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智慧》讀後感800字

《包容的智慧》讀後感800字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包容的智慧》讀後感8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個家庭,一個團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世界都是由人組成,並由人支配,人是智慧的載體。

  家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家族的兄弟姐妹,叔伯等等,也經常會有一些摩擦,這些摩擦怎樣解決——《包容的智慧》這本書給了我們禪示。愛是家庭的基礎,要互有包容人之心,求同存異。當產生摩擦時,要學會妥協,因為“退步原來是向前”,當然具有般若智慧的人,是不會讓摩擦升級,而是要用般若的修為在心中化與無形。

  泱泱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由黃河流域文化,長江流域文化所形成的漢民族不斷包容異族,不斷髮展壯大,元朝蒙古人是來中原弘揚蒙古文化的,清朝滿族是來中原弘揚滿州文化的,具往已,時到今時,在各文化背景的人們交往中,中華是一個聚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民族的地域的風情文化都得到了弘揚,並多姿多彩,依舊欣欣向榮。大家互有你我,而又各有獨特的民風民俗,這就是有豐富民族文化的大中華。是什麼讓56個民族聚到了一起,是“容”,是“互容”,能容就要夠大,有容乃大——博眾所長,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是“和諧”的彼岸。

  國家,世界都是經過了“容”,才有我們所看到的五大洲,一百多個國家,文化起衝突的時候,國與國就是戰爭,戰爭也是“容”的過程,要實現長久的統一,首先是文化的統一,秦皇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阿育王曾說:軍隊的武力,不能獲得人心;唯有法的力量、慈悲和智慧,才有勝利。所以說,武夫不能治國,巴基斯坦的穆沙拉夫將軍,把國家治理得不敢恭維,現在還是要走向民主,民選。趕走他信的泰國政變將軍頌提,把持政府也就是短短的一年多,這就是最好的例證。

  事實證明,國家還是要交給文人來管理,來治理,才能走向共治民主和諧!那麼實現和諧的過程就是包“容”的過程。

  團體是我們現代社會的基本活動結構,公司是團體,社團也是團體,我們單位也是團體,小到我們的部門也是團體。在我們的.媒體單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問題的角度,那麼如何建造一支和諧有戰鬥力的團隊,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課題。

  《包容的智慧》一書不無給了我們很多好的觀點和建議,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四句詞講了比丘尼很好的心態,欲求卻無,無慾偶然卻嗅到了春天就要來了。是不是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一切都在“發生”,我們沒看見的不代表他沒有變化,沒有生長,“發生”是一種超凡的心態,決不是消極的道家思想,正是我們對事物有把握力,有管控力,該做的我們都做了,該努力的我們也努力了,可能的不利因素,我們都有了對策和辦法,所以就順其自然吧,因為一切都在“發生”。

  打造和諧有戰鬥力的團隊,就要理解星雲大師的禪意:“廢物都可以利用”,何況世上沒有廢物。“在衝突中學習”,“忍是智慧,忍是擔當”,只要我們清楚: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來,要往何處去。識人者智,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的團隊,明白自己的希求,一定能夠打造一支和諧有戰鬥力的團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