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五種能力讀後感

愛的五種能力讀後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的五種能力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全書分為六章,第一張闡述愛的五種能力,分別是情緒管理、述情、共情、允許、影響。

  五種能力相互影響,管理不好情緒的人,經常發脾氣,他就做不到述情,共情。不會述情的人,就不能影響和引導對方達到越來越好的狀態。不懂得允許的人就做不好共情,常常會想改變對方,做不到積極影響對方。

  懂愛的人不講“理”,家從來就不是講理的地方,愛情也從來不能講理,想要提高自己愛的能力,要開始學會不講“理”。“愛”與“理”哪個更重要,看心理學對人類動機的研究,人類做事的動機有兩個,做正確的事,做愉快的事。比如:上班打卡是正確的事,不做的錯的`,會被批評扣錢。晚上你想曠工去聽陳奕迅的演唱會,這是愉快的事情,只是因為你是他的粉絲。其實,正確的事和愉快的事分別對應人們的理性和感性。家裡是講愛不是講理的地方,人們創造出來約束本能的正確的事,被約束的恰恰是愉快的事,沒有人願意回講理太多的家。一個講愛,一個講理,雞同鴨講。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每次快到情人節的時候,我就會旁敲側擊,各種提示彭先生,是不是應該買花表示表示,但是他始終是無動於衷。直到有一天我們把這個問題提到明面上聊,彭先生一副非常不削一顧的樣子說:“花是價效比最低的東西,把買花的錢拿來買肉,夠咱們吃好幾頓的”。這個意思當然就是指買花是很浪費的,不是正確的事。對女生來說,收到花當然是會開心啊,用錢來衡量,就沒什麼意思了。

  一個從愛的角度溝通,屬於愉快的事,另一個從應該的角度溝通,屬於正確的事。兩個人根本不在一個頻道,怎麼可能有較好的溝通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