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喜歡一個人,現在喜歡一個人》讀後感

《從前喜歡一個人,現在喜歡一個人》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從前喜歡一個人,現在喜歡一個人》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自打我有性別意識以來,我對男女戀愛這事上保持既渴望又厭惡的矛盾狀態。我這個矛盾狀態可追溯到小學時代。那時的學生懵懂無知又比較叛逆,再加上我們文化教育下,男生應該穩重,女生應該矜持,規定學生以讀書改變命運為主要,不允許談戀愛;要是誰誰喜歡上某某人,就會受到全班同學的恥笑,因此除了一些特別反叛、成績又不好的壞學生會去談戀愛,其他乖巧的學生把心思藏在心裡或者將它埋葬甚至反而當起了衛道者,去恥笑談戀愛的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再加上自身的性格,我渾渾噩噩地度過了整個初高中時代,那時候的我沉浸在悲傷、自我厭惡、頹廢的世界裡,錯過了本應該青春年華。

  到了大學和實習的那會兒,雖然有談了兩次戀愛,但是我始終不敢跨出那一步,害怕把自己的心被一個男人拴住,害怕發展到最後水到渠成,開始談婚論嫁;也害怕錯誤的眼光,將自己的終身錯付給另外個人,害怕付出得不到回報,於是那兩次便以失敗為告終。

  到了步入社會工作後,我逐漸意識到一個冷酷的現實,我已經25歲了······卻還是個渴望被愛的單身狗、大齡處女,而我周邊的人們,認識的或者不認識的,都已紛紛結婚生子,享受來自家庭與社會的保護與地位。

  無論是從生育年齡還是從大眾文化認知方面,25歲左右是個最佳的婚育年齡,女人在這個年紀還能夠挑選男人,過了30歲後,男人有得挑,但都是劣質;再過35歲以後,那基本沒得挑了,很難嫁出去。這種嫁不出去的女人,會承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幾乎所有的媒體大眾文化將這樣的女人視作反面教材,予以無形的恥笑與貶責。

  於是在不知不覺中我開始生出一絲的焦慮與迷茫的感覺,這滋味真的讓人很難受,彷彿一雙手扼住自己的心臟,讓無形的恐懼感擴散全身,無助又冰冷。

  某天的假期,我拖著行李箱獨身一人來到了我的發小所在的城市,還是晚上的時間,我從動車站出來搭車到金山站,等了一會兒,發小從她的宿舍趕到站臺接我,我開心極了,她幫我拖著行李箱,我在旁邊嘰嘰哇哇地訴說著和她重逢的喜悅以及吐槽一下我工作的槽點與不滿,我還記得那是個有點寒冷的冬夜,我們行走在城市的街上,周邊形單影隻的行人、周邊高大的現代建築和微亮的路燈,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愉悅與自在。

  到了我發下所住的宿舍,一下子徒手爬上五樓,對我這個幾乎不運動的人到她宿舍我已經氣喘吁吁,走不動了。她打開了宿舍的門後,一股粉嫩的少女氣息鋪面而來,房間乾淨整潔美觀,粉色的蚊帳、床被、懶人椅以及電腦桌,整間就是以少女粉這個色調為主,非但沒令人反感,反而透露主人的用心與精緻,給人一種很讓人舒服與安寧,就像我發小本身給人的感覺。然後我對比起自己的宿舍,簡直是自慚形穢,無地自容,在這一刻我無比慶幸我的發小沒見過我的屋子。

  我環顧了她桌上的書本還有衣架上的,我隨手拿起了正好是凱特·波里克的處女作《從前喜歡一個人,現在也喜歡一個人》,接著坐在懶人椅上開始看起來,這一看真的不得了,我完全被裡面的內容完全吸引住了。我孜孜不倦地閱讀書裡的每一行字每一個段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與感動、信心與力量。

  本書的封皮後面就寫了這樣幾句話,引人入勝:

  “26+的女人該思考什麼?”

  “為何自由自在的獨身生活變得如此格格不入?”“是隨波逐流地投入婚姻,還是保持精神與身體自由?”

  “無論單身與否,這本書都將使你重新思考生命!”

  在這本書裡,我知道了處女、剩女的定義和由來。在社會上大眾文化,對“剩女”這一詞給予很大的“貶義”,反而對“處女”抱有很大的肯定與讚揚。在大眾媒體、社會各界眼裡,“剩女”就是太挑剔了,或者太強悍了,而被“剩”下來的女性,儘管多數的女性是自願剩下來,但大眾文化普遍否認這一類的女性。一個女人沒有成家結婚生子,就是錯誤,就是活該被剩下來。這也就出現了對單身“女博士”之類的`無聲地嘲諷與落井下石。

  而“處女”是男權社會下的某種產物,是違背了人類天性的文化糟泊,然而在二十一世紀依舊有人將女性是不是“處女”作為道德評判,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評判某些女性的好與壞,直接否定了這些女性身上其他的品質。

  我發覺經濟快速發展也是有很大的好處,一方面,國家強大了,溫飽問題解決了,人們的腰包鼓了,也就想追求內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女性從工作中獲得屬於自己的報酬,尊嚴加強了,地位上升了,優秀的女性不再單一地往相夫教子的路上,屬於女性這部分慢慢地覺醒了。

  不是說優秀的女人不想結婚,我也不是鼓惑女人不結婚,所有的女人都一樣,渴望愛情的滋潤,喜歡被男人征服的那瞬間,也不討厭婚姻裡平淡地相濡以沫。前提你是不是那個能夠征服我的男人。

  以前的我卑微地暗戀某個人,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根本就沒思考過這麼多,看了這本書後,森林裡的道路彷彿出現了熒光,儘管很微小,但不再是一片黑暗,我看到了腳底下的路,踩上去很踏實。

  接著在某一天,我發給他的訊息都沒回後,我徹底放棄了,同時也覺醒了,與其自卑地單戀某個人期待他能夠注意到你,不如為自己而活,對自己好點,多看書,多去旅行結交朋友,多寫寫文字,每隔一段時間清理一下自己的心房,沒遇到緣分之前,開心自在地過自己的單身小日子。

  這也是我看了這本書後,加上春節後幾天的思考,彷彿間我像換了個人,整個人像是沐浴在溫暖的沙灘海邊下,渾身舒坦和輕鬆。

  最後我奉上書本的最後一句謁語作為結。

  告訴我,你打算做什麼

  用你野性而寶貴的生命,做什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