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800字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800字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8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近讀劉同的書,這本書讀了比較長的時間,一直斷斷續續,從六月到七月。一個以日記的形式展開的十年的回顧,每一篇的結尾都有作者現在再回顧的感觸。

  第一次開啟閱讀的時候,恰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的確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說什麼?表達的又是什麼?關於劉同的書褒貶也不一,不過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沒有人是不受爭議的。第一遍之所以看了那麼長的時間,是因為中途有很多次覺得看不下去了,拿起放下,放下拿起,幾經周折終於像完成任務一樣的掃完了一遍。我看書就有一個怪癖,就算這本書我覺得不好看,看不懂我都強迫自己去看完,變態的強迫症。所以第一遍最大的感觸就是終於看完了。

  既然有一就有二。

  第二遍讀這本書是因為最近練習閱讀流暢度,就是朗讀,一時之間找不到好的素材,就重拾起了這本書,隨便選了一章讀。你對一件事物的第一印象是枯燥無味的時候,你後面就怎麼看都是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趣的,但是,你將它放置一段時間,時間或長或短,當你在不經意間拿起來的時候突然發現它也不是你最初認為的那般枯燥無味,甚至細細品味中驚現陣陣共鳴。

  再讀劉同的這本書就讓我有這樣的感覺。

  以前覺得不知所云的情感,現在看來竟有引發內心的高度契合,突然間就開始佩服作者竟能這般直抒胸臆。

  以前覺得可有可無的句子,現在看來都是經得起細細推敲,慢慢琢磨的。漸漸明白了這些用來表達情感的詞句都是作者這些年歲月的沉澱。

  前不久參加了一個讀書會,說到是應該感性的對待生活跟工作還是理性的對待生活跟工作?立馬就想到了劉同的那句:我是一個理性的時候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感性,而在感性的時候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有時候你看到了一本書,你不一定當時就立即懂作者要表達的情感,但是歲月慢慢的會讓你懂,所以永遠不要急著去下結論。

  作者十年成長回顧,自己與自己的對話,也是用自身的成長告訴我們:人生的任何時刻都會存在迷茫,但是請不要害怕迷茫,大膽的向前走,向著目標前進,總有撥開雲霧見天日的那一刻。

  我在最開始看《職來職往》的時候也並不認識劉同,後來沒有看了就更加不認識了。只是聽不少人說過《職來職往》的劉同、陳默。剛剛開始還以為是那種很有能力很有故事的去求職的人,後來經人科普才知道是有能力有故事的招聘者。今年夏天畢業,工作清閒覺得要充實一下自己,就開始了看書,也不知道怎麼就買了幾本劉同的書,《誰的青春不迷茫》是看的第一本劉同的`書,也是讓我真的認識劉同的第一本書,不在僅僅侷限於“聽人說”的那種認識。

  書中多次提到了哭,欣喜的、悲傷的、感動的、委屈的、難過的、興奮的。總之作者就是情感豐富,感情細膩,就是愛哭。總覺得男孩子哭一件很孃的事情,但是看到書中作者哭的時候卻覺得很真實,一種感同身受的真實,你看原來他也曾經因為這樣的委屈哭過。原來人與人之間真的沒有多大的差別,即使現在或許他已經是光線的高層,你只是個職場新人。

  一個為了夢想能夠努力十多年永不言敗的人,一個為了寫字能夠堅持寫了十多年永不放棄的人,他今日所得到的也就不足為奇了。人生最難的就是堅持為了夢想不顧一切的付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