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包法利夫人》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1

  《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是一個悲劇人物,因為她的幸福觀離現實太遠莫名其妙的離開。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樓拜(1821—1880),是法國現實主義文學大師,法國19世紀小說史上三位巨人之一。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的代表作。此書透過愛瑪的曲折的愛情故事,揭露了19世紀中期法國的社會生活。

  包法利夫人從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那期間,愛瑪迷上了看小說,尤其是那些有關男女情愛的書。書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這讓她深深地著迷了。就因為這樣,包法利夫人才會不滿於醫生夏爾的膽小懦弱,遲鈍無能。就因為這樣,她才踏上了尋找理想中的愛情之路。但當時的法國正在被黑雲籠罩。她最終在被騙與人的只求自身利益之中結束了她的一生。

  包法利夫人是一個悲劇人物。她追求浪漫的愛情,奢華的生活,卻不知她所處的環境給不了她想要的。當愛情建立在物質基礎上時,就註定了它的悲劇結果,無論過程如何使人沉淪,結局都只有一個。是誰使她走向了絕路?是人們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無門,還是自己對命運的屈服?最終導致了愛瑪的悲劇,或許可以說是當時的社會逼得她服毒自殺的!

  現實與理想總會有差別,當現實於理想中的情況不同時,我們不應該把這一切歸結為命運的安排。當我們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時,或許這是上天給我們一次調整心態的機會。在繁華和虛榮裡,也許你會忘了自己的正面目。但要知道自己擁有的,珍惜自己獲得的,不要總陷入沒有結果的幻想中,來虛度光陰。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2

  本來這是本經典的名著,上學的時候看過了,可是一點感覺也沒有。

  但是現在再看一遍,卻感觸頗多。

  愛瑪,一個對愛情充滿了浪漫幻想的美女形象,在我眼裡她也是一個普通的良家婦女形象。對於社會和時代的大道理暫且不說,關於對愛情的追求,我還是很認同的,我想,每個女人都對會浪漫和風花雪月以及至真至純的愛充滿了幻想,甚至努力去追求,這沒什麼錯,對於這個她不是可憐的,起碼,她還是存在著這些思想,熱烈而急切,起碼比那些安於平淡和平庸生活的女子要強。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然後我為什麼認為她可憐。可憐之一,她沒有為了這份難得的.激情和夢想去努力追求,而是一味的在婚姻生活中默默隱匿自己的情感,當然,她也試圖在呆板平庸的愛人身上尋找過,稍微的暗示過,可是對於追求兩個字還差得遠呢,殊不知,這中隱藏會使得這份激情愈演愈烈,甚至只好用謊言維持。

  可憐之二,對於深深愛著她的夏爾,她遇到了這樣一個自以為獲得了愛瑪全部愛的男人,他並沒有時刻關注愛瑪的精神需求,甚至荒唐的以為愛瑪生了一種病,想到用各種方法去治療甚至換個環境去療養。她愛瑪遇到了一個多麼愚蠢的丈夫,即便他深愛她。

  可憐之三,自認為是初戀的羅多而夫,自認為被她俘虜了的萊昂,這兩個男人又是這麼的不值得愛,可是,在這份久久隱匿的激情下面,誰還能有理智來判斷值不值得這檔子事呢,所以,遇上了這樣的男人的愛瑪,不是不可憐的,也許也是必然的。

  不過,這本書也讓女人認識一下自認為的愛情是多麼的一廂情願,傻瓜,那不是愛情,也許,愛情,它只有存在幻想裡才不至於破滅,永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