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兩篇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兩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兩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兩篇1

  《誰的青春不迷茫》。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就情不自禁地多留意了一眼,不得不承認這個書名很有誘惑力,青春,迷茫,類似的詞語對於20多歲的我們來說總有著特殊的意義。我們可以翹著課,打著dota,吃著外賣,然後大喊一聲:嗚呼,這樣的青春真迷茫。然後繼續享受著這種迷茫帶來的快感。

  彷彿我們理所當然地應該迷茫,彷彿這樣的年齡,說一句迷茫就顯得特別酷。趴在窗臺點一根菸吞雲吐霧,像思考者一樣,用沒有焦點的眼神看著遠方,或是在湖邊醉飲,周圍是七零八落的`啤酒瓶。每個人似乎都在享受著這樣的感覺,引以為傲地向世人宣佈:你看,老子這大學過得真迷茫。

  我想起了趙導前段時間的電影《陽光灑在臉上》,茫然地走在這校園裡,只知道應該向前,卻不知道前方是什麼。研究生考試的前十天,看到了一個關於劉同的影片,才第一次知道這個人,知道這本書,也是那天,才發覺一直埋頭於考試,對未來少了思考。

  《誰的青春不迷茫》這本書看了一半,零零碎碎有一些感悟,從04年到12年的記錄,劉同駕馭文字的能力在成熟,對周圍的認識在成熟,成長就是保持一顆年輕的心,然後像老者那樣沉著地行走。

  劉同說: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是讓你發現光芒的機會;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知道誰是你的貴人;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你們還會不會坐在電腦前,迷茫地看著那綠色的地圖?至少我不會了,我知道自己的迷茫不可避免,因為成長不易,但就像今天有人覺得學會了處理某些事,這或許就是小小的進步。

  有一天,我們也可以回頭記錄這青春的點點滴滴,雖然那時候的我們跟劉同一樣,或許還有著迷茫,但至少腳下的路,會很堅定。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兩篇2

  青春的感悟又是一道幾何壓軸題——想不通我代數還行,可幾何。一遍又一遍地嘗試,可終究還是解不出。“叮鈴鈴”語文課了,收起數學試卷,拿出語文書。時間不知不覺得流逝,還剩十幾分鍾,老師便突然停了下來,似乎沒有再講下去的意思,她轉過身,面朝了我們,思忖了一會:“你們知道科比嗎?他是繼喬丹之後的傳奇人物,昨天,他正式結束了他長達20年的NBA生涯。但是,你們知不知道他每天4點多就起來,扔至少1000次投籃,他身上都是傷……”以前,我固執地只看見成功人物的光環友多大,可卻未曾發現他們背後一路走來的泥濘道路。對啊,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不需要努力的。即便,愛迪生曾說過那1%的靈感比99%的汗水重要,可他並沒又說那99%的汗水就不重要了啊。人生的不如意,十有八九,關鍵是在於如何將這八九的挫敗轉變成青春的動力,展現出青春激昂的一面。近乎每個人身後都有一面不願被人所知的難過,無奈,迷茫,亦或是落寞,無措。但也正是這些點綴青春因而精彩——潔白的試卷上已排滿了算式,如群蟻排衙般,可我卻不想放棄。番外:當你卸去紫金戰袍,滿載榮耀退役,你是KobeBrgant.青春正是有了這些感悟並奮鬥因而顯得精彩。大仲馬曾經說過:“痛苦和寂寞對年輕人是一劑良藥,它們不僅使靈魂更美好,更崇高,還保持了它青春的色澤。”史蒂文森也說過:“青春時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驗。”青春就似一面鏡子,能夠折射你的人性,而眼下最為重要的,就是把握青春,因為誰的青春不精彩?青春因你而不凡,因你而美好,因你而精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