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自然之境讀後感

哲學與自然之境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哲學與自然之境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哲學系主任米歇爾·威廉姆斯作為一個資深的知識論學者,他常年與懷疑論作戰。除此之外,他還要想方設法為“認識論”提供建設的合法性之辯護。威廉姆斯作為知識論的捍衛者,不免與羅蒂的觀點相左。然而二者長久以來就是好朋友,有互相批評當然也激盪起學術界對元認識論的關注。在華文世界黃勇教授是研究羅蒂的一號專家,而在美國威廉姆斯則是當之無愧的羅蒂專家,他對羅蒂的觀點了如指掌,在Sosa所編的Blackwell出版的認識論指南中,二者都被共同寫進“認識論之死”的條目中,可見二者立場之一斑。

  羅蒂的《哲學與自然之境》對“以認識論為中心”的大寫哲學進行了大肆的破壞。尤其對洛克“混淆說明和證成”以及康德“混淆主謂關係與綜合”,作為其攻擊傳統經驗主義基礎論的著力點。接著還批判了認識論可能的'後繼者經驗心理學等,最後以解釋學與教化哲學作為未來哲學的出路和希望。

  30年來,羅蒂的這本書持續得到來自分析哲學界以及整個文化界的廣泛關注與討論。它曾被英國一家雜誌譽為20世紀最“失敗”的作品之一,可見其思想影響之巨大。壞孩子羅蒂從來都不走尋常路,在此書中大肆攻擊傳統哲學,他要繼承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以及杜威的哲學精神,將哲學從學院派手裡解放出來,讓它成為對公共生活“有用”的真學問。正如,羅蒂在答覆McDowell時曾說道:“將崇高留給藝術,而讓哲學變得有用”。

  斯人已經仙逝,但批判的精神長存人間。羅蒂作為影響中國學界比較長遠的哲學家,幾十年來不斷地被誤讀,被忽略,被扭曲。我自認是懂他的心的。他去世後,我也非常難過。倘若沒有羅蒂把哲學寫得那麼有趣,我恐怕也不會堅持走著條路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