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

  德謨克里特斯提出了原子理論。其中有一段話很有意思,說“我鼻頭細胞裡的一個氫原子以前可能屬於某隻大象的鼻子;我心臟肌肉裡的一個碳原子從前可能在恐龍的尾巴上”剛剛讀到這段話感覺有些可怕,難道不是嗎?按照這個理論,那麼我身上的某個原子以前不一定是屬於什麼物質上的一個什麼東西,這不是又奇怪又可怕嘛。

  如果按照這個理論,那麼人類的死亡並不代表著消失,只是那些原子組成的這個表象消失了而已,承載著這些原子的表象消失後那些原子會再和其他的原子排列組合成另外一個表象,有可能是另外一個人,也有可能是隻小貓小狗或其他的什麼時間萬物。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現在的這個我以前又是誰呢?若干年後我死去後,誰又會成為我呢?這個理論是不是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在看見某個人時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也許他就是你。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2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向每個讀這本書的人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光輝的發展歷程。從主人公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信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整個歷程便開始了。在艾伯特的指導下,蘇菲特的指導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樹立的哲學有初步瞭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所認識的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涉及藝術科學建築等許多方面。至於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乃至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到這樣一部分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世界的文明。

  也許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與哲學的精華。看到這本書之後,我不僅學到了一些東西,而且更讓我心靈為之受到震撼。

  我原本以為哲學不過只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科,但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我錯的有多離譜。其實我發現哲學是非常簡單的,在我們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那都是哲學。哲學是關於天底下每個人都在乎都關心的一個學科。哲學可以解決的都是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比如善於惡、美與醜、生與死等。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都來看《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吧,相信它也會給你很大的震撼。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3

  “它喚醒了我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思考”知名作家南方朔曾這樣評價本書。在本書的開篇就提出了一系列看似簡單卻又令人深思的問題:“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世上是否有上帝和靈魂?”當我們還在孩童時期時我想我們都有過這些或者類似的思考,或者算不上思考,只是出於最原始而純粹的好奇,但後來為什麼我們不再關注於這些問題,答案是好奇心。

  其實每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不論身處哪一個時代,不論身處何地,他們的關注點都是起源於這些看似很“愚蠢”的問題,就是人的起源,世界的起源,人生的終極意義等等。他們是如此的勇敢而執著的探尋這真理與實踐的奧秘,正如一些人口中所說的,哲學的世界亦夢亦幻它像一個個不可思議的神話卻又源於我們身邊一切普通的事物。

  在閱讀《蘇菲的世界》的時候,我已經不知有多少次被裡面的內容所迷惑,以至於我根本不知道它在述說些什麼,直到最後堅持到最後,又回顧了許久,才發現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其實它的主角並不是蘇菲或是她的哲學老師艾伯特,而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親。蘇菲和她所處的整個世界其實是席德的少校父親筆下的一本書作為給席德德生日禮物。而令人感到詭異德是蘇菲和艾伯特也慢慢德感受到這個“上帝”的存在,也知道了她們世界一切的命運都掌握在席德的少校父親的手裡,於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她們逃脫了少校所掌控的世界。這本書從頭到尾都充斥著一種微妙的感覺,不經讓我們聯想到是否我們也同蘇菲一樣是“不真實的”,讓我們也開始思索。

  世界就像魔術師帽子裡面的小白兔,所有人都生活在安逸的毛皮底部,只有哲學家才會踏上危險的旅程,努力的回到毛皮頂端,去探索世界的奧秘。在沒有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我幾乎已經把好奇心深埋於內心,但瞭解蘇菲和艾伯特之後,我的好奇心也被慢慢從內心深處被拉出來了,也不經開始思索自己短暫一生的意義,正如斯蒂芬霍金說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它是基於每個人不同思考模型被定義出來的,每個人的際遇都是不一樣的,從而導致每個人的人生意義是不同的。

  我開始去思考,去探究,同時關注斯蒂芬霍金,喬斯坦賈德等思想家,哲學家對自己對生活對世界的看法,理解了愛因斯坦的廣義和狹義相對論與牛頓力學定律與萬有引力的關係,與大爆炸宇宙論的關聯。正是《蘇菲的世界》帶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本書固然是一篇哲學的發展史,但哲學與科學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與人類文明的進步更是點滴相印。“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我存在嗎?世界從何而來?”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4

  哲學的最後是我們頭頂的那片星空。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

  也許你可以逃避這些問題,只管享受當下豐富多彩的現代生活。這沒有什麼錯。況且,我認為,這樣挺好。你不能指望每一個人花費大把時間去思索令人煩惱的問題,否則,我們的世界會枯燥很多。

  可是,當我們嘗試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世界的真諦時,這一切又都是那麼讓人驚訝,我們可能連我們自己都不瞭解自己,更何況這廣袤無垠的繁空?我們會越來越感覺自我的渺小,越來越感覺自己多麼的無知,也越想去揭開這些讓人費解的問題的答案。

  雖然這幾乎是註定失敗的,可就像薩特的存在主義所說,我們在追尋意義的途中不斷確認自我的存在,也不斷強化自身的意義。我們挑戰虛無,像西西弗一般堅定,在這短暫的時刻,我們至少還明白什麼。

  當上帝只給你謎面時,每一個人都渴望知道那個謎底。我們以哲學的姿態向世界發問,並嘗試給出答案,就是幾千年來尋找謎底的過程。

  當我們累時坐在長椅上,去仰望星空,去思考世界,哪怕是一秒鐘都代表著我們的好奇心還沒有泯滅,世界的意義對我們依然強烈,這就足夠叻。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5

  近來看了《蘇菲的世界》,這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所著的一本書。未看時,我就聽同事說起這書,說是講哲學的,有點難看下去。一聽“哲學”二字,我的頭一下子大了,心想一定是枯燥無聊透了。但這次由於開展名著推薦閱讀,幾本書在班級間相互輪換,《蘇菲的世界》是我所教的班級首輪分到要閱讀的書。推薦給學生看,做老師的豈能置身書外?於是我翻開扉頁,僅僅看了這書的概述和幾位大家的評點,我就知道我錯了,同時也為結緣此書而慶幸。

  這本書記述了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秘的信,——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就這樣,蘇菲每天都會收到這種神秘的信,她在信中的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走進哲學,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拂絡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仍不斷接受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了。

  在很多人的眼裡,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作者喬斯坦.賈德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正如馬德蘭·藍格爾說:“《蘇菲的世界》一書讀來清新可喜。作者喬斯坦·賈德不僅文筆不俗,也是一個絕佳的教師,使讀者能以閱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瀏覽從柏拉圖以前一直到20世紀的整部哲學史,而不覺枯燥厭煩。”這本書吸引著我們跟隨蘇菲在神秘的哲學導師艾伯特指引下,走進哲學,使我們從困惑走向覺悟。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你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等,涉及藝術、科學、建築、數學等許多方面。至於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人類的文明史。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

  看《蘇菲的世界》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形而上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後才發現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

  讀完這本書,當你把一個又一個哲學家和他們的故事及理論連線起來,就會發現西方哲學史已經變成一條河,源遠流長,曲折蜿蜒,靜靜流淌,而且清澈得一眼就可見底。

  《蘇菲的世界》就是這樣一條閃爍著生命智慧靈光的河流,我們也許未能在這條河流中暢遊或深潛,但我們一定能領略到它的瀲灩波光。它會啟迪我們的智慧,教會我們思考問題認知世界的方法。所以我想說我們真該好好讀讀賈德這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說《蘇菲的世界》,你一定會為她著迷哦!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6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它介紹了上起希臘時代,下至現代,從古至今延續三千年裡西方哲學家的思想,因而算是一本哲學史方面的書。但是因為它採用了文學的手段組織全書,使得全書讀起來輕鬆順暢,不會感到晦澀難懂。

  平時人們提到哲學總容易使人感到深奧難懂、晦澀不通,這讓人覺得哲學只是哲學教授研究的東西,和平常人的生活並不相干。《蘇菲的世界》卻會告訴你哲學非但和每個人的生活是相關的,而且是密切相關的。哲學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對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問題發問,並且努力尋找答案。比如“我們應該如何生活”,“我們能夠認識什麼”,“如何獲得正確的知識”等。

  哲學問題不像教科書上的課後習題,他們是開放性的,沒有標準答案。比如古往今來無數的人嚴肅認真且深入地思考過這些問題,但都沒有得出最終的答案,甚至在某一問題上有許多的爭論。比如在“如何獲得真正的知識”上,蘇格拉底認為真正的智慧是來自內心的。笛卡爾、萊布尼茨、斯賓諾莎等理性主義哲學家認為真正的知識是來自於理性的。基於經驗歸納出來的知識頂多是有效的,卻不是絕對為真的。只有像《幾何原本》裡的經由理性推匯出來的命題才是真正的知識。無論是蘇格拉底還是笛卡爾等人都認為只有透過理性或內心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感官經驗是不重要的。非但是不重要的,甚至是有誤導性的。但另一派哲學家——洛克、休謨、伯克萊等被稱為經驗主義的哲學家卻認為真正的知識來自感官經驗。比如洛克就稱任何複雜的知識都可以被還原為單一的感官經驗。任何不可以被還原為單一感官經驗的知識都是虛幻不真實的。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7

  《蘇菲的世界》講述是從女孩蘇菲一天放學回家接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拉開序幕。透過一名哲學導師向蘇菲傳授哲學知識,蘇菲瞭解了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這些都透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並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令人回味無窮。在此同時,書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爸爸,為了讓他的寶貝女兒開始接觸哲學,編出了蘇菲的世界的故事。這整本書由這兩個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使我看得饒有興趣。雖說是哲學書,但曲折的故事情節和鮮活的人物形象又使人感受到了這本哲學書獨有的魅力。雖然我對這類書籍還十分陌生,但在讀《蘇菲的世界》的時候,我卻覺得讀起來毫不費力,並沒有我想象的哲學書那樣深奧乾澀、枯燥乏味。

  “我是誰?”“世界從哪裡來?”看上去雖然普通,甚至提問的人會被別人笑稱為“呆子”但是這兩個問題是蘊涵著很多的哲學意義的。我剛看到這兩個問題,先是覺得簡單,但後來細細一想,就覺得這兩個問題很有意思,我是誰?萬一我換了一個名字,我還會是自己嗎?那我是誰呢?世界從何而來?什麼是世界?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世界中包含著什麼呢?這似乎有些令人頭疼,但也很有意思,因為沒有一種文化不關心“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樣的問題。這就是哲學,比較饒舌但也很有意思的一門課程。似乎在哲學課上,提出問題要比解答這些問題簡單得多。當然,哲學家不光要提出問題,還要去解答這些問題。

  蘇菲的哲學導師艾伯特把宇宙比作魔術師突然從一頂原本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的一隻兔子,而我們人類則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而哲學家則是想看清楚整場魔術表演的奧秘而冒險死命攀到兔毛尖兒上的人。由此看來,哲學家就是一些好奇心很重的、為了探詢奧秘不怕生命危險的、與常人不同而被常人稱作“搗蛋鬼的”。哲學家對一切都感到驚訝,就像剛出生的嬰兒對所有事物感到好奇一樣。但是我,並沒有哲學家的精神,我是一個習慣了周圍環境的人。哲學是包涵科學在內的一門課程,因為哲學家在解答一些他們所提出的哲學問題的時候,往往要用到科學來加以解釋,其答案看起來便更為可靠。但哲學又不同於科學,在研究哲學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用豐富的想象力去回答,就像在對大自然一無所知的時候,用神話來將它加以解說。這看上去一點兒也“不科學”。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風靡全世界的哲學啟蒙書,可以說,《蘇菲的世界》是一本令我對文學有了不同見解的書,文學,往往是感性的,而《蘇菲的世界》則是理性的。關於類似的問題在書本中舉到很多,是作者對人的本質人生終極意義的探索與思考的一本書。我知道我沒有完全把這本書的深層含義與精華完全讀透,讀明白。但是我知道了,哲學,是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要思考的。它甚至比我的高分還要重要。我要把《蘇菲的世界》好好儲存起來,等我再長大了一些的時候,我要再把這本書從頭到尾細細咀嚼,與生活相結合地再去看一遍,再來品味一下這本書的內涵精髓。因為這本書不同於別的書——它是一本哲學書,而且是一本通俗的哲學書,簡單易讀,但又含義深刻它是值得我們去慢慢品味、細細咀嚼的一本書。每一個歲月過去,我對《蘇菲的世界》又會有不同的理解。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8

  電影《蘇菲的世界》,又一次向我敞開哲學的視窗,和枯燥灌輸用的唯物主義哲學不同,蘇菲,和蘇菲的世界,用另一種方式展現了哲學奧秘。

  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濾掉他人的解釋和見解,跳過劇本和電影的改編,當我找來這本書去翻開來,僅僅幾頁,蘇菲就帶著這簡單又複雜的疑問引導我走象更遠處,慢慢的看清本不清晰的世界。

  你是誰?你我有試想回答這個問題麼?不要用名字來敷衍,那隻不過是個代號,為了簡單的區別你和其他人類個體,為什麼你能擁有那個代號呢?是和1+1等於2一樣簡單的吧,我就是我啊,是麼?是這樣簡單麼?1+1就一定是等於2麼?如果歌德巴赫活到今天他還在猜想吧?

  世界從何而來?從大爆炸到宇宙形成再到太陽再到地球最後到人類形成,又有誰看見這世界如何出現形成?在你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們的腦子又如何確保不是被放在玻璃容器裡接上電極來虛擬一個從3分鐘前才啟動,根本不存在的世界呢?也許我們的記憶只不過是設定詳細的資料,你看見聽見感覺的全是電極直接刺激腦神經產生的真實幻覺而已,3分鐘前這一切還不存在。好吧……我承認,也有可能是5分鐘前。

  翻過原著,再審視電影發現巨大的差異,然而,一個共同的特徵始終那樣明顯“這是一本關於哲學史的書”,原著的副標題,就如這個副標題一樣,《蘇菲的世界》並不是灌輸給你什麼是哲學什麼是唯物主義的東西,切實的提出哲學的起源,哲學的用途,和發展。哲學是人類用於認知這個世界和認知這個世界得到的總結,蘇菲帶著我們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一直走到今天,似乎匆忙,走過了哲學的一個個進步,一個個節點。

  哲學——哲學就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就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的問題。 某書上如是說,當然也可以很實用的證明你把名字寫在地上地球也不是你的,一種探究世界,人,真實的東西。

  所以,蘇菲和她的世界展現現給我們一個最貼近生活最貼近現實的起點———蘇菲。

  雖然在書中未著很重的筆墨,在電影中,導演用蘇菲的朋友很鮮明的對比出蘇菲,一個十分平凡的15歲女孩,平凡到沒有什麼特徵的女學生。然而,即使這樣的平凡女孩,哲學依然這樣的貼近於她,哲學,無處不在。

  蘇菲並未執著於空想和猜測當中,這應該歸功於那位善於引導的哲學家吧……當然這位狡猾的哲學家只不過是利用了許多先哲的想法和思路,也就是踏著先行者的足跡前進……很多先哲因為堅持自己的理念或者真理而獻出了生命,也許,我們踩著的不只是腳印那麼簡單。

  在書中冗長的神話與故事,沒與在電影中著重體現,但是正是這些從北歐的雷神拖爾曙光和春之女神芙蕾雅一直到希臘的大力神赫拉克里斯和司掌智慧,戰爭的女神雅典娜,再到看起來很耀眼的耶穌,不斷的體現著人類對自然的探索和無知,以及理性的發展與探索。

  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得……等等哲學史上的閃耀點,一一如走馬燈般出現在蘇菲面前時,一個14歲的少女,並不顯得那樣迷茫和無助,顯然人類自從出生就在求知,只不過有太多人,對既定的事實無條件的接受了,再無深究的想法,從一個14歲少女身上體現的並不僅僅是智慧的閃光,更多的是求知的毅力和未固化死板的思路。

  小說中的蘇菲,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思考著,讀著冗長的哲學故事,想著那如捉迷藏的哲學家提出的古怪又切實的問題。電影中蘇菲和世界的互動明顯得到生動的'強化,蘇菲有她的朋友,最開始的信封甚至以為是男同學的惡作劇,在面對一個又一個問題時,蘇菲在學習成長,問自己的媽媽“你是誰,或者說我是誰?”顯然這裡電影的處理要比小說顯得生動許多。透過學習成長的蘇菲在與老師朋友的對話中表現出來的智慧和氣質顯然要比小說有力的證明了蘇菲的成長。

  在不斷接觸和在神秘的哲學家的引導下,蘇菲先得知了他的名字,慢慢的學習中,與這位哲學家的接觸,越發的象是沿著鐵軌前進的高速列車 ,不斷的加速,卻始終沿著已經預定好的方向發展,就當一切都不可思議的發展時,一個個暗示接二連三的展現的蘇菲的面前,蘇菲的世界,這世界本身就是個故事,對,就如字面的意思那樣,蘇菲,發現了一個看起來象玩笑的情況,自己,哲學家,都是小說中的內容,作者描繪了一個神化了一樣的作者!這並不是我的語言上的錯誤,上校就是那個創造主一樣的作者。

  雖然這個創造主狡猾的創造了蘇菲和她的世界,但是也正是這個愚蠢的作者教會蘇菲以一個哲學的角度來審視一切,上校不是神!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9

  蘇菲和大多數臨近十五歲的姑娘一樣,有著自己的煩惱與秘密小天地。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一些喜歡她並且她也喜歡的小動物,生活平靜,平靜得不起絲毫波瀾。

  直到有一天放學回家,她在信箱裡找到了一封特別的信——沒有署名,沒有地址,上面寫道:“你是誰?”從此,蘇菲開始了她神奇的哲學之旅,瞭解了許多哲學家。最後她與她的哲學導師艾伯特逃出書本,開始新的生活。

  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在讀《蘇菲的世界》之前,認為哲學極其晦澀難懂,神秘莫測,而學了又沒什麼用。但在讀完這本書後,我才明自:哲學真是一門神奇而又好玩的學問。

  在這本書中,作者詳細地講述了德謨克里特、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爾等人的哲學主張以及哲學的意義與發展。全書語言淺近,比喻新奇。其中有一個我很喜歡的比喻:世界就像是從魔術師禮帽里拉出來的兔子,普通人安居在兔子的毛皮深處,而哲學家則在兔子的毛尖上眺望與探索。也正是這樣,普通人對於自己所看到一切深信不疑,或是對書本上的深信不疑。但哲學家則不同,他們面對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永懷好奇與探索精神,試圖明白為什麼會是這樣。換句話說,哲學家們想看清兔子的全貌,甚至是魔術師的面貌,他們的思想,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遠遠在普通人之上。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哲學家。要永遠保持好奇心——對周遭一切事物的好奇心,無論是你接觸過的還是你沒有接觸過的,誰又知道你接觸的是不是真的呢?要試圖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去探索,不可照搬書本,畢竟那不是你思考的產物。

  哲學就是一門神奇的學問,它引導人們對事物進行探索,以大智慧為人們指點迷津。它像一位長者,為渴求知識的人們提供最好的機會與幫助。

  我願像蘇菲一樣,在哲學的道路上永懷好奇,永遠前進,站在兔子的毛尖眺望、思考,看清兔子的全貌甚至是魔術師的面貌。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0

  你是誰?世界從哪兒來?

  這些問題被無數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探討過。世界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不過作為我們,也許不過是塵埃一般的存在罷了。

  許多人相信轉世,相信宗教,相信也許在某個地方會有世外桃源的存在。我們會不會也只是被人書寫的一個虛擬人物,會不會一切都是如夢一般的存在?人生是一本寫不完的劇本,在不經意間,美好就會消逝不見。一片落葉飄零的速度有多長,會是一個人生命的長度嗎,會有另一個平行世界在重複飄一片樹葉嗎?

  人們常寫一些句子來形容時間的珍貴,可當時間在他們身邊走過時,會發出腳步聲嗎?我自知自己的渺小,人們自知自己的渺小,可還是不斷地在探索,想要證明些什麼。秦始皇一生都在尋找長生不老藥,但如果唯你一人的生命永不停歇,卻要眼睜睜望著至親之人離去,你一定會快樂嗎?

  也許我們與蘇菲和艾伯特一樣,被艾勃特這麼一位“上帝”玩弄於鼓掌之間,那我們為什麼不像他們一樣努力活出自己的生活呢。每片樹葉都不相同,每根脈絡的走向也是疏密有致,滿樹的葉子構成的就是這棵樹木的生活,每片葉子的所見所感也與之相連,可不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嗎?人又何嘗不是如此,也許只是微風輕拂過你的髮梢,可能就是一個季節的變換。

  世界也許變化無常,也許在宇宙的某個角落有一個比我們存在的世界還要磅礴壯大的地方圍繞著某個恆星作著永恆的運動。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1

  在很久很久以前(或許是現在、亦或是未來的某一個時空裡)有一個女孩,人們叫她“蘇菲”(但“上帝”並沒有給她一個正常的人生,亦或許在“蘇菲”的世界裡的“上帝”根本是有意利用她)這時,有一個名叫“席德”的女孩出現了,可奇怪的是“席德”和“蘇菲”似乎因為同一天的生日就此被綁在了一起(亦或許並非如此),然後怪事接連不斷,一位叫“艾伯特”的男子成了“蘇菲”的老師,一位自稱“艾伯特上校”的神秘人總是將給自己女兒“席德)的賀卡明信片交給”蘇菲“讓她轉交......

  可能在看到這段文字的你已經開始糊塗了,比較這一段反覆出現的類似於“是......,亦或許是......”的句子,吧我也弄得暈頭轉向,而喬斯坦的《蘇菲的世界》就像上述所說一樣,總能把讀者弄得懷疑人生,在這裡我不得不讚嘆作者的文筆。

  可到底是什麼,讓書中的事變得如此撲朔迷離呢?在我看來那是因為這是一本“書中書”!

  所謂“書中書”從字面上來看,應該很好理解,但這樣一本書中書讀起來卻是非常的耐人尋味!

  如果把書反著讀,一切都解釋的清楚了。“席德”的爸爸“艾伯特上校”寫了一本哲學書送給他的女兒作為十五歲生日禮物,“蘇菲“、”艾伯特“等人都是這本書中的人物。

  可是,書中的人物讀書由書外的作者決定的,這樣會不會太不公平了?“蘇菲”想做的一切“艾伯特上校”已經幫她想好了,容不得反抗,這是我們想到的,也是“席德“想到的,因為“席德”只是我們眼裡的一個人物,所以嚴格意義上她也沒有“想”只能說是喬斯坦的做法。

  但這書中的人物畢竟不是真實的人,我們所謂強加給Ta們了一切,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我們是Ta們的“上帝”。

  那既然如此,我們人中會不會也藏著一個“人”呢?如果你快樂,Ta是不是也跟著快樂,如果你生氣,那Ta......?

  有人總是會說“越想越生氣”,如果照人中人這個觀點來看,是不是能理解為人生氣時帶動著內心的小人一起生氣,從而導致越來越生氣,如果從這樣看來,如果我們想要控制細節的情緒,就得先控制內心的那個小人。

  如果這個還很好理解,那麼如果我們真的和蘇菲一樣活在一個世界中的世界裡,被外面的“人”操控,雖然這很讓人難以置信,因為誰都不願意相信自己生活在一個假的世界。換作我也不會相信,當你眼前所有都是事物都是虛幻的(包括人),那些發生的事都是假的,你該怎麼辦?(假設建立在我們存在在另一個世界中)。

  到那時眼前的一切都是不可信的,因為Ta們只是虛無,所有都將不可信,一切你直觀判斷的大多不可信,你需要主觀面對所有的事物。

  其實,即使沒有這個假設,這樣的現象也是存在的。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判斷壞人的方法就非常的直觀,如果是阿姨就一定不是壞人,叔叔就不一定了,但事實證明,雖然我沒有遇上所謂的壞人,但女的壞人也是真實存在的。

  從表面上看,是無法直接判斷區分善與惡,而我們也會被層層迷霧遮擋了真相。

  我在各大網站搜尋過《蘇菲的世界》的各種介紹,但每一種都大同小異,在我看來它並不只是一本哲學書,它激醒了人們對人類最基本的判斷能力的思考,直擊現今社會上最大的問題。

  可是非對錯,真真假假,又有那個人能真正道的清說的明呢?又有那個人能確保自己每次的判斷都是正確的呢?亦或是每次所謂正確的事在若干年後還能是正確的呢?這或許就是其中的道理所在吧。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2

  哲學不是萬靈丹,但是從來不去留意愛好智慧的重要與前人的心得,那麼註定將會陷於心靈之封閉與終結——在書的前頁,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似懂非懂,但當我讀完這本書,便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

  蘇菲——哲學家艾伯特的學生,少校書中的女主角,與席德同生日的女孩。故事圍繞哲學,從伊甸園伊始到神話故事的更替,從希臘文化到文藝復興,從書中走到書外。一位位歷史上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笛卡爾、馬克思等等,他們走入蘇菲的世界,走入席德的世界,也走入了我的世界。書中的故事很奇妙也很真實,很有趣同時富有哲理。

  以前的我向來對哲學沒有多大興趣,對哲學問題更是不想思考,可當我又一次看到“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等哲學經典問題和艾伯特的訴說,我也不禁思考起來如今的我已有十九歲,正如書中所說,越來越覺得生活中的種種都是理所當然,不覺得它們奇怪也不會懷疑它們的存在,似乎我也開始從兔毛尖走進了兔毛裡,好奇心少了,探索的心思也少了。

  可隨著對蘇菲的世界的瞭解,我好像逐漸找回了幼時好奇的感覺,也不會擔心問出“為什麼”會遭人笑話。因為,學習知識不僅是漫長的過程,更是不可笑的過程,能學到東西被人笑話一下又何妨?況且疑問的精神本身就是需要挑戰現實和世人的勇氣。艾伯特告訴蘇菲,他們只是少校書中的人物,是不真實的,席德能讀到他們發生的一切。這樣的故事真的很有新意,甚至挑戰者讀者的想象力,讀書過程中我也會懷疑自己是否也是某人書中的人,也是虛擬的人,也可以見到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小紅帽們,這實在是一件極為有趣的事。

  《蘇菲的世界》吸引我的不僅是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而且其中寫入的哲學家的故事和歷史文化,它們實在非常吸引人。我從未如此接近哲學家們,更未想到僅是從一本小說中就能瞭解。當蘇菲和艾伯特逃離少校的書,進入到席德的世界,我既驚又喜,生命看似一切已註定,但若你有心改變現在的生存狀態卻是能實現的。

  書中有些話我是極為喜歡的。“生命本來就是悲傷而嚴肅的。我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裡,彼此相逢,彼此問候,並結伴同遊一段短暫的時間。然後我們就失去了對方,並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們突然莫名其妙的來到世上一般。”生命的悲歡離合就是這樣,莫民奇妙卻十分珍貴。“你不可能知道一個人是否愛你,你只能相信他愛你或希望他愛你。”大多數人相信愛情,卻怎樣也摸不透彼此的心,所以愛就只能相信。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有關哲學的書,也是一本具有教育意義的書。我喜歡她的世界,也希望今後的我能像蘇菲一樣,對未來的生活積極、勇敢、充滿好奇心與探索心。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3

  《蘇菲的世界》終於讀完,不得不說,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在此,寫下自己的感受。

  本書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少女蘇菲在某天回家發現了一封信,上面沒有寄信人的名字,也沒有住址。於是,蘇菲在這封信的背後,在一個導師的指導下,解開一個又一個世界謎團。

  讀後的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書中為了向大家解開世界疑點,觸及的內容很多。從古羅馬到現代,在每一個不一樣的時期,都有哪些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他們的貢獻是什麼,他們主要評論的標題是什麼。一些哲學家的經歷和遭遇,這本書都詳細的做了解說。每個標題都點出了該章節的主要內容,或給該書增加了很多疑點。

  書中講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我受益匪淺。"人生只有經歷磨難,取得輝煌的成就是必然的"。書中的許多疑問我也想過,但這些問題在我腦海中一閃而過,太過於生疏。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讓我解開了哲學的奧秘,瞭解了哲學家的事蹟,也喚醒了我內心深處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4

  《蘇菲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以及生動的筆觸為讀者介紹了許多哲學知識,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的發展歷程,讀罷,讓人受益匪淺。

  《蘇菲》一書中介紹了西方的哲學史,我看到了人類是如何進步的,有一種十分奇妙的感覺。哲學就是關於智慧的學習,這對我來說可是一個新的名詞,我一直以為哲學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學科,就是講道理的,和科學歷史等等沒什麼關係,自從看了《蘇菲》我才知道哲學是一種包含所有學科的中和性課程,但是必須用一輩子的時間用心學習。

  喬斯坦賈德是一個十分稱職的教師,十分幽默的教師,想象力十分豐富的人。比如書中有幾幕中加入了不可能在現實中出現的童話人物,像小紅帽,愛麗絲之類的,很可愛的想象。還有他的授課方式——寫信,對話(至於那影碟,我們看不見,只有蘇菲知道這是什麼感覺)與其他哲學書相比之下特別多姿多彩,我想他一定思考了很久很久了。

  至於《蘇菲》一書究竟寫的是什麼?可以有很多答案,可以是西方哲學史,也可以是科學的發展概述,也可以是神秘類小說……

  “你是誰?”“世界從哪來?”看似簡單而又複雜的問題,不僅困擾了蘇菲,也困擾了讀者。之後作者化身為艾伯特一一為蘇菲解答。那哲學是什麼?什麼人能成為哲學家?在此,做這個了一個很明確的答案——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要有好奇心。當然小孩子最符合這個要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作者在解釋哲學時用了一個很經典的比喻:關於小白兔,最好將它比喻成整個宇宙,而我們人類則是居住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不過哲學家總是試圖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看個清楚。

  除此之外,作者很有才華,他用了一個很大膽的寫法,如果寫得不好很有可能會讓人渾濁不清。他在書中的謎團是一環扣一環的先是陌生人的來信,再是一個叫席德的女孩,再是神秘小屋,就這樣神神秘秘的,開始還好,疑團是可以解開的,但是越到後面,我便越是一頭霧水。什麼會有字的香蕉,在路上撿到錢,撿到明星片諸如此類,只在電影中可以看到的情節,讓我更加懷疑這是不是一部懸疑劇。直至到《柏客來》這一節,才開始揭秘。原來蘇菲是一位書中書的人物,這是不是為了提高讀者興趣而故意這樣寫的呢?不是,他的構思是這樣的席德是真實存在的任務,而蘇菲是像小紅帽一樣的人物,因此她可以看見小紅帽,愛麗絲,亞當夏娃……蘇菲是虛構的,她自己很能明白這一點,但是她依然不停地最求真理,哲學影響了蘇菲的世界,而蘇菲也影響了席德,兩個女孩都知道彼此的存在。也許作者想說明蘇菲不僅僅是一個小說人物,也是一個活人們心目中的人。他賦予蘇菲和艾伯特靈魂,使他們在“現實”中當一個像幽靈一樣的人物。但這點與他之前所寫的沒有鬼神存在的哲學相反。但實際上這一點不矛盾,因為這些都是艾勃特編出來的。以這麼有特色的方法來寫小說不是很可愛麼?

  做一回小說推銷員,《蘇菲》一書與愛情小說一點關係也沒他有可以讓人大開眼界,可以是人發現世界的奇妙,也可以讓人對哲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也許會激勵人成為一個哲學家。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5

  今天下午,讀完了喬斯坦.賈德所的《蘇菲的世界》。這不只是一本哲學啟蒙書籍,也是一本十分有趣的書。作者新奇的構思與娓娓的講述,使得每位讀者在不斷的驚疑和追尋答案的迫切渴望中,同時受到了哲學的啟蒙,並開始學會哲學地思考。

  在讀這本書之前,哲學對我而言無疑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縱然以前也聽過幾位世界知名哲學家的名號,讀到過他們的一些觀點,但畢竟沒有讀過專門的哲學書籍,實比空白”好不了多少。然,讀完這本哲學啟蒙書籍以後,我的腦袋裡依舊是一團“漿糊”:書中許多哲學家的名字尚且沒有記全,更不要說記住他們各自所在的時代、創立的學說、流派、著作等等。但,我們認真讀過的每一本書總會在記憶中留下一些痕跡,讓我們的思想與心靈產生一些“震盪”。哪怕只是驚起一絲淺淺的漣漪,僅於空白處留下了一些短暫的思索或疑問,那亦是一種收穫。

  我想,我和書中的蘇菲一樣,雖然腦子裡在短時間內被塞進了許多哲學知識,無法完全消化吸收,但確確實實卻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我們開始以哲學的眼光來審視所處的現實世界、大自然、人類歷史乃至我們自身時,的確會產生許多之前所沒有的疑問,也會有許多與過去不同的感悟。

  作為一名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來說,我是不相信有上帝存在的。也許生命對於地球而言,只是產生於久遠時代的一次“偶然”。但對自身所處的現實世界來說,我更願意相信這是人類社會不斷髮展的“必然”結果。雖然人究竟有沒有一個不滅的靈魂至今無法擁有一個肯定的結論,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用心去感悟生命,執著地追尋真理,努力在有限的生命裡創造更多的價值。

  人類的智慧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已經被不斷地證實,但歷史畢竟有其侷限性,哲學的思想也是。我想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學科可以囊括整個宇宙,並解讀其中的一切奧秘。但人類無疑是善於學習和思考的,只要我們堅持相信真理,並努力發現問題、尋求“突破”,我相信未來將會創造出一個更好的世界。而我們自身,也會變得更好。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入門書目。挪威作者喬斯坦?賈德用高超的寫作手法構造了三個不同的平行世界,第一個是書中主人公蘇菲的世界,第二個是少校兼哲學家艾伯特的世界,第三個就是本書的作者喬斯坦?賈德所在的真實世界――也就是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

  蘇菲是艾伯特給女兒席德的一本哲學講義裡的主人公,而艾伯特又是喬斯坦?賈德書裡的主人公。作者想告訴讀者的哲學知識都藉助蘇菲和她的哲學老師艾勃特之間的交談傳遞給讀者了。

  故事開始時,蘇菲是一個14歲的少女,每天過著平凡單調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了一封莫名的來信:“你是誰?”這個來信問題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可以得到很好的詮釋。不久又收到一封信:“世界從何而來?”。這個來信問題根據科學家們的大爆炸宇宙理論也能得到解釋。

  可是這些解釋還不夠。進化論的起點,那個萬物之祖的單細胞從何而來還不得而知;大爆炸宇宙理論的起點,那個密度極大的奇點從何而來仍是未解之謎。從古至今,人們正是靠著仰望星空的思考和想象,揣摩著身邊的一切事物,思索著諸如“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這些問題。正是這些一代又一代的好奇者們,他們童心未泯般地思考著幼稚的問題,不斷地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

  在近代科學產生之前,人們沒有能力去解釋這個世界的一切為什麼看起來如此的有規律,諸如太陽東昇西落、天上會下雨,這些自然現象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是神奇的,人們總是想為大自然的變遷尋求解釋,這樣就有了最原始的神話故事和自然崇拜。上古時期,很多產生文明的地區都有他們自己的神話故事和所崇拜的神,如古埃及的太陽神拉、古印度的溼婆、梵天、毗溼奴等。這些神看起來都是高高在上並且十分完美的樣子,而且跟人的外貌相比是有一些區別的。

  在古希臘文明孕育之後,希臘人所崇拜的奧林匹斯十二諸神身上有了許多人的特性,他們身上不僅有智慧、藝術、學問也有嫉妒、仇恨等人的特性,希臘人的神看起來不是完美的神,而是和人一樣有優點也有缺點更人性化的神。

  隨著歷史的車輪進入雅斯貝爾斯所稱的軸心時代,希臘出現了第一批具有理性主義的哲學家,他們看到希臘神身上的人性光輝,於是他們很難相信世界是由神所創造的。他們同樣也在為大自然的變化尋找自然的解釋,諸如泰利斯、安納克西曼德、安那西梅尼斯、德謨克利特斯等自然派哲學家,他們有的認為水是萬物之源,有的認為“空氣”是萬物之源,還有的認為“原子”是萬物之源。總之,他們都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提出了他們對於世界起源的看法。

  從神話的思考模式發展到以經驗與理性為基礎的思考模式是人類的一大進步,在自然派哲學家的努力下,哲學逐漸脫離了神話的範疇,可以說自然派哲學家就是後來科學的先驅。

  哲學家們除了關注世界的起源外,還關注和人與人類社會相關的諸多問題。這一時期產生了諸如以人為中心的智者學派,關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歷史學之父修昔底德、提出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的醫學家希波克拉底等哲學派系。

  在今天看來,地中海文明是一個多麼值得後人敬仰的文明。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能看到他們思想的延續,希臘文明不愧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濫觴。

  希臘文化的特色在於國與國、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界限泯滅了。過去希臘、羅馬、埃及、巴比倫、敘利亞、波斯等民族各有“國教”,各自崇奉不同的神明。但逐漸的,不同文化都彷彿在女巫的咒語之下融成一爐,匯聚形成各種宗教、哲學與科學概念。

  逐漸的,地中海地區的各個國家也開始崇奉東方的神祗,也許是在眾多古國原有宗教信仰的互動影響下,新的宗教產生了。這些宗教經常教導人應該如何獲得救贖,免於一死。信徒只要接受某些儀式,就可獲得不朽的靈魂與永恆的生命。

  宗教勢力的擴張是迅速的,325年尼西亞大會確立了基督教為羅馬的國教,從此基督教的眾多教派在中世紀的西方世界始終佔據著重要的地位。羅馬帝國晚期,蠻族南下入侵,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境內建立了若干個蠻族國家,為了維繫統治,他們接受了羅馬天主教作為信仰。這樣看來,這些蠻族國家也是地中海文明的繼承者。

  中世紀的哲學是宗教哲學,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聖奧古斯丁和聖多瑪斯。他們力圖使希臘哲學基督教化,使希臘哲學不至於對基督教教義造成威脅。

  歐洲中世紀時期是一個文明倒退的時期。筆者不贊同片面的將中世紀稱為“黑暗的中世紀”,筆者認為歐洲的中世紀是由於羅馬帝國的崩潰,若干個蠻族部落在歐洲大陸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建立蠻族國家,維繫後羅馬文明的一個時期。這些蠻族國家吸收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羅馬的行會莊園制度以及行政等級制度等,但由於日耳曼文明的發展階段較為初級,由若干個文明發展落後的蠻族國家來分割龐大的羅馬帝國的文化遺產,短時間內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完全吸收利用所造成的文明倒退的現象。因此,這一段時期西方哲學的發展相對處於一段瓶頸期。

  隨著歐洲大陸社會的發展進步、歐洲大陸與伊斯蘭文明的交流碰撞、十字軍東征所帶來的希臘哲學典籍、歐洲大陸人民反抗封建貴族與教會勢力鬥爭的加劇等因素均是文藝復興的重要前提。

  文藝復興時期,哲學與科學逐漸脫離教會的神學,使得宗教生活與理性思考之間的關係變得比較自由。在漫長的中世紀裡,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從神的觀點來解釋,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一切又重新回到以人為中心。

  擺脫了精神的束縛、心靈的枷鎖,西方哲學從此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諸如文藝復興時期的諸位人文主義者的文學藝術作品、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的“日心說”、伽利略的實驗科學、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巴洛克時期思想的碰撞衝突、現代哲學之父笛卡爾、斯賓諾莎的理想主義、啟蒙運動時期的諸位社會學家、浪漫主義、黑格爾的辯證主義、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祁克果的個人主義、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達爾文的進化論、心理學家佛洛依德等諸多哲學派系都是那個時期的產物。

  故事講到這裡差不多也就該結束了。故事的最後蘇菲和艾勃特逃離出了艾伯特和席德所生活的世界,可不知他倆是否知道盡管逃離了一個世界,但他倆依然還存留在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這本書裡,並且被筆者所閱讀他倆之間所發生的故事。那麼作者喬斯坦?賈德和筆者所在的世界是否又是真實的呢,我們會不會也生活在一本書中,只是這本書太過浩瀚完全沒有邊際。

  這本書就是宇宙。自古以來人類就有著諸多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近代科學不斷取得發展進步。隨著近代科學的發展可知宇宙的範圍逐漸在擴大,生命科學領域不斷有著新的突破,原子理論在德謨克利特斯的基礎上有了新的進展,自然地理學可以科學的解釋古時候人們所無法理解的那些自然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部哲學史就是一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願我們這一代人可以站在前輩的肩膀上看得更遠。常懷一顆好奇心,勇於探索未知的領域。

最近訪問