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通用15篇)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通用1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1

  對於朱光潛先生《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前七篇裡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談讀書”、“談動”、“談靜”這三篇。

  閱讀的好處不用多說,只是我們很多都不知道閱讀的方法。最高峰的時候,我兩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很厚的書,可是看完以後,收穫只限於當時,後來就逐漸淡忘的。長久如此,我不覺有種讀了也忘記,何必做無用功的感受。可朱先生在書中提高,我們面對伶俐滿目的書,要學會選擇。按照機會成本來說,你多讀了一本無用的書,就代表你會少讀一本有意義的書。所以我們應該多多傾向於選擇經過歷史檢驗的,有價值的書。另外,讀書還在於感受,在於記筆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讀書的時候,是邊思考,邊閱讀,而不是一味的接受,以致最後不留下半點痕跡。

  在《談動》那封信中,朱先生提到我們之所以煩憂,是因為我們的生機被抑鬱,要想快樂,須得使你的生機能舒暢,能宣洩。很多時候,我們一遇到煩惱,我們就會想要一個人,什麼都不做。其實現在想起來,這樣好像根本就無濟於事。我們總是傾向於抑制自己的情緒。不開心,我們硬要自己堅強不哭;想打電話,我們硬要自己保持尊嚴不打;想瘋想叫,我們硬要自己保持所謂形象。其實情緒是要發洩的,既然控制不了情緒,為什麼不直接任性一次,讓情緒自由發展呢?

  《談靜》則講到了“生活在於感受,領略。”當今的生活比過去多姿多彩很多,可是我們卻可以常常聽到別人哭喊著“好無聊!”美麗的花草、可愛的小鳥、深刻的知識,都無法提起我的興趣。()我們將這歸咎於社會太喧囂,卻沒有發現自己就是浮躁中的一份子。生活有無趣,在於你有沒有去為自己尋找樂子。

  剩下的《談中學生與社會運動》、《談十字街頭》、《談多元宇宙》、《談升學與選課》,我們感受不是特別的深刻。只是覺得《談十字街頭》裡面有句話很有感觸:“強者皇然叫囂,弱者隨身附和,舊者盲從傳說,新者盲從時尚,相習成風,每況愈下。”“我們要自由伸張自我,不要沒在十字街頭底影響裡去。”至於《談多元宇宙》,我會傾向於將這篇文章理解成,時代的對一件事物的評價有很多標準,不同標準下的判斷有所不同,所以應該辯證,全面去看到,切忌陷入“一元”的世界。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2

  朱光潛是我國現代美學的奠基人開拓者,一生有多部美學創作和譯作,對我國的美學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開明書店1929年出版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他的第一部著作,作品是以中學生為讀者物件針對當時國內青年、學生在人生道路上的種種迷茫、彷徨、苦悶以書信方式撰寫的。它由夏丐尊的序、十二封信、兩篇附錄、一篇代跋組成,文體舒緩,娓娓道來,對文學、人生、升學、審美以及情理等多個問題,做了深入的探討。作品篇幅較小,但是它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一版再版成了當時的暢銷書,朱光潛也成為了廣大青年的朋友,《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可以說是朱光潛的奠基作。這本書不僅對當時青年有重要意義,對我們當代青年知識分子也有巨大的指導意義。

  讀了這本書給我最直接的感受是親切,整部作品朱先生都是以朋友的口吻和讀者平等對話,信中以“你”為物件寫,讀時感覺像一位朋友正在與我輕鬆對話,每封信署名 “你的朋友”讓人備感親切與真誠。並且作者在闡明問題時不是站在高處談大道理而是走近讀者舉出自己的切身經歷和讀者談文藝談人生,這種方式是讀者最喜歡,也最容易被讀者接受。“談讀書”他告訴了我們讀書的重要性和怎樣讀書,他沒有告訴我們必須讀哪些書而是舉出自己愛看的書和讀書的經驗指導讀者自己選擇書籍。在第七封信“談升學與選課”時作者又結合自己在高等師範學校選國文課的經驗,說明選課要符合自己的興趣。“談擺脫”是說要懂得捨棄,但不僅是捨棄而是有取捨的捨棄。其中舉了“禾”、“禹”,他們都是作者的朋友,也就是說作者完全把自己擺在和青年們平等的位置上將心比心的談這些事。“談人生與我”信中作者剖析了自己的人生觀,讓讀者觸控作者的心靈,拉近了讀者與作者的距離,這種彷彿和作者面對面的交流方式真的讓人很放鬆,不會因為他是大家就讓人覺得他高高在上遙不可及,反而可以感覺到作者的溫度。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3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正式開始讀的第一本書。單獨成一行,留念。

  我是一名腦殘型文盲,根本沒有選擇與評價書籍的能力,更沒有隻看經典原著而進行自我昇華的本事。所以,不設防,隨性,隨機,相信開卷即有益。之後或好或壞,全憑我自己的造化了。

  書中的“談多元宇宙”“無言之美”以及“談美”三篇短文,堪稱偉文。我的語言已經無法表達我對這三篇短文的讚美了,來個無言之美吧。最驚歎於作者的分類方法以及說理方式,故此重新表述一遍,用我自己的方式,以達到我自己可以用的目的。事實上,作者的這些分類,也將會是我今後所採用的分類。

  “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發展到極點,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價值標準。我們不能以甲宇宙中的標準,測量乙宇宙中的價值。如果勉強以甲宇宙中的標準,測量乙宇宙中的價值,則乙宇宙便失去獨立性,而只在乙宇宙中可儘量發展的那一部分性格便不免退處於無形。”有三個這樣的宇宙。第一個為“道德的宇宙”或稱“實用的宇宙”,第二個是“科學的宇宙”,而第三個則是“美術的宇宙”。

  “一般人所以為最切而最推重的是”道德的宇宙“。”道德的宇宙“是與社會俱生的。”在這個宇宙中,我們採取的是實用的態度。這裡是實際生活,在這裡“有所為而為”。“善惡是”道德的宇宙“中的價值標準”。

  “在”科學的宇宙“中,價值標準只是真偽。在這個宇宙中,我們要把自己的成見和情感完全丟開,專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論本來可以見諸實用,但是科學家的直接目的卻不在於實用,他們要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尋出事物的關係和條理。”

  “”美術的宇宙“也是自由獨立的。美術的價值標準既不是是非,也不是善惡,只是美醜。在這裡,我們需要脫淨了慾念意志和抽象思考的”直覺“,去見那叫做”形象“的孤立絕緣的意象。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

  於直覺時的特質。”

  居然可以這麼分類,還是,就應該這麼分類?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4

  思考是建立健全自我人格的重要途徑。——題記

  我喝下十二杯酒,暢說人生。我頗為喜歡這種濫話題——人生與思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一味承受無盡的知識而不加思索,以無涯隨有涯,終將殆矣。

  我總是迷茫,不知所措,我曾在黑夜中奔跑,星星是光,月亮是光,你也是光。黑夜不一定黑,白晝也不一定是白。你可想過這樣一句話,“我閉上眼時,是黑的,那我睜開眼時,一定會看到光明嗎?”但,無論如何,我都喜歡這個世界,愛這所有的缺陷。

  朱老先生告訴我:“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我更喜歡朱老先生那句:“生活就是為著生活,別無其它目的。”不被他人左右,這是我的生活,僅屬於我,我沒有目的,我只是在享受著它。我不願沉浮在深淵中,我想嘗試所有,無論如何,我都要去,那是我想去的地方,是理想的人生;我自己的人生由我思考。我逃避過,但也勇敢過。朱光潛有言:“學離不掉問,不會起疑問便不會有學。”對未知的好奇與興趣便是思考及疑問,學起於問,因有問而求索,從而實現學的目的。

  宋濂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趨百里外,因問求答,對不解提出質疑,對興趣之處虔心求索,雖愚卒獲有所聞,宋濂苦學便是問而後學的過程。學貴有疑,引領學者上下求索,從而獲得真知。李時珍生於醫學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對醫學十分痴迷,發掘醫理藥性,求根問底,不斷探索,加之醫學上的天賦與慧根,著成《本草綱目》,造福天下蒼生。學當有疑,以推成出新,尋回重重迷霧下的真相。

  伽利略勇於質疑亞里士多德的力學理念,兩個鐵球同時落下,用事實否定千年定律,推動物理學的發展。因有疑問,問而後究,終獲箴言;因有質疑,從而多加研究,革故鼎新,不斷完善現代理論體系。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起疑基於思考,基於批判性的思維。即使是天之木鐸孔子,亦曾櫛風沐雨向老子求學。

  學貴有疑,疑而後問,乃是一種謙卑的姿態。覽盡世態炎涼,人間冷暖,方知人微弱如塵,不過天地蜉蝣、滄海一粟,當以謙卑的態度,不斷求索質疑,汲取新知,彌補自身的瑕疵。不思則罔,不疑則殆。行成於思,學貴有疑,秉求索之心,懷疑而究之,方成學問之道。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5

  談讀書,談動。太貪容易,太浮淺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幾十年後的今天依然存在這種問題,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現在已比不上三五歲的小孩子那樣好奇、那樣興味淋漓了。你長大一歲,你感覺興味的銳敏力便須遲鈍一分。

  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遍須快讀,著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

  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見。記筆記不特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刺激你思考。記著這兩點,其他瑣細方法便用不著說。哪裡有所謂哲學與人生觀!我也些微領過哲學家的教訓:在心氣和平時,我景仰希臘廊下派哲學者,相信人生當阪依自然,不當存有慎喜貪戀;我景仰托爾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餚與愛;我景仰布朗寧,相信世間有醜才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然而外感偶來,心波立湧,拿天大的哲學,也抵擋不住。這固然是由於缺乏修養,但是青年們有幾個修養到"不動心"的地步呢

  諸如朱老,年輕時也是年輕氣盛,不能心平氣和,要對自己有信心,當自己心中不平時,一定要學會調節,大方向不要變。朋友,我們都不過是自然的奴隸,要征服自然,只得服從自然。違反自然,煩惱才乘虛而人,要排解煩悶,也須得使你的自然衝動有機會發洩。

  流行語中又有"閒愁"的字樣,閒人大半易於發愁,就因為閒時生機靜止而不舒暢。青年人比老年人易於發愁些,因為青年人的生機比較強旺。

  順勢而為,順應本心,清閒易愁,保持運動,閒愁最苦!愁來愁去,人生還是那麼樣一一個人生,世界也還是那麼樣一個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偉大,你對於煩惱,當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對於煩惱當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勸你多打網球,多彈鋼琴,多栽花木,多搬磚弄瓦。假如你不喜歡這些玩藝兒,你就談談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6

  看完朱光潛老先生送給我們的十二封信後,我十分受益。十二封信,每一封都有一個主題,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作者在這本書中娓娓道來自己對生活,對人生獨一無二的見解。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作者豐富的學識和內涵。

  朱光潛老先生在開端便推薦了很多書目,但坦白來說,看過的寥寥無幾。每天的時間總是在一睜一閉中悄然消逝,繁重的學業讓我們忙得不可開交,更不必說靜下心來,去品味一本書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關於讀書的名言,我們背起來朗朗上口,但從沒有真正做到過。

  在朱光潛先生看來,每天抽出點時間讀書是很重要的。是啊,我們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但仔細想來每天抽出一段時間去讀書並不難,我們不必從中得到黃金屋,也不必從中得到顏如玉,能夠保持願意靜下心來看書的心境足矣。

  十二封信如一碗聖水,洗滌我們浮躁的心,無論是讀書、靜動、選擇,亦或是親情、友情、愛情,作者並不是直接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而是用淵博的知識,一位長者的口吻,啟迪我們,促進我們思考。在《談動》中,朱先生提到我們之所以煩憂,是因為我們的生性被抑鬱,要想快樂,須得使你的生機能舒暢,能宣洩。很多時候,我們一遇到煩惱,就想獨自一人待著,什麼都不做。但之後細細想來,好像根本就無濟於事。我們總是傾向於抑制自己的情緒。不開心,我們硬要自己堅強不哭;想傾訴,我們硬要自己留著面子不說;想瘋想叫,我們硬要自己保持所謂形象。但有時,發洩自己的情緒也不是一件壞事。

  《談靜》則講到了“生活在於感受,領略。”當今的生活比過去多姿多彩很多,可是我們卻可以常常聽到別人哭喊著“好無聊!”。路上邂逅的鳥語花香,如霧般輕柔的雨,粗獷熱情的陽光,與日月對歌的山峰都無法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將這歸咎於社會太喧囂,卻沒有發現自己就是浮躁中的一份子。生活有無趣,在於你有沒有去為自己尋找樂子。

  如同朱自清先生說的“如入寶山,你絕不會空手回去的。這本書總是可以讓人在浮躁中尋覓到一處寂靜,引人深思。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7

  這兩次的文章推薦都是拖到最後期限了,才想起來拜讀。但是談讀書裡的第一段就給了我當頭一棒,是我真的沒有時間,還是我沒有決心。有了決心,那麼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決心,那麼你就會把讀書當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決心,那麼你就能每天堅持了。現在終於知道我為什麼減不下肥來了,原來是我沒有下定要減肥的決心,也沒有拿出要減肥的魄力,更沒有做到所謂的堅持。

  “你如果沒有一種正常的嗜好,沒有一種在閒暇時可以寄託你的心神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原來平時老是覺得無聊的時候,漫無目的地看著網路的各種是是非非時,也可以把這種漫無目的轉變為自己的饒有興趣。人的心智空間是一定的,如果被你正常的嗜好佔滿了,那麼你就不會被不良嗜好所影響。如果說我現在還不清楚自己所希望的正常嗜好是什麼,也不知道用什麼來打發自己的閒暇時間,那麼就用用心思考一下吧,或者追求自己所喜歡的東西。當然我們平時所能做到的便是如此,總是有各種大理想,大的抱負,但是捫心自問,這些都只是空口而談,真正能落到實處的又有哪些呢?可能這個問題又迴歸到了其所說的決心問題上吧。

  讀到一談讀書,覺得文字頗好理解,並且都會有上句話的解釋,這對於我這種頭腦簡單的人來說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後讀到二談動,同樣的感覺,特別是談談笑笑,跑跑跳跳,多麼樸實的語言,沒有太多的裝飾,現在一談到好文章,便是文采較好,用字謹慎云云,其實對於我個人還是喜歡這種一說到底的文章,一遍讀過,便能明白作者的真正含義,不需要像散文那樣來回斟酌了,不過或許正是如此才顯示出了中國文字的精神吧。

  雖然這十二封信我沒有完全讀完,但是我會利用接下來的時間慢慢讀得,雖然裡面有些章節感覺可能不太適合現在的步調,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會或多或少能從中得到你所想要的東西,得到你所希望領悟的精華。也希望群裡的朋友們能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地讀讀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們來完成某些任務,而只是希望你能從中發現某一個觸動你內心深處的句子足已。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8

  “太貪容易,太浮淺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作者對現代青年的毛病,曾這樣慨乎言之。

  青年,作為每個時代關注的物件,他們的發展,關乎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未來。在這本書中,作者以平實的語言,生動的事例,向著青年闡述著一代前輩對後生的希望和期盼。只為了新興的青年,能將真正價值的忠告,印入心孔,銘記於心。

  即使是跨越時代的鴻溝,朱光潛先生對青年的教誨,仍不失學習甚至銘記的意義。在當代這個競爭強烈,制度革新,生活面貌翻天覆地地變化的時代裡,每個人無不在奮力拼搏,而在這奮鬥中,能夠上岸的人卻又少之又少,究竟應當是怎樣才能遠離這樣的人生悲劇。

  也許“擺脫”才是出路,正如書中所言,“‘擺脫’不開便是人生悲劇的起源。”對於生活中琳琅滿目的機會和選擇,我們惟有認定一個目標,並專心致志地向那裡走。在這條道路上拼盡全力,將其餘一切置之度外,才能贏得超越他人的權利和優勢。“擺脫”身邊的雜念和負重,才能“跑”得輕鬆,免除煩惱與不安。

  “人生的悲劇則多生於衝突之不能解決。”人生的煩惱和失敗多是因為事業上,生活中的矛盾不能化解。對於這些,就應該篤定信念,堅持理想和選擇。生命的道路上歧路千差萬別,卻僅有一條路可走,有所取則必有所舍,因此青年應當果斷選擇,不要等光陰散盡才回望當初。

  然而世間難有人能真正地擺脫,即使是作者本人也難免渾弄是非,所以才有生活中的不順和困境。青年涉世未深,犯錯則更是經常。看待挫折也尤為重要。作者在《談人生與我》中就寫到“人生本來要有悲劇才算人生”。人生的悲劇固然不愉快,但悲劇也是人生的部分,正像小說情節曲折,青年面對這些,應當懷著樂觀的外世心態,接納這些人生的轉折。

  青年人要有能夠“擺脫”的生活的勇氣,才能贏得能熱烈的人生的權利。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9

  有感而發吧,我看了這本書後,總想寫點什麼。

  好像正如作者所說的,我也同大部分青年一樣渾渾噩噩的生活著,粗陋膚淺高談闊論,有時不知道自己在說些幹些什麼;或許我有目標,但又因為某些因素而未能實現。我們都覺得自己努力了,奮鬥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子的,我們還差了很多,還有很多能做的更好。

  作者說過這樣一句話,說我們現在的青少年“太貪容易,太膚淺粗俗,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他說的沒錯,這簡直是我們青少年的通病!

  我是該好好反省自己,該如何去做,才能真正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

  我學東西,是貪容易;在有問題時,從眾心理太大;做事情時,虎頭蛇尾;大多數時間,慌慌張張,急急忙忙,可是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這就是太浮躁吧。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是我覺得,只要是中學程度的青年,都應該讀一讀這12封信。

  現在科技是進步了,但是以往那些“十年一賦,三年不窺園”的人都不見了,現在的青少年呀,都少了些耐力與激情,少了之前人們不計失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努力的勇氣和決心,少了遇事冷靜從容不迫,少了生活的動力……

  而現代人更多的只是不重基礎,說些不切實際的話,做些毫無意義的事。

  也許我們是該想想,不腳踏實地,怎能仰望天空?

  我懶散了這麼些天,這麼多年,早就應該覺悟,可是依舊這樣過下去,呵呵,好多人不就像我一樣迷迷糊糊過了一輩子嗎!好在現在還不算晚,不算晚……

  我應該打好基礎,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而不要成天空想,玩樂。

  我“勸青年眼光要深沉,要從根本上做功夫,要顧到自己,勿隨世俗圖近利。要能驚讚熱烈的失敗,能欣賞一般人索嗤笑的呆氣和想象,能景仰不計成敗的堅苦卓絕的努力。”

  希望有些有志青年能夠好好看看這本書,看看我的這篇文章,看看自己的人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10

  《給青年詩人的信》是里爾克對創作的思考,更是對艱難、寂寞、愛等人生問題的解答,是給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導。

  《給青年詩人的信》的第一封就打動了我。一個陌生青年詩人的來信,裡克爾卻用了極大的謙遜、熱情與愛回覆了,其中談到創作的部分,極大鼓舞與安慰了我。

  第一封信提到“你在信裡問你的詩好不好。你問我。你從前也問過別人。你把它們寄給雜誌。你把你的詩跟別人的比較;若是某些編輯部退回了你的試作,你就不安。那麼(因為你允許我向你勸告),我請你,把這一切放棄吧!你向外看,是你現在最不應該做的事。沒有人能給你出主意,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只有一個唯一的方法。請你走向內心。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靜的時刻問問自己∶我必須寫嗎?”

  我想許多人對於創作,最經常尋找的就是對外的評價,無論是編輯部的回饋,還是其他人的欣賞,常常都讓一個人感到自己是否值得、應該去寫作。但是裡克爾卻說,這些都不是需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是否有一股催促的力量,催逼著我們要寫作,要表達,要創作。這對於我是一個很大的安慰,是因為它讓我知道了原來尋求外界對自己的認同與理解,在絕大部分的人身上是一樣的,為此我不再為此感到沒來由的羞愧。

  接著,我也明白了,我需要的不應該是認同,而是我要問問我內心的渴望,這種渴望,“像一個原人似的練習去說你所見、所體驗、所愛、以及所遺失的事物。……而歸依於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現給你的事物;你描寫你的悲哀與願望,流逝的思想與對於某一種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靜、謙虛的真誠描寫這一切、用你周圍的事物、夢中的圖影、回憶中的物件表現自己。”這樣的創作渴望,是寫作的原動力,也是創作真正的緣由。也就是說,創作是出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以及我們表達的渴望,而不是出於外界的.評價或者認可。我想起中學時,老師說,我手寫我心,大概是這樣的意思吧。

  另外,我為作者這種“素昧平生”的溫和的愛所震動,讓我體會到了,封面所說的——愛是最高的工作。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11

  如果不是心底孕育著一顆夢想的種子,如果不是詩歌氤氳著古色古香的氣息,如果不是大一偶遇第一封《給青年詩人的信》,或許我永遠不會去找尋那完整的十封《給青年詩人的信》,甚至,我永遠不知道里爾克這位偉大文人的存在。

  卡卜斯把他的詩的試作寄給里爾克,請里爾克批評。《給青年詩人的信》正是里爾克寫給卡卜斯的回信,一共有十封。近日我閱讀了序言和前七封信,還剩三封信沒看。以下純屬我個人在看完這部分後的些許感想,沒有所謂的正誤。

  里爾克以第一封《給青年詩人的信》震懾了我。閱讀了第一封信後,我喜歡上他的那些話語。一個著名的詩人會回一個青年的信,而且言語是如此的親切,完全沒有一點盛氣凌人。更重要的是,看了第一封信,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一些事。

  不知什麼時候起,我暗自想象了我的未來。未來的某部分,是個很美的夢,於我卻始終帶著些羞澀,不敢隨意說出口。但同時,我又為這個羞澀的夢感到迷茫,我不知道這條路到底該不該往下走。我想創作,寫文章,寫詩歌……所以,我感謝命運如此的安排,讓我遇見了那些信,讓我在迷惘的時候找到了一點答案。

  第一封信中有段話我反覆咀嚼,在此引入其中兩句:“請你走向內心。探索那叫你寫的緣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盤在你心的深處;你要坦白承認,萬一你寫不出來,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靜的時刻問問自己:我必須寫嗎?”這些天,我三番五次地問自己:我一定要寫嗎?不寫我會死去嗎?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找不到答案,我想我是不是要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呢?呵,不是的,那時我也睡著了。後來,我想通了。其實不會,我不寫,不會死,一樣可以活下去,死不了。只是,如果生活不再有寫作,或許會變得枯燥無味,只是或許。所以,我認為,寫作,還是一樣可以成為我規劃的未來的一部分,還是可以作為一個夢而存在,只是,它不是工作,只是業餘,它也不再羞澀。

  另外,在第三封信中里爾克提到藝術品都是源於無窮的寂寞。藝術家:是不算、不數;像樹木似的成熟,不勉強擠它的汁液,滿懷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風雨中,也不擔心後邊沒有夏天的到來。我喜歡這段話。因為它,我不會再勉強自己在文思枯竭抑或大腦一片空白的時候寫出個什麼曠世之理、千年之情。因為它,我也不會在迷惘中懷疑那無法預測的未來,我應該更樂觀更堅定地相信未來。

  第七封信中里爾克回答了卡卜斯先生關於愛與寂寞的一些問題。在此不多說,只摘抄其中一句話:愛,很好;因為愛是艱難的。每個人對這話都會有不同的體會。此外,里爾克詩人還把卡卜斯先生的十四行詩眷抄給他,因為里爾克覺得在別人的筆下又看到自己的作品充滿新鮮的體驗。他希望卡卜斯在讀這首詩時把它當作別人的,在最深處感到它怎樣更像自己的。我覺得這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才能有新的發現。

  好,就此打住。生活,容得下夢想,卻不等於夢想。夢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有一個很美的夢,卻不可以把它當作你生活的全部。夢想與理想不同。未來究竟會怎樣沒有人知道,但我們都要勇敢地微笑。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12

  詩人里爾克在書中展示了他所認知的精神世界,表達了對世界和自我的看法,並深入挖掘恐懼、孤獨和愛在他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恐懼是里爾克生命中最重要的體驗之一,長久地侵佔他的內心,卻又成就了他的詩歌;孤獨是里爾克生活和創作所固有的情感狀態,也是他以本然自我面對世界的重要前提;而愛在他看來,則是需要終其一生去學習的最為重大的工作。

  里爾克在信中告訴我們,人到世上來,是艱難而孤單的。人每每為了無謂的喧囂,忘卻了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對於草木鳥獸的觀察中,體驗一些生的意義。人若要真實地生活,就必須脫離習俗,獨立成為一個生存者,擔當起生活中種種的問題,不逃避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在品讀此書時,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里爾克的走向內心、居於寂寞的觀點,像木頭似的等待成熟,在寂寞中起始練習將來許多人或能做到的事情,去為那最後、最高、最艱難的工作做好準備。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13

  《給青年詩人的信》,輯錄里爾克在1903至1908年間寫給渴望成為詩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這些信是里爾克對創作的思考,更是對艱難、寂寞、愛等人生問題的解答,是給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導。

  “我們必須認定艱難;凡是生存者都認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防禦,表現出來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對的力量。”“寂寞在生長;它的生長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發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開始。你不要為此而迷惑。

  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心的寂寞。‘走向內心’,長期不遇一人——這我們必須能夠做到。”

  “愛,很好;因為愛是艱難的。以人去愛人:這也許是給與我們的最艱難、最重大的事,是最後的實驗與考試,是最高的工作,別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此而做的準備。”

  這本書附錄譯者隨筆《里爾克》及其選譯里爾克斯文《論“山水”》、小說片段《馬爾特·勞利茲·布里格隨筆》和詩歌等,是詩人創作的獨特展示。

  這是一本很小的書,拿在手裡一點也不沉,重量幾乎感覺不到,也就是說閱讀的時候可以僅用一隻手就能舉到眼前,而另一隻手可以騰出來乾點別的(也就是抽支菸)。

  這本書的主體由十封信組成,每一封信如果用現在的通用信紙來寫,也就是一頁兩頁的篇幅,因而讀起來一點也不累,非常輕鬆非常舒適。讀完一封雖然會有意猶未盡煙已燃盡的情形發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14

  十二封信,一封封,一沓沓,一筆一劃匯成潺潺教誨,在書中聚集成了一本頗有分量的書——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這本小書是朱光潛先生於20世紀20年代留學期間,專門寫給中學生的。以書信的形式,每次一個話題,朱光潛先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青年人的赤誠關懷和殷切希望。讀罷此書,如同和長者交心,懇切的言辭,語重心長的教誨,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悟與思考,更是溫暖和感動。

  一封封書信,流露出的是朱光潛先生的情懇意切。

  信中首稱“朋友”末署“你的朋友”。通篇下來,好像一位熟悉你的老朋友與你交心,而不是一位刻板嚴肅的學者再長篇大論。每封書信,每個不同的話題,探討讀書。作文,升學選課等等,面對青少年的迷茫,他總是傾心盡力地給與忠告,亦師,亦友。他會在每封信結束說“再會!”會給與青少年最真誠的祝福:“就在此祝你,談談笑笑,跑跑跳跳!”會為你加油打氣:“朋友,讓我們一起努力罷!”合上書,腦海中朱光潛的形象仍揮之不去:笑容和藹,目光溫和,眼裡總含著笑;縱然滿頭銀髮,身形消瘦,不變的是篤熱的情感,溫文的態度。

  一封封書信,引著我們去思考生活學習。

  讀書在我們學習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該讀怎樣的書?朱光潛先生給了讀者青年一個滿意的答覆。讀完後細細深思,信裡所寫的,不正是我的真實寫照嗎?讀一本書,大多時候囫圇吞棗,只講求讀一遍的快樂與刺激,疏於思考,到頭來讀過的書不少,學到的東西委實不多。但好書應多讀,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言,“凡是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快讀,…第二遍須慢讀。”

  一本小書,十二封信。我知道,這本書帶給我的力量,會讓我繼續昂首闊步地走下去。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篇15

  “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著跑,便落伍退後。”當我看到朱光潛寫了這麼一句話時,我便知道"學問之海無涯無際。”便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潛先生在20世紀20年代留學英國期間,專門寫給中學生的、以書信的形式,每次探討一一個話題,探討讀書、習俗、革新、道德、升學與專業、參與社會運動以及人生煩惱與樂趣等。作者娓娓地談論了自己的觀點,給青少年以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的指引。

  作者在《談在露浮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中所談論的一個深刻的道理,我認為在當今是非常適合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過分推崇效率,做事難免輕浮粗率,所以難以做出艱苦卓絕的成就。這是一種十分可怕的現象,希望我們青少年能夠正確看待效率,做一個沉穩而不浮躁的人。

  其中最令我受益的是《談動》《談靜》這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中,作者道出了動與靜的好處。他說,動是人的一種天性,人需要順從這,種天性,心中的煩惱才得與宣洩,人才會感到快樂;靜即靜下心來感受,沉下浮躁的心,它能沉澱人的各種繁雜的思緒,過濾人的心情,讓人感受到靜中趣味。以前,我們總是被要求運動,理由是運動可以強身健體;總是被批評不能安靜下來,理由是臨近才能修身致遠。於是我們開始討厭課間十分鐘的體操,又不能忍耐課上四十五分鐘專心聽課。我們開始逃避,當我們需要安靜下來學習時,我們心裡經常充斥著各種想法,變得煩惱重重,絲毫不得安寧。我認為,當我們明白動與靜的深刻含義,我們應弄清楚什麼時候該動,什麼時候該靜。相反,我們既沒辦法把自己的身體鍛鍊好,又沒辦法讓自己的成績和學習搞好,反而還會變得消極低落、暮氣沉沉,在我們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里失去本該有的熱情與活力。

  在當今社會,我們面對人生歧路時,我們不要一味地徘徊、顧慮,我們要學會擺脫得開,認定一個目標後,專心致志地向那裡走,將其餘一切置之度外。

  十二封信如碗聖水般洗滌我們浮躁的心,無論是讀書、靜動、選擇,亦或是親情、友情、愛情,給我們的不是直接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而是用淵博的知識,一位長者的口吻,引發著我們的思考。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位作家劉同,用他親生的經歷,引發著每個共鳴器發出自己聲波;用他奮鬥的經歷述說著,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他曾經說道:現在的學生,特別希望有人能告訴自己一個如何能夠快速成功的方法,越來越焦急,可大多數只停留說,遠離了做。

  世界完美之處,便在於它的不完美,有缺陷方才有可能。成長的路上,不完美的我們總會被弄得遍體鱗傷,缺陷滿滿。直到後來,你才會發現,那些受傷的地方早已長成我們身上最“硬”的鎧甲,為我們披荊斬棘,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