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姑娘讀後感(通用15篇)

田螺姑娘讀後感(通用1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田螺姑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1

  今天中午,我們全校師生高高興興地去松江劇場觀看了優秀兒童劇――“田螺姑娘”。

  從前,有一個十分勤勞善良的小夥子,名叫阿鵬。有一次,一位老農夫腳扭傷了,阿鵬便幫他包紮,而他的表弟卻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其實,那農夫是小溪國王,他很高興。他對阿鵬說,以後有什麼事請找他,自己一定為他辦到。就這樣,國王回到了小溪。小溪裡還有一位勤勞善良的田螺姑娘――阿霞。不知怎麼的,在一次阿鵬救田螺姑娘後,兩人相愛了。阿鵬請求國王把阿霞嫁給他。經過一番波折,他倆終於生活在一起。

  從這個故事中我懂得了做人也一樣,只要勤勞善良,最終一定會得到幸福。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阿鵬、“田螺姑娘”,幫助同學,愛護小同學。讓勤勞的讚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頭唱起來吧!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2

  從前,有一個叫阿鵬的農民,他既誠實又守信。一天,他救了一位勤勞美麗的田螺姑娘。田螺姑娘十分感激他,所以就幫他做家務活。後來,他們成了婚。

  看了這部電影,我就叫媽媽買了一大袋田螺,然後把它們養在一個大桶裡,我又在桶的旁邊點了幾十根蠟燭,許了一個願望:希望也想有一個電影裡那樣的既勤勞又美麗的田螺姑娘,可以幫我打掃房間、燒飯、買東西,聊聊天,那該多好呀!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那個夢和我許願的一模一樣,我看到田螺姑娘在幫我燒飯,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我正吃著田螺姑娘做的香噴噴的飯菜......

  早晨醒來,發現是在做夢。我抱著幻想跑到我養的田螺桶旁看看有沒有田螺姑娘,卻什麼也沒有。我這才恍然大悟,這只是個童話故事,一個夢。同時也提醒了我,古人的童話故事是來告誡人們:做人要勤勞,踏踏實實,不能坐享其成,抱有幻想,不勞而逸。作為一名學生的我在學習上也要勤奮,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我暗暗下定決心,在以後的日子裡更要加倍努力學習。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3

  星期天,我讀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叫《田螺姑娘》。我非常喜歡這一個故事,因為讀起來津津有味,很有趣。

  晚上,我讀完了這個故事,從故事中,我知道了許多事情,學到了許多知識,明白了一些道理。爸爸問我這一個故事講了什麼?說明了什麼?我這樣對爸爸講:

  這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男子,每天都要去幹活,他沒有娶上媳婦。

  有一天,他無意中拾到一隻大田螺,他沒有傷害它,把它養在大水缸裡。過了幾天,男子每次回到家裡,飯桌上都有做好的飯菜。他很奇怪。又過了幾天,男子假裝去幹活,走到半路他就回家了,他發現一位仙女般的姑娘正在做飯呢!男子問姑娘是誰家的女子?為什麼要幫他做飯?女子說:“我是田螺姑娘,謝謝你救了我,保護我,我要報答你!”男子看見女子很可愛,他就愛上了她,他問田螺姑娘是否願意嫁給她?田螺姑娘害羞地答應了。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了這一個故事,我知道了我們一定要有愛心,樂於助人。如果別人幫助了你,你一定要回報別人,這樣,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美麗,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幸福。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4

  今天,我讀了《快樂成長的神話故事》這本書,其中有一篇文章叫《田螺姑娘》。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

  《田螺姑娘》講的是,一個單身漢見到了一個大田螺,於是把它帶回了家,養在水缸裡,用心照顧她。有一天,大田螺變成了美麗的田螺姑娘。為了報答單身漢,田螺姑娘最後嫁給了單身漢,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讀完了故事,我產生了很多的感慨。

  故事中的單身漢是個善良的小夥子,他拾到了大田螺,不僅沒有吃掉它,還用心養護,他的身上閃現著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而田螺姑娘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仙子,對幫助她的單身漢的優秀品德做出了回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勇於做善事,多幫助他人。

  同時,對他人給予的幫助要有感恩的心,也應該作出適當的回報。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幸福。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5

  在假期裡我讀了《田螺姑娘》。

  田螺姑娘講的是一個年輕人非常勤勞。有一天他到田裡去幹活撿了一個大田螺,他不捨得吃就放在了水缸裡。第二天晚上他回到家。他不知道是誰把飯做好了,而且他就很後期,但他找不出一個人影來。他就睡覺了。

  他起床的時候正要淘米煮飯,不料灶上熱氣騰騰,火灶下的餘火還微微紅著,原來早飯又做好了。她有點兒奇怪也有點兒害怕。早飯以後她想試一下榜日常應做的事情故意不做,鎖了門,就下田耕作了。他中午回來的時候什麼都做好了。他不敢相信真會有這樣的怪事,她想應該是隔壁老太太可憐她,她就去問了問老太太說不是。

  晚上他一直沒睡,直到公雞叫了三遍,想出一個主意才睡了。他正推門看見了一個人替他做飯,只聽撲通一聲就不見了。

  她把這情形告訴了隔壁老太太,老太太說一定是田螺姑娘來幫你了。年輕人說怎麼辦呢?老太太說等田螺姑娘從科裡出來了你把田螺殼藏起來,他就會做你的媳婦了。

  有一天他找到機會把田螺殼藏了起來,他對田螺姑娘說嫁給我吧,我一看見你就喜歡上你了。田螺姑娘紅著臉笑了笑答應嫁給了他。

  我讀了這個故事,知道了你只要勤勞就一定會有回報的。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6

  從前有個窮人叫謝端,靠種田為生,謝端在地裡幹活,發現一顆大田螺,碧綠的殼好像翡翠一樣。就把它帶回家養了起來。田螺長的越來越大了,就連來串門的鄰居都誇,這天,天氣好,謝端一直忙著地裡的農活,直到太陽落山才回家。路上,他覺得肚子又餓又痛,到了家,一看,咦?桌上擺滿了飯菜,還冒著熱氣呢!他拿起碗筷就吃,他對自己說:“也許是好心的鄰居燒好的飯菜,改天要去謝謝人家!”

  接連幾天都是這樣,謝端帶著好吃的去鄰居家表示感謝。我沒有幫你燒飯呀!鄰居家嬸神說。第二天上午,謝端早早出去了,但是他沒走遠,是在窗戶下等著,快到中午的時候有個姑娘,正在燒火做飯,忙個不停!後來謝端和這個姑娘結了婚。

  因為皇帝和螞蝗精都想霸佔田螺姑娘,最終都被謝端殺死了,最後又和田螺姑娘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有付出就有回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定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7

  從前有一個人名叫謝端,在他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由鄰居收養。長大後,謝端為人老實,幹活勤勞。

  有一次謝端發現了一個不平常的田螺,這個田螺能盛三升酒,謝端便把田螺帶回家,放在甕裡養了起來,細心照顧它。

  第二天中午,謝端滿頭大汗地從田裡趕回家,肚子很餓,還沒走到家就聞到了一股飯菜的香味,進門一看,桌上竟擺滿飯菜,便大口吃起來。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謝端以為是鄰居關心自己,為自己做了這麼多飯菜,便到鄰居家道謝。

  鄰居不肯承認,謝端致謝後就離開了。後來很長時間都是這樣,可謝端見鄰居也不像是說慌,心裡便產生許多疑惑。

  有一天,謝端故意裝作要去耕田,沒過多久又悄悄回來了,他從牆外偷偷往屋子裡看,瞧見一位美麗的姑娘從甕裡走了出來,便推門進去。謝端走近甕,卻不見了田螺,很著急,問姑娘:“你為什麼替我做飯?”姑娘把事件的真相說了出來,原來這位姑娘是天帝派來專門為謝端看家做飯的,可現在身份已經暴露,就不能再留下了。說完,姑娘便飄飄悠悠飛走了。

  謝端給她立了神位,按時節祭祀。此後,謝端日子越過越好,最終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8

  近期,我讀了《田螺姑娘》這本書,它令我深受啟發。

  《田螺姑娘》裡面講了許多民間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燈花》告訴我們要勤儉;《三兄弟牽金牛》告訴我們幹任何事都要一條心;《一個善心的老太婆》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善惡不分……不過我還是最喜歡《田螺姑娘》。

  《田螺姑娘》講了一個窮苦的年輕人,幹活時撿到了一個大田螺,回家後養在水缸裡,沒想到這個田螺等年輕人不在家就變成一位姑娘,白天年輕人下田幹活,田螺姑娘幫他收拾做飯。中午年輕人回來就吃上了熱騰騰的飯,年輕人感到很驚奇。後來年輕人以為不幹活,回家也會有熱騰騰的飯吃,沒想到一等好久家裡也沒有之前的景象了。年輕人才知道只有勤懇懇把活做好了,田螺姑娘才會來幫助他。後來年輕人發現了田螺姑娘並娶她做了妻子幸福地生活著。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年輕人,因為別人幫助過他一次、兩次,就好吃懶做,不思進取,總以為還會有人能幫襯他,最終幫助過他的人也會離他而去。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只有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才會換來美好的生活,這是所有人都需要明白的道理。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9

  今天,我讀了《中國民間故事》這本書,其中有篇故事叫田螺姑娘。

  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個人叫謝端,他小時候父母就都去世了。一天,他正在田裡幹活,突然發現一隻大田螺馬上就要乾死了,謝端就把大田螺帶回家,放在他家的大水缸中飼養。過了一段時間,大田螺的殼變得越來越。變得光彩奪目,十分美麗,與此同時,他家也發生了奇怪的事情。比如,當他傍晚到家時,發現家裡已經被打掃的很乾淨,更讓他奇怪的是,餐桌上已經擺好了美味的晚餐,櫥櫃裡也擺著第二天的早餐和午餐。謝瑞便去詢問自己的親朋好友,想知道是不是他們中有人在暗中悄悄幫助自己,可是沒有人承認,於是,謝瑞就暗中決定要查出是在幫助自己,有一次他跟往常一樣去幹活可中午就回來了,之後他才知道田螺姑娘本是天上的白水素女,只是想報答他的救命之恩,謝端請她再住一段時間,田螺姑娘同意了,他覺得謝瑞的經濟情況不太樂觀,便幫他使他的生活慢慢富裕起來,之後就走了。

  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要向田螺姑娘學習她那知恩圖報的高尚品質。我還明白了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的道理。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10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下本書,書名叫《田螺姑娘》。為什麼要推薦這本書呢?因為他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民族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可以在休閒的時候讀,讀出娛樂來。

  晉代時,有個叫謝端的人。從小,父母就去世了,由鄰居收養。轉眼間,謝端就十七八歲了,他為人老實,守規矩。謝端獨自生活時,還沒有成家,謝端晚睡早起,勤勤懇懇。一天,他在城門下撿到一個大田螺,他放在甕裡養。第二天早晨謝端依舊到田裡耕作,晚上回來時他看見屋子裡的飯菜都擺放好了,像是有人剛做好的一樣,他以為這是鄰居的關心,可一連幾天都是這樣。他就向鄰居道謝,鄰居說:“我並沒有替你做什麼,為什麼來道謝呢?”謝端以為鄰居照顧他故意不承認,於是在三致謝後離開了。

  但很長時間都是這樣,他就覺得很奇怪,心裡很疑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後來他就在雞叫時出門,天一亮又回來,謝端透過窗戶往裡看,看見一位美麗的少女從甕出來,於是他問少女從什麼地方來,為什麼幫我做飯。少女回答說:“我是天河裡的白衣素女,天帝派我暫時看家做飯。現在我的使命還沒有完成,就被你知道了天機。我就必須要回去。”謝端為自己的魯莽而後悔,田螺姑娘像雲似的飄走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裡都有這麼一位田螺姑娘,但這並不可能,只有透過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才能一步一步獲得幸福。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11

  《田螺姑娘》這個故事是這樣的:主人公是謝端,他從小失去親人,被左鄰右舍互相撫養長大,但它非常懂事又很乖。謝端他一貧如洗,但是他每天都下田幹農活,左鄰右舍都很可憐他,想幫他找一個媳婦,但沒有合適的人選。一天,他剛要下田幹活,就看到農田旁的小河邊有一個能裝三升水的。田螺,認為這是一個奇異之物,就把它帶回家,放到瓷裡,又加滿了清水,怕它死了。他又下田幹農活了,等他一回來桌上擺好了飯菜,他以為是鄰居在照顧他,他就沒往心裡去,可一連幾天都這樣,他就去向鄰居道謝,鄰居說他們什麼都沒幹,鄰居取笑他說:“是不是你偷娶媳婦,為自己煮飯。他覺得很奇怪。

  一天,他很早就出門去幹農活,但很早就回來了,他回來是在窗外看到瓷裡走出一為少女,來到炊臺前生火煮飯,他走進門來到炊臺前問:“你是誰?為什麼幫我煮飯?仙女想跳回瓷中,卻被謝端攔住去路,仙女說:我是銀河中的仙女,天帝憐憫你從小沒有父母,見你又恭敬謹慎,讓我下凡幫助你,計劃讓你十年之中富起來。你卻偷看又阻攔我恢復原形,事情已經暴露,我不適合留下來。”仙女飛回天上,謝端他非常傷心,他為仙女立了一個神位,一遇節日就去拜祭。

  這個故事告訴我一個道理:做人要像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一樣,要懂得感謝別人,有一顆感恩的心。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12

  最近我讀了《田螺姑娘》這本書,感觸甚是其大。裡邊記載的都是一個個民間小故事,田螺姑娘、梁山伯與祝英臺、魯班拜師、巧媳婦……每篇故事都很精彩,值得我們去看。

  魯班拜師就很好,講的是一個姓魯的老木匠,這個老木匠一生只蓋了兩座堡子,魯加南灣和魯家北灣。但他做了一輩子木匠,沒有收過一個徒弟,因為他不滿意自己的技藝。這個老木匠省吃儉用,積攢了300兩銀子和三匹快馬。準備留給自己的兒子長大拜師用。

  他先把自己的大兒子魯拴叫來,給了他100兩銀子和一匹快馬,讓魯拴去終南山找隱居的木匠祖師。但魯拴東溜西逛了三年,銀子花光了,光桿兒回來,老木匠氣的二話沒說,就把魯拴趕出了大門。他又給二兒子魯賓100兩銀子和一匹快馬,但老二還是跟魯拴一樣光桿兒回來,老木匠也是氣得把魯賓攆出了大門。老木匠就把最後的希望託付給魯班,魯班也是拿了100兩銀子和騎了一匹快馬出發拜師學藝。

  一路上有給魯班指路的老奶奶,給他渡河的漁家大哥和賜刀跨山的老樵夫。然後魯班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木匠祖師,學了三年,技藝學的非常棒。當他回去的時候,為了報答老奶奶、漁家大哥、老樵夫。魯班在終南山下蓋了一座大廟,在大河上修了一座橋,在第一次跨過的高山上造了一座大塔。最後,魯班回到家見了爹媽,拿著師傅賜的斧子,為人們做了許多好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勤奮、刻苦地努力鑽研,才能學業有成。

  不僅是這篇故事,其它的故事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我推薦大家看這本書。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13

  週末的一天,我在小姨家意外的發現一本叫《田螺姑娘》的故事書,欣喜萬分,開始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雖然這本書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給我讀過,但現在自己仔細的閱讀後,能漸漸的從中悟出一些道理。

  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小夥子,他非常貧窮,家裡還有個瞎了眼的老母親。有一天,他想到地主家去租兩塊地種莊稼,地主本來不想答應,但狡猾的管家在他耳邊嘀咕了幾句,地主立即喜笑顏開,讓青年去東邊的兩塊地種植,五年不收租金。青年一去看,傻了眼。那就是塊荒地嘛,開荒至少也要三年,難怪地主這麼爽快。可青年並沒有氣餒。田螺姑娘聽見了聲音,心想:平時這裡非常安靜,怎麼會有叮叮噹噹的響聲?她想看個究竟。於是,她跳出水塘,看見一個小夥子在揮汗如雨的忙碌著,就幫助他澆水、施肥,還故意在小夥子休息時變成一隻大田螺,讓他撿到帶回家。田螺姑娘知道了小夥子是個既勤勞又孝順的人,就不斷的幫助他,洗衣、做飯、收拾屋子。可是沒多久,這事被蠻橫的`地主知道了,他帶著大批家丁來搶田螺姑娘,田螺姑娘被抓走了。臨走前,她告訴老母親,只要小夥子把大田螺拋向空中,她就能得救了。小夥子按照田螺姑娘說的去做,田螺裡立刻泉水噴湧,把可惡的地主淹死了。田螺姑娘和小夥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小夥子的勤勞打動了田螺姑娘,田螺姑娘無私的幫助小夥子料理家務。當田螺姑娘遇難時,小夥子赴湯蹈火救了田螺姑娘的命。小夥子用他那顆善良的心,勇敢的行為,勤勞的雙手,得到了田螺姑娘的芳心。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要做個善良的人,樂於去幫助別人,如果大家都能這樣做的話,那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幸福,我們的世界會更加美好!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14

  從前有個叫謝瑞的少年,因為家裡很窮,所以一直娶不到老婆。有一天,他在河邊撿到一個大田螺,就放在水缸裡養起來。

  他一個人住在山坡的草屋裡,十分可憐。這一天,謝瑞肚子很餓,就回家做飯吃。結果發現飯桌上擺著香噴噴的飯菜。謝瑞很奇怪,不過還是吃的精光。沒想到,第二天,他回家還是發現飯菜做好了,就這樣連著幾天,謝瑞每天回家都吃上了做好的飯菜。

  這天,謝瑞終於忍不住好奇,躲起來,想偷偷看到底是誰幫他做飯。結果,他看到一個姑娘從他的水缸裡鑽了出來,然後動手做起了飯。這個姑娘十分美麗,謝瑞看傻了眼,就走進房間,對著姑娘說:“你是誰?為什麼要幫我做飯?”姑娘回答他:“我是天上的仙女,看你貧苦,就化身田螺來幫你在十年之內過上富裕的日子。可是被你發現了真身,我不能再留下了,再見。”謝瑞非常捨不得仙女,苦苦挽留。仙女還是要走,臨走的時候告訴謝瑞,那個剩下的田螺殼是個寶物,把稻米放進去後,不論怎樣吃都不會吃光裡面的稻米。在漫天大雨中,田螺姑娘飄然而去,留下謝瑞還對著天空發呆。

  就這樣,謝瑞在田螺姑娘的幫助下,辛勤勞作,慢慢富裕了起來。為了感謝田螺姑娘,謝瑞就在當地修了田螺姑娘的神像,逢年過節都去燒香祭拜,日子也越過越好,後來讀書娶妻,還當上了縣官。

  田螺姑娘讀後感 篇15

  我從小就是一個故事迷。識字前,每天晚上都是伴著媽媽的故事進入夢鄉;識字後,也總是要讀一會書,才能坦然的進入夢鄉。像《中國民間故事》《中國古代神話》我都喜歡,因為爸爸給我說過一句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些故事讓你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中華傳統美德的薰陶。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故事就是《田螺姑娘》,故事的主要內容講述了:一位後生在前世救了一個大田螺,於是,在今生,這個大田螺遇到後生後為了報恩,化身田螺姑娘,暗中幫助後生。由此可見,田螺姑娘是個知恩圖報的人。

  知恩圖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實生活中,就不乏這樣的事例。相信大家還記得“300萬房產送水果攤主”這則新聞吧,上海的八旬老人馬老先生將300萬房產贈與水果攤主,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吧,馬老先生是一位獨居老人,老伴去世了,患有精神病的兒子也意外猝死,晚年的生活有點讓人堪憂,幸得樓下水果攤主的悉心照料,老人生病住院期間,水果攤主白天賣水果,晚上陪護,直到老人康復出院。期間給老人的親戚打電話,都說自己走不開,沒人上前。就連幾年前馬老先生的兒子猝死在家中,也是水果攤主好心幫助,跟著忙前忙後的,送走了馬老先生的兒子。我想:馬老先生為什麼願把房產留給一個陌生人,而不給他所謂的一些親戚呢?可能就在他們的朝夕相處中,老人感受到了水果攤主的關愛,享受到了天倫之樂,他從陌生人身上感受到了最可貴的親情。他知恩圖報,他就是現實版的田螺姑娘,把房產贈與水果攤主。不管外界怎麼質疑,我覺得,水果攤主的付出不是虛假的,好人總有好報的。

  其實這種知恩圖報的品質在動物界也有,像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它們尚且知道用自己的方式來感恩,更何況是我們人類呢?我們也應該學習田螺姑娘的這種知恩圖報的品質,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有意義,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快樂、幸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