1953年,利奧波德在威斯康辛河岸邊購買了一個荒廢的農場,因為過度開發,該農場的生態系統已經嚴重破壞,小說記載了利奧波德一家人開始以這個農場為實驗室,從事著複雜精微的生態保育,逐漸恢復了這個地區的生態健康的過程。

  小說第一部分《沙鄉年鑑》記錄了利奧波德在沙鄉農場中的體驗以及農場在1到12月間的變化,作者用樸實卻又生動的筆觸為我們描繪了沙鄉一年的景色,從一月的臭鼬到十二月的山雀,無不表現出在自然條件下,動植物肆意活動的蓬勃生機,其中,二月的橡木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意外的閃電劈開了一顆80年的老橡木,帶來了上好的木材、雪中送炭般的溫暖,也帶來了這八十年間橡木所目睹的一切和我們的沉思,“鋸子穿過老橡樹的年輪,一鋸接一鋸,一個十年又一個十年,最後終於看懂的老橡樹的風霜。”整整八十年,不同的自然環境,不同的經濟政策背景下,卻是同樣的人與自然的鬥爭,人們為了自己的享樂,卻忘記了本應遵循的大自然的法則,這樣的短見,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哀?我彷彿看懂了老橡樹的風霜,同時又看到的老橡樹的嘆息,它是人類歷史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當它在爐火中變為灰燼,它將再次迴歸自然,然後在某一個時刻,以不同的形式回到人類身邊,不過經歷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小說第二部分名為《地景的特質》,作者講述了他在美國大陸各地的遊歷經歷,這一部分主要講述美洲大陸各地的地景特質,以及在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人與自然的故事,透過這些故事的結局,帶動人們進一步持續思索著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以期重新喚起人們對自然應有的愛與尊重。比如來自威斯康星洲沼澤的輓歌,世外桃源般的沼澤與鶴,因新農場主對於土地、植物、鳥類沒有足夠的接納與尊重,過度地運用現代技術開墾這片土地,從而導致了土地的乾涸與萎縮,最終釀成火災,終至消亡。此類故事不勝列舉,也為人類敲醒了警鐘,若不能接納、尊重並試圖和諧相處,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彼此的災難。

  小說第三部分《鄉野》主要描述了鄉野、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植物、鹿徑、大雁的音樂。由狩獵道德推進到拓荒時期的兩種理念:“輕裝上陣”和“一顆子彈,一頭公鹿”,可是,這種理念被售賣戶外運動商品的人無視,他們用各種輕便精良的用具把美國戶外運動愛好者武裝起來,用卡車和拖車載滿各種運動裝備,卻只是為了貪圖最後的戰利品,這完全違背了狩獵原則和拓荒精神,又何談其中的文化價值呢?機械化破壞了拓荒的精神與價值,也無法為後者提供文化替代品。相比如此,我更提倡《跟著貝爾去冒險》這種野外求生的方式,真正做到的順應自然、敬畏自然,而不是一味地索取,有的時候,亡羊補牢也可能為時過晚。

  小說的最後一部分總結了由作者利奧波德自己提出的土地倫理,“簡言之,土地倫理是要把人類在共同體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現的角色,變成這個共同體中的平等的一員和公民。它暗含著對每個成員的尊敬,也包括對這個共同體本身的尊敬。”當工業化的程序已經到了這一步,我們已經很難逃脫其桎梏,我們沒辦法放棄科學和現代化帶給我們的舒適,即使我們知道作者說的是對的:“科學絕不,或者不應該,只是為獲取更舒適生活的槓桿”。在利奧波德看來所有倫理規則都有一個前提,即個人屬於群體,群體中的成員相互依存。土地倫理規則將群體的概念擴充套件至土壤、水系、動物和植物,人與土地組成的群體中,依照土地倫理規則,人類的角色從土地征服者變成它的普通成員和公民。人作為個體之一對其他成員及群體本身應該投入應有的尊重。

  《沙鄉年鑑》是奧爾多·利奧波德對於自然、土地和人類與土地的關係與命運的觀察與思考的結晶。他倡導一種開放的“土地道德”,呼籲人們以謙恭和善良的姿態對待土地。他試圖尋求一種能夠樹立人們對土地的責任感的方式,同時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影響到政府對待土地和野生動物的態度和管理方式。利奧波德在文章中表述了土地的生態功能,以此激發人們對土地的熱愛和尊敬,強化人們維護這個共同體健全的道德責任感。

  在一望無際,死氣沉沉的沼澤之上,一枝樹枝倒伏在上面,陰鬱的天空倒映在沼澤之中,使生機顯得更加渺茫。忽然,一束陽光射穿雲層,在陽光之下,一群大雁好像從遠方歸來,喚醒了一絲生機。大雁從何而來?我們無從知曉,一種神秘感油然而生。

  一座小木屋,一座莊園,一個叫沙鄉的地方。神秘的自然。鼬鼠的足跡環繞左右,大雁的身姿從陰鬱的天空灑下大地,河灘上大自然優美的畫作,記錄了百年的年輪……這一切的一切無不使人感到自然的偉大寫神秘。

  與魔術不同,魔術一旦看破便會覺得毫無趣味。自然擁有無與倫比的神秘感。在探索自然的路上,你對自然瞭解越多,自然就越神奇,對於你更是一個更加神秘的地方。

  上個世紀初期,由牛頓力學為根基的經曲物理已經將整個自然的變化幾乎分析透徹了,除了“兩片烏雲”外,自然被侷限在經典力學的框架中。然而,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相對論與星子力學橫空出世,經典力學轟然倒塌。自然的變化已經被更加神秘的量子力學與相對論所取代。

  《沙鄉年鑑》中寫道:“人們在不擁有一個農場的情況下,會有兩種精神上的危險,一個是因為早飯來自雜貨鋪,另一個則認為熱量來自火爐。”我們毫無疑問已經深陷於危險之中,如今的危險甚至已經不是來自雜貨鋪和火爐,因為這兩件事物也不多見了。食物來自餐桌和食堂,熱量則源於空調和暖氣。“我們迷戀工業供給我們的需求,卻忘記了是什麼在供給工業。”現在的生活科技高速發展,人們甚至忘記了植物、動物們。可作者卻自然界裡裡仔細的觀察植物、動物們。最終從中領悟到了許多生活的奧秘。

  自然正因為它的神秘才令人感到美麗,那些定理與定律為何存在?彷彿就像有一位上帝創造了這個有規律卻又這神秘的世界,引起人們探索的慾望。

  在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行為都要遵守大自然的規矩,那股神秘的力量操控著美的、善的、醜的、惡的等等事物。人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每個生靈都會成為一位摯友。

  去探索這個神秘卻又很平常的自然吧!這種神秘感與大自然的規矩更能激發人們對真理的渴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