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國讀後感1000字

大清相國讀後感1000字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清相國讀後感10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清相國塑造了以陳廷敬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一個特定歷史境遇中官場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為的艱難選擇,小說著重刻畫了清代名相陳廷敬曾這個歷史人物,陳廷敬原名陳敬,二十一歲中進士,因同科進士中有兩個陳敬,順治皇帝給他賜名廷敬,從此聲名鵲起士林。他從晉身官場之日起,就同後來權傾天下的明珠、索額圖恩怨難斷,又遭遇徐乾學、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爭暗鬥。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陳廷敬如履薄冰半輩子,慢慢悟透官場秘訣,終於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他入仕五十三年,歷任康熙帝師,工、吏、戶、刑四部尚書,至文淵閣大學士、《康熙字典》總修官等職,最後老死相位。

  這本書讓我對清代的科舉制度有了進一步認識。“學而優則仕”,陳廷敬是一個靠讀書走上仕途之路的典型,小說的前半部分內容也是著重圍繞清代一步一步科舉制度展開的。首先,是鄉試,中了鄉試的是舉人,鄉試的頭名被稱為解元。在山西鄉試中,由於科場腐敗,在第一次科考之中,陳廷敬雖然中了舉人,但名次遠遠靠後,頭名解元被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朱錫貴花銀子買去了。出榜以後,落榜的學子們憤懣不已,上街遊行,給孔子像穿上了財神的衣服,陳廷敬本是去勸阻好友,卻被捲入其中,最終落獄。順治皇上大怒,派衛向書徹查山西科場案,按照皇上喻示,原來接受賄賂的考官、行賄的學子和鬧事的學子全部殺掉,以儆效尤,但衛向書在重審閱卷後,深深被陳廷敬的才氣所吸引,因此在勸說陳廷敬寫悔過書未果的情況下,私自替陳廷敬代替寫了悔過書,救了他一命,並點了陳廷敬的解元。然後,是會試,通過了會試的就是貢士,會試的頭名被稱為會員。在會試過程中,陳廷敬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劫,因聽到了會試主考官李振鄴受賄的事情,而被李家家丁追殺;因同住在快活林的李瑾被殺,而被誣衊為兇手,幸得山西同鄉、前朝名士李祖望父女倆的救助,才倖免遇難。該案又讓順治皇上龍顏大怒,但聰明的皇上知道定有內情,所以一方面拍索爾圖明察,一面拍明珠暗訪,並在會試的當天親臨考場,下令陳廷敬正常考試。但李振鄴豈肯放過陳廷敬,於是就派吳雲鵬故意搗亂。但因明珠的幫忙,吳雲鵬被抓,供出李振鄴,科場案告破,衛向書成為會試總裁,在送呈皇上之後,陳廷敬又被點了會元,並被皇上賜名字“陳廷敬”。最後,是殿試,通過了殿試的就是進士,殿試的頭名被稱為狀元,這個階段的故事,是皇上本想點陳廷敬為狀元,但衛向書聯絡到東坡兄弟的`掌故,擔心“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因此點了陳廷敬二甲頭名。

  陳廷敬這個人感覺是個標準的官員,思想正統、努力勤奮、堪透人情和中國官場、慢慢懂得為官之道,晚年知道功成身退,陳廷敬本人沒有什麼特別令我喜歡的地方,可能我更喜歡高士奇、紀昀那種天才型的人物,而不大喜歡太“適合”社會的人,“功成身退”這一點太難做到了,無數的人敗在這上面。對於職場處事有以下幾點感受:認真做事。有想法有思路,把領導交辦的事情辦好;獨立思考。你不懂,下面的人就會矇蔽你,要把工作主幹和關鍵環節理順想透,見微知著。要善於從小問題看出事情的不尋常處;保持公心。才能夠用最簡單的道理看透複雜事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不被“浮雲遮望眼”,例如凡是說老百姓自覺自願的一般事情並非如此;最重要一點,做事要看勢,對的事情在不對的時間做就是不對的,得揣摩透上司、同事、下屬的心思。好惡勿顯。人在職場不要太情緒化,喜怒掛在臉上,對誰不要太好,對誰也不要太不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