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馬克思的20個瞬間》有感500字

讀《馬克思的20個瞬間》有感500字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馬克思的20個瞬間》有感5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沒有這樣一個人,他出身優渥,卻選擇站在貧苦人民身旁吶喊發聲,為此,他不惜失去優越闊綽的生活四處流浪,飽受貧苦和病痛之苦。他的名字雖早已如雷貫耳,但他的平生往事我卻知之甚少,生在中國,他對我來說,可謂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的確有這樣一個人,他出生在動盪的19世紀,有著標誌的濃密大鬍子,他目光如炬、身形魁梧,他博學多才著述無數,他僅對一人一見鍾情從而一往情深,他以不屈的意志奔波勞碌了一生,為全世界人民留下最美麗的名字——馬克思主義。不管支援與否,你都離不開他,你會發現萬物不離本,大道日用而不知。

  他也曾年少輕狂,優越的家庭和成長環境讓他擁有成為“富二代”的先天條件。剛進入大學的馬克思,就像解開禁錮的囚鳥,放飛自我,打架鬥毆、聚會玩樂好不痛快,並且迷戀上浪漫主義文學,不斷寫情書追求他的青梅竹馬——燕妮,也就是後來陪伴他一生的妻子。但燕妮卻沒有被這樣的馬克思所打動,她所喜歡的卡爾,應當活於真正的現實中。

  在父親和愛人的叮嚀下,讓馬克思意識到自己在完成理想的道路上偏航了,如此下去,那個中學時代就要為全人類的幸福而工作的馬克思就要消失不見了,由此,馬克思的“學霸”之路就此開啟。

  青年馬克思的覺醒,成就了之後的他。之後的他,經歷了親人至愛的生老病死,經歷了飢寒交迫的`窘境,感受了國家社會的壓迫,感受了全世界窮苦人民的苦痛。他的筆下,誕生了多少影響全人類思想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字,這其中,便包括了中國。

  如果馬克思還活在今天,他會看到,曾經被他宣判死刑的中國,如今堅持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正在逐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復興夢”,不斷奮進新徵程,在世界之林上煥發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光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