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玲讀《孝經》有感-六年級

蔡雪玲讀《孝經》有感-六年級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蔡雪玲讀《孝經》有感-六年級,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假期我很榮幸拜讀了孔老夫子的神聖著作—————《孝經》,它是中國儒家經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華夏五千多年的文明。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人的身體四肢、毛髮皮膚,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

  “身有傷怡親憂”告誡我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若有傷害,父母會擔心,行孝第一步要保護自己、愛惜好自己。我們要像孔老先生一樣,時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保護、愛惜自己,珍惜父母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機會;要感激父母無私的給了我們一副容顏、一個軀體、一顆心靈。然而,好多人卻不滿足,不滿足自己的容顏,羞澀閉門不出,想盡辦法改變自己的容顏;不滿足自己的身材,矮的想盡辦法把自己變高,胖的想盡辦法減肥;還有那麼一些自殘、甚至輕生的人,這樣不愛惜父母給我們的身體,如何談孝父母呢?

  “夫孝,始於侍親”孝最基本的就是供養父母,給予父母最基本的生活物質保障,至少不要讓父母跟著我們受凍捱餓。但是,轉眼看看現在,我們都已經二十多歲了,又有幾個人可以拍著自己的胸膛說:“我已經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助了”,“我每個月還可以給父母存一些錢”又有幾家父母閒居在家裡,享受著子女的孝行呢?恐怕大多數父母仍在辛勤的勞作,仍在流汗、流血。甚至現在社會上還出現了一群新人類——啃老族,他們從小吃父母的,喝父母的,長大了還在吃父母的,喝父母的,他們的孝又在何方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隨著社會瞬息萬變的發展,各種文化席捲而來,一些人對於“行孝”的概念理解也千差萬別。有人認為只有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就是行孝,有人認為只要每個月按時給父母生活費就是行孝,有些人則認為在千里之外打個電話就是行孝,更有甚者認為只要滿足父母的一切要求就是行孝。其實,何為行孝?《論語》裡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所以,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沉澱下來的“孝”,就是以禮相待,是相互尊重,相互關照。以禮相待能夠讓人與人保持距離,以禮相待就不會無條件的順從父母去作越禮之事。以禮安葬,以禮祭奠是對先人的追思,是對自身的鞭策。如果誰遇到了這樣的父母留下違背於禮遺囑,不該遵循,應按照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簡而言之:孝就是要順從父母的意願,但是又必須是在道德和法律約束的範圍之內進行,不去做逾越之事。《詩經》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雙親生養了我們,撫慰我們、養育我們、庇護我們,不厭其煩地照顧我們的成長。他們的恩德就像天空一樣的浩瀚無邊,我們必須要報答他們的恩德。所以,趁著還有機會,趁著我們此身未老,我們應該及時行孝。做兒女的能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常回家看看,多和父母說說心裡話,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多從父母的角度看問題,為父母排憂解難,讓父母衣食無憂,幸福地安度晚年;當父母疾病纏身,生活上喪失自理能力的時候,我們做兒女的能精心照料他們,不嫌棄父母,照顧他們是我們做兒女的應盡的責任,不要認為是一種負擔。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是我們做兒女的對父母盡的最大的孝道,也是最好的行孝方式。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孟子也曾說過:“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他們所描述的是孝的更高的境界——孝順父母,順從父母的意願。古語有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如今,我們不需要像王祥一樣,赤身臥寒冰,求鯉歸奉母;不需要像仲由一樣,百里負米為親食;也不需要像孟宗一樣,抱竹而泣,持筍歸做羹。我們能做的就是:聽父母的話,順從父母的意願,父母讓做的,我們努力去做,父母不讓做的,我們待著不去做,不要惹父母生氣;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父母口渴了,靜靜的幫父母倒上一杯溫水;父母累了,輕輕的擦掉父母額頭上的汗珠;父母孤單了,默默的陪伴在他們身邊;父母生病了,送去一次又一次的溫馨的問候。這樣,父母只要看到這些眼睛裡面也會滿含淚水;我們只要可以做到這些就很不錯了,而不是讓父母洗自己的衣襪,也不是坐在電視前面和父母爭遙控,更不是一聲不響的出去玩,而讓父母為我們擔憂。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做一個有孝行有德行的人,不光要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父母的同時還必須要愛所有的父母,不敢對他人的父母有一點厭惡,尊敬自己的父母同時,必須敬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對於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怠慢。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孝行的人,然而,如今社會有多少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順從,父母不讓自己做的事情,為了滿足自己的內心,堅持去做,讓父母傷心,這樣的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順從、都不孝敬,談何尊重、愛所有的父母呢?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最高的境界乃是——修身立大志,做大事,留名於青史,以彰顯父母的恩德。每一個父母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兒女成才,希望兒女能健健康康的長大,希望兒女在學校能吃好、睡好、學好。為此,他們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供我們上學、給我們買複習資料、為我們請家教,等我們長大了還為我們的婚姻、事業奔波忙碌,還為我們的子女擔憂。因為不懂事,在學校經常逃課,渾渾噩噩,虛無縹緲,沒有自己的志向,更沒有實現志向的不懈努力,終日無所事事,不時還會違反校紀校規,讓父母來學校,家長會丟盡父母的臉面,讓父母為我們擔心、難過。我們應該多為我們的父母想想,不要以為這些都是父母應該做的。在這個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社會里,即使自己事業有所成績,我們也要時刻想念家中年邁的父母。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接觸的鏈條,一旦斷裂,就無法連線,最可貴的是,孝是人們的責任和根基。”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成為遺憾。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安享晚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