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的稻草人滿分讀後感

七年級的稻草人滿分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的稻草人滿分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的稻草人滿分讀後感1

  《稻草人》是我國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葉聖陶寫的一部經典童話。童話透過田間簡易製作的稻草人,展現了底層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窮苦人的無限同情。

  《稻草人》開篇描寫稻草人的樣子很可笑:沒有鼻子,沒有眼睛,只有一張平板板的臉;沒有手指,卻拿著一把破扇子,風一吹,破扇子忽左忽右的搖擺著;一根細長的腿插在田壟中間的泥土裡。稻草人他獨自整天整夜的站在稻田裡。

  稻草人整天整夜的站在老主人的稻田裡,白天驅趕鳥兒的貪婪進食,夜晚看著不被人知的窮苦人的悽慘生活。稻草人是個心地善良的人,面對漁婦深夜頂風冒雨駕著小船艱難打魚,只為讓生病的孩子不捱餓、有錢買藥看病。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面對一個絕望女人奔跑著跳進冰冷的河裡自殺,他很憤怒卻也很無助。面對可惡的蛾子在老主人的稻田裡產子安家,讓本就窮苦的老主人,白白辛苦了一年而沒了收成。他痛心疾首,無比憎恨,卻也無可奈何。

  稻草人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守田人,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對田裡發生的一切的瞭如指掌,哪怕在細小的事都逃不過他眼睛。可是,可是他只能是看著,只能看著,不能做他想做的事。如果可以,他想做些事——幫魚婦打撈儘可能多的魚;攔下那個跳河的女人;拍死那隻在老主人稻田裡安家的蛾子·······

  看完文章卻是不敢再嘲笑稻草人的樣子了。《稻草人》用他獨特的視角,展現了底層人的悲慘生活。

七年級的稻草人滿分讀後感2

  讀一本好書,會滋養一生,給人帶來的洗禮,精神的洗禮。

  ,我了《稻草人》這篇文章,被中的稻草人深深的了。這本書的作者是葉聖陶,故事中的稻草人是一個十分盡職、善於幫助別人的一位好心人。它很愛它的主人老太太,老太太的`去世了,只有她和兒子一起勉強過。稻草人日日夜夜地守著,好不容易這幾天風調順,本以為會大豐收,結果幾隻害蟲把一切都毀了,讓老太太欲絕,稻草人站在田裡,卻束手無策。

  這天,它看到一位漁婦駕著一艘小船,帶著一位來捕。那個孩子特別口渴,需要漁婦給他茶喝,可是這附近哪有茶啊。於是漁婦只好用碗從河裡舀了一碗河水給孩子,孩子大口喝起來,但是很快咳嗽得更厲害了,最後沒聲了。漁婦沒有去照顧他,因為為了明天的稀粥,只能扔下孩子去捕魚。稻草人覺得,這個孩子太可憐了,恨不得把自己的稻草燒茶給孩子喝,但它卻不能動,因為它根本就沒有那個能力所以它很悲痛,只好默默地嘆著氣。

  晚上,它又親眼見到一位婦人跳河自殺,卻沒辦法阻止,了這一切它傷心地暈倒了。

  稻草人是個旁觀者,看過並且知道這世間的苦難,它看到了許多人受到苦難,但是自已沒有能力幫助他們,感覺特別無助,它特別想幫助他們,但他不能說話和行走,最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失望和難過。

  這本書裡有葉聖陶那優美而深奧的文字,使每個讀者心中都有一雙幻想的翅膀。但願這個世界再沒有災難和貧窮,只有人們地生。

七年級的稻草人滿分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稻草人》,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作家葉聖陶先生所作的一部童話集,書中有許多意味深長的童話故事。這部童話集的名稱源自其中的一篇童話——《稻草人》。它是葉聖陶先生的童話代表作,也是對我觸動最大的一篇童話故事。

  有一個稻草人,手裡有一把能趕走鳥兒的扇子。他非常勤勞、負責。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非常悲慘的老太太,他很想莊稼豐收,好讓主人開心一些。蛾子飛來了,但是稻草人的身子跟樹木一樣定在泥土裡,蛾子產了子,莊稼很快被吃光了,老太太的生活更加悲慘了;一個女人來到河邊想自盡,稻草人急著去阻止她,卻無能為力;漁婦的小孩生病了,要捕魚抓藥,魚在桶裡呼救,稻草人既想救小孩,又要救鯽魚······。

  透過稻草人的經歷和感受,描寫出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中國農村的悽苦和飄搖,作者以物寫人,道出了他目睹人間悲劇和苦難時的焦慮、憤怒、痛心疾首,直到最後完全崩潰倒了下去。表達了作者當時對民族前途的擔憂和對窮苦人民深深的同情,卻又矛盾、無奈、力不從心的心態。

  我們很慶幸生活在如今這樣的好時代。但還有一些特殊的疾病和災難仍無法避免,面對這些,我們還只算是個稻草人。相信只要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知識會讓我這個新時代的“稻草人”擁有智慧的大腦、堅強有力的雙手和雙腳,我將為社會獻出的我的愛心,付出我的行動,讓這個世界從此不再有疾病,不再有痛苦,不再有災難,不再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