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稻草人的讀後感(通用5篇)

最新稻草人的讀後感(通用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稻草人的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稻草人的讀後感1

  我本來以為《稻草人》是一本長篇小說,可讀過後才發現,這是一本用許多童話故事的精髓組織而成。

  這本書當中最讓我感觸的是稻草人這篇童話文章。這個故事講了一個稻草人守著一片田,這是一位老太太的田。“今年稻子的豐收不錯,老太太可以笑一笑了。”稻草人想著。老太太的丈夫兒子都死了,她的臉上滿是皺紋,倒像個風乾的桔子,哪裡會露出笑容來呢可是上帝偏偏要和稻草人作對,一隻蛾子悄悄的潛入了稻子之中,被稻草人發現了。稻草人想保護這塊田,卻怎麼也趕不走蛾子。星星結隊歸去,蛾子才慢悠悠地飛走,但是在稻子上,留下了無數的卵。這些留下的禍害一點點地將稻子吃掉,破壞。稻草人只能無可奈何地站在那,不能動彈。這時,一個漁夫在捕魚,她的孩子在不停的咳嗽。稻草人多麼想幫助孩子,但他深深地紮在地裡,不能動。漁夫釣到的一條鯽魚像稻草人求救,稻草人也無法幫忙。有位女子像自殺,稻草人還是無動於衷。整個夜晚,稻草人都沉浸在悲傷的氣氛裡。最後他倒下了……

  讓我感觸最深的情節就是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的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的心中泛起一陣痛楚,似乎可以看見老人花白的頭髮和兩行混濁的眼淚。如果說老婦人的遭遇是悲慘的,那麼我想說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卻無法說出,老百姓的苦他都看到,但他說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也趕不走那些可惡的侵略者們。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裡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後他倒在田野裡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

  稻草人,默默無聞,卻在給我們做著巨大的貢獻。生活中默默無聞,默默奉獻的人很多,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們那前進!

  稻草人的讀後感2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寫的童話《稻草人》。讀完文章,我和媽媽都被文中的稻草人感動了,我陷入了沉思。

  這篇童話寫的是一個稻草人在河邊稻田裡的所見所思。農人親手做的稻草人,非常盡職地守著稻田,看見了夜間發生的三樁令人悲哀的慘劇。一樁是稻田的水稻被小蛾毀掉,稻草人無法阻止,使失去丈夫兒子的窮苦農婦悲傷絕望;一樁是漁婦顧不得生病想喝茶的兒子,在河裡撈第二天做粥的鯽魚,好不容易撈上一條鯽魚,鯽魚卻又向稻草人求救,而稻草人既可憐漁婦又同情鯽魚,不知如何是好;一樁是妻子不願被賭輸了的丈夫賣掉而投河自盡,稻草人卻無力救助。

  《稻草人》雖然是童話,卻寫得很真實。葉聖陶爺爺在舊中國親眼看到的這些人間悲劇,就透過稻草人的眼睛表現出來了。稻草人是多麼善良而富有同情心啊,可它對那麼多可憐的人們卻無力相助,它只能焦急地搖扇子,只能灑下悲傷的淚水,只能最後絕望地倒在地上。

  《稻草人》的語言是那麼簡潔、樸素,委婉動人,充滿詩意。作者寫稻草人希望稻子豐收,讓那位“臉上滿是皺紋像個風乾的橘子似的”老太太笑,在稻草人看來,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愛,更可珍貴。作者還寫他看到小蛾飛來破壞水稻,他想趕走它們,可他不能動,“他的身子跟樹木一樣,定在泥土裡,想往前移動半步也做不到”。這些語句寫的多麼細緻生動啊!

  《稻草人》給我帶來無限的閱讀享受。我喜歡那簡潔樸素的語言,更為稻草人的善良和同情心深深感動,它們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裡。

  稻草人的讀後感3

  今年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葉聖陶爺爺寫的《稻草人》。葉聖陶爺爺被譽為新文學史上最早出現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說家”是現實主義寫作的先驅之一。葉聖陶20世紀20年代第一位寫童話的作者。葉聖陶爺爺不僅是教育家,還是編輯家。稻草人一般意義指農田間用來驅趕鳥雀、防止其偷食糧食的偶人,因以稻草為之,故名“稻草人”。

  稻草人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篇童話故事.描寫的是一個稻草人對自己所見傷心事不能施以援手而傷心落寞。稻草人也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一種人,一種默默無聞,而無私奉獻,平平凡凡,卻又不平凡的人!讚美了稻草人的助人為樂,盡職守則的精神。

  這本書裡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粒種子》,它主要講了種子的成長過程:沒幾天,在埋那粒種子的地方,碧綠的像小指那樣粗的嫩芽鑽出來了。又過幾天,拔幹,抽枝,一顆活像碧玉雕成的小樹站在天地裡了。梢上很快長了花苞,起初只有核桃那樣大,長啊,長啊,像橘子了,像蘋果了,終於長到西瓜那樣大了,開花了:瓣是紅的,數不清有多少層,蕊心事金黃的,數不清有多少根。由花瓣上,由花蕊裡,一種新奇的濃郁的香味放出來,不管是誰,走近了,沾在身上就永遠不散。這就是他們所說的:世界上的一粒種子,像核桃那樣大,綠色的外皮非常可愛。這段話讓我明白了,不管它是什麼樣的種子,都要種到它的該生長的地方才是重要的,那樣才能展現它的價值。

  這本書包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雖然我現在還不能全部懂得其中的道理,但是我相信在我今後對這本書細細的品味中會理解,會懂得更多更多他們是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人,同時更是我們的人格追求,我們的做事標榜!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稻草人的讀後感4

  媽媽說稻草人是葉聖陶爺爺1923年寫的,他的闡述的是在黑暗的舊社會,人們依然是勤勞善良的,體現作為底層的社會勞動人們的苦難,和那種面對各種悲慘社會現象有心無力的無奈。媽媽說的深意我需要慢慢理解,稻草人留給我的深刻印象是勤勞、盡職、善良的精神。

  稻草人是個盡職的人,他不畏風雨,始終堅守崗位,看見飛蛾吸食稻子的麥頸,他拼命的揮動著手中的扇子,心急如焚。雖然稻草人最後倒下了,但是他留下了他的精神,留下了他對工作的態度。我們每個人是一個個小小的個體,我們是社會的一個基本元素,同時也是社會發展源動力,不論我們將來是什麼崗位,做什麼工作,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對工作負責任,不為事小而不為,社會發展就會源動力十足,我們的生活也會更美好。不要只是想我要做什麼,要去做我能做的事情,我還聽媽媽講過,周總理接見過挑糞工,還親自握住那雙挑著糞的大手,我們國家的江澤民同志也是從為人民服務的`最底層做起的。

  稻草人是個善良的,樂於助人的人,他的心繫著孤獨的老農婦,繫著勞累一生的老漁婦,繫著可憐的魚兒,繫著跳水的婦人。善良,淳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情風貌,樂於助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不會丟棄祖先們的美好品德,我們會不遺餘力的傳承,發揚,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借用一句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稻草人倒下了,我的心裡也很難過,但是也非常敬重稻草人的勤勞,盡職和善良。雖然他還是倒下了,但是他留給我們了懷念和惋惜。雖然稻草人倒下了,可是他的精神,他的態度沒有倒,他的勤勞,勇敢,善良還有我們在傳承。

  稻草人的讀後感5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課外書,它就是葉聖陶先生寫的《稻草人》。葉聖陶原名葉紹鈞,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

  作為一名作家,葉聖陶是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人,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他的童話作品是我國現代兒童文學經典寶庫中的珍品,在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在葉聖陶寫的童話中我最喜歡的是《燕子》。《燕子》講述了一隻小燕子在一個清晨,辭別了媽媽,離開了家,到處遊逛,它飛著飛著,覺得累了,想休息一下,就停在了柳樹的椏枝上。就在這時,不知從什麼地方飛來了一顆泥彈,打在它的背上,它一陣疼痛,就從柳樹上掉了下來,躺在棠棣花旁邊。小動物們和花草們發現了它,紛紛安慰它說:“可憐的小朋友,你吃苦了,你的媽媽在哪?可是我們無法把你送回去。”這時,一個叫青子的小姑娘正好路過,發現了小燕子,就用手將它捧起了,用雪白的手絹給它擦去背上的血,把它帶回了家。在青子的悉心照料下,小燕子慢慢地康復了。過了幾天,燕媽媽急急忙忙地飛來了,它看到小燕子很健康,傷口也恢復了,燕子媽媽很感激。為了報答青子,它們每天都給青子唱歌,跳舞。每年的春天,當它們從南方回來時,總帶些紅的白的珊瑚和美麗的貝殼送給青子。我喜歡青子,她的心像珊瑚一樣美,美得純真,美得純粹。我也喜歡小燕子,它懂得感恩,懂得知恩圖報。

  這本書太好了。讀著那優美的語句,我彷彿已置身其中;看到了那潺潺的流水,看到了那可愛的小花,看到了那美麗的小草。每篇文章都有一段令人心曠神怡的描寫,都是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