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後進生逼上絕路》讀後感450字

《不要把後進生逼上絕路》讀後感450字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不要把後進生逼上絕路》讀後感45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為任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一提到“後進生”腦袋都會膨脹,因為老師們在管理班集體的絕大部分精力都花費在了與“後進生”鬥智鬥勇中去了。

  文中作者賈文老師講述了自己與“後進生”的“鬥爭”故事,看到賈老師這招“”誘敵深入”,不禁暗暗叫絕,佩服他這些與學生鬥智鬥勇的智慧。可是當看到文章的結局,這些被老師馴服的.學生一一輟學了,心中又是一陣悲憫,不禁暗自思索: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作為一名教學一線的教師,我們時時刻刻在與學生打交道,更進一步說,我們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學困生”、“後進生”身上。我們心中會怒其不爭,我們會在與同事交流中表現出對他們的深惡痛絕,但我們更會為他們取得點滴進步而欣喜若狂……作為教師,我們都希望每個學生能勤奮學習,力求上進。我們在教育“學困生”時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引導,我們想把所有的學生教育成我們心中統一的標準:好好學習,自覺學習,不給老師添麻煩。慢慢地我意識到我錯了,作為教師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我們心中的標準化只能是夢想,絕不可能會成為現實。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絕對不只是說說而已。

  這篇文章給我的震撼讓我思考了很多,也重新認清了自己的教育目標。我們培養的是一個個祖國的花朵,是一個活力四射的青少年,一個個迥然不同的個體。我們的教育應該是讓他們看到前途的美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對生活學習充滿嚮往,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這要比打壓式、標準化式的教育方式要事半功倍吧。突然想到,這幾天思維縝密,想法新穎的高老師在舉辦有聲有色的課間小活動,正是引領學生從快樂出發,從興趣出發,從夢想出發,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對實現自己理想的重要性,從而激發發學生們發自內心的想學習,要學習,主動學習。同時,對後進生也是一種榜樣引導的作用,這不才是是教育該有的狀態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