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時代的明白人》讀後感

《迷茫時代的明白人》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迷茫時代的明白人》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現在是個人崛起的時代,也是大公司面對不確定危險的時代,所有危險不可預測,不可控制,比如著名的“沙堆實驗”。

  應對的方式只能是用不確定性對抗不確定性,書中舉了兩個相對的例子,擁有不控制智慧的大英帝國和墨守陳規的日本。面對商業上的不確定性,依靠市場本身來自我消化,企業的生老病死也和人一樣,不要逆天而行,漠視市場的力量,是要吃虧的。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可以採用微革命的身法和心法。

  從產品經濟轉向體驗經濟

  身法之立定:轉身之後立定,不要著急打不跑,容易扯著蛋,可以追求“小而美”。

  心法之呻吟:不向世界大喊,告訴身邊的朋友即可。成功關鍵靠朋友,而非喇叭。

  放鬆姿態,易被激發創業激情

  從紅海走向藍海,發現你的太平洋,有了好點子,就要馬上行動。

  技術的進步必然帶來災難性的失業,更加詳細的.內容可以看吳軍老師的《智慧時代》,面對這種情況,你可以放棄追求地位,轉而追求聯絡;放棄追求效率,轉而追求趣味,這樣才不容易被技術或人工智慧取代。

  3D列印形式上來看是用增材生產的方式代替以前的減材生產,這樣更節約,成本更低,但是實質上是用資料驅動的製造,個人的能力更加能夠得以實現,面對這個技術,你應該活在趨勢中。類比細胞和人的關係,假想每個人類是一個細胞,全球人組成了一個全球腦,這個就是網際網路進化的一個方向。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取得正當的財富,贏得他人的尊重,做最具體、最實在的事情,而且勤奮地做,而不是空談大道理,這就是最有尊嚴的活法。

  大家都有拖延症,它的構成要素有三個,拖拉、焦慮、負罪,少了任何一個要素,都不是拖延症。拖延症不能治癒,只能欺騙它,找幾件有價值的事情互相拖延,這樣你的時間總算花在了有意義的事情上了。

  羅胖三招:自己和自己耍心眼

  1、把創造性的任務分解成機械性地勞動。

  2、讓種子飛一會兒,遇事先強迫自己瞭解一些,然後把它擱下,快到期限時,再拿出來解決。

  3、自己的任務容易拖延,面對群體壓力的任務不容易拖延,把大話說出去,把目標貼到牆上去,拖延症會消解很大一部分。

  做一個明白人,不要陷入因果顛倒帶來的思維陷阱,要能分清相似性和接觸性,並不是因果關係。

  羅胖二式,堅決不相信一切人告訴你的狹窄的因果論;用自己能夠認同的因果關係,來把我自己的決策。

  亞里士多德:一個智者的目標不是追求幸福,而是儘可能地避免不幸。

  愛默生:一個人在集體中,就容易按別人的想法思考;在孤獨的時候,就容易按自己的想法思考。而真正的牛人,就是在集體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思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