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活著》的讀後感心得

關於《活著》的讀後感心得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活著》的讀後感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活著》的讀後感心得1

  看了葛優的電影才跑來看這本書的。

  不得不說,《活著》是我看過哭的最慘的電影。每一處伏筆鋪墊的恰到好處,每一個對比轉折讓人來不及喘息。時代背景,人性善惡,人情冷暖,人生動盪。裡面走過的那些人,遠的近的,善的惡的,來的去的,都去了。也無非是留下一張嘴,一個飯桌,吃著一頓飯,忙著下一頓飯。在最艱難的時候,維持活著最基礎的需求的時候,才知道什麼是最珍貴的,當最珍貴的一點點被剝離的時候,才發現總能活下去,還能活下去。而希望總是會有的,妻子兒女,外孫,還有那些嘰嘰喳喳的小雞。慢慢長大吧,變成鵝,變成羊,變成牛。帶著一個越來越好的希冀,活下去。

  這本書跟電影還是有相當大的出入,可以說,電影中雖然將有些因果變得分明瞭些,譬如春生和福貴家的恩怨,但是電影還是沒有捨得把書中的所有苦難都包裹進去,沒有把最冷酷的人心包含進去,也還留了個溫暖的結尾。

  在這本書裡,我真的覺得孩子的本真和純潔是多麼多麼的讓人心疼。這裡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有血有肉,單純的那麼傻,相比於很多書本里古靈精怪的孩子們,這些孩子好像很早就沒有供她們任性的土壤了,他們只能以一顆不諳世事的純良的心,承擔著被催熟的懂事,肩負著疼愛家人,照顧家人的累但卻幸福的事。

  人不該貪念太多,可以披被溫暖,飽含善念,就很幸福啊!

關於《活著》的讀後感心得2

  生活有如立體幾何圖形,它是多面的,而我們卻長了一雙平視的眼睛。而優秀的文學作品會用語言和文字將你的思維帶進它的多維世界,猶如編筐編簍。所以說閱讀一本書就是對另一個自己的認知。“餘華”的《活著》,似乎是在講述一個“富二代”的敗家史。主人公“福貴”不削眼裡只有土地的父親,那是他的.生活。

  母親的溺愛也不過是父親責罰的擋箭牌,那個活著的“福貴”不過是個肉體,又或者說他從來沒活過。時間就是這麼奇妙,歷史的變革讓“福貴”一無所有,然而悲慘卻將他揉碎後埋在現實的土壤裡生了根,發了芽,這才是一個有枝有葉的“福貴”,真正的“活著”。這也許就是“餘華”創作的初心。

  面對“活著”這個看似簡單而又沉重深刻的話題,這是一個讓我們學會思考的作品。我們是要活在別人眼裡還是要活在自己的心裡?“活著”可以解釋為“生存”和“生命”,當然“福貴”也許沒有想這麼多,他只是覺得“活的像個自個兒”。然而即使是現在,又有多少人能“活的像個自個兒”?又或是說有多少人想過要“活的像個自個兒”!

  面對富貴,面對貧窮,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如何“活著”!!也許只有經歷過才能領悟。寫作,不僅是記錄,更是一種對世界認知提高的整理。不用活在別人的觀點裡,學會深度思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